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被摧毀了怎麼辦?

29
回覆列表
  • 1 # 飛哥說史

    主要是因為軍艦的任務需求實現方式發生了轉變的緣故。隨著技術的進步,軍艦的任務雖然依舊是執行對海、對空、反潛、對地打擊這樣的傳統任務,但是導彈已經逐步成為了主要打擊手段。主要原因除了導彈的射程、精度、毀傷效能遠遠高於常規艦炮以外,另外一個通常會被忽視的原因是:導彈系統的荷載/空間利用率,比艦炮系統的荷載/空間利用率更高,這對於載重和空間非常敏感的軍艦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軍艦的艦炮系統,除了我們通常看得見的A炮塔以外,還包括火控系統、穿透好幾層甲板安裝的供彈系統和彈藥庫系統等等,而這些系統結構也是為什麼同口徑的艦炮能夠實現比同口徑陸地火炮更大更持續的射速根本原因in。例如AK130艦炮系統總重量94噸,而輕量化設計的MK45艦炮系統總重量也達到了25噸,當然佔用的空間體積均很大。目前軍艦之所以還保留一門中口徑主艦炮,主要還是因為艦炮具有著對付一些低威脅目標例如快艇、水雷、慢速空中目標,以及支援地面目標的時候,具有很好的彈藥價效比——因為對付這些目標的時候,導彈不僅有過大的殺傷力,火力持續性也不足,最主要還是不划算。但是這些目標並不是軍艦的主要作戰任務,所以保留一套主炮已經足夠滿足軍艦的任務需求了。

  • 2 # Wildemess

    即隨著現代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光電雷達自動化控制的導殫垂髮系統的誕生,大大提升了軍艦對空對海的攻擊防禦能力,前甲板的主炮的地位變成了近程防禦系統的一個戰位,艦炮時代的海軍成為過去勢時,現代海軍的艦炮無論是自動化程度發射速度還是射擊精度都已經大大提升了,以前的裝備完全不能與之相提並論。現代海軍的艦炮也被設計得極其精巧細緻隱身,加上各種新型電子雷達光電等裝置,導致擁有一門主炮就可以對海空目標進行精準擊中。

    現代海軍的艦炮已經是高度自動化,從自動化裝彈,捕捉目標速度、精度、射速,以前的艦炮無法比肩的,艦炮數量雖然減少了,但彈種增加了(炮射導彈等長程攻擊彈種加人)使艦炮的攻擊能力強度比以前大大增加。隨著現代海軍裝備向高精尖方向發展,大量的雷達光電一體化導彈發射器、導彈發陣列上艦,對空對海的強大覆蓋能力,使現代化的海軍艦具備進行中高烈度的海戰,電子資訊化的支撐下艦體的設計向緊湊隱身型發展,大噸位艦加大炮林立的設計理念,機動性差目標大成為對方空軍攻擊的活靶子,早己不符合現代海軍發展的需要,所以為了減少開銷以及發展更為專業先進的發射單元陣列,一般一艘軍艦就只安裝一門主炮足以勝任他自己的戰位需求。

  • 3 # 和風漫談

    俗話說“需求決定供給”,有什麼樣的需求,市場上就會有什麼樣的產品。你不能把梳子賣給和尚,也不能在夏天賣棉襖,所以現代驅護戰艦上的主炮,也是由作戰需求決定的。

    以前炮戰時代,火炮是一艘軍艦最有力的武器。在風帆戰列艦時代,戰艦上裝備幾十門,乃至上百門火炮都很正常。

    一、二戰時代,戰列艦、重巡洋艦上的主炮口徑越來越大,炮管越來越長,相應的裝甲也越來越厚。二戰中後期,航母強勢崛起,航空兵改變了整個海戰形態。戰列艦主炮引以為傲的射程和威力在艦載機面前黯然失色,大艦巨炮的霸主地位一落千丈。

    二戰後,導彈和雷達技術快速提升,反艦導彈攻擊距離越來越遠,精度迅速提高,現代海戰進入超視距時代。

    以前的戰列艦主炮,射程最遠不過40~50千米,而現代反艦導彈最大射程達5、600千米,戰鬥部重幾百公斤。

    比如俄羅斯 P-700“花崗岩”反艦導彈,可攜帶750千克半穿甲高爆戰鬥部,或50萬噸TNT當量核戰斗部,一發能帶走3、4000噸的驅逐艦,航母也要躲著走。現代軍艦再不用渾身插滿炮管了,“多炮塔神教”也迎來史上最暗淡時刻。

