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548840544447900

     雪竇寺,全稱“雪竇資聖禪寺”,位於浙江寧波奉化溪口鎮青峰環繞、飛瀑爭鳴的雪竇山中。在寺廟四周有九個山峰纏繞,如“九龍搶珠”,故有“四面青山,山山朝古剎;澗繞寺走,處處可聽泉”的讚詞。雪竇寺始創於晉朝,興起於大唐,鼎盛於兩宋。從古至今,高僧輩出,香火興旺,南宋被敕封為“五山十剎”之一,明代列入“天下禪宗十剎五院”之一,被稱為“中國佛教五大名山”之一。是布袋和尚-彌勒佛道場。   2017年8月拍攝於浙江寧波奉化。   中國佛教有五大名山分別是供奉文殊菩薩的山西五臺山、供奉觀音菩薩的浙江普陀山、供奉普賢菩薩的四川峨眉山、供奉地藏菩薩的安徽九華山,以及供奉彌勒菩薩的浙江雪竇山。   雪竇寺是佛教聖地,千年古剎。建寺至今約有1700多年曆史,聲名遠揚四海。遠道香客和文人慕名而來。當年蘇東坡在讀了《雪竇頌古集》之後,嚮往之情油然而生:“此生初飲廬山水,他日徒參雪竇禪”,直到晚年,他還喟嘆:“不到雪竇為平生大恨!”   如今在寺院門口可以看到一塊“青色照壁”。上面赫然寫著“彌勒道場”,照壁背面是“晉代古剎”四個大字。在照壁的對面有幾株松樹直衝天際,據說下面是唐朝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安葬之地。   走過樹林首先來到的是天王大殿。殿中間供奉的是彌勒佛銅像,佛像身披袈裟,手拿長柄蓮燈,是按印度彌勒傳統真身塑造的。彌勒菩薩兩邊的是四大天王,腳踩八鬼。   彌勒佛是釋迎牟尼的弟子,先於釋迦牟尼圓寂,升到兜率宮。經過56.7億年,將會登補佛位。成為佛的接班人。彌勒佛在佛教中地位是很高的,燃燈佛是“過去佛”,釋迦摩尼佛是“現在佛” 彌勒佛是“未來佛”。   在天王殿後邊有兩株高大的白果樹,亦叫“銀杏”。這兩棵白果樹的樹齡已有2200年曆史,據說是一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推算出來的。1987年中國佛協趙樸初會長曾寄語:“雪竇乃彌勒應化之地,殿內建築應有別於他寺,獨建彌勒殿”。僧人早殿,繞念彌勒尊佛聖號,故稱為彌勒道場。   彌勒佛殿後面就是大雄寶殿。建築面積800平方米,殿中供奉三尊如來佛像。佛像高坐蓮臺,兩壁十八羅漢,殿背上供奉觀音菩薩一尊,背景為菩薩32個化身。殿後壁兩邊供奉著跨青獅、騎白象的文殊、普賢菩薩。   大雄寶殿的後面則是藏經閣。是一座兩層建築,一層為法堂,第二層為藏經樓。這裡藏有清光緒皇帝所贈《大藏經》。宋朝的智覺延壽禪師在雪竇寺中,完成了五代以來的佛學鉅著《宗鏡錄》,北宋重顯禪師著有《頌古集》等。   法堂前有兩株楠木,由愛國將領張學良和他妻子于鳳至、趙一荻所種。共種下四棵,1956年大臺風時颳倒兩棵,存活兩棵。為紀念張學良將軍,稱為“將軍楠”。   2008年11月7日國內也是世界最大的銅製露天彌勒大佛在此落成。彌勒佛高33米,天有33重天,而彌勒在成為佛之前就住在33重天的兜率天宮。整個佛像高56.7米,因為彌勒佛將在56億7千萬年以後下凡人間,即成佛為。整座大佛用500多噸錫青銅鑄造,內部由400多噸鋼骨架支撐。從廣場到佛像有332個臺階,因為在佛教中3、6、9都是吉祥數字。   佛像蓮花座9米,有56個蓮花瓣,代表著56個民族。佛像左手拿布袋,右手拿佛珠。佛珠代表智慧,布袋代表提起來的責任,放下的是包袱。希望來到未來佛時,世界是和諧的,地球和宇宙都是和諧的。   蔣介石稱雪竇山為“四明第一山”,歷代文人形容雪竇山“秀甲四明”。雪竇寺為佛教禪宗名剎,雪竇寺與彌勒有緣。彌勒化身布袋和尚是奉化人,出家、圓寂於奉化嶽林禪寺,常去雪竇寺做佛事,因此嶽林寺、雪竇寺均為“彌勒應跡聖地”。

