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雪豹98557451

    二人轉在九十年代火遍全國,趙本山更是其中的代表,但趙本山最出名的還是他的小品!趙本山後來收了很多徒弟,也都是唱二人轉的,比較有名的有王小寶、王小利、唐鑑軍、蔡維利、張小飛、劉小光等等。

    還有一個叫關小平的二人轉演員也比較有名,他還在鄉村愛情裡演過趙四,但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離開了劇組,慢慢淡出大家的視野!

  • 2 # 光頭哥樂呵呵

    呵呵,閒來無事,叨叨幾句,說得好不好,多擔待。用馬先生的相聲講:媽媽,他拿咱家褂子了。誰呀?逗你玩兒。

    首先,我們聊聊這排第一。想必關注此話題的多是相聲愛好者,現如今相聲界大咖是誰?估計都異口同聲:郭德綱。聽郭德綱相聲的人都知道,他登臺開場愛謙虛一下:我是相聲界的一名小學生。你看看,這麼大的腕兒,在大家面前還這麼謙虛。那他是真謙虛呢?還是客套話呢?其實是真謙虛,郭德綱一路走來,除了砸掛和諷刺給他使絆子的同行外,對行內有德行的有真玩意兒的前輩還是非常尊敬的。因為他還經常說這句話: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說相聲就是這樣,沒法論第一第二,蘿蔔鹹菜各有所愛,一千個人心裡可能有一千個大師。所以,真要在相聲界排第一,沒門兒,壓根兒沒有衡量標準。即便現在掙錢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郭德綱,在很多專業的相聲迷心裡,很多活兒說得也不地道。

    第二,那這玩意兒,就沒法排次序了嗎?當然有,不然單位年終評先進員工怎麼評。單位各個業務口兒總有一兩個人業務過硬,讓大家信服;即便沒有突出人物,也有辦法,那就是論資排輩。馬先生就這樣的,在相聲業務上是佼佼者,取得過不俗的成績,有相當大的觀眾群體和良好的口碑。當然,郭德綱也說過,100個說相聲的,死了99個,剩下的就是藝術家。他暗諷的就是肚子裡沒真玩意兒,靠輩分上位,倚老賣老的個別人。即便真的按輩分,馬先生也有資格。

    最後,在相聲短短100年的歷史程序中,總共也沒有經過多少代人。在新中國成立後,像馬三立,侯寶林等都是相聲界的代表人物,可以算是第一梯隊的人,但是單論誰排第一,估計誰都不服誰。行內規矩就是排輩兒,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 3 # 蕭陶

    相聲界沒有排行榜,沒有誰是第一,誰是第二這一說,但馬三立有一條目前應該能排第一,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如果說錯了,請您指正。

    2001年5月29日,馬三立在天津舉辦告別演出,也是紀念他從藝80週年。當時,他已年滿87週歲,虛歲88歲。如此高齡還辦相聲專場,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有人說,南京相聲名家張永熙90歲還登臺表演呢,但張老爺子辦的不是專場,他只說了一段相聲,而馬三立足足說了四五十分鐘。無論是從體力,還是腦力來說,這兩者差別還是很大的。

    其實,馬三立起初不同意辦告別演出,因為他不想跟他的觀眾說再見,加上當時他身體已經不太好了,但他三子馬志良張羅著要辦,後來馬志明也同意,並幫著說服了老爺子。據馬志明曾透露說,他爸爸褲子裡面藏著尿袋,是帶病堅持演出。當馬三立問觀眾:“我值嗎?” 觀眾齊聲回答:“值”。這一個“值”字讓馬老爺子樂了一晚上,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他風趣地說:“告別舞臺是讓賢。告別舞臺,不是告別相聲。”

    當晚,馬季送給他師爺馬三立一幅字,上書八個大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衝著這八個字,馬三立真就可以排第一了。當然,也別忘了還有另外一句話,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最棒的相聲大師,他可以是馬三立,也可以是別人。要我說,不管是不是馬三立,馬三立永遠是中國相聲界的泰山北斗。

  • 4 # 捕魚小分隊

    相聲界還真沒法排出來第一第二,就拿當下來說,郭德綱肯定在大多數觀眾心目中排名第一,但是在相聲屆還有輩份之說,論輩份郭德綱別說第一了,比他輩份高的人有的是,估計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排第幾去了。可是馬三立就不一樣,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馬老可是中國相聲屆輩份最大的演員。

