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橋底講古佬

    在赤壁之戰前,曹操麾下是有謀士發現火攻之計端倪的,比如徐庶。在龐統與眾人商量完火攻之計後,徐庶已經看出事情有些詭異,覺得周瑜等人可能會採取火攻之計,於是就找到龐統試探一下。

      龐統與徐庶兩人關係向來比較好,因此徐庶也沒有避諱什麼,直接試探龐統的意思,一開始龐統還有些害怕,試圖以江東的百萬生命來說服徐庶不要將此訊息透露,誰知徐庶竟然反問曹操的幾十萬大軍難道不是生命麼?

      這樣一說,龐統瞬間無言以對,好在徐庶曾經答應過劉備,堅決不會為曹操出謀劃策,自然他也就不會告訴曹操龐統等人的計策,所以曹操只能面對赤壁之戰的失敗局面。

      還有一個是程昱,在赤壁之戰前夕,曹操命令手下將所有戰船綁在一起,就有手下程昱感覺事情有些不妥,於是跟曹操說,要是周瑜等人採用火攻之計,那自己戰船綁在一起,不是瞬間就沒有退路了麼,只要一艘船燃燒,瞬間就可以蔓延到所有船隻,那可怎麼辦呢?

      程昱說出自己的顧慮,誰知道曹操倒是不慌不忙,跟他解釋道,東吳處於東南地區,我們處於西北方,此時是冬天,正常情況下刮的都是東北風,對我們沒有任何影響,倘若周瑜採用火攻之計,大火定會順著風向燒到自己,他斷然不可能那麼傻用火攻之計的。

  • 2 # 毛驢兒談歷史

    當時程昱和荀攸都看出來了,而且也提醒了,只是曹操剛剛贏得了官渡之戰又白撿了荊州之地,此時正有些高傲輕狂根本聽不進人言,所以程、荀二人也就沒再多做勸阻。

    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氣晴朗風平浪靜。曹操命令“置酒設樂於大船之上,吾今夕欲會眾將。”

    眾人歡飲到晚上,曹操乘著高興做了一首歌賦“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概以當康,優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

    哥罷,眾人共皆歡笑,這時有一個揚州刺史劉馥站了出來,傻呵呵的說“大軍相當之際,將士用命之時,丞相何故出此不吉之言?”

    曹操正在興頭上一聽這話頓時大怒“汝安敢敗吾興!”手起一槊,刺死了劉馥,眾將盡皆驚駭。

    劉馥就算有失言的地方也罪不至死,打一頓也就是了,可是此時的曹操已經太過自負了,根本聽不進一絲逆耳之言,刺死了劉馥的同時也堵住文臣武將的進諫之路。

    第二日,曹操觀看水軍演練:西北風驟起,各船拽起風帆,衝波刺浪穩如平地。程昱在曹操身旁說“船皆連鎖,固是平穩;但彼若用火攻,難以迴避,不可不防。”

    曹操大笑“程仲德(程昱字仲德)雖有遠慮,卻還有見不到處。”

    荀攸問“仲德之言甚是,丞相何故笑之?”

    操曰“凡用火攻,必籍風力。方今隆冬之際,但有西風北風,安有東風南風耶?吾居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燒自己也,吾何懼哉?”

    眾將皆拜服“丞相高見,眾人不及。”曹操撫須大笑。程昱還想進言,被一旁的荀攸拉住悄悄說道“君不見昨晚劉馥乎?”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曹操在赤壁之戰的失敗,一半源於天時,而大部分都是人為所致。狂妄自大、不納忠言、急於求成是他失敗的根本所在。

  • 3 # 槽流萬事屋

    曹操當敗,非戰之罪也。

    赤壁之戰是三國三大經典戰役之一,這場戰爭導致曹操一統天下的希望瞬間破滅。這場戰爭有個奇怪現象,就是戰爭開始以後,我們就很難見到曹氏集團重要謀士的身影,即使有人向曹操提出建議,那也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眾謀士集體失聲呢?

    1.知己不知彼

    曹操集團有四位知名人物,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其他謀士多以他們四人為首,所以這也就是曹操謀士集團的核心。

    環境陌生。這些謀士有一個共同點,生長於北方,他們對於北方情況非常瞭解,所以曹操可以屢戰屢勝。

    可是到了南方以後,當眾人面對全新的環境時,他們需要時間去適應去熟悉周圍的一切,然而曹操用兵向來主張兵貴神速,在眾人還沉浸在研究之時,戰爭就已經打響了。那麼在這樣陌生的環境中,眾人也就很難有所作為。敵人陌生。曹操陣營中的許多謀士,剛開始並不是曹操所有,他們是來自各個軍閥之中,對自己曾經的主公可謂相當熟悉。比如郭嘉,來自袁紹陣營,所以,他才能提出“十勝十敗”之說,因為他已經將袁紹研究的非常透徹了。

    正是因為這種知己知彼,所以曹操才可以堅定抗袁的決心,才可以做到統一北方。可是當曹操面對孫權時,眾謀士就知之甚少,而且這個全新的對手還過於年輕,這就非常容易給人造成一種錯覺,一種心理上錯覺。所以正是因為對於敵人的陌生,這才造成了眾謀士的計謀止步與荊州。戰術陌生。在平定北方的大小戰役中,曹操主要以陸戰為主,謀士考慮之處也多於此,可是赤壁之時因為長江天險的緣故,曹操以水軍為主,並且因為軍中沒有精通水戰之人,將水軍交由荊州降將蔡瑁之手。

    這並不是曹操的信任或者是為了收服,更多的是一種迫不得已,因為自己軍中缺乏通曉水戰之將,缺少善謀水戰之士,所以不得不為。而 對於文人謀士,身體相較武將本來就弱,加上水土不服,生病者也是不少,這也就導致他們不能全精力的投入到日常工作中。但是即使他們身體健康,他們也不願意全身心的投入,這就是眾人無法識破敵人計謀的第二個重要原因。

    2.曹漢矛盾激化 初心已變

    曹操在一統北方後,勢力快速擴充套件和穩定,他已經成為天下最大的諸侯,內外無人敢與之作對,當年奉天子以令不臣已經被曹操演義成了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操不臣之心天下皆知,漢獻帝也已經名存實亡,淪為傀儡,尤其是曹操誅殺皇后,更是令其野心暴露,所以當時就有人說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赤壁之戰時,郭嘉已死,荀攸是荀彧的侄子,兩人關係自然要更為親近,而且陳群,司馬懿等人也都是荀彧舉薦,自然以荀彧為首,所以謀士已經形成以荀彧為主的核心。

    而荀彧當初投靠曹操不是因為曹操,而是因為漢獻帝,明確點說,他是漢獻帝的大臣,並不是曹操的謀士。荀彧最初的設想也是與曹操兩人共同輔佐漢獻帝,一文一武,一內一外。可曹操獨攬大權,這已經背離了荀彧的初心。

    所以,赤壁之戰時,“王佐之才”荀彧在曹操的老窩裡據守。所以“赤壁之戰”的鍋還甩不到他的頭上。

    3.驕傲過頭,不接受他人建議

    曹操稱霸北方,接手荊州以後,已經意得志滿。他覺得自己馬上就要平定天下了,對謀士的話根本聽不進去。曹操決定對江東用兵的時候,賈詡曾經勸阻過曹操。他向曹操提議,先在荊州穩定發展,讓百姓安居樂業,再加上曹軍的軍威,用不著打仗就能收服江東。可惜曹操沒有聽從賈詡的話,迫不及待地發兵南下。

    其實除徐庶外,曹操帳下還有一人看出了其中的貓膩,此人就是程昱,而且是看出了兩次。

    這第一次是在曹操採納龐統的鐵索連環計之後,見不習水戰的曹軍在戰船上如履平地,心中大喜。可一旁的程昱卻說,丞相,這樣做船是穩了,但東吳用火攻,我們難以迴避,不得不防。

    曹操聽後哈哈大笑,說程昱你只看到了表面,卻忽略了關鍵。火計需藉助風勢,而此時正值隆冬時節,只有西北風,東吳用火攻豈不是引火燒身麼?假如現在是十月季節,我一定會提防。