    ▲P-700“花崗岩”反艦導彈龐大的戰鬥部

    在戰艦火力、防護、機動三要素中,火力和裝甲如一對矛盾那樣相生相剋。如今,再厚的裝甲也擋不住導彈,軍艦成了“薄皮大餡”。反過來,460毫米那樣的巨炮也失去了存在理由。

    但艦炮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像戰鬥機有了空空導彈也不能捨棄機炮一樣。因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導彈有飛行包線,有最小發射距離限制,還需要中小口徑艦炮補充。

    現代戰艦上大口徑艦炮地位下降,小口徑艦炮卻越來越受重視。很多戰艦上有1~2座30毫米多管速射近防炮,以提供至關重要的末端防空能力。

    主炮的首要任務不再是反艦對轟,而變成防空和對岸攻擊。當敵人的飛機、導彈從低空突防,快艇等水面目標靠近軍艦時,就需要艦炮的快速反應能力和速射能力。艦炮還有豐富的彈種,如薄壁爆破榴彈、煙幕彈、照明彈、高殺傷破片榴彈、鐳射制導炮彈、穿甲彈等,可以完成不同任務。

    76~130毫米這種中口徑艦炮對岸攻擊能力差一些,更適合防空任務。口徑越大射速越慢,中口徑艦炮射速普遍很高,達20~100發/分,義大利奧托梅萊拉76毫米艦炮射速更是達到120發/分的驚人射速。配合可程式設計引信破片榴彈在軍艦周圍形成一片彈幕,能有效摧毀來襲導彈、飛機和水面快速移動目標。

    ▲義大利 奧托梅萊拉 76毫米艦炮

    再往裡就進入30毫米近防炮防禦區間,由此,遠中近程防空導彈與中口徑艦炮彈幕,小口徑艦炮攔阻射擊共同構成一張立體防空網,層層防禦保護戰艦安全。

    在對地攻擊方面,130毫米以上大口徑艦炮能力更強,配合鐳射制導炮彈、火箭增程彈和炮射導彈,能打擊100多千米外的目標。

    ▲美國MK45 Mod6改進型127毫米艦炮,發射增程制導炮彈時最大射程達117公里,是射程最遠的艦炮之一,射程已堪比導彈了。

    只是127毫米口徑對地攻擊威力仍嫌不足,所以美國在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上裝備155毫米AGS先進艦炮系統,遂行對地縱深打擊任務,發射GPS制導增程彈時射程達180千米。

    ▲155毫米AGS先進艦炮系統

    除了作戰任務變化,艦炮還有很多固有優勢。炮彈比導彈便宜得多,制導炮彈也只有導彈價格的幾十分之一,成本優勢無可替代。

    現在海戰基本上都是低烈度、低威脅海上衝突,中小口徑艦炮在警告、威懾、驅離任務時比導彈要靈活得多。總不能上來就一發導彈吧,先放兩下空炮嚇唬一下。

    ▲俄羅斯 130毫米雙管艦炮

    最後,現代軍艦普遍搭載反潛、救援直升機,艦艉要給機庫、起降平臺留出位置,全艦還要給導彈垂髮系統、導彈發射箱騰出空間,也不支援安裝多門主炮。

    至於說主炮被摧毀,那也不影響作戰,畢竟現代軍艦主要武器是導彈。如果到沒有主炮就無法作戰的時候,整個軍艦早就不保了。

    正因為以上種種需求,所以現代軍艦不再裝備多門大口徑艦炮,只保留一門射速高、多功能的中口徑艦炮,再配合小口徑多管速射炮和各種導彈,就能很好的完成防空、反潛、反艦任務了。

  • 4 # 禮部蕭大人

    的確,現代很多軍艦上只有一門艦炮存在,被摧毀了咋辦?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回歸到本質上—戰爭。

    回到題目,我們個人想一下,艦炮的作用在現代化戰爭中大嗎?答案是不大,但不能缺,怎麼辦呢,只能減少咯。為什麼很多軍艦作對比時比的是導彈的載彈量,比的是雷達的先進、比的是資訊化整合化高不高、比的是攜帶的電子裝置。就是不比較火炮的口徑大小、炮彈的多少發,炮彈的射程、炮彈的威力。因為作用不大(不是沒有)。

