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LIUjieke

    中亞牧羊犬從三個月的時候開始換胎毛,五個月左右將胎毛換完。8個月的時候毛髮看上去最漂亮,這個時候狗狗發育差不多成熟,體型也定型了,整體看上去最漂亮。

    在狗狗換毛期間主人可以給狗狗補充營養,多吃一點卵磷脂、蛋黃。注意定期給狗狗洗澡和驅蟲,避免狗狗得面板病,導致狗狗毛質變差

  • 2 # 使用者727016401271

      胎羊毛是羊崽出生時所帶有的胎毛,新生的小羊具有捲曲而天然的羊毛,因為不可再生性所以非常貴重。  羊毛主要由蛋白質組成。人類利用羊毛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由中亞向地中海和世界其他地區傳播,遂成為亞歐的主要紡織原料。羊毛纖維柔軟而富有彈性,可用於製作呢絨、絨線、毛毯、氈呢等紡織品。羊毛製品有手感豐滿、保暖性好、穿著舒適等特點。  綿羊毛在紡織原料中佔相當大的比重。世界綿羊毛產量較大的有澳洲、前蘇聯、紐西蘭、阿根廷、中國等。綿羊毛按細度和長度分為細羊毛、半細毛、長羊毛、雜交種毛、粗羊毛等5類。中國綿羊毛品種有蒙羊毛、藏羊毛、哈薩克羊毛。評定羊毛品質的主要因素是細度、捲曲、色澤、強度以及草雜含量等。

  • 3 # 香茗史館

    稱明孝宗朱佑樘為千古一帝或許有些誇張,但他的確算的上是一位明君,而明朝上至官員、下至百姓對其評價均極高,我想原因無非三點:一是他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一手締造“弘治中興”,一定程度上扭轉了明朝的衰弱;二是他待臣寬厚、善待百姓,深受大臣和百姓愛戴。三是嚴於律己、清心寡慾,不僅生活極為借鑑,更是一生只娶了一個女人,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僅有一個老婆的皇帝。

    勤於政事、勵精圖治

    (明孝宗朱佑樘像)

    明孝宗繼位的時候,明朝實際上已經開始走上了下坡路,此時的大明江山,已是千瘡百孔,朝政紊亂,而明孝宗透過自己的努力一手締造“弘治中興”,頗有力挽狂瀾之功。一是敢於撥亂反正。他不僅將父親明憲宗寵信的妖僧繼曉處死,廢除了法王、國師、真人、國子等封號,更是對朝廷來了一次大換血,先後將內閣首輔萬安一下官員下獄、罷免、流放千餘人。二是用人唯賢。重用王恕、劉大夏等賢才之士,形成了“弘治朝中多君子”的太平盛世局面,改革了官吏考核制度,使得朝政面貌煥然一新。三是勤於政事。朱佑樘一生勤奮,他將四品以上官員名單貼在文華殿牆壁上,熟記每個人的職責,做到心中有數,免受矇蔽。有一次,仁壽宮失火,導致朱佑樘一夜未閤眼,然而即使如此他也沒有耽誤第二天的早朝。而他在早朝晚朝之外,還不怕辛勞的每天兩次在平臺召見有關大臣議事,稱為“平臺召見”的朝參新方式。

    待臣寬厚,善待百姓

    除了勤勉之外,明孝宗朱佑樘同樣是一位寬厚之君。

    在對待官員方面,一是推心置腹,即使面對官員的犯顏直諫,也從未鞭打、懲處過大臣,這使得君臣之間親密無間,這使得很多廉潔勤奮、忠君為國的賢臣得以施展才幹,而君臣之間這種融洽的關係在明朝歷史上可是極為罕見的。二是嚴管宦官,孝宗對宦官嚴加管束,使得東廠、錦衣衛收斂了很多,只限於忠於職守而不再肆意妄為,這種現象在明朝中後期也是極為罕見的。

    在對待百姓方面,一是廢除苛法,在編制的《問刑條例》和《大明會典》中,刪除了《大明律》中很多殘暴的法令,再加上朝政清明,官員奉公守法,這使得百姓不再遭受嚴刑折磨。二是輕徭薄賦。對於官員奏報的各地災情,除了減免賦稅之外,他還撥給貧民麥種、牛種,減輕了百姓負擔。同時嚴令禁止宗室、勳戚侵奪民利,對於服勞役的百姓則經常犒勞慰問。一系列的措施,使得他深受百姓愛戴。

