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陌殤moshang
-
2 # 糖寶乖乖
典源出處 《莊子·秋水》:“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儵(shu) 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儵,當作鯈。
釋義用法 莊子 (周) 與惠子(施) 同在濠水橋上觀魚。莊子說:“儵魚遊得很快樂。”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很快樂。”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魚很快樂?”後以此典表示辯言機敏; 或表現寄情於物外,逍遙遊樂的情懷。
用典形式
【觀樂】 唐·韓愈:“膾成思我友,觀樂憶吾僚。”
【觀魚】 宋·蘇軾:“此地他年頌遺愛,觀魚並記老莊周。”
【觀濠】 唐·柳宗元:“鹿鳴驗食野,魚樂知觀濠。”
【知魚】 宋·張炎:“知魚淡然自樂,釣清名,空在絲綸。”
【魚樂】 金·元好問:“魚樂定從濠上得,竹香偏向雨中聞。”
【臨濠】 唐·李白:“投汩笑古 人,臨濠得天和。”
【遊鯈】金·元好問:“洋洋遊鯈逝,泛泛輕鷗泳。”
【窺魚】 宋·辛棄疾:“窺魚笑汝痴計,不解舉吾杯。”
【子知魚】 宋·蘇軾:“應觀吾知子,不怪子知魚。”金·元好問:“鳧短何如鶴有餘,非魚誰謂子知魚。”
【為鯈魚】 宋·辛棄疾:“曾與東山約,為鯈魚,從容分得,清泉一勺。”
【觀魚樂】 唐·張說:“觀魚樂何在,聽鳥情慾歇。”
【我知魚】 宋·蘇軾:“若信萬殊歸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魚。”
【惠子魚】 唐·李群玉:“正作莊生蝶,誰知惠子魚。”
【濠上樂】 清·趙虹:“園吏好尋濠上樂,丈人已息漢陰機。”
【濠梁樂】 宋·陸游:“魚似濠梁樂,鷗如海上馴。”
【濠梁招】 唐·杜甫:“谷口舊相得,濠梁同見招。”
【鯈魚樂】 清·王夫之:“坐愛鯈魚樂,悠然濠上心。”
【觀魚惠子】 宋·蘇軾:“觀魚惠子臺蕪沒,夢蝶莊生冢木秋。”
【觀魚濠上】 清·鄭燮:“寄語長安車馬道,觀魚濠上是天遊。”
【非魚濠上】 宋·辛棄疾:“非魚濠上遺意,要是吾非子。”
【知我知魚】 宋·張炎:“知我知魚未是樂,轉蓬閒趁白鷗招。”
【魚遊濠上】 宋·黃庭堅:“魚遊濠上方雲樂,鵩在承塵忽告兇。”
【濠上之意】 宋·陳師道:“是間 相忘不為小,濠上之意誰得會。”
【濠上觀魚】 唐·皇甫冉:“海邊曾狎鳥,濠上正觀魚。”宋·陸游:“濠上觀魚非至樂,管中窺豹豈全斑?”
【濠上知魚】 宋·陳師道:“說與杜郎須著便,不應濠上始知魚。”
【安見我非魚】 清·金衡:“倚枕相忘人化蝶,臨流安見我非魚。”
【魚樂思濠上】 宋·王安石:“遠同魚樂思濠上,老使鷗驚恥海濱。”
-
3 # 使用者2981258657511
濠梁觀魚的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秋水》:“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倏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
4 # 魯人村夫
濠梁觀魚:有一天,莊周、惠施同遊濠梁觀魚,看見一群魚來回遊動,悠然自得。莊子說:“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莊子(約公元前369年—約公元前286年),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人。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莊學的創立者,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與老子並稱“老莊”。
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僅擔任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
-
5 # 使用者9887667374683
應該是駱賓王的討武曌檄吧。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是唐代文學家駱賓王創作的一篇檄文。此文開篇即歷數武則天之累累罪惡,層層揭露,有如貫珠,事昭理辨,並點明武氏乃亡國之禍根,從而道出討伐武氏之必要性;再寫起兵討武之正義性,氣盛而辭斷;最後向敵方曉以賞罪誘脅。全文綜合運用對仗、用典、誇張等表現手法來烘托文章氣勢,對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表現出強有力的說服力和號召力。
-
6 # 華子默1
周觀魚出處在《坐忘銘》,主要內容:常默元氣不傷,少思慧燭內光。
不怒百神和暢,不惱心地清涼。
不求無諂無曲,不執可圓可方。
不貪便是富貴,不苟何懼君王。
味絕靈泉自降,氣定真息自長。
觸則形斃神遊,想則夢離屍僵。
氣漏形歸厚土,念漏神趨死鄉。
心死方得神活,魄滅然後魂昌。
-
7 # LZNM
“樂莫樂於好善,神莫神於至誠”出自《素書 本德宗道章 第四》(與黃庭堅無關)。
《素書》相傳為秦末黃石公所作(黃石公:秦漢時道家代表人物,思想家、軍事家,別稱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後被道教納入神譜)。
《素書》以道家思想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發揮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時以道、德、仁、義、禮為立身治國的根本和宇宙萬物自然運化的理數,以此作為認識事物、對應事物、處理事物的智慧之作。
傳說黃石公三試張良,後把此書授予張良。張良憑此書助劉邦定江山。
原文:
夫志心篤行之術:長莫長於博謀,安莫安於忍辱,先莫先於修德,樂莫樂於好善,神莫神於至誠,明莫明於體物,潔莫潔於謹獨,吉莫吉於知足,苦莫苦於多願,悲莫悲於精散,病莫病於無常,短莫短於苟得,幽莫幽於貪鄙,孤莫孤於自恃,危莫危於任疑,敗莫敗於多私。
譯文:
欲始志向堅定,篤實力行: 最好的方法,莫過於深思多謀;最安全的方式,莫過於安於忍辱;最優先的要務,莫過於進德修業;最快樂的態度,莫過於樂於好善;最神奇的效驗,莫過於用心至誠;最高明的做法,莫過於明察秋毫;最吉祥的想法,莫過於安分知足;最痛苦的缺點,莫過於欲求太多;最悲哀的情形,莫過於心神離散;最麻煩的病態,莫過於反覆無常;最無聊的妄念,莫過於不勞而獲;最愚昧的觀念,莫過於貪婪卑鄙;最孤獨的念頭,莫過於目空一切;最危險的舉措,莫過於任人而疑;最失敗的行徑;莫過於自私自利。
-
8 # 無情的書生
《李濠州輓詞》:“ 魚遊濠上方雲樂,鵩在承塵忽告兇。
回覆列表
選自《陶淵明集》。作者陶淵明,東晉文學家。字元亮,世稱五柳先生,諡號靖節先生。《桃花源記》是《桃花源詩》的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