    相聲屆按“德壽寶文明”來排輩份,馬三立的父親是德字輩的相聲名家馬德祿,所以馬三立就是壽字輩的相聲演員,就連當時與馬老齊名的候寶林都是寶字輩的演員也要比馬三立小一輩,我是83年生人,記得從我小時候記事起就從報紙或電視得知,馬三立是當時中國相聲屆輩份最高的演員,由於馬老長壽所以相聲屆NO.1的稱號保持了很久。

    馬老非但輩份高,而且說相聲的功力也是相當高,小時候有一檔節目背景是一個大扇子,馬老會在這個節目中說單口相聲,他總是在不緊不慢的鋪墊中突然使出一個包袱讓人忍俊不禁,“媽媽有人偷咱東西啦,誰啊,逗你玩……”像這種經典的臺詞,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腦海中永遠不會被忘記。

    馬老在世時無論從藝術上還是輩份上,都是相聲圈內的佼佼者,他覺對是相聲屆泰斗級的人物,在我心中馬老絕對排在第一名。(dh)

  • 5 # 秋光柔風灑金玉

    歷代的各個行業的大師,是他(她)們在本行業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以及堅韌的工作成績而贏得的大師的尊稱。本人才疏學淺略讀幾本書,確也不知大師還有什麼排名?!

  • 6 # 東邊出太陽啦

    絕大多數觀眾覺得應該當之無愧!但專業內部的人怎麼說,不知其詳。

    站在觀眾立場看:馬三立是相聲“八德”之一的馬德祿之子,八德之一的周德山之徒,無論家傳還是師承,在相聲界得天獨厚。馬三立自年輕從藝開始,京、津、冀、濟南、東北……各路碼頭都能站住腳,各方市場也都能吃得開,自己的閱歷和資歷也可以說傲視同儕。馬三立的相聲風格以冷幽默見長,不鬧、不貧、不粗,深得各界受眾喜愛。

    馬三立從藝一生大概搭擋過十幾位演員。剛開始,是師父周蛤蟆給他量活,後來陸續跟劉寶瑞、閻笑儒、高少亭、佟浩如、劉奎珍、耿寶林、侯一塵、張慶森、趙佩如、王鳳山同檔表演,還曾臨時和楊少華演出過。這些個人有的是解放前的夥伴,有的是解放後的同事,但其中可不乏相聲界的翹楚、說唱界的大蔓!比方說:劉寶瑞號稱單口大王,趙佩如最早是小蘑菇的捧哏,也是名氣響噹噹的大蔓!張慶森解放前就跟馬三立搭擋,解放後仍然合作,影視資料裡以馬、張同臺表演的居多。馬三立和張慶森雖說在相聲界差了一輩(張慶森晚一輩),但兩個人是拜把的兄弟。可見二人私交至厚。王鳳山是馬老晚年的搭擋,年輕人所見馬三立的對口相聲表演,基本就是這兩個人登臺。王鳳山給馬老捧哏看著不起眼,其實他的師父是朱闊泉!王鳳山和侯寶林大師是親師兄弟,而且王鳳山還是王派快板書的創始人。

    說這些想表達的意思無非兩點:一,馬三立本人業務能力強。試想,如果演員能力一般,肯定跟某位演員搭擋能夠珠聯碧合相得益彰。和其他演員搭擋就略顯生澀發揮不足。現實中就有這樣的例子:如某兵,和某志裂穴後逐漸成了路人甲,觀眾早已不識其面矣!還有某群,和某鞏拆對後終於風光不再藉藉無名了。

    二,馬三立人緣好!無論多大的蔓多響的名,都願意和馬三立合作。演藝圈是名利場,混跡其中的哪個願甘居人後?都覺得自己才是熠熠生輝的耀眼明星!誰也不肯為他人做嫁衣裳,這就是演藝界矛盾叢叢的原因之一。可名頭不小的張慶森,直到退休才和馬老分開。而人到晚年的王鳳山,更是放棄了自己的快板書心甘情願來給馬三立捧哏。由此可見馬老的個人魅力!

    天津號稱曲藝之鄉!平頭百姓言談話語之間,抖個包袱、賣個俏皮,都是稀鬆平常的事。茶館裡水平一般的演員很容易被觀眾刨活!為什麼?觀眾聽得太多了!觀眾早就知道你的包袱點在哪了,你還一本正經地在那鋪在那墊……你累不累呀?