    嚴於律己,清心寡慾

    明孝宗朱佑樘生活極為節儉,身為皇帝能夠率先垂範,保持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不僅多次削減皇宮開支和供奉,更是儘量避免大興土木,使得百姓負擔大為減輕。在這種情況下,社會矛盾得到了極大緩解,正統、成化年間農民起義不斷,然而到了弘治年間,卻從來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此外,或許是由於幼年經歷的關係,身為皇帝一輩子竟然只娶了一個女人,這在皇權至上的古代簡直就是難以想象的,而朱佑樘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僅有一個老婆的皇帝。

    正是在朱佑樘的勤勉之下,才最終締造了“弘治中興”,使得他執政時期的明朝成為了明代歷史上少有的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穩定時期。

  • 4 # 饞嘴肥貓說古今

    這個明孝宗真是個可憐人。

    有明一朝,凡是稍微好點的皇帝,都活不長。

    明孝宗名叫朱祐樘,他的童年非常坎坷。

    生母紀氏是廣西土司的女兒,被俘入宮中。被憲宗偶爾寵幸過一次,就懷了孕。當時後宮是由萬貴妃掌權,她就命令宮女來墮胎。宮人不忍下手,回報謊稱不是懷孕,是得了腫瘤。

    紀氏被貶,就在冷宮中生下了朱祐樘,萬貴妃得知,派門監張敏去溺死嬰兒,但張敏不忍,冒險將嬰兒秘密藏起來哺養。萬貴妃曾數次搜查,都未找到。

    可憐的朱祐樘就這樣偷偷摸摸地苟活著,直到六歲。

    有一天,張敏伺候明憲宗梳頭,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憲宗。得知真情,憲宗大喜,立即命令去接皇子。

    看到瘦弱孤單的兒子,憲宗淚流滿面。當下就召叢集臣,頒詔天下,立為太子,封紀氏為淑妃。

    但紀氏卻突然死亡,張敏也吞金自殺。也不知道這個可憐的女人,在她短暫而又悲苦的一生中,是否曾經在遠處偷偷地望過一眼自己的親生骨肉。

    周太后擔心萬貴妃還會對太子下毒手,就親自將孫子抱養在自己的仁壽宮內,寸步不離地保護起來,才使太子活了下來。

    成化二十三年,萬貴妃和憲宗先後離世。

    十八歲的朱祐樘繼位,改元“弘治”,即為明孝宗。

    當時明朝已經走向下坡路,朝政紊亂,國庫空虛。明孝宗善良,寬容,而且勤奮,使國家的元氣有所恢復,這就是“弘治中興”。

    孝宗體弱多病,卻很勤政,早朝必到,重開午朝和經筵侍講,廣諮善道。開文華殿議政,與內閣共商政事。

    弘治一朝,國家的吏治還算清明,節約用度,與民休息,人民生活比較安定。

    明孝宗只有一位張皇后,無任何其他嬪妃。他對張皇后非常寵愛。

    “孝宗即位,立為後。篤愛,宮中同起居,無所別寵,有如民間伉儷然者。”

    由於從小身體就不好,孝宗又很勤政,工作強度比較大,這就導致他的身體過早被摧垮了。 弘治十八年,朱祐樘駕崩,年僅三十六歲。走完了他短暫而坎坷的一生。

    說他是千古一帝,主要指的是他是中國皇權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只有一個妻子的皇帝(不含那些未成年)。

    在明朝各位皇帝中,他遭遇坎坷,性情寬厚,待人真誠,工作也很勤奮。只可惜,大明王朝也許是老祖宗殺戳太重,不知道犯了哪位煞星,稍微有點人性的皇帝,都死得特別快。

    他的繼承人就是搗蛋鬼明武宗朱厚照。

  • 5 # 關河南望

    明孝宗朱佑樘其實是一個在歷史上都能排的上號的好皇帝,雖然個人覺得,對我們整個中華歷史上說他是千古一帝,有點不太合適,但和清朝能稱康熙是千古一帝一樣,明朝稱朱佑樘為千古一帝,倒也說的過去。