  • 2 # 使用者2458144824627661

     雪竇寺,全稱“雪竇資聖禪寺”,位於浙江寧波奉化溪口鎮青峰環繞、飛瀑爭鳴的雪竇山中。在寺廟四周有九個山峰纏繞,如“九龍搶珠”,故有“四面青山,山山朝古剎;澗繞寺走,處處可聽泉”的讚詞。雪竇寺始創於晉朝,興起於大唐,鼎盛於兩宋。從古至今,高僧輩出,香火興旺,南宋被敕封為“五山十剎”之一,明代列入“天下禪宗十剎五院”之一,被稱為“中國佛教五大名山”之一。是布袋和尚-彌勒佛道場。  2017年8月拍攝於浙江寧波奉化。  中國佛教有五大名山分別是供奉文殊菩薩的山西五臺山、供奉觀音菩薩的浙江普陀山、供奉普賢菩薩的四川峨眉山、供奉地藏菩薩的安徽九華山,以及供奉彌勒菩薩的浙江雪竇山。  雪竇寺是佛教聖地,千年古剎。建寺至今約有1700多年曆史,聲名遠揚四海。遠道香客和文人慕名而來。當年蘇東坡在讀了《雪竇頌古集》之後,嚮往之情油然而生:“此生初飲廬山水,他日徒參雪竇禪”,直到晚年,他還喟嘆:“不到雪竇為平生大恨!”  如今在寺院門口可以看到一塊“青色照壁”。上面赫然寫著“彌勒道場”,照壁背面是“晉代古剎”四個大字。在照壁的對面有幾株松樹直衝天際,據說下面是唐朝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安葬之地。  走過樹林首先來到的是天王大殿。殿中間供奉的是彌勒佛銅像,佛像身披袈裟,手拿長柄蓮燈,是按印度彌勒傳統真身塑造的。彌勒菩薩兩邊的是四大天王,腳踩八鬼。  彌勒佛是釋迎牟尼的弟子,先於釋迦牟尼圓寂,升到兜率宮。經過56.7億年,將會登補佛位。成為佛的接班人。彌勒佛在佛教中地位是很高的,燃燈佛是“過去佛”,釋迦摩尼佛是“現在佛” 彌勒佛是“未來佛”。  在天王殿後邊有兩株高大的白果樹,亦叫“銀杏”。這兩棵白果樹的樹齡已有2200年曆史,據說是一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推算出來的。1987年中國佛協趙樸初會長曾寄語:“雪竇乃彌勒應化之地,殿內建築應有別於他寺,獨建彌勒殿”。僧人早殿,繞念彌勒尊佛聖號,故稱為彌勒道場。  彌勒佛殿後面就是大雄寶殿。建築面積800平方米,殿中供奉三尊如來佛像。佛像高坐蓮臺,兩壁十八羅漢,殿背上供奉觀音菩薩一尊,背景為菩薩32個化身。殿後壁兩邊供奉著跨青獅、騎白象的文殊、普賢菩薩。  大雄寶殿的後面則是藏經閣。是一座兩層建築,一層為法堂,第二層為藏經樓。這裡藏有清光緒皇帝所贈《大藏經》。宋朝的智覺延壽禪師在雪竇寺中,完成了五代以來的佛學鉅著《宗鏡錄》,北宋重顯禪師著有《頌古集》等。  法堂前有兩株楠木,由愛國將領張學良和他妻子于鳳至、趙一荻所種。共種下四棵,1956年大臺風時颳倒兩棵,存活兩棵。為紀念張學良將軍,稱為“將軍楠”。  2008年11月7日國內也是世界最大的銅製露天彌勒大佛在此落成。彌勒佛高33米,天有33重天,而彌勒在成為佛之前就住在33重天的兜率天宮。整個佛像高56.7米,因為彌勒佛將在56億7千萬年以後下凡人間,即成佛為。整座大佛用500多噸錫青銅鑄造,內部由400多噸鋼骨架支撐。從廣場到佛像有332個臺階,因為在佛教中3、6、9都是吉祥數字。  佛像蓮花座9米,有56個蓮花瓣,代表著56個民族。佛像左手拿布袋,右手拿佛珠。佛珠代表智慧,布袋代表提起來的責任,放下的是包袱。希望來到未來佛時,世界是和諧的,地球和宇宙都是和諧的。  蔣介石稱雪竇山為“四明第一山”,歷代文人形容雪竇山“秀甲四明”。雪竇寺為佛教禪宗名剎,雪竇寺與彌勒有緣。彌勒化身布袋和尚是奉化人,出家、圓寂於奉化嶽林禪寺,常去雪竇寺做佛事,因此嶽林寺、雪竇寺均為“彌勒應跡聖地”。