    當然曹操這麼想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冬天只有西北風,何時刮過東南風?程昱一想也是,可能是自己多慮了。

    這第二次是火燒赤壁之夜,風向卻由於諸葛亮的法術突然變成了東南風。而曹操並未警覺,帶著眾將在等待黃蓋前來投降。不久,探子說黃蓋的降船到來,曹操大喜。

    這時程昱定睛看了一下,馬上看出了貓膩,對曹操說:主公這是詐降,別讓黃蓋靠近。曹操不解。程昱說,黃蓋說他的船上放的是糧草,應該吃水深速度慢才對,而現在黃蓋的船隻卻吃水淺速度快,再加上東南風驟起,明顯有詐。

    曹操頓悟,卻為時已晚,被鐵索連環的戰船頓時成為一片火海,曹操只能丟下大軍狼狽逃竄去了。所以並不能說曹操帳下除了徐庶沒人看出此計,只是曹操沒有采納罷了。

    最後“赤壁之戰”的勝負並不僅僅在於這把火,還有多方面的突發因素。首先在歷史上龐統並沒有獻連環計,曹操自己把船連在一起。這有可能是曹軍不善水戰的緣故。總之沒有龐統設計,曹操的謀士竟然沒有一個看破這樣的橋段。其次曹操的軍中還發生了瘟疫。這對曹軍也是一個比較大的打擊。第三“赤壁之戰”發生在大冬天,成天刮北風。即使是火攻也燒不到曹操,只能往回燒。曹老闆自己的誤判大意,也導致了這場戰局註定的結果。

  • 4 # Mer86

    先說正史上的記載,再說《三國演義》。

    曹操出征荊州前,比較有名,說的上話的謀士有五個,分別是荀彧、荀攸、賈詡、程昱和董昭。

    首先是董昭,他當時在鄴城留守,沒有陪曹操去荊州;接著是荀彧,赤壁之戰時,他留守於許都,也沒去。

    第三個是荀攸。注意,在演義中,他陪曹操去了赤壁,而且還提醒曹操要注意火攻,但這只是《三國演義》杜撰的內容,歷史上的荀攸並沒有去到赤壁前線。

    不過,荀攸雖然沒去,但他在曹操臨行前提醒過曹操,讓他注意一點,不要大意。曹操應該是沒聽進去他的建議。

    “攸深密有智防,自從太祖征伐,常謀謨帷幄,時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三國志·荀攸傳》

    第四個是賈詡,曹操南征之前,賈詡明確提出過反對,他認為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沒必要把劉備追殺的那麼緊。只是可惜,曹操也沒有聽進去。

    “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士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三國志·賈詡傳》

    最後是程昱。關於他有沒有去赤壁,根據記載來看,不知道。

    因為在正史中,關於他在赤壁之戰期間的記載只有一段話。

    “孫權新在位,未為海內所憚。曹公無敵於天下,初舉荊州,威震江表,權雖有謀,不能獨當也。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權必資之以御我。”——《三國志·程昱傳》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劉備投靠孫權前,很多人認為孫權必然殺劉備,但是程昱預料了孫劉必將聯盟。後來果然如程昱所料,孫劉聯盟達成。

    至於他有沒有去赤壁,有沒有提建議,正史中並無記載。

    以上,就是正史中關於曹操五大謀士在赤壁之戰時在做什麼的記載。

    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資料非常簡略,根本不知道有沒有謀士對曹操諫過言。

    我們現在只能得知,曹軍因不習水軍,曹操便用鐵鎖將戰船連線,而這一舉動被東吳方面抓到了漏洞,並利用其弱點採取詐降加火燒連環船的計策,打敗了曹操。

    僅此而已。

    至於說歷史上的曹操在戰爭期間是不是洋洋得意,故意不採納謀士們的正確意見。這個還不好說。

    因為謀士們給曹操提意見時,是不會在戰爭期間公開的(避免洩密)。一直要等到戰爭結束之後,曹操感謝誰了,向誰道歉了,大家才知道哪些人有過建議。

    而關於這一點,我們從史料中也只能找到曹操曾經哭訴過“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的記載。(如果郭嘉在,我不會敗的這麼慘)

    後太祖徵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所以綜上所述,歷史上曹操的謀士為什麼在赤壁之戰期間智商集體下線,這個問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

    如果一定要找答案,我覺得也只能用大謀士都沒去,陪曹操去赤壁,且提了建議的都只是小謀士。這些人沒資格列傳,沒資格列入史書來解釋這一奇怪問題了。(曹操挾滅袁紹劉琮之威發動赤壁之戰,他是有可能聽不進小角色的建議的)

    說完正史,再說《三國演義》。

    相比於正史,演義小說的內容比正史那就有意思多了。當然,荀彧、董昭還是分別留守許都和鄴城,都沒去。賈詡在演義中沒有戲份,不提他了。

    陪曹操去赤壁的謀士有兩個——荀攸、程昱。

    赤壁之戰開始後,曹操因為蔣幹盜書,中計周瑜反間計,錯殺了蔡瑁張允,後又被諸葛亮草船借箭,搞得很鬱悶,心情極差。

    而後,曹操橫槊賦詩,殺了對他詩詞頗有微詞的揚州刺史劉馥(老版三國電視劇中被殺的是師勖),搞得大夥都不敢說話了。

    劉馥被殺的次日,曹操檢閱水軍(前幾日龐統向曹操獻了連環計),非常高興,感嘆自己的連環戰船戰無不勝。

    此時,程昱乘曹操心情好,鼓足勇氣對曹操獻策,掃曹操的興,他對曹操說:“船皆連鎖,固是平穩;但彼若用火攻,難以迴避。不可不防。”

    結果曹操大笑道:“程仲德雖有遠慮,卻還有見不到處。”當面鄙視了程昱的建議。

    荀攸本不想說話,但曹操如此欺負人,他忍不住對曹操說:“仲德之言甚是。丞相何故笑之?”

    然後,曹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風力。方今隆冬之際,但有西風北風,安有東風南風耶?吾居於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燒自己之兵也,吾何懼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時,吾早已提備矣。”

    這一句話,等於就是堵死了程昱和荀攸,讓他們別說話了。

    自此之後,程、荀二人再不說話(程昱本想再勸,但被荀攸拉住,勸他不要犯犟,以免落得跟劉馥一樣的下場)。一直到黃蓋的船因為吃水太淺,被程昱識破是詐降時,他才又對曹操說道:“糧在船中,船必穩重;今觀來船,輕而且浮。更兼今夜東南風甚緊,倘有詐謀,何以當之?”操省悟,便問:“誰去止之?”

    程昱的這一次諫言,曹操終於聽進去了,只是可惜為時晚矣。曹操的水寨和水軍被一把大火燒了個精光。

    其後,曹操跑路,先後在路上被趙雲、張飛攔截。最後一次在華容道被堵時,還是程昱救了曹操一命。

    當時關羽堵住曹操,要取他人頭,曹操腦子犯渾,還拔劍打算跟關羽死磕,就在這個緊要關頭,程昱對曹操說:“某素知雲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丞相舊日有恩於彼,今只親自告之,可脫此難。”

    讓他打消了死磕的天真念頭,改而在關羽面前一通哀求,關羽才放走了他。

    如若不然,他要真敢跟關羽死磕,怕是立即就死在當場了。

    然而讓程昱萬萬沒想到的是,成功逃命的曹操在回到南郡後,居然完全不記得他的功勞了。只是對旁人說“奉孝若在,孤安能如此慘敗呀。”

    一邊說,他還一邊捶胸頓足的大哭。我要是演義中的程昱,怕是嘔死的心都有了。

    PS:另外,還有一個徐庶。演義小說的徐庶也看穿了火攻之計,但他不想說。不過這只是演義中的內容,歷史上的徐庶其實只是個打醬油的角色,曹操對他不重視,他還沒資格跟曹操提建議。

  • 5 # 昊陽閒看歷史

    在三國的謀略裡面,看到最多的就是火攻,這簡直是諸葛亮的拿手好戲。在赤壁之戰前,曹操的人馬在新野就吃了諸葛亮的火攻,怎麼可能會不防備火攻呢?曹操又不是傻子,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去上火攻的當。