    憲宗死後,繼任的朱祐樘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於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努力扭轉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將成化年間的弊政掃除的一乾二淨,史稱“弘治中興”。雖末年寵信宦官李廣,但是立刻改過自新,歷代史學家對他評價極高,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就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對明朝能罵皇帝罵的狗血噴頭的大臣們來說,這已經是極高的讚譽了。和滿清的只知道磕頭的大臣還是沒法比的。

    而大臣們這樣稱讚他,也是有理由的 。

    有一天,仁壽宮起火,人慌馬亂的救火,忙了一夜,朱祐樘沒合一會眼,因此他沒去上朝,就特地派人到朝堂向眾大臣說明原因,向眾臣請假。

    朱祐樘更正律制,對刑罰運用十分慎重。1500年,制定《問刑條例》,1502年,編成《大明會典》,刪除了原《大明律》中多項殘暴的法令。這對於天下百姓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訊息。

    朱祐樘體恤民生,善待百姓,只要地方官奏報因災情免賦的要求,他都無一例外地下旨同意。免稅糧之外,他還給貧民麥種、牛種 。禁止宗室、勳戚奏請田土及受人投獻,禁止勢力人家侵奪民利,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開封黃河決口,孝宗命戶部左侍郎白昂領5萬人修治 。弘治五年(1492年),蘇松河道淤塞,氾濫成災。孝宗命工部侍郎徐貫主持治理,歷時近三年方告完成。從此,蘇松消除了水患,再度成為魚米之鄉。

    孝宗力求節儉,詔減皇宮的開支與供奉,不大興土木,主張節約費用,緩解人民負擔。他屢次下詔,禁止宗室、勳戚侵佔民田,魚肉百姓;還多次下詔減免一些地方的夏稅、秋稅。這些都十分有利於緩和社會矛盾和社會危機。正統、成化年間,農民起義不斷,有幾次聲勢還相當大,而弘治一朝卻幾乎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在孝宗的治理之下,國家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樂,明朝走上了“弘治中興”時代從弘治元年(1488年)至弘治八年(1495年),人戶由9113630戶增至10100279戶,至弘治十四年(1501年)更增至10408831戶,弘治十七年(1504年)達10508935戶,人口數則由弘治元年(1488年)的50207934口,增至弘治十七年(1504年)的60105835口。

    朱祐樘在位期間,維護國家統一,對西域進行了規模最大的一次武力收復。當時羽奴思統治國吐魯番地區後,開始與明朝爭奪對哈密地區的控制權。1488年,朱祐樘令罕慎襲封哈密忠順王 ,“給金印,冠服”,對新疆的實際控制。同年,羽奴思之子阿黑麻躬至哈密城下,誘罕慎盟,執殺之,復據其城,而遣使到明朝入貢 。明朝識破其詭計,只得獻還哈密金印。1493年,阿黑麻再次攻佔哈密 ,令其尊長牙蘭守護哈密,並不時搶掠沙州等地威脅各衛歸順,為患不已。1497年,明馬文升前往平撫,匯同河西諸衛及諸部落族數千人,襲哈密城,牙蘭等人逃跑,哈密收復。當時朝廷中有人主張放棄哈密,但朱祐樘主張堅決出兵收復哈密,並立即委派馬文升為元帥,大敗吐魯番軍,收復了哈密

    朱祐樘此人品極佳,提倡一夫一妻制。(這在一夫多妻了幾千年的中國古代來說,可真是不容易的)他比較勤政,尊敬大臣,做了很多為民的善政。 也同樣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

    從這些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千古一帝,沒有那麼多自吹自擂的功績,但都是實實在在的對人民有用的,所以稱他為千古一帝也是不為過的。

