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公子睿130823098

    古之君子,守道以立名,修身以俟時,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志,惟仁之處,惟義之行。臨財苟得,見利反義,不義而富,無名而貴,仁者不為也。


    ——《鹽鐵論·地廣》(漢·桓寬)



    譯文


    古代君子,守住正道以取得美名,修身養性待時機到來,不因為貧窮而改變氣節,不因為地位、身份低下而改變志向,以仁處世,以義行事。見財就起貪心,見利就忘大義,違背禮義而得到財富,無名無實而取得富貴,這是君子不願意做的。


    解讀


    這段話出自漢代文士桓寬所著的《鹽鐵論》,其主要思想體現在“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志”一句。內涵與孟子所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同理,顯示出古代君子士大夫的氣節和操守。


    南宋清官張孝祥在送幕僚張立之到臨江做判官時,贈言“炎涼無改節,夷險有忠謀”,意思是無論世事怎麼變化,絕不趨炎附勢,改變自己的節操;無論身處逆境還是順境,都能一如既往為國家出謀劃策。張孝祥不僅嚴以律己,還不忘叮囑同僚,要堅守節操,剛正清廉。


    共產黨人李大釗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始終大義凜然,堅貞不屈,嚴守黨的秘密。在就義前他發表了最後一次演講:“我們已經培養了很多同志,如同紅花的種子,撒遍各地!我們深信,共產主義在世界,在中國必須要取得光榮的勝利!”其中的凜然風骨、傲然氣節可見一斑。


    先賢志士的氣節風骨,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樑,也是黨員幹部應該具備的高尚情操。黨員幹部要甘貧守志、貧賤不移,不圖名利,不貪享受,不為物役,才會堂堂正正,活出尊嚴和人格。

  • 2 # ccaoyyan

    不以窮變節,不以賤易志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到年終時,郡守派郵督來縣巡視,縣吏對陶淵明說按官場禮節要整衣齊冠,束緊衣帶,以下屬禮參見。陶淵明本來隨意慣了,諸事不拘常禮,更何況胸有高情逸志。於是仰天長嘆搖搖頭雙袖一甩:“豈能為五斗米而向鄉里小兒折腰。”即日辭官歸隱,不再出仕。他的這聲長嘆嘆出了氣節與尊嚴,嘆出了一個潔身自好,不慕榮利的陶淵明。於是這聲嘆被歷史所承載,被千古所傳唱,成為歷史的感嘆!他毅然歸隱展現的是華廈兒女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元嘉草草典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