    在赤壁之戰前,程昱和荀攸都提醒過曹操:要謹防聯軍用火攻。曹操還大笑著告訴他二人不用擔心,說火攻必然要用風力輔助,現在隆冬時節,都是西風北風,哪有東風南風?說他早就考慮過這點,所以才選擇這個時節攻打東吳。

    曹操之所以沒有采用程昱和荀攸的提醒,預防火攻,我認為有如下原因:

    一、曹操不太清楚南方氣候的多變。

    曹操對季節風向的考慮不無道理,他用在北方生活的經驗來考慮南方的氣侯,卻有些狹隘。

    對於這一點,我們現代人可能會更有體會,一個南方人去北方生活久了會覺得很不習慣,而北方人到南方生活,也會覺得天氣很奇怪。

    曹操不知道南方的天氣變化多端,可能今天是北風,也許哪一天就突然吹起了東風,光考慮季節,並沒考慮到南方氣候的多變,才沒防備聯軍的火攻,造成了後來赤壁的慘敗。

    二、曹操順利拿下荊州,統一北方之後,信心大漲,驕傲自滿,覺得拿下東吳指日可待,才導致驕兵必敗。

    當曹操佔領了荊州,東漢疆土大部分已被曹操收復,眼見只有東吳、益州少數地方還在苦苦掙扎,曹操以為自己大軍一到,孫權會嚇的不戰而降。

    在赤壁之戰打響之前,曹操是瞧不起聯軍的,覺得那點兵力還不夠塞他牙縫,伸伸手指頭,就能把聯軍打得一敗塗地。可以說這個時候曹操壓根就沒有想過自己會失敗,更沒想到自己會敗的那麼慘。

    好像三國的幾場大戰役,凡是以多打少的,最後結局都不太好。都是主帥太相信自己兵力的優勢,包括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還要夷陵之戰,明明是大好形勢,偏偏卻敗得特別慘。

    赤壁之戰,曹操之敗,就是犯了驕兵之忌,才有了慘敗,最後失去了早日統一的機會。

    三、曹操中了周瑜和黃蓋的苦肉計,真心相信黃蓋是來投降的。

    周瑜和黃蓋演的這一出苦肉計,就是為了騙曹操,可曹操相信了,覺得黃蓋的投降是真心的,才會讓黃蓋的船隻靠近曹營,才給了聯軍火攻的機會。

    至於曹操為什麼那麼相信黃蓋是真心投降?其原因並不在黃蓋和周瑜的計謀有多麼精妙,最主要的原因是曹操對於自己過於自信,覺得天下之人就應該歸順於他。

    可能是他做掌權者做久了,覺得一切都應該是理所當然的。別人不敢用的人,別人懷疑的人,他都敢用,曹操應該是覺得自己有這個能力控制所有的人,

    這種過於自信,導致曹操沒有去詳查黃蓋投降的真實原因,才給聯軍靠近曹營的機會。

    不過歷史上的真實原因不是這樣的,曹操的赤壁慘敗的根源還是北方士兵來到南方作戰,水土不服,士兵都生了病,死者不計其數,才導致曹操不得不退軍的。

    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三國志·武帝紀》

    與三國演義描寫的火攻後,曹軍的慘敗有很明顯的不同。我們要區分歷史和小說的差別,理性的看待赤壁之戰。

  • 6 # 希望星晨58298869

    在三國戰爭中,火燒博望坡、火燒烏巢、火燒新野、火燒赤壁、火燒連營、火燒藤甲兵……火攻用得最多,於蜀國來說,幾乎是諸葛亮的特長。在赤壁之戰前,曹操的人馬在博望坡、新野就被燒兩次。足智多謀、能征慣戰的曹操不可能在赤壁之戰時不防備火攻!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好就好在故事情節發展符合邏輯,引人入勝。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戰前,面對孫劉聯軍沒想到對方會使用火攻,那就說明曹操不會總結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那就說明他的陰險與狡黠是假的,那就說明他就不是當丞相的料,那就說明他是統一不了北方的。

    1.在赤壁之戰前,跟在他身邊的高階謀士程昱和荀攸都提醒過曹操:要謹防孫、劉聯軍用火攻。曹操呢?當時北方梟雄幾乎都被他搞定了,又拿下了荊州,還把織蓆販履的劉備打得丟盔棄甲,正是躊躇滿志的時候。他胸有成竹,大笑地告訴他二人:不用擔心,火攻要用風力輔助,現在是隆冬,刮西風和北風。言外之意,孫劉放火,只能燒到他們自己。

    2.身經百戰的曹操自是心細如髮的人,當然懂得火攻之火借風力、風助火威的特點!他對季節風向的考慮是很有道理的!但他大半輩子生活在北方,他是以北方的生活經驗來推斷南方的氣侯的。他不知道南方的天氣瞬息萬變、東方日出西方雨的特點!在南方,前一個時辰是北風、下一個時辰是南風的情景時有發生!他光考慮風向的季節性,並沒考慮到南方氣候的多變性。所以,才對聯軍的火攻沒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了赤壁的慘敗。

    3.曹操兵鋒南指,劉綜不戰而降,劉備抱頭鼠竄,這助長了他的驕傲情緒。在赤壁之戰之前,曹操是瞧不起聯軍的,覺得孫劉聯軍兵微將寡、不堪一擊! 三國中的幾場大戰役,凡是以優勢兵力對抗弱勢對手的,看著穩操勝券,後來卻偏偏敗得特別慘,原因在於驕兵必敗。主帥驕傲自滿是兵家大忌,這在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中都有表現。 赤壁之戰,魏軍大敗,就是因為曹操犯了驕兵之忌,從而導致了一把火燒掉了曹操統一天下的機會。可嘆!

    真實的歷史上,赤壁之戰中,曹操失敗的主因並非曹操驕傲自滿的情緒與作派。北方士兵來到江南水鄉不適應氣候,水土不服才是根源。當時魏軍中很多士兵都生了病,死傷者眾多,相當一部分人失去了戰鬥力,曹操審時度勢,不得不退軍北返。

    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三國志·武帝紀》

    沒有三國演義中描寫的周瑜、黃蓋使用苦肉計,龐統使用連環計,諸葛亮草船借箭、築壇借東風,再使用火攻!曹操是軍事家,提防聯軍火攻他比誰都清楚,我們要把歷史和演義區分開來,理性地看待曹操在赤壁之戰中的作為,切莫當曹丞相是二百五!

  • 7 # 雲子落

    赤壁之戰的失敗,並非曹操大意驕傲,二十萬中央軍去打五萬地方軍,是誰都會蔑視對手;也不是周瑜神助般聰明,三萬東吳正規軍與兩萬荊州雜牌軍,要想活著,唯有不對稱作戰,即投機取巧,實際上是有著深層次原因的機緣巧合!也就是曹操集團出現前所未有的智囊“腦梗”,碰上江東空前絕後的“亢奮”,於是歷史上又一場詭異的戰爭出現了!無論是從軍力、智商、後勤供應都可以碾壓東吳的曹軍,竟然被吳軍打得落花流水,非常難看!

    一、曹操與謀士團隊出現裂痕

    謀士們反對,更是洶湧!荀彧說財政偏緊,荀攸認為當攻荊州,許攸覺得部隊應修整,荀衍提出穩定河北等!唯郭嘉支援曹操,認定烏丸“持遠疏備,乘機擊之,一舉可破,以斷後患”!曹操對謀士以打擊為主。

    幸虧出現田疇意外獻計,使這場毫無把握的東征大獲全勝!事後曹操承認此次出兵兇險,僥倖勝利!嘉獎所有反對出征的謀臣,保證下不為例!事情並非表面上那般平和,曹操內心與官渡時期的智囊團出現了令人痛心的裂痕! 二、曹操開始清理潁川智囊團

    曹操的謀士團隊是以荀彧為首的潁川派系!這是三國時代最優秀與傑出的智囊團,在曹操早期崛起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沒有這個潁川智囊團,就沒有曹操未來!

