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歐陽絕竹2
-
2 # 故夢談談
內服與外服制度:內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動區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屬國,商王透過兩種不同的管理制度來處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務。由此,商王控制著聯盟的實際權力,與各附屬國形成了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
禹下令規定天子國都以外五百里的地區為甸服,即為天子服田役納谷稅的地區:緊靠王城百里以內要交納收割的整棵莊稼,一百里以外到二百里以內要交納禾穗,二百里以外到三百里以內要交納穀粒,三百里以外到四百里以內要交納粗米,四百里以外到五百里以內要交納精米。
甸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區為侯服,即為天子偵察順逆和服侍王命的地區:靠近甸服一百里以內是卿大夫的采邑,往外二百里以內為小的封國,再往外二(原文作“三”)百里以內為諸侯的封地。侯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區為綏服,即受天子安撫,推行教化的地區:靠近侯服三百里以內視情況來推行禮樂法度、文章教化,往外二百里以內要振興武威,保衛天子。
-
3 # 使用者5145431289844
內外服制度是一種較為先進的制度。
從血緣氏族到原始國家,中國的政治制度是逐步發展的,歷經了血緣氏族——部落——部落聯盟——原始國家這幾個大的階段。
這一過程中,最高首領的權力不斷被加強,同時,小首領的權力則是受到了削弱。因此這一過程,必須是循序漸進才可以不激起他人的反抗。
夏朝建立時,雖然已經成為一個原始國家,但是這時候夏朝對於其他部落的控制力並沒有多大,雖然可以一定程度的影響其他部落,但是對於部落的內政,基本上是插不上手。
到了商朝,商王對於部落的控制力已經有所加強,這表現在統治區域的擴大上。
商朝的內外服制度是將國家分為內服和外服兩部分,內服是王畿,也就是商王直接統治的地區,在這部分的區域內,商王具有絕對的統治力;而外服地區是其他在名義上臣服於商王朝的部落構成,但是這部分部落和商王朝的關係不一定,有的部落甚至連年和商作戰。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商朝的內外服制度其實可以理解為內服是擴大的商部落。
從夏到商,王的統治力所能觸及的區域逐步擴大,並開始在心理上對其他人民施加一種“王的地位高於眾人”的觀念。這樣一代代積累下來,封建首領“統治者”的身份才最終能夠成功的從心理上得到百姓們的認可。
-
4 # wyw
內外服制度是商朝的行政管理制度。
商朝之所以推行內外服制,很大程度上是商朝還沒能高度集權。商王透過兩種不同的管理制度來處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務。由此,商王控制著聯盟的實際權力,與各附屬國形成了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
商朝在盤庚遷殷後採取的一種二元統治體制。即將統治區域分為內服和外服,分別採取不同的統治方式和組織方式。“內服”指由商王直接管轄的王畿之地,大體位於以今河南為中心的中原地區。“外服”指商王透過方國首領間接管轄的畿外之地,即當時四周數量眾多的方國和部落。
回覆列表
內服與外服制度:內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動區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屬國,商王透過兩種不同的管理制度來處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務。
由此,商王控制著聯盟的實際權力,與各附屬國形成了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