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聊人在743

    鄉試在明、清兩代定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鄉試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之一,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欽派。

  • 2 # 風雲cp笑看

    在明清科舉考試中,鄉試按照規定一般是每三年舉行一次。它是省一級的考試,參加鄉試的必須是透過初一級的考試(縣試、府試、院試)取得秀才的考生。如果遇到國家慶典也可以臨時增加一次,叫做恩科。鄉試之年也叫大比之年。不過在明清以前的科舉考試不是這樣的。

  • 3 # 快樂菠蘿Zk

    在明朝一般鄉試都是一年一次,而科舉是三年一次

  • 4 # 使用者2586955584324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釋出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鄉試是明、清時在各省省城和京城舉行的科舉考試。照例每三年舉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遇皇家有喜慶之事加科稱為恩科,由皇帝欽命正副主考官主持,凡獲秀才身份的府、州、縣學生員、監生、貢生均可參加。考試通常安排在八月舉行,因此叫“秋試”。按四書五經、策問和詩賦分三場進行考試,每場考三天。舉人一詞,在元代以前,是指各地舉薦進京參加會試的秀才;到明代,成了鄉試合格秀才的專稱。鄉試第一名稱解元,讀書人成了舉人才有資格進入更高層次的會試。

  • 5 # 無名個人

    明清科舉制度鄉試每幾年舉行一次。鄉試,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之一。唐宋時稱“鄉貢”、“解試”。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試本地人,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

    明、清兩代定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凡本省生員與監生、廕生、官生、貢生,經科考、歲科、錄遺合格者,均可應試。

    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遇慶典加科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欽派。中試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魁,第六名稱為亞魁。中試之舉人原則上即獲得了選官的資格。凡中試者均可參加次年在京師舉行的會試。

  • 6 # 使用者3011458946928

    三年

    清代的科舉制度與明代基本相同,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這四個年中的八月舉行鄉試。參加鄉試的是秀才,但是秀才在參加鄉試之前先要透過本省學政巡迴舉行的科考,。鄉試考中了以後就稱為舉人,舉人實際上是候補官員,有資格做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黑色的手機配什麼顏色的手機殼比較好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