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多
首頁
資訊
體育
娛樂
汽車
投資
財經
軍事
科技
數碼
科學
遊戲
歷史
健康
政治
影視
旅遊
育兒
美食
時尚
房產
農業
社會
文化
教育
技術
美文
情感
故事
家居
職場
自然
闢謠
心理
攝影
漫畫
生活
其它
Club
Tips
熱門話題
搜尋
註冊
登入
首頁
>
Club
>
carrrrrson
2022-05-16 00:16
<<三國演義>>的卷頭詞?
7
回覆列表
1 # 使用者4340502583316872
『煮酒論史』 [評論隨筆]《三國演義》的卷頭詞——“臨江仙” 作者:閱歷尚淺 提交日期:2007-5-12 0:11:00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一提起這首詞,大多數人耳畔便會響起楊宏基老師那渾厚的嗓音,眼前會浮現出一幅金戈鐵馬,氣吞山河的三國紛爭圖來。其實這首詞並非出自羅貫中之筆,也非寫三國之事。它出自明代楊慎所撰的《廿一史彈詞》(原名《歷代史略十段錦詞話》),是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 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進士第一,充經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因“大禮儀”廷杖削籍,遠戍雲南永昌衛(今保山),卒死貶所。天啟朝追諡“文憲”。著有《升庵詞》。慎為明中葉文學大家,命運蹭蹬,老境淒涼。其詞藻麗其外,悽咽於內。 “臨江仙”:此詞牌名原系唐教坊曲名。《花菴詞選》雲:“唐詞多緣題所賦,臨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始見《花間集》所作詞。此調體格甚多,常見一體為變調,六十字,平韻。又名“庭院深深”、“採蓮回”、“畫屏春”、“雁後歸”、“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謝新恩”。 這首詞不是羅貫中所作,也不是他放在《三國》卷頭的。清代康熙年間的長洲大儒毛宗崗修訂《三國演義》時,把它拿來放在了卷頭。正如脂胭齋批《石頭記》,金聖嘆評《水滸傳》一樣,我認為毛宗崗父子對《三國演義》的理解是非常深刻到位的。升庵公此詞,意境高遠,氣勢非凡,表現出了極其廣闊的胸襟氣度。是非成敗,古今英雄,到頭來還不及這江上的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幾句笑談,這才是真正的灑脫與飄逸吧。毛宗崗把這樣一首詞放在《三國》卷首,簡直是神來之筆。也就是這樣一首詞,才能用短短六十字,表現出三國,這一夢幻般傳奇時代的特殊魅力。 當然,《三國》後來拍成電視劇,這首詞從無聲的文字變成了動人的旋律。楊宏基的精彩演繹,實是為這部經典增色不少
發表回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在影片中加上自己的聲音?
熱門排行
大學生賣書小程序哪個好?
殷郊原著是幫武王伐紂嗎?
為什麼紅薯秧子不能吃?
lv總銷是什麼?
6a2電子管音質怎麼樣?
三國裡的藍臉是誰?
反衝的定義?
冒險島楓之傳說隱士暴擊率要多少?
2024款Monzan擋是什麼?
長城c30門把手底座怎麼更換?
『煮酒論史』 [評論隨筆]《三國演義》的卷頭詞——“臨江仙” 作者:閱歷尚淺 提交日期:2007-5-12 0:11:00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一提起這首詞,大多數人耳畔便會響起楊宏基老師那渾厚的嗓音,眼前會浮現出一幅金戈鐵馬,氣吞山河的三國紛爭圖來。其實這首詞並非出自羅貫中之筆,也非寫三國之事。它出自明代楊慎所撰的《廿一史彈詞》(原名《歷代史略十段錦詞話》),是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 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進士第一,充經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因“大禮儀”廷杖削籍,遠戍雲南永昌衛(今保山),卒死貶所。天啟朝追諡“文憲”。著有《升庵詞》。慎為明中葉文學大家,命運蹭蹬,老境淒涼。其詞藻麗其外,悽咽於內。 “臨江仙”:此詞牌名原系唐教坊曲名。《花菴詞選》雲:“唐詞多緣題所賦,臨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始見《花間集》所作詞。此調體格甚多,常見一體為變調,六十字,平韻。又名“庭院深深”、“採蓮回”、“畫屏春”、“雁後歸”、“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謝新恩”。 這首詞不是羅貫中所作,也不是他放在《三國》卷頭的。清代康熙年間的長洲大儒毛宗崗修訂《三國演義》時,把它拿來放在了卷頭。正如脂胭齋批《石頭記》,金聖嘆評《水滸傳》一樣,我認為毛宗崗父子對《三國演義》的理解是非常深刻到位的。升庵公此詞,意境高遠,氣勢非凡,表現出了極其廣闊的胸襟氣度。是非成敗,古今英雄,到頭來還不及這江上的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幾句笑談,這才是真正的灑脫與飄逸吧。毛宗崗把這樣一首詞放在《三國》卷首,簡直是神來之筆。也就是這樣一首詞,才能用短短六十字,表現出三國,這一夢幻般傳奇時代的特殊魅力。 當然,《三國》後來拍成電視劇,這首詞從無聲的文字變成了動人的旋律。楊宏基的精彩演繹,實是為這部經典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