    舉兩個例子,英阿馬島海戰中,幾枚飛魚導彈就擊沉了英國最先進的謝菲爾德驅逐艦,該艦就是因為缺乏快速反應的電子對抗手段才會發生悲劇的。

    海灣戰爭中,美軍利用病毒癱瘓了伊拉克的防空系統,以至於美軍的戰損率非常低。

    由上述可知,在戰爭形態改變的前提下,戰爭工具也在不斷的改變,艦炮相對於各種適合現代戰爭的武器而言,需要本質化的改變,美國就曾研究過智慧炮彈,但是其實戰效果和價效比能不能超過現在的現代化武器就不得而知了。

    最後總結一句,艦炮為什麼只裝一座,而不是像戰列艦那樣滿船的炮塔。是因為戰爭形態的變化需要更多更先進的武器來替代,先進武器是需要位置的。

  • 5 # 臨財勿苟免

    原因如下:

    一、此炮非彼炮:海軍的一門炮,相當於陸軍的一個炮營,因為軍艦夠大,火炮系統也大,供彈系統和火控系統相當精密,就拿056的76炮來說吧,射速120發/分鐘,一打一大片,而且打得還賊準,所以還要什麼自行車啊?

    二、定位不同:海軍軍艦的主要火力打擊主力是導彈,火炮已經淪為了配角,因此在有限的艦體空間上,擺的導彈多了,剩下給艦炮的地兒就相當有限了,而這樣一門炮,主要作戰物件有三種:登陸作為對陸火力支援、低烈度海戰時孽菜、清剿漏網之魚的來襲空中目標,所以不要小看這樣一門炮,人家可是對陸、對海、對空能力樣樣齊活,這樣一門多功能的艦炮,能把以前防空炮、艦上主炮、對陸支援火箭炮的活兒一起包了,所以還要什麼自行車啊?

    三、瓶頸工序在於彈藥:論艦炮的活力打擊能力,不能光看艦炮的數量,更要看火力持續能力,之前我已經說了,現在一門炮的射速動輒上百發/分鐘,甚至上萬發/分鐘(如1130炮),要伺候這樣一門炮,彈藥供應都是按噸計算,真打起來,那彈藥消耗嚇死人,一門炮打不了幾分鐘就把艦上的彈藥打光了,哪裡還有能力供應第二門甚至第三門火炮呢,所以一般的軍艦(拋開武庫艦那種坑爹玩意兒不談),標配都是一門主炮,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彈藥供不起!

    綜上所述,現代軍艦一般都是一門主炮,不多不少,剛剛夠好!

  • 6 # 葉上茗

    在現代戰爭中,導彈和超視距戰鬥成為主角,而作為超級艦炮時代已過去!因此艦炮只能成為配角!但艦炮的作用還是很大的!

    除了近防炮和副炮,我們通常見到位於艦首的主炮的口徑通常是100或130口徑,射程達到數十千米,射速達每分鐘40多發,隨著科技的發展,自動填裝機加上射擊精度的不斷提高,炮彈小型化。現在一艘艦艇的130艦炮的威力就達到了二戰時一艘戰列艦的所有威力,可見其威力是不可小視的。

    一,道彈是昂貴的,而炮彈就便宜得多了,在現代,不可能說動不動就導彈互轟,而低烈度衝突的隨時發生,而這些發生通常都在視距範圍之內,如島礁爭奪,艦艇相互驅逐,反恐,反海盜等等,別說導道,就是低成本的艦炮就可以全火力覆蓋,就像前幾天170驅逐美艦時,如果一旦動用火力,艦炮的火力就足以令人膽寒!

    二,道彈的攻擊是以點為目標,而炮彈是以面為目標的!試想一下,比如在登陸作戰時,艦艇導彈的攻擊目標和火炮攻擊的目標是不一樣的,火炮一輪射擊,數百平方米甚至更大面積都在火力覆蓋範圍,這種威力不是導彈可比擬的!

    三,戰爭是立體戰,電子戰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導彈是電子制導,本身帶有電子感測器,這就說明導彈容易受干擾!這就比不上炮彈的穩定性!