    荀彧在兗州叛變時死守三縣,避免了曹操被呂布趕盡殺絕;在官渡時幫想“一走了之”的曹操堅定了“堅持就是勝利”的精神支柱;荀攸助攻曹操接納許攸,組織實施“火燒烏巢”,實現戰爭決定性勝利;荀衍在曹操收穫河北時,督導河北的軍務,令剛剛接手的冀州堅如磐石,比青州還安穩!

    然而,自從荀彧反對曹操恢復九州制與廢除諸侯國後,曹操開始疏遠荀彧及潁川智囊團。從此軍事上不讓荀彧過問;在出兵烏丸前夜,解除荀衍的河北兵權,導致荀衍鬱鬱而終;讓軍師荀攸管後勤與軍報轉發,帶郭嘉出征烏丸!莫名的壓抑,籠罩在潁川智囊團頭上,大家除了“言聽計從”,再無用武之地!曹操在鎮壓潁川智囊團的同時,也讓自己處於沒有智囊團的危險境地!

    郭嘉是潁川智囊團中的例外,或許郭嘉的早逝,對曹操與潁川智囊團都是個沉重打擊,讓兩者破裂得更快!三、智囊團青黃不接時,赤壁大戰爆發

    赤壁前夕,曹操在襄陽有于禁、張遼等部隊六萬多,收編荊州水軍七萬多,陸軍兩萬餘,外加自己帶來的北方軍隊五萬多,總計二十餘萬!留四五萬人在襄陽,以便征服東吳後,開拔西蜀!曹操帶十六七萬人,水陸並進,準備“一石二鳥”,徹底解決劉備孫權問題!

    從軍事理論來說,這不是個冒進的戰略!反對這個戰略的人,應該不是真正懂軍事的人!關鍵的問題是,任何強大的戰爭機器,都有薄弱之處。曹操這時出現智囊團青黃不接,或許是唯一的脆弱環節,無人補強,導致被東吳周瑜抓住,一招斃命!

    如果官渡時期的智囊團與曹操功能互補體系還在,赤壁大敗的可能微乎其微!兢兢業業的荀彧得知曹操用連鎖固定戰船,肯定會隔三差五提醒曹操,謹防東吳詐降,防止火攻;出兵江東時,很少發言的賈詡說:以我軍之勢拿下江東沒問題,但是明公經營好荊州,兩三年東吳必降。其實暗示曹操軍事管理內部出現問題,不宜發兵。曹操譏諷腦子退化;黃蓋派人遞交投降書,荀攸直言:恐防黃蓋詐降,偷襲我營。曹操怒斥:扯淡!荀攸閉上眼睛,淚水打轉!在旁的蒯越甚至提醒曹操:冬季也有東南風,以防火攻。曹操不屑一顧!

    冬至將近,曹操在主帥樓船上舉行宴會,作詩《短歌行》。蔡瑁喝酒時想起一件事:當初獻計連鎖戰船防風浪時,曾提醒謹防火攻,當時曹操好像不以為然,說到處都是西北風!冬至前後,必有幾天轉刮東南風,當防敵人火攻連鎖戰船,該提醒曹操!誰知上樓找曹操時,看見曹操醉推許攸落水,嚇出病來,延誤此事!

    曹操新培養的王璨、楊修、和洽等尚未熟悉軍務,或與曹操配合生疏;原有的謀士,由於打壓,不被重視,嚴禁進言,即便他們有善意的提醒,都不會被曹操採納與重視!看起來曹操好像獨霸軍政,其實他把自己孤立到“弱智”階段。雖然他智商超群,但是被一幫智商與之並不弱的東吳群狼的惦記後,他的危險來了,卻渾然不知!曹操對智囊團排斥,導致整個赤壁只是他一人獨撐!

    正如河內賢士張範所言:偌大一個朝廷,就靠曹操一個人在處置,不出事才怪!自從官渡以來,曹操順風順水再無敗績,早無當年起步時的如履薄冰,也失去崛起時的謙遜與耐心!這時候最需要智囊團的拾遺補缺,才能保證領袖的大膽設想與謀士的小心求證相得益彰。但曹操過早與荀彧為首的智囊團切割,過分強調集中,導致曹操集團原有的智慧合成機制出現癱瘓,導致低階失誤,被“窮兇極惡”的東吳群狼抓住,一番撕咬,不吐骨頭!

    曹操是個文武雙全的英雄,但是沒有荀彧一幫謀士的綠葉襯托,一樣會存有缺陷。這就是為什麼赤壁之後,曹操的發展勢頭嚴重受阻的重要原因。赤壁之戰並未傷到曹操的元氣,比起當年兗州叛亂,從三十萬部隊打到兩萬多相比,稱得上輕傷不下火線。但是,曹操失去了“我的子房”荀彧及潁川智囊團隊,這才是致命的內傷!那個高效、穩健、有力的曹魏高層管理團隊不復存在!

  • 8 # 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都不要搶,我來回答。

    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盟火燒連環船大敗而回,那麼為什麼曹操那麼多謀士沒有一個看出來火攻的計策的呢?真的是沒有人看出來嗎?我個人覺得,並不是這樣的,曹操本人也是一位懂兵法的行家,加上手下眾多多謀的謀士,怎會沒有看出孫劉聯盟的火攻之計呢?根據演義和正史分別來討論一下演義裡有記載有三人識破了火攻計

    在三國演義裡記載,曹軍多為北方士卒,不善水戰,雖然訓練了水軍,但戰鬥力比起東吳還是差了好多。當時曹操採納了龐統鐵索連環船的建議,把大船用鐵索相連,渡江如履平地,不僅穩固還像著陸地一樣,曹操手下謀士程昱向曹操進言小心東吳採取火攻的計策,荀攸也非常贊同程昱的話結果被曹操給堵回去了。

    程昱曰:“船皆連鎖,固是平穩;但彼若用火攻,難以迴避。不可不防。........方今隆冬之際,但有西風北風,安有東風南風耶?吾居於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燒自己之兵也,吾何懼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時,吾早已提備矣。見《三 演義第十八回 鎖戰船北軍用武》

    演義裡除了程昱和荀攸識破了火攻計,還有一個“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因母親被曹操害死,發誓不給曹操獻一計,雖識破了龐統的連環計和火攻計,但並沒有向曹操點明。

    正史裡並沒有記載曹操手下有謀士識破火攻計

    這是有點奇怪的,為何在《三國志》裡沒有謀士識破火攻計策的呢?當時曹操南征荊州,曹操的諸多謀士並沒有隨行,比如郭嘉在徵烏桓途中病逝,荀彧待在許都,荀攸並沒有跟隨曹操去赤壁,賈詡曾反對曹操南征,至於司馬懿那時候剛剛出仕,還沒資格在曹操處獻計獻策。

    那麼個人猜測,肯定是有人識破了火攻的計策,畢竟面對曹操的鐵索連船,能正面打敗曹操很難,但是透過黃蓋的苦肉計和詐降配上火攻,這無疑是一個絕妙的破敵之策。東吳能想到,曹操這邊怎會想不到呢?曹操多年征戰,突襲、劫糧、燒糧等計謀百出,曹操本人就會料到火攻的計策,只是曹操敗得很快,再後來又不願意承認,只能透過軍營裡疫病爆發以此來洗脫自己的輕敵,從而在正史上並沒有相關謀士識破火攻計的記載。火攻計只是其中的一計,沒有東南風,火攻計又怎能成功呢?

  • 9 # 一半秋色

    其實是有人看出來的。

    第一個是徐庶,且說龐統獻了連環之計,剛要乘船離開魏國,這時候有人一把扯住龐統的衣服,厲聲說道:

    “好你個龐統,你出了個連環計,你以為魏國沒人能識破嗎?”

    龐統一聽,嚇得魂不附體,倘若有人識破此計,一切都前功盡棄,說不定他也小命不保了。

    龐統扭頭一看,長舒一口氣,原來是老朋友徐庶,懸著的心一下子放下來了,呵呵笑道:

    “你厲害,江東幾百萬百姓的性命在你手裡攥著呢,你要是說破了,江東就生靈塗炭,百姓就遭殃了!”