  • 3 # 使用者3091457388849358

    瑞巖山位於福清市海口鎮北部,距城區10公里。

    你們看這一帶都是平淡無奇的土丘,唯獨此處怪石崢嶸,山中巖洞千姿百態,磨崖石刻更是舉不勝數。瑞巖分前巖,後巖兩個部分,前巖開發於宋代,主要景觀有彌勒佛坐像和瑞巖寺。後巖則由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所開闢,主要景觀有蹲虎石、第一洞天、桃花洞、過來橋、經幢、千人坐、孟宗哭竹等等。石像是元朝至正元年(1341年)福清海口人呂伯恭出資倡刻的。整座石像依花崗岩的自然形態,就地鑿成。佛像高9米,寬8.9米,厚6.4米。石像盤腿坐地,袒胸露臍,兩眼平視,雙耳垂肩,左手捻珠,右手捧腹,笑容可掬,形態生動逼真。彌勒佛的腿、腰上還雕有三尊小羅漢,像小孩依戀慈母身上,小羅漢各高0.8米,寬1.4米。整座石佛造形勻稱,線條流暢,其石質,規模和雕工藝術之精美,都超過泉州清源山上的老君巖,是福建省最大的石雕佛像,也是全國最大的石彌勒佛坐像。是元朝石雕藝術的佳作,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現被列為國家級的文物保護單位。來此遊玩的人們都有喜歡攀在大佛的身上,分沾一點“福氣”,而當地人則喜歡用石頭敲打它的肚臍,認為能給他們帶來好運氣。那麼彌勒為何袒胸露臍,笑容哈哈呢?據說彌勒佛經常外出雲遊天下。一日他路遇兩個男人,其中一人對他說:“聽說你慈悲為懷,濟世救貧,那麼請把你的上衣送給我吧!”,彌勒佛見說話的人赤背裸身,不禁動了憐憫之心,欣然解釦,準備把衣服脫下來送給他,這時,另一個男人見彌勒心腸這麼好,也對他懇求說:“我的褲子破了,都開了襠,把你的褲子借給我穿吧!”,彌勒佛覺得應該一視同仁,隨即解懷脫褲。正當他把褲子脫到肚臍下部時,恰有一個女人路過,彌勒佛慌忙無措,捧腹坐地,哈哈大笑。就這樣他的妙相一直保持至今。關於石刻彌勒佛像,當地民間還流傳著一段有趣的故事:當年呂伯恭為了加快速度,就對領班老師傅說,要多請些石工來刻。老石匠請了九十九位技術好的石工,可是要刻成什麼樣的佛像,大家心中無數,正在大家七嘴八舌議論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個胖胖的中年大漢,此人面容和善,袒胸露腹,自稱是“西池村”人,聽說呂伯恭捐資刻石佛是個大好事,特意趕來參加,希望能做個幫工。呂伯恭感到此人來了,剛好湊成百名石工是個好兆頭,就表示歡迎。這時有個小徒弟說:“這位剛 來的大叔好福相呀!”,一句話提醒了老石匠,大家就把他當成現成的譜來刻石。不過有個奇怪現象就是十桌飯菜,只有九十九人就坐,一天兩天,不來吃飯的都是那個“西池”人,到了石像雕刻完工後,這個“西池”人也不見了。後來大家才知道是彌勒佛顯聖,這樣訊息傳開後,各地來焚香的、觀賞的,絡繹不絕,香火直排到奈何橋頭 彌勒佛像的左側則是瑞巖寺,瑞巖寺始建於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當時是一位福清人林仁隱居瑞巖山,築庵棲身,自號“團欒居仁”,他所住的庵亦名“團欒庵”。南宋初年庵廢,建為佛寺,到了明洪武初年又重建,後才改為瑞巖寺。現在寺院系清代重建,為懸山頂木質建築,背靠峭巖,依山而築。沿著石階,進廟門轉西,即山門,再往前走就是天王殿,天王殿往前是一天井,接著就是大雄寶殿,再走進去,登上臺階,有一法堂,在瑞巖寺右邊,緊鄰九仙樓,是祈夢的地方。前住路線:1、福州出發在福清市區下車(13元)-----步行或搭市內公交(1元)、計程車(6元)往龍山車場----搭往海口方面的公交(2元)即到。2、福清市區坐計程車,包車30元。進山門票:每人10元(據說今年已免費),兒童免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友現在不理我也不說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