  • 6 # 白衣少年狂

    作為明朝的第九位皇帝,很多人對朱佑樘的印象多是停留在他的人品方面,而忽略了他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成就。眾所周知的是,朱佑樘只寵愛張皇后一個女人,是中國最早一夫一妻制的踐行者,明孝宗不近女色的故事也成為千古史家奇談。正是這樣的潔身自好嚴於律己,最終開創了“弘治中興”的盛世奇觀,而“弘治中興”也成為明孝宗被明朝人稱為千古一帝的由來。“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這是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曾對明孝宗的一段評價。能夠得到如此高的評價,除了朱國楨的阿諛奉承之外,也不可否認明孝宗的雄才大略,遙想當年,憲宗去世時,18歲的孝宗繼位,面對政局紊亂、國力凋敝的大明朝,這個年輕人用勤奮與智慧力挽狂瀾,讓走在下坡路的大明朝得到中興,大刀闊斧的搞改革,以唐太宗、明太祖作為自己的榜樣,更為重要的是他對統治階層官僚隊伍的管理很有自己的一套,賞罰分明而且謙虛,還能聽進去大臣的忠言,這也是明孝宗在明史上被史官高度評價的重要原因。在封建王朝中,評價皇帝政績好壞最直接的考量標準就是人口的增長、穀物的豐收程度和國庫稅收的多寡。弘治元年明朝的人口還不到五千萬,到弘治十七年竟達到了六千萬的人口,在中國封建王朝人口增長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現象。糧食充盈、人口激增,對當時情況下的大明朝來說,的確有種久旱逢甘霖的感覺,被譽為明朝的偉大君主也不無道理。

  • 7 # 有書共讀

    明孝宗朱祐樘,是中國明朝的第九個皇帝。他在位期間,有弘治中興一說;而他本人,也有“千古一帝”之稱。

    那麼,他為什麼能獲得如此讚譽呢?根據他一生的經歷,有書君分析,可能有如下幾個原因。

    一、出身經歷迷之傳奇。

    孝宗朱祐樘的童年非常坎坷不幸。他的父親就是史上那位著名的“戀母癖昏君”——明憲宗朱見深。

    朱佑樘是朱見深的第三個兒子,之前的兩個皇子,都早早夭折了。由於憲宗專寵萬貴妃,朱佑樘的母親剛懷上他,就險些被萬貴妃所害。

    如果不是眾多太監、宮女齊心協力冒死將懷了身孕的朱佑樘的母親秘密藏在安樂堂,大明王朝也就不會有""弘治中興""那段歷史了。

    在萬貴妃的淫威下,孝宗朱佑樘不僅出生,並且順利長大,這本身就已是一個奇蹟了。

    雖然他從小就在萬貴妃的淫威下苟且偷生,但算起來萬貴妃既是他的仇人也算是他的“恩人”。

    萬貴妃自己不能生育,就明裡暗裡害死了其他所有的皇子,算是幫朱佑樘剷除了競爭對手,他也就毫無懸念的登上了皇位。

    一個奇怪的的現象是:早年的悲慘經歷沒有讓朱佑樘變得心理扭曲。或許,反而是因為他看到了人性險惡的深宮當中人性的光輝,讓年幼的朱佑樘心中埋下了善良的種子,讓他最終成長為一世明君。

    當然了,僅僅因為傳奇的童年經歷顯然不可能獲得“千古一帝”這樣高的美譽。朱佑樘了不起的地方,在於他卓越的政治作為。

    二、力挽危局,打造出中興神話。

    朱佑樘從他父親手裡接過來的堪稱一個爛攤子。為了扭轉乾坤,朱佑樘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

    他不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還加開了午朝,使得君臣能有更大的時間了協商辦理政務;

    後來他又開闢了文華殿議政,利用早朝、午朝之間的空餘時間與群臣切磋治國之道,共商政事,可以說是分秒必爭了。

    關於他的勤政,還有個小故事。

    說是有一天,仁壽宮起火,人慌馬亂的救火,忙了一夜,朱祐樘沒合一會眼,因此他沒去上朝,就特地派人到朝堂向眾大臣說明原因,向眾臣請假。其勤勉自律可見一斑。

    有人評價孝宗皇帝是個“守成”之君。有書君認為這個評價是很片面的。事實上是,朱佑憆不但守成,更善於改革。

    明朝的“京查”制度是在他在位期間完善的。“官員問責制”是他發明的,農業稅摺合銀兩徵收也是從他這一時期開始的。

    西方啟蒙運動領導人伏爾泰對這一點曾讚譽頗深。他的改革成就,是張居正改革的前身,也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起點。