    我並不是贊艦炮!導彈是發展方向,艦炮的作用越來越弱,但是在目前來說,其作用還是不可忽視的,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所有的艦艇都配艦炮!

  • 7 # 偉大光榮正義

    首先,這個問題並不是很嚴謹。

    嚴格意義上來講,現代軍艦上的艦炮數量比起火炮戰艦時代確實大大減少,但是並不是只有一門。一來,艦炮的概念並不止包括那一到兩門主炮,還包括中小口徑的各種速射炮。

    即便扣除那些小口徑近防炮,也有一些現代艦艇仍然裝備了不止一門中口徑以上艦炮,例如法國地平線。

    其次,最關鍵的一點是,現代戰艦的作戰理念與作戰方式相比二戰時期發生了重大變化。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前,海軍艦艇主要還是以艦炮和魚雷作為攻擊手段,而自從步入導彈時代後,現代戰艦改為以導彈作為主要攻擊手段,強調遠距離、多批次的超視距攻擊;而火炮則退位為以防禦為主(近防炮)或用來攻擊低價值中近距離目標。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雷達、光電等多種制導手段和水冷、自動裝填等多種技術的加持,現代戰艦上的火炮射速、精度相比二戰時期有了長足進步,因此裝備一兩門也就足夠完成既定任務了。

  • 8 # 心語點點

    隨著戰爭模式的不斷進化,現代戰爭講究的是體系化作戰,艦炮做為近防武器,有超視距雷達系統加上中遠端導彈。

    畢竟作戰考慮綜合效能,高價值的和高威脅目標是有空中力量、導彈摧毀。

    其實現代軍艦上,意義更大的是高射速近防炮,用於防空、防魚雷和防突襲。不過主炮比較火力持續性更好,經濟性更好,對遠端點目標殺傷力更大,兼有面殺傷力,所以還有保留必要。

    1、當今世界,海戰的武器已經從艦炮對轟,轉為超視距導彈攻擊。

    所以一般情況下,艦炮只安裝在艦首位置。然後是反潛火箭發射器及模組化垂直導彈發射裝置。

    多管近防炮安裝在艦體中部,艦艇尾部一般是中近程防空導彈發射裝置,魚雷發射管和直升機起降平臺。

    當然,我們也不排除有的噸位比較大的艦艇尾部又安裝了一門,但也只是個例,主流就一門。

    2、現代艦艇的火炮,和二戰時期已經不能同日而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現在100毫米的艦炮也能打三四十公里遠。較為普遍的西方127毫米炮和中國、俄羅斯的130毫米炮,普通射程就要四五十千米,加上火箭增程彈,有的能達到100千米,和短程導彈差不多了。

    專業火控雷達的裝備,讓其精準度幾十倍的上升,命中再也不是看上帝憑信仰了。加之自動裝彈技術的成熟和海水降溫的加持,127毫米炮射速能夠達到每分鐘四十到五十發,100毫米更是能超過80發。

    也就是說,一門炮能夠相當於陸地上的一個炮兵營,多了簡直就是浪費。

    3、大家擔心的一門炮被摧毀了怎麼辦?

    首先還是要說,火炮只是輔助武器,主要還是看導彈。

    如果導彈都打沒了或者導彈被命中了,你認為火炮還能起到多大作用?

    所以,只有一門艦炮是夠用的,而且它只有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才會用到。

  • 9 # 天地經緯402

    現在軍艦一般都是裝導彈的,這種武器裝備打得遠,威力大,已經成為軍艦的標配了,而大炮軍艦裝一們也夠用了,一們火炮沒有什麼使威懾減弱。

  • 10 # 歷史VLOG

    我來回答

    現代軍艦普遍的以驅逐艦,護衛艦為主要力量,即便是是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他的噸位也不過是萬噸級別。

    以前的軍艦之所以裝備更多的火炮,目地就是在接觸到敵方軍艦時能夠傾瀉更多的火力盡快打沉對手。而現代軍艦則不同隨著武器裝備的不斷髮展,反艦導彈已經是所有軍艦的主要武器裝備了,它的射程更遠,威力更大,智慧化程度更高,比如中國的055大驅一門艦炮的威力相當於陸軍的一個火炮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胎兒足月了,怎麼開宮口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