    三立老先生敢說沒有人知道他的包袱點在哪!老先生走上臺來不慌不忙,慢悠悠的和你聊閒天,東拉西扯,暗暗地鋪得平了、墊得穩了、猛然一扯包袱皮__那叫一個脆響!其實包袱都不大,但足以讓您散場以後越琢磨越好笑!例如“祖傳秘方___撓撓”、“大夫,我爸有一隻假眼!”、“胖子一把按住被交警摔倒的瘦子,調完級了不請客?”等等。

    如今的相聲演員真正是遍地開花了,其中有許多出類拔萃的希望之星,也有不少根深葉茂的成熟大蔓!但我們仔細推敲一下,功力、風格、品味能出馬三立之右者姓甚名誰?思前想後,唯馬三立一人。

  • 7 # 白希文

    很難排第一。

    1、相聲界排名,很難跨時代去比較,很多00後根本就沒聽過馬三立的相聲,都是聽著郭德綱的相聲長大的,馬三立肯定要排在郭德綱後面。

    2、馬三立壯年時期,實力確實強悍,但一些上世紀7/80年代出生的人也不會覺得50年代的馬三立有多可樂。也是因為時代不同,包袱的共鳴不同。

    3、很多人認識馬三立,還是從80年代老頭開始說單口相聲的時候,那個時候老頭實際上已經過了巔峰年紀了,又沒有搭檔,被迫說單口。但單口這個行列裡,劉寶瑞是一個無法逾越的大山。即便是郭德綱也無法逾越(我知道鋼絲大多不會同意,可能是代溝問題,求同存異吧)。至少馬三立的單口跟劉寶瑞相差甚遠。

    4、馬派相聲最接地氣的還是少馬爺馬志明,因此很多馬派段子如《賣五器》《白事會》《文章會》,如果你同時聽馬志明和馬三立說這三段,一般都覺得馬志明更可樂。這也是年代包袱共鳴不同造成的。

    5、馬三立活躍的年代,強手如林。且不說“小蘑菇常寶堃”這個曾經相聲界公認第一(因為去世太早,存世段子少,很多人沒聽過)。即便是活著的文字輩李伯祥,也比馬三立火爆炸場。

    6、少馬爺口述,李伯祥曾經給馬三立當“倒二”,也就是倒數第二個出場,導致最後一個出場攢低的馬三立接不住,把段子使泥(場面掉下來了,觀眾不樂)了。而少馬爺為了給父親報仇,在另一場表演中,給李伯祥當倒二,炸場後讓李伯祥也泥了一回。這種感覺就像《脫口秀大會》裡沒人願意接在王勉後面表演一樣。

    7、所以很明顯,少馬爺肯定不會承認自己比馬三立強,但他卻把戰勝自己父親的李伯祥幹掉了。你說他們仨誰排第一。沒法比。

    9、很多人覺得侯寶林不可樂,還總唱戲,為啥那麼大名望。實不知當年沒有電視劇電影,大家的娛樂談資明星八卦都來自京劇,因此用京劇名家找包袱,如同現在的響聲段子裡用小鮮肉找包袱一樣一樣的。只是你覺得不可樂,但當年的關注就覺得特別接地氣,特別可樂。

    10、輩分很重要。現在很多相聲名家都口口聲聲說“輩分不重要”,但實際上相聲界最講究輩分,有師承有輩分就會有人捧。觀眾也願意捧著笑。即便是現在的郭德綱,不在像十五年前那麼新段子輩出,他的包袱也都是老套路,但他的鐵桿鋼絲還是會籲聲不斷。當然不是假笑,這是長時間演員與粉絲之間產生的共鳴。

  • 8 # 佳寶7783929092277

    相聲界老一輩中侯寶林!中期有楊振華可稱得第一!他的相聲不俗也不黃。可能很多年輕人都沒聽過,也沒聽說過。很正常。因為楊振華當年出於商演需要,跟國家簽有協議。電臺,電視臺不準播放他的相聲節目。所以播放他的相聲很少。請大家上百度搜一下聽聽,就分出上下高低了。