    他在位時期,中國的經濟和文化乃至軍事體制都發生了質的變化。

    經濟上商品經濟逐漸繁榮,新興商人團體開始壯大,文化上突破了程朱理學桎梏,開始出現了肯定人性,倡導思想自由的新思潮,所以,說他是一個偉大的改革家,毫不過分。

    在政治上,他也起獨樹一幟的。他對大臣寬厚,但是對貪官汙吏絕不手軟。

    僅他上任的頭兩年,明朝各地知縣被罷免的就有三分之一。

    他懲治貪汙腐敗更看重從制度上堵住腐敗源頭。比起太祖朱元璋,他的一些做法可以說更聰明。

    他體恤民生,減輕農民負擔,自己帶頭節儉,縮減皇宮開支。他在位期間,國家稅賦收入大大增加,人口也迅速增長,出現一派繁榮景象。

    還有人說,朱佑樘寵信宦官。而我們看他所信用的宦官:懷恩,陳準,蕭敬,王嶽,都是才能卓越的人。

    與其說他寵信宦官,不如說他是一個知人善任,能充分發揮宦官集團良性作用的聰明人。

    他的確很善於用人,奸臣劉吉是個出了名的“小人”,卻在朱佑憆在位時建樹頗多,這正是他用人的高明之處。

    熟悉明史的友友可能還會發現,朱佑憆時期,明朝沒發生過大的戰爭。

    但這可不是因為他軟弱。他在位時期,明軍西進收復哈密,重建關西七衛,恢復了中央政府對新疆的控制。

    對蒙古達延可汗,他毫不示弱,賀蘭山大捷一戰搗毀蒙古巢穴,打的蒙古可汗只以身逃。

    縱觀弘治一朝,沒有權臣、宦官及後宮的專權,也沒出現過任何動亂。國家穩定,百姓安居樂業。

    而孝宗皇帝的功績,雖沒有多麼響亮酷炫,卻都是實實在在的對人民有用,僅從這點來看,稱他“千古一帝”也真是不為過的。

    三、品質高潔,倡導“一夫一妻”。

    除了治國理政,在人品方面,朱佑樘更是楷模。

    首先來說,對於萬貴妃早年的各種迫害,朱佑樘登基之後並沒有實施任何報復,從朱佑樘後面的執政生涯也看得出來,他非常善良,而且非常重情義。

    而讓他留名歷史的不只是他英明的政績還有善良的秉性,還有他的獨特的情感生活。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一生只娶一個妻子的皇帝。

    世人都知道中國的皇帝的老婆素用“後宮佳麗三千人”來形容,一夫一妻制跟中國皇帝根本就不沾邊。可這孝宗皇帝,還真就是一生一世就是皇后張氏一個人。

    這一個原因,是因為孝宗皇帝從小受儒家思想的薰陶,有著良好的個人修養。

    再一個原因,大約和他的童年經歷有關。

    由於童年時看到了太多後宮妃子之間為了爭風吃醋相互陷害,致使後宮烏煙瘴氣的現實,朱佑樘不想讓自己再重蹈父親的覆轍。

    據說,孝宗皇帝與張皇后倆人伉儷情深,如同一對民間的平凡夫妻一般朝夕相處。

    這樣的傳世佳話是中國皇帝中絕無僅有的一例,自然也就引來後人的無比羨慕和紛紛稱讚。

    綜上所述,明孝宗皇帝朱佑樘,政治有建樹,愛情忠誠專一。歷經磨難,卻始終能夠保持著一顆赤誠仁恕之心。

    他雖然不像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那樣開疆拓土,霸名遠揚,但他的品德高貴,在中國將近500個封建皇帝中實屬罕見,因此,他的確擔得起“千古一帝”的稱號。

  • 8 # 置身黑白的精彩

    雖然這是一個偽命題,但是我們稍加修改,就會發現還說的過去

    明孝宗朱佑樘被明朝稱為最善良最仁慈的皇帝,甚至說千古以來第一好皇帝——這就很對路了

    為何明孝宗朱佑樘能有如此高的評價,甚至說他的先祖朱元璋和朱棣,都未必有他這樣的高度,一切要從他小時候說起,作為皇帝而言,他本掌握一切殺伐大權、報仇雪恨,但他選擇了寬容;他本可以坐擁天下美女,三宮六院,但他選擇一人相濡以沫