    徐庶搖了搖頭,眉頭微皺道:“難道曹公的幾十萬士兵就該死了嗎?”

    龐統心頭一凜,竟無言以對,面色瞬間煞白。徐庶看到了龐統的窘態,哈哈一笑:

    “龐兄啊,我和你開了個玩笑,我向劉皇叔保證過,終生不為曹魏出一計,難道我會食言嗎?”

    龐統這才心安,遂告辭而去!

    第二個識破的是程昱。

    曹操檢閱水軍之時,見船與船連成一片,士兵在上面操練,如履平地,十分滿意,這時候程昱提醒道:

    “主公,咱們船連在一起,倘若周瑜用火攻咋整啊?”

    曹操撇了一眼程昱,冷笑道:

    “老程啊,人都誇你有遠見,有智謀,但你也有考慮不到的地方啊!”

    程昱不解其意,緩緩說道:“主公,請明示!”

    曹操拍了拍程昱的肩膀,說道:“咱們在西北,周瑜在東南,現在是冬天,刮的是東北風,如果周瑜用火攻,不是燒了自家人了嗎?”

    程昱一聽,拍手稱讚,主公英明啊!

    可見,程昱已經提前預料到了周瑜的火攻之計,但曹操說的很有道理,冬天刮的是北風,就算給周瑜十個膽子,他也不敢放火的,因為那樣只會燒了自個。

    不過,只有一種情況可以使用火攻,那就是刮東南風,不過這個機率極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然而,就是這極低的機率,居然還真的發生了,只能說,曹操太倒黴了,人倒黴,喝涼水也會塞牙啊!

  • 10 # 文娛小士

    曹操麾下智者眾多,可是在赤壁之戰時卻中了連環火計,導致傷亡慘重,死亡計程車兵多達八十三萬,而且要不是關羽念舊,曹操都要落得被擒獲的下場。那麼,曹操麾下的這些謀士,難道酒沒有一個看出火攻之計嗎?答案自然不是,起碼有個3個人看出了這場火攻的倪端。第一個,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徐庶本來最早是跟隨劉備的謀士,可是因為謀略太出眾被曹操惦記上了,於是讓人假寫書信把徐庶母親接到洛陽,企圖讓孝順的徐庶投靠自己。可是徐母深受劉備恩德,而且性情剛烈,見到徐庶得知上當就自殺了。所以後來徐庶雖然還是在曹操陣營裡,可從來沒有為他獻上過一計。直到赤壁之戰,徐庶終於表示要為曹操分憂,不過卻是為了逃離赤壁,因為他在見到龐統的那一刻就已經看破了連環計,《三國演義》裡如此描述:統見是故人,心下方定。回顧左右無人,乃曰:“你若說破我計,可惜江南八十一州百姓,皆是你送了也!”庶笑曰:“此間八十三萬人,性命如何?”可是,徐庶因為一直記恨著曹操,畢竟徐母的死跟曹操有很大關係,所以徐庶即使看破了火攻之計也不會對曹操說。第二個,態度不夠堅決的程昱。其實在龐統獻上鐵索連環之計時,程昱就看出了一點倪端,他覺得雖然用鐵鏈把船都連結起來可以保持平穩,士兵們也能像在地面一樣不受影響,但是萬一用火攻就糟糕了。於是他就向曹操說出他的顧慮。可是曹操因為略懂氣象,認為隆冬時節只有西北風,不會有東南風,即使用火攻也只會燒向東吳那邊。程昱想想也覺得是這個道理,所以就沒有再堅持。可是萬萬沒想到,諸葛亮對氣象的研究比他們都要更深刻,竟然算出來有一天天氣會反常,所以曹操才遭遇大敗,不是曹操和程昱不夠聰明,只是因為敵人太過妖孽。第三個,獨善其身的賈詡。賈詡最厲害的也不是精通氣象,而是看破人心,他必然知道龐統的前來肯定懷有某種目的,而且以他的老謀深算,不難想到火攻一事上,可賈詡就算看破了也不會說出來,因為他覺得如果自己提出異議,結果無論成敗對自己都沒有好處。賈詡已經不需要太多的功勞來證明自己,他只想明哲保身,只要不涉及到自己身上的事情都很少管,所以他才能夠壽終正寢,而且瞭解賈詡過往的人一般都不敢惹他,畢竟“毒士”的名頭擺在那裡。

  • 11 # 打油狂人

    曹操謀士多無比,

    赤壁無人獻謀語。

    天命三國要形成,

    所以必須輸徹底。:

    華容道不遇關公,

    他人也難將命取。

    孔明早就預料到,

    關羽放曹實暗許。

  • 12 # sunjin6278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一次重大戰役,因為曹操在此戰中戰敗,最終形成了三國鼎立局面。周瑜的火攻之計是曹操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什麼曹操那麼多謀士就沒有一個人看出周瑜的火攻之計呢?

    北軍不習水戰及瘟疫,讓曹軍困苦不堪。曹操大軍南下,一路取襄陽,佔荊州,追得劉備倉惶如喪家之犬,躲到夏口後,派諸葛亮跨江聯合孫權,最終結成孫劉聯盟,孫權派周瑜帶三萬東吳士兵,與劉備的二萬軍隊聯合,共計五萬人組成孫劉聯軍,在赤壁一帶與曹軍形成南北對峙之勢。但是曹操率大軍冒然南下,沒充分考慮北軍的不服水土和不習水戰,再加長途奔襲,無日無夜,軍隊疲憊。以致疲睏的曹軍經不住船舶顛簸,嘔吐不止,水網交錯的南方,更是讓曹軍吃盡了苦頭。不服水土的北軍,虛弱不堪,疾病連連,導致瘟疫盛行,士兵死傷如積。被眼前危局困繞的曹操及眾謀士,最大的難題就是趕快解決瘟疫問題和不服水土問題,又有誰還會有充足的時間去考慮對方將會怎樣攻擊呢?就當時情況看,曹軍最大的威脅不是孫劉聯軍,而是瘟疫,能迅速隔離控制瘟疫蔓延,是當時頭等大事。更何況曹操一統北方,威勢正盛,區區五萬的孫劉聯軍何足道哉!久住北方,不瞭解南方氣候。曹操手下眾謀士,常年生活在北方,隆冬季節刮北風和西北風,這是人盡皆知的天氣常識。到了江南,自然大家仍覺得,隆冬之季,只有西北風,哪會有東南風?一般的氣象知識矇蔽了曹操及眾謀士的雙眼,也就沒過多考慮如果刮東南風,敵人用火攻怎麼辦這樣的問題。聲勢浩大的曹軍,讓曹操及眾謀士滋生了輕敵心理。在北方曹操擒呂布,滅袁術,驅劉備,降張繡,平袁紹,徵烏桓,定遼東,一統北方;大軍南下,劉琮授首,劉備潰敗,荊襄入版。一連串的勝利,讓曹操不可一世,讓謀士睥睨天下。因此當東南風起,黃蓋來降,眾人仍未多疑,總覺得孫權已被曹軍威勢嚇破膽,只有投降的份,先是他的手下紛紛來降,隨後孫權也會來降。當黃蓋來降時,眾人還在船上“指言蓋降”,觀望迎接。

    驕兵必敗,疲卒必傷。正因為曹操及眾謀士渺視孫劉聯軍,奔忙於瘟疫控治,才讓孫劉聯軍趁機發動火攻,火燒曹軍水寨,延及岸上旱營,本就被瘟疫、水土不服折磨得筋疲力盡的曹軍,更難以抵擋孫劉聯軍的火攻,於是曹操就只好撤軍北歸了。