  • 9 # 天涯孤鴻

    郭德綱橫空出世,以一己之力,拯救了相聲,所以偉大的郭德綱第一。

    郭德綱又橫空出世,以一己之力救了梆子。偉大的郭德綱梆子第一。

    郭德綱又一次橫空出世,以一己之力,拯救了評戲。偉大的郭德綱,評戲第一。

    郭德綱又一次橫空出世,以一己之力,救了評書。還超越了袁闊成,單田芳。偉大的郭德綱評書第一。

    郭德綱又一次橫空出世,又以一己之力,拯救了大鼓,偉大的郭德綱大鼓第一。

    郭德綱又一次橫空出世,又以一己之力,拯救了京劇。還超越了於魁智,偉大的郭德綱京劇第一。

    我們期待郭德綱一次又一次橫空出世,拯救一個又一個劇種。一個又一個曲種。拯救人類,拯救世界,拯救宇宙……………………

  • 10 # 斷雁嘯長空

    我個人最喜歡侯寶林大師!當然,馬老的相聲也很好,還有一批的好相聲演員都有自己的代表作。至於現在的相聲,確實不敢恭維,都懶得聽了。

  • 11 # 來自乞力馬紮羅的雪

    不能,必須是侯寶林先生第一!從建國到八十年代侯大師退出舞臺,相聲演員中,從民間到國家層面認可和排名侯大師也是始終第一!當年相聲影響力和權威性侯寶林在馬三立之上,這是馬三立在世時相聲界也公認的。看看國家對藝術家分級和工資高低就一清二楚了!馬三立是輩份(華人尊老)和招人喜歡的秉性加分,侯大師是逝世後那些被他壓制過的人攻擊其私德等減分,造成捧馬抑侯。侯大師在世時相聲界根本無人嗆聲也無人可比!侯大師在世時,馬三立先生稱過泰斗嗎?是侯大師去世後多年,相聲界封的,那更是一種對好人緣和輩份高老者的褒意!評價一個人的專業水平和這個人其他無關,尊重歷史實事求是還原本真才對!

  • 12 # 無痕58760

    我個人覺著不能。馬三立客觀說基本功不全面。相聲主要是說,我沒聽過他任何的繞口令和貫口。學也沒聽過他任何一絲絲的口技,歌曲,戲曲,小調等。逗就算勉強可以。唱太平歌詞有人聽他唱過嗎?。至於創作他寫過多少段子我不清楚不妄下評論。排第一說他是泰斗我認為老爺子擔不起。

  • 13 # 雜家笑談

    有四個人馬三立無法超越:

    3 張壽臣,壽字輩的門長和當時相聲門的門長!和馬三立同時代同輩分,所以最好比較高低,兩人孰高孰低還用比較麼?!!!!比相聲水平?比在相聲門裡的地位?比各自徒弟的水平?比啥張壽爺都甩馬三立幾條街!

    4侯寶林:解放後,如果沒有侯寶林改革相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相聲就沒了。為了相聲能在新中國存活下來,侯爺都跪請過老舍先生這樣的社會名流文藝大家,請其為相聲的再發展創新出謀劃策,侯爺不但是相聲大家,更是為讓相聲能得到社會輿論和兄弟姊妹藝術,文藝界名流認可而奔走的社會活動家!如果相聲界的藝人都像馬三立那樣,只守著祖宗留下的這點玩意兒,(我這裡沒有貶低馬老的意思,馬老的性格決定的)相聲就和二人轉一樣,依舊停留在田間地頭,小園子夜場,上不了大雅之堂!如果現在說哪位二人轉演員是二人轉大師,你一定會噴飯,而且會噴他一臉!為什麼?相聲演員為什麼就可以成為人民心中的藝術大師而二人轉就不行?為什麼?因為相聲界有侯爺!侯寶林大師,他用他一生的努力,使相聲得到了社會的承認!使相聲高雅起來,變成了一門藝術形式,而不再是舊社會連名字都沒有而被稱之為‘玩意兒’的那個東西!所以說,侯寶林大師對相聲的功勞之大是無可爭議,侯寶林在相聲界地位是劃時代!是侯寶林給了相聲界所有演員飯碗!侯寶林無可爭議的相聲界史上第一人,不僅僅是侯寶林的相聲水平,更是因為他對相聲界的巨大貢獻!

    侯寶林 相聲第一人!

  • 14 # 深海羅克

    馬三立老先生告別舞臺演出中,有三件事代表了他在觀眾中,演員中和普通老百姓心中的地位。第一件就是馬老走到臺上,等待掌聲落下後,問了一句,“我值嗎?”臺下山呼海嘯般答道,“值!”其中,很多觀眾是含著眼淚回答的。

    第二件就是馬季送給馬老一幅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八個字肯定了老先生對於相聲做出的貢獻,表達了馬老在相聲演員心目中的地位。當然,也有人不喜歡,所以就沒有出席這次晚會。

    第三件就是演出結束後,倪萍打了一輛計程車,送馬老回家。剛要說地址,那司機直接說道,“不就是回家嗎,我認得。”素昧平生人,竟然知道馬老的住處?