  • 13 # 夏雨風

    赤壁大戰,曹操遭遇了火攻而慘敗。不是曹操身邊的謀士無能,而是對手太狡猾了。

    大戰就是雙方統帥鬥智鬥勇的一盤大棋,稍一大意,一個疏忽,就可能一著不慎,滿盤全輸。

    曹操率大軍氣勢洶洶而來,諸葛亮和周瑜聯手抗擊,大兵壓境,敵強我弱,必須出奇制勝。兩人不約而同的想到了火攻。

    周瑜為了順利達到火攻,就施展了連環計。

    首先利用蔣幹"策反計“巧妙運用"反間計",讓蔣幹盜書獲得假情報,殺了兩個水軍都督。水軍少了兩大主帥,水軍實力和運用都大打折扣,也使水軍軍心浮動。

    其次,龎統以投靠為名獻了"連環計“。曹操大喜有"鳳雛"助陣,穩操勝券,採納了將大船鐵鏈相連成特大航空母艦。

    最關鍵的是"苦肉計",一個要打,一個還要願捱打,老將黃蓋與周瑜想到了一塊。

    黃蓋派密友投曹操,願做內應。

    精明的曹操透過情報部門證實了黃蓋被杖罰得皮開肉綻,憤恨不平。雙方約定,黃蓋戰前反戈一擊。

    就這樣,黃蓋詐降計騙過了曹操所有謀士,"反戈一擊"成了滿載火藥的船大搖大擺透過警戒線,直撲曹操的特大航空母艦。風向也早被諸葛亮預料到突轉東風,順風順水,火船一路狂奔無阻,待到曹操和身邊謀士有所察覺時,火船弓弩手已火力全開一一"火箭"齊發,引燃大船火勢迅猛。火船用油布包著,猛撞鐵鏈船,頓時成了大船被大火籠罩,水兵紛紛跳水逃命。

    周瑜令旗一揮,水軍發起了衝鋒,火燒赤壁,曹操大敗,死傷慘重。

    從此曹操走向了下坡路,再也無力謀求統一了。

  • 14 # 六福雅士

    程昱看出來了!但他也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一、程昱提醒了曹操,但曹操犯了“刻舟求劍”的錯誤。丞相,鐵鏈鎖船,的確是解決了士兵們暈船的問題,但如果東吳用火來攻,如何是好?曹操聽了,哈哈大笑。為什麼?因為曹操一世英明,但作為一個北方人,他在這關鍵時刻,犯了一個低階錯誤:刻舟求劍。他拿北方的天氣特點,硬往江南的天氣上套,豈不犯錯?他自信滿滿,不無得意地對程昱說:君所言有理,但豈不知江南正值冬天,只有西北風,沒有東南風。東吳想燒我們,得有東南風。他們若要硬用火攻,在西北風的吹送下,其結果只能是“火燒自己”,那不是“玩火自焚”嗎?程昱顯然也認為丞相英明,所言極是,便不再堅持了。

    程昱:丞相,可要小心火攻吆!

    曹操自信滿滿:老程,汝豈不知,沒有東南風,爾等何能火攻?

    二、三國時期,人們只會一個“看雲識天氣”,還沒有什麼天氣預報。

    所以,在冬天,居然出現了東南風,那時的人們便認為這是天助孫劉聯軍。於是,羅貫中藉機穿鑿附會,為了神化孔明,便讓孔明祭天,“招來東風”,燒了曹軍,寫得活靈活現,神乎其神。

    孔明祭天,借東風

    其實,現代的氣象科學,早已證明,江南冬天出現東南風,是完全有可能的!為什麼?這牽扯到現代氣象學。因為赤壁位於亞洲東部,屬北半球,陸地氣侯。如果在赤壁東部,岀現了一個小高壓,由於北半球的高壓為反氣旋,氣流會順時針流出。這樣一來,在赤壁西部,就會吹起東南風。

    現代氣象學:高壓、低壓於反氣旋示意圖

    這裡面的“氣”,可不是孔明令曹操“生氣、氣憤、氣滯”而頭疼病發作而亡,而是孔明“運氣滿滿”,在“高氣壓、大氣流、反氣旋”,這“三氣”的暗中幫助下,猶如神助,將曹操活生生“氣倒嘍”!

    東南風乍起,戰船被毀,曹操兵敗撤退

  • 15 # 塞北豪客

    赤壁之戰中周瑜一把大火,讓雄霸中原的曹操鎩羽而歸。讓慣於以弱勝強的曹操吃了一個大虧。雖然曹操嘴硬不承認失敗:“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但曹操就是再嘴硬,赤壁之戰大敗而歸的事實是無法粉飾的。

    曹操慣於以弱勝強,官渡之戰靠著不到三萬人馬,最後擊敗了袁紹的幾十萬大軍,創造了以弱勝強的軍事奇蹟。並且曹操靠著官渡之戰的餘威,一舉攻下鄴城,收復了整個北方。距離統一天下只有一步之遙。

    但偏偏就在這絕對優勢的時候,曹操帶領幾十萬大軍南下,嚇得荊州的劉琮馬上投降。那麼大的荊襄六郡,曹操不費吹灰之力就收入囊中。荊州一拿下來,只剩下孫權的江東地區,還有劉備暫時佔據的江夏。合起來也不過幾萬兵馬。

    這時候無論怎麼看都是曹操勝券在握,怎麼也不可能輸給孫權、劉備。但歷史的發展向來不是以絕對實力來決定的,這其中還包含著巨大的意外。曹操的意外就是赤壁之戰,缺兵少將的東吳硬是憑藉著一把大火,燒的曹操百萬大軍抱頭鼠竄。一戰而三分天下。

    其實從後來戰場覆盤來看,東吳的火攻非常明顯。曹操手底下能人志士無數,怎麼就沒有一個人看出來東吳會火攻呢?我們藉助史料,看一下當時發生了什麼,讓曹操團隊出了一個這麼大的bug,以至於會把統一的時間推遲了七十年。

    1)曹操橫掃北方,靠的就是團隊的優秀。

    曹操是一個非常厲害的領導,也是歷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唯才是舉”的英明的政治家。

    其實曹操出身並不好,他的爺爺是一個禍國殃民級別的大宦官。因此曹操的人氣資源並不是很好,相對於四世三公的袁氏兄弟,差了不止一個檔次。袁紹靠著父祖的威名,佔據著當時天下的中心鄴城,控制者古燕趙之地。地勢險要而民風強悍。袁術更是佔據江淮,是富裕的魚米之鄉。也就是說天下最好的地方,都被袁氏兄弟佔據著。只要這哥倆通力合作,這個天下就是袁家的。

    可惜的是這兩兄弟誰也看不上誰。曹操這才從夾縫中起兵,趁著打黃巾軍的機會,佔據了兗州,才有了一塊屬於自己的根據地。亂世才是英雄的試金石,想在亂世稱雄,單靠著自己家世已經沒有多大的用處,而吸引人才才是最有效的手段。漢高祖劉邦的成功經驗全天下都知道,看誰用的好。

    雖然袁紹招攬了不少頂級人才,但曹操的“唯才是舉”的招牌一亮,荀彧、荀攸、程昱、郭嘉等這些大才還是從袁紹處跑到曹操的帳下。因為袁紹招人才不是為了用人,而是做擺設裝點門面。從來不用謀士的意見。比如曹操攻打張繡的時候,正是袁紹殺向官渡的大好時機,這時候謀士勸袁紹出兵,袁紹說他小兒子生病,沒心思出兵。不知道最後死的時候有沒有後悔。

    但曹操是真用這些謀士的意見。而這些謀士也是以死相報。曹操攻打徐州的時候,手下大將陳宮叛變,引來呂布攻打曹操後方,而荀彧和程昱硬是死守最後三座城池,保住了曹操的根據地。

    官渡之戰曹操感覺勝利無望,想放棄,是荀彧和程昱要曹操堅持。最後曹操硬是撐到最後的轉機,袁紹的謀士許攸投降,這才火燒烏巢斷了袁紹的糧草,驚險的贏得官渡之戰。

    也就是說,前期的曹操非常謙虛,注重人才,所以贏得了巨大的勝利。

    2)平定北方,曹操開始驕傲。

    從曹操平定北方開始,曹操就開始非常驕傲,有點聽不進下屬的意見。

    公元208年七月,曹操率領大軍南下進攻劉表的荊州,也該曹操幸運,劉表這時候連病帶嚇竟然去世了。劉表的小兒子劉琮領著荊州六郡投降了曹操。曹操佔了個大便宜。

    當時的荊州比現在的荊州大多了,從北邊的南陽一直到南邊的長沙南面。都屬於荊州的地盤。曹操一下子佔據了荊州,相當於統一了四分之三的天下,就剩下益州和江東。

    曹操志得意滿,想乘機順江東下,一口氣收復江東。當時三國時代最頂尖的謀士賈詡勸阻,說你一下子收復這麼大一個州,首先應該安撫百姓,提拔人才,穩定地方,讓荊州人民感受你寬大的仁德,等荊州完全真正的歸順你了,你再去打孫權,不是分分鐘的事情。