    倪萍一愣,再要給車費,那司機又答道,“送老爺子回家還要車錢,這以後還怎麼混啊?”由此可見,這個一輩子都沒權沒勢的老頭,在天津,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如果你聽不懂馬三立,那麼他就是一個嘮嘮叨叨的乾瘦老頭。如果你能聽懂馬三立,那麼他就是一代相聲大師。從馬老這裡,能聽到至今為止最好的《吃元宵》、《賣掛票》、《黃鶴樓》、《大相面》、《開粥廠》、《蠟點燈》和《白事會》。

    沒有馬老,傳統相聲這一課會永遠缺失。少馬爺的傳統功底深厚,但和其父比起來,仍然稍遜一籌。郭德綱的《賣估衣》和《八大改行》十分精彩,但其它的傳統作品,他和馬老還差著很遠。

    真正懂相聲的聽眾,對於傳統相聲都會有一種飢渴感,而這種感覺只能從馬三立先生這裡得到慰籍。試想,如果沒有馬三立,也就沒有馬志明,那麼現在能流傳下來的傳統段子,恐怕就只剩下劉寶瑞的幾段單口了。

    這些傳統作品,並不是因為馬老會說,才傳承下來的。更重要的是,所有作品都被馬老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侯寶林先生在聽到馬老說的《黃鶴樓》後,回頭就對郭啟儒先生說,這塊活咱們不說了,再說也說不過馬三立。

    馬老的貢獻不只在於對老段子的傳承,更在於他獨樹一幟的表演風格。接觸過一些專業演員,在他們眼中,馬老的表演,只能欣賞而不能學習。因為,大家甚至都不知道應該從何學起。

    比如,馬老表演過的一段單口《八十一層樓》。這段時長為11分鐘的相聲,只有一個包袱。現場表演10多分鐘,還不可樂。一般的演員,自己都會感覺尷尬了,下面的觀眾也早就把他們轟下臺了。

    但馬老在臺上就能站住,臺下觀眾也能坐得住,還能專心致志地聽。全國的相聲演員,只有馬老一人能夠這樣表演。甚至於也只有馬老,才敢於創作出這樣的作品。

    說起馬老,就不可避免地提到侯寶林大師。不可否認,侯寶林大師為相聲的改良工作,做出過突出貢獻。他使得相聲更加利於舞臺演出,甚至更有利於電視表演。

    只是無論是侯寶林先生的《關公戰秦瓊》還是《夜行記》,都太乾淨了。乾淨得讓人覺得這二位就是演員,他們只是在表演,和臺下的觀眾沒有一點關係。

    而馬老的表演,就算遠隔千里,聽起來也象是和你在嘮嗑,他無論從相聲內容上,還是表演手法上,都在努力和觀眾進行著交流,進行著溝通。他永遠都像是衚衕裡那個會說笑話的老大爺。

    什麼樣的相聲是好相聲,能夠打動你的相聲,就是好相聲。馬老的相聲,早就到了耳熟能詳,說了上句就知道下句的地步,但為什麼還喜歡聽,為什麼聽了還會樂,可以說,聽的就是馬老的味道。從深層次說,聽的就是馬老的技巧。

    馬老的徒弟不少,得到真傳的不多。相聲無人不宗馬,但能學到皮毛的也不多。只是因為馬老的技藝太高,普通演員很難達到這樣的高度。因此說,馬老在相聲演員中排名第一,確實是實至名歸。大家說,是不是這樣呢?

  • 15 # 童心觀事

    那一輩的相聲老藝術家,馬三立其實可以比侯寶林,其他人也就常寶堃可比。但評價時因侯寶林的官方身份,影響自然大,而馬三立老先生低調,那個年代沒有今天的網路,許多人體會不到其更多作品,被評價時吃虧。我喜歡沒有官方背景,又多才多藝的演員,作品聽著舒服,能寓教於樂,畢竟說教很討厭,我更喜歡馬三立大師!

  • 16 # 蘭石讀書習字

    馬三立先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相聲大師。怹被相聲界尊為“相聲泰斗”,喜愛怹的觀眾朋友們都親熱地尊稱怹為“馬三爺”。我認為馬三立先生的人品在相聲界是當仁不讓的第一人。

    馬三立簡介

    馬三立(1914—2003年),回族。 祖籍甘肅,出生於北京,居住在天津。中國相聲第五代傳人,為“壽”字輩。著名的相聲大師。

    馬三立出身於相聲世家。馬三立的祖父馬誠方是著名的評書藝人,靠著一部《水滸》,說“活”了梁山好漢,養家餬口,娶妻生子。

    馬三立的外祖父恩緒是旗人,半路下海說了相聲,是相聲第三代傳人,最擅長太平歌詞。

    馬三立的父親馬德祿,13歲開始就一直跟著恩緒學藝、演出,被稱為小恩子。因為人厚道,幹活勤快,很受恩緒喜愛。後來恩緒便把親生女兒許配給了馬德祿。馬德祿後來拜春長隆為師。

    馬三立母親恩萃卿就是恩緒的女兒,是一名京韻大鼓演員。在馬三立3歲的時候,恩萃卿不幸因病去世。

    馬三立雖然出身於相聲世家,可是父親並不願意自己的孩子說相聲。因為在那個年代,說相聲屬於下九流,遭人歧視。所以小學畢業的馬三立被父親送到了天津最好的匯文中學,他望子成龍,想讓馬三立出人頭地。

    好景不長,馬三立15歲的那年,和馬德祿搭檔的“萬人迷”李德鍚因病去世,收入大減的馬德祿已經沒有辦法再供馬三立上學。無奈之下,馬三立只能輟學回家,子承父業,拜相聲八德之一的“周蛤蟆”周德山為師學相聲。

    馬三立雖然是拜周德山為師,但是教他相聲的主要是他的大哥馬桂元。馬桂元相聲說得好,還會寫相聲,但是他非常嚴厲。據馬三立後來回憶:“學相聲必須按大哥的來,哪怕錯一個字也不行。只要錯一個字,大哥開口就罵,抬手便打。”

    在師父、父親和兄長的嚴格要求下,馬三立進步很快。1930年,馬三立就開始登臺表演。為了養家餬口,在10幾年間馬三立幾乎跑遍了大半個中國,飽受磨難和傷害。

    新中國成立後,馬三立又回到了天津,他成了受人尊敬的藝術工作者。馬三立擔任天津曲藝團副團長,同時還成了天津市政協委員。

    馬三立的表演,不主張大喊大叫而工於“蔫逗”,儘管他的聲音像平常講話一樣,觀眾卻情願湊合他,他也能把全場觀眾都攏得住,這一點似“雲遮月”,餘味無窮。(謝添評)

    相聲泰斗

    馬三立因為輩分高、年齡大、會得多贏得了相聲界後輩們以及廣大觀眾朋友們的尊敬,大家都尊稱他為“馬三爺”。

    甘於奉獻,淡泊名利。馬三立是天津好幾個學校的校外輔導員。改革開放之後商品大潮來臨,馬三立堅守底線,不走穴,拒絕商演。

    馬三立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顧問、天津市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等職。是五、六、七、九屆天津市政協委員。 亦是一位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擅使“貫口”和文哏段子。

    馬三立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潛心探索,創立了獨具特色的“馬氏相聲”,馬氏相聲雅俗共賞,在天津更是形成了“無派不宗馬”的說法。

    2001年12月8日,馬三立從藝80週年暨告別舞臺文藝晚會,在天津市人民體育館舉行。馬季、黃楓、黃宏、姜昆、戴志誠、馮鞏、牛群、馬志明、黃族民、楊少華、楊義,歌唱家李光羲、郭頌、馬玉濤、德德瑪,京劇名家康萬生等登臺表演,向馬老表示祝賀。晚會由央視著名主持人趙忠祥和倪萍主持,5000多名觀眾觀看了演出。當天晚上的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插播了晚會的新聞。

    在當天晚上的演出現場,87歲的馬三立帶病上場。他不改幽默本色,他問全場觀眾:“這個告別演出有點小題大做了。我值嗎?”

    現場觀眾爆發出一個聲音:“值!”

    相聲大師馬季,在晚會現場獻給馬三立一副親自書寫的書法作品,上寫八個大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2003年2月11日6點45分,馬三立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9歲。

    馬三立先生去世了,他獨具一格的馬氏相聲留給了喜愛他的觀眾朋友們。馬三立先生性格耿直,不諳世事,平和謙虛,與世無爭,與人為善,德高望重而又平易近人,馬三立先生是當之無愧的“相聲泰斗”。馬三立先生雖然藝術造詣排不了第一,對相聲的貢獻也排不了第一,但是我認為馬三立先生的人品完全當得起“相聲第一人”這個稱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矇眼過河,遊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