    這一次一向虛心的曹操沒有聽從,而是非常霸氣的給孫權寫了一封打獵信,果真把孫權嚇得不輕。雖然孫權嚇得不輕,但打仗總不能靠把人嚇死,曹操的結果是在赤壁之戰中大敗而歸。孫權笑到了最後

    所以說曹操從開始打赤壁之戰,就已經非常志得意滿,再也聽不進去謀士的意見,甚至他一向敬重的賈詡的意見都不聽。這時的曹操,再也不是當初“唯才是舉”時的曹操。

    賈詡看到的是戰略上的曹操得寸進尺,在完成佔領荊州這個目標後,沒有停下來修整,制定下一步的計劃。而是完全沒有目標的急功冒進。

    而程昱則是看出了曹操在戰術上的失誤。曹操圖一時舒服,用鐵索連環連住船隻後,讓不習水戰的曹軍在戰船上如履平地。程昱一眼就看出這種方法的致命之處。程昱對曹操說:“丞相,用鐵鎖連船是可以比較穩,戰士們不暈船,但東吳一旦用火攻,我們可就都成了燒雞啦!”

    而曹操聽後卻哈哈大笑,教育程昱說:“你是想到了這種方法的劣勢,卻忽略了其中的關鍵。火攻要藉助風勢,而此時正值隆冬時節,只有西北風,東吳從南岸進攻,如果用火不是把自己燒成火雞嗎?”

    曹操是北方人,想當然的認為南方冬天也只有西北風。最重要的是,他不但不聽程昱的,還自以為是的教育程昱。而程昱也只能試探性的出謀劃策,而不能像以前一樣侃侃而談。

    所以曹操在順利的拿下荊州之後,已經比較驕傲,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不是沒人告訴他會有火攻,而是他自己不以為然。他和他的團隊,已經不再是親密合作無間,而是曹操高高在上的教育團隊的智囊。這樣的曹操,焉能不敗。

    3)曹操對江南一點都不瞭解。

    赤壁之戰失敗後,曹操曾經自己說:“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這是什麼意思呀,就是曹操認為赤壁之戰是因為當時有瘟疫,他計程車兵生病的、病死的有十幾萬人,看到這種情況曹操非常擔心,知道東吳已經不可能打下來了。因此他就主動退兵了。為了避免東吳的人把船拿走,他就把戰船都燒了。因此根本沒有火攻,也沒有連環計,都是假的。

    曹操這樣說當然是為了給自己留面子。但也說出了一個實情:就是北方人一到南方,因為水土不服,生病的人比較多。這確實是一個無法克服的客觀事實。曹操說的沒錯。

    但我們前面已經說過,在收復荊州的時候,賈詡已經建議曹操先不要進攻江東,而是先安撫荊州,在長江上游訓練水軍。等時機成熟,順江而下,就一舉拿下東吳。賈詡說的很整確,但曹操沒有聽。

    所以曹操在打東吳的時候,壓根對東吳的狀況一無所知。曹操不但對東吳的氣候,地理環境不熟,對東吳的人更不熟,特別是對東吳的領導人孫權,一點都不熟。直到赤壁之戰失敗,曹操才咬著牙說:“生子當如孫仲謀!”這才知道了孫權的厲害。

    也就是說,曹操在打江東的時候,一舉對上了當世的兩大梟雄人物,一個是屢敗屢戰的劉備,一個是聰明睿智,英姿勃發的孫權。曹操對一個的時候沒有問題,一旦同時對上這兩個善於審時度勢的梟雄,肯定是必敗無疑。

    三國時代三場決定天下歸屬的戰爭,基本上都是驕傲自滿的人輸了:

    第一場官渡之戰,袁紹佔據整個北方,兵精糧足,謀士眾多。但被足智多謀的曹操擊敗,曹操收服了整個北方。

    第二場是赤壁之戰,兵不血刃收服荊州的曹操志得意滿,以為天下唾手可得。同時對上了孫權、劉備。結果赤壁一戰被打的丟盔卸甲,落荒而逃。統一天下成了夢。

    第三場是夷陵之戰,關羽丟失荊州後,劉備自持力量強大,率軍三十萬進攻東吳,以為曹操死後他就可以稱王,結果被陸遜一把火燒掉聯營七百里。兵敗身死。

    因此三國時代的曹操、劉備、孫權都是人傑,他們三個放在別的時代都能統一天下,可惜三個高手生在一個時代。都能隱忍,都會用人,都有大局觀。

    所以當他們之中的任何人驕傲的時候,都會被對方打的落花流水。不是曹操手下沒有高人,不是東吳的火攻太高明,而是曹操已經驕傲的聽不進去任何話。對東吳的狀態一無所知,這才有赤壁的慘敗!

    綜上所述:曹操在開始的時候禮賢下士,是第一個把“唯才是舉”作為國策的英雄。也正是靠著“唯才是舉”,曹操吸引了一大批英雄豪傑。這才一舉從漢末群雄中脫穎而出,成功的統一了北方。 但佔領荊州後的曹操有點志得意滿,聽不進去謀士的意見。有點飄飄然了。但三國時代的劉備、孫權也很會跟著曹操學習。曹操重視人才,劉備孫權一樣重視人才,所以荊州的諸葛亮為劉備所用,江東的周瑜為孫權所用。 當曹操的對手是天下一等一的高手的時候,曹操自己卻絲毫不知,還在嘲笑他自己的謀士想的太多,即使他的謀士發現了火攻的危機,曹操仍然不當回事,因此才有了赤壁之敗,喪失了一統天下的大好時機。無奈的接受三國鼎立!
  • 16 # 噗墩

    題主錯了,正好相反,曹操鐵索連舟後,擺席吃飯時,有位謀士就直接指出來了

    程昱曰:“船皆連鎖,固是平穩;但彼若用火攻,難以迴避。不可不防。”

    曹操聽後大笑,說程昱雖然有遠慮,但是卻忽略了眼前的細節。荀攸這個時候也反應過來了,覺得程昱說得有道理,但是不知道曹操為什麼發笑,所以就問曹操

    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風力。方今隆冬之際,但有西風北風,安有東風南風耶?吾居於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燒自己之兵也,吾何懼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時,吾早已提備矣。”

    眾將和眾謀士一聽,都覺得有道理,就沒有再跟曹操糾纏下去了。

    那為什麼謀士們不再堅持,讓曹操做多一手的準備呢?畢竟打仗不是兒戲,萬無一失才是上策,因為這都是曹操自己作的!

    此時的曹操,意氣風發,一路南下都比較順利,打新野,降劉琮,佔江陵,特別是兵不血刃得到荊州的精銳水軍,讓曹操自信心爆棚,天下彷彿盡在掌握之中。

    一句話,他飄了。

    經過手底下幾個人一吹捧,東吳真像是唾手可得,彷彿多年的夙願就要達成,這更加堅定了他畢全功於一役的想法,所以就擺席,準備做好戰前動員。

    曹操同志此時興致頗高,在酒精的氛圍和文武官的起鬨下,還即興橫塑賦詩,此時曹操的心情就好比你突然中了幾個億的彩票,張口就來: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皎皎如月,何時可輟?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正當曹操陶醉於詩賦當中,一個叫劉馥的人站了出來:

    “老闆,你剛才做的這首詩不吉利,怕是這次南征會有點事故。”

    “……哪裡不吉利?”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這意思是不是出來了就找不到家啦!這句不吉利”

    “找死!敢敗我的興!”

    說完就給人家肚子上戳了個大窟窿,把在場的文武嚇得不輕。

    也是從這裡開始,算是堵住了底下的文武官的嘴,只要在曹操得意的時候,大家都不會去招惹他。

    說到底大家綁在一條船上無非是混口飯吃,犯不著把命搭進去。後來幾乎就沒有謀士敢直接去否定曹操的戰略了,迎合的變多了,沉默的也變多了,從表面看上去大家都老實了。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大家明明發現了問題,卻不繼續爭取的原因,因為此時的曹操自矜功伐,目中無人了。

  • 17 # 茫茫長夜

    人家告訴阿瞞了,可是阿瞞確信此時沒有東風。誰知道村夫竟然借來了東風,實在是曹公未料得到的,敗也不怪了。

    後來呀,那個謀士是被曹公賜死的……哈哈哈!不過他還是有點後悔的而厚葬了他。是真是假待俺再去核實一下吧

  • 18 # 青史如煙

    這個問題問得相當理智,咱們都能看出來的問題,那些都混到曹公帳下了的古人們,哪個還不是人精,怎麼可能看不出來這麼明顯的漏洞? 就連後來專業幹出版的羅貫中,都覺得這段的真實性實在是說不過去,便硬生生地給植入了一段“那天,其實徐庶瞧出來了”的橋段,力求將故事情節掰彎到合理的程度。 不然,這個問題在明代時期恐怕都要被問爆了。

    相信不少小夥伴們在看《三國演義》之時,對於那場改變了歷史格局,最終導致三國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戰,一定印象深刻,特別是文中的那段火攻描述,讀之讓人熱血沸騰:

    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黃蓋用刀一招,前船一齊發火。火趁風威,風助火勢,船如箭發,煙焰漲天。二十隻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隻一時盡著;又被鐵環鎖住,無處逃避。隔江炮響,四下火船齊到,但見三江面上,火逐風飛,一派通紅,漫天徹地。

    在這場赤壁之戰當中,從反間計、苦肉計、連環計、借東風,羅貫中一步步將:東吳最後放大招——火攻,最終改變了戰局的概念,不斷強化輸入讀者的腦中,讓所有人最終都確信了,就是東吳這二十條順風衝過來的火船,燃爆了曹操的百萬大軍船隻。 火攻,在赤壁之戰之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然而,當我們冷靜下來,真的仔細推敲之時,便不難發現,這老羅說的話,有些不靠譜呀。 黃蓋的二十條小火船,即便滿打滿算,每個都順利地越過水門,然後分別撞上了一艘大船,而且都屬於有效撞擊,撞得都很到位。

    但想要借風燃爆曹操數以千計的船隻,即便當時颳起九級大風,想要立即觸船爆燃起來,也得相當一段時間。 畢竟這可是在大江之上燒船,四周都是江水,曹軍船隻上也沒有堆積大量易燃易爆物,一碰就爆燃起來的可能性真不大。 水上放火,可不像秋天在風急草燥的天氣裡燒草原,一燒就能燎原,無法遏制得住。要是真這麼有效的話,為啥三國之前,三國之後,就沒見有人再幹過這事兒呢。 同時,曹軍當時若真想散開船隻,拼著損失一小部分,即便臨時砍斷鐵索、砍船幫子、撬釘子,拼著損掉百餘隻船隻,想儲存主力戰船,應該也並不是什麼難事。

    可為何這二十艘火船,偏偏就能造成曹操百萬大軍,最終被大火搞成檣櫓灰飛煙滅的結果了呢? 當年曹操就曾經給出過一個挺合理的解釋: 別聽他們瞎咧咧,這大火,是我放的,周瑜這貨,純粹撿漏。

    到底是誰放的大火

    我們印象中的那把赤壁大火,都是從《三國演義》中看的,那麼比較貼近真實歷史的《三國志》裡面,到底是怎麼說的呢?

    在《三國志》之中,參戰的三方(蜀、魏、吳)本紀當中,都對於這場戰役提了一嘴,咱們看完就能發現,這三家,其實對赤壁之戰的火攻,都沒有重點描述,反而一致地描寫了曹軍當時遭遇的一個更大的災難——瘟疫 蜀傳《三國志.先主傳》裡是這樣說的:

    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陸並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

    我軍跟曹操在赤壁pk了一把,我方贏了,然後把曹操的船給燒了。 隨後著重提了一下,追曹操時候,曹軍因為瘟疫,當時已經掛了不少,隨後,曹操沒辦法,只好跑路了。 魏傳《三國志.武帝紀》中壓根就沒提火攻這一茬:

    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備遂有荊州、江南諸郡。

    就簡單說明了,瘟疫盛行,兵士們死了不少,扛不住,打仗又沒發揮好,最終只能撤了。 東吳的傳記《三國志.吳主傳》裡,對於那場重頭戲——火攻也沒過多描述:

    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進,遇於赤壁,大破曹公軍。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飢疫,死者大半。

    周瑜、程普率軍跟劉備合軍打敗了曹操,然後曹操燒了自己剩下的船跑路,因為當時軍隊裡盛行瘟疫,曹軍一大半人都死了。

    事後,曹操在答孫權的書信當中,也曾自嘲了一番:

    赤壁之戰,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

    赤壁之戰,我自己因為瘟疫沒辦法,只好燒船跑了,但你們這幫人,跟在我後面繼續燒,反而聲名大噪了,這成功來得也太無恥了吧!

    那麼,《三國志》裡面記載的曹操軍隊當時遭遇了瘟疫,才導致集體戰鬥力崩盤,這是真的嗎?

    您還別說,這個的可能性還真挺大的。

    東漢末年的大恐怖——瘟疫

    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戰亂頻頻,瘟疫流行,僅漢靈帝在位15年間,有記載的大瘟疫就爆發了五次。

    而曹操此番南行,當時所遇到的瘟疫很可能就是三吳地區常見的血吸蟲病。

    血吸蟲這種病咱們現在人看來,彷彿比較遙遠,但在當時甚至直到解放初期,這種病可是相當要命的。

    1949年,江南解放之後,華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九兵團二十、二十七兩個軍,夏季在蘇南、浙西一帶進行水上練兵,以加強游泳、涉水、渡河等技術訓練。然而,就在那年秋天,大批指戰員紛紛病倒,大便拉膿、便血,高燒不退,日漸消瘦,直至臥床不起。

    最終經醫療人員診治,發現兩軍竟然有兩、三萬人都感染了急性血吸蟲病,因此嚴重影響了部隊的戰鬥力。

    在古書當中,也有對這種“水毒病”的詳細記載:

    “自三吳以東及南,諸山群有水毒病.....水間有沙風,其蟲長細不可見,人入水浴及汲澡,此蟲著身,便鑽皮裡......初得時皮上飛赤如小豆黍粟,以手摩之,上痛如刺.......初得惡寒,頭微疼.......或嗡嗡熱,或下血物如爛肝,又云痛不歇。”

    曹操所帶的北方人,在江邊自然會有洗澡、喝水等活動,很容易得這種“水毒病”,經過一段時間的潛伏期,突然爆發,最終導致軍隊整體戰力崩潰。

    曹操領著這樣一群沒有氣力的軍眾,去迎擊孫、劉聯軍,自然一戰而潰,為了不將戰略物資留給敵人,他最終下令燒燬戰船。自己人,向每條戰船上潑灑油料、乾草,隨後分別點燃,火光頓起。

    這樣也就能夠合理解釋,為啥曹操數以千計的大船,一夜之間竟被燒得灰飛煙滅了。

    當年,周瑜趕到之時,看著燃燒的戰船,反正已經燒燬了,也不差他再添的這把柴火,然而,恰恰就是他添的這把柴火,最終成就了赤壁周郎的美名。

    隨後,在《資治通鑑》的之中,喜歡添油加醋的司馬光又來了一個黃蓋帶十艘火船撞擊曹營的壯舉描述,再後來,羅貫中研究了一下,覺得司馬大哥編的不合理,十艘實在是太假了,至少也得二十艘,於是變成了咱們在《三國演義》裡看到的場景。

    當年,曹公下令燒船,黯然離去,他後來得知,有個叫周瑜的小哥兒撿了個大漏,但怎麼也沒有想到,幾百年後,後人們給這段橋段,安排來蹭熱度的竟還有個叫黃蓋的傢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叫不出口,家裡人就說我不禮貌,該怎麼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