    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朱佑樘,卻差點連湯都喝不上了

    朱佑樘的傳奇故事,曾出現在各大影視劇中,狸貓換太子的故事情節,原型就是朱佑樘。由於其父朱見深寵愛萬貴妃,導致後宮之中唯萬貴妃一家獨大,由於其不能生育,故而也近乎瘋狂的組織其他人為皇帝生育

    一次機緣巧合,來庫房視察自己小金庫的朱見深,把負責看守的小姑娘給睡了,這個叫做紀氏的女孩兒隨後懷孕,並偷偷生下一個男孩,也就是朱佑樘。為了防止孩子遭遇萬貴妃毒手,只能偷偷的養孩子,而一些好心的宮女太監也會幫她一起照料,只是逐漸長大的朱佑樘不知道,危險正在一步步靠近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終會被萬貴妃發現,如果那樣他的命運會是如何,真的不好說。為了保護這個孩子,太監張敏斗膽告知朱見深他已經有孩子了,隨後吞金自盡;朱佑樘有了皇子的封號,其母紀氏也被封為貴妃卻很快遭到萬貴妃的毒手

    就這樣,朱佑樘有了父親,卻失去了母親,還有那個一直陪他玩的張叔叔。當所有人都擔心這個孩子會被萬貴妃害死的時候,昔日的廢后王小姐毅然將朱佑樘接到自己那裡,並一直照看他長大

    如果說,有仇必報是人之常情,那朱佑樘寧願選擇原諒

    就這樣,提心吊膽的日子還沒有結束,畢竟之前他是在暗處,只要不被發現就不會有太大的危險,但他現在是在明處了,萬貴妃會放過他嗎?答案是否定的!

    可朱佑樘並沒有這樣做,他選擇的是原諒!他並未做出任何報復的行為,而是開始了報恩。當時養育他保護他的吳廢后,他從冷宮中接出來當自己的母親供養,雖然當時她照顧朱佑樘的動機或許有那麼一點不純,但養育之恩卻是必須要報的!

    而當年為了保全自己被父親攆去鳳陽守陵的懷恩,也被朱佑樘接回宮裡重新執掌監權,雖然這個老太監嚇得手搖亂顫,但他堅持這樣去做,因為他知道如若不是這個老太監以命相保,他當時就被廢掉了!

    當所有人認為,受盡磨難的朱佑樘會先報仇的時候,他卻出乎意料的選擇了原諒,隨後就是一系列的報恩,朱佑樘是一個好人,徹徹底底的好人!

    他不僅是一個好人,也是一個好皇帝!

    即位之後,孝宗朱佑樘的一系列行動,讓人瞠目結舌之餘,是深深的欽佩。他原諒了自己的仇人,哪怕是殺母仇人;他記得每一個曾幫助自己的人,並且一一報恩,哪怕他們動機不純或是早已不在人世

    當完好人,該當好皇帝了。朱佑樘馬不停蹄的開始收拾前朝遺臣,由於其父不理朝政,此時的朝堂之上全部都是一群垃圾,比如萬安這樣的大混混,還有後宮豢養的大批術士國師等修仙派,加速整治換來的是政治清明,農業發展,國力也加速發展

    孝宗一朝,開創了弘治中興,是明朝繼仁宣之治之後的另一個小盛世,而這一切都是朱佑樘勵精圖治,勤於國事的結果。一生勤懇的朱佑樘,歷代史學家對其評價都非常高,是明朝為數不多的明君

    除了人品好,能力強以外,他還有一點為後人稱頌,那就是他一生只娶了一個皇后,並未納妃,堅守一夫一妻,相濡以沫,互相扶持。這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不僅如此他還十分照顧自己的妻子,張皇后生病了他親自喂藥,絲毫沒有皇帝的架子,看見張皇后睡著後,他咳嗽也不敢大聲,生怕吵醒了她,這樣的好男人本來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更何況他還是一國之君

    所以說,無論是人品還是能力,朱佑樘都堪稱一流,而作為皇帝,他更是無可挑剔。如果說他有什麼汙點,那就是在兒子的教育上,不是非常上心。由於其幼年經歷頗慘,所以他有些溺愛這個兒子

    而這個兒子也沒有“辜負”老爹的溺愛,搖身一變成為明朝歷史上最能玩的皇帝,也就是明武宗朱厚照

    但這絲毫不會影響到他爹朱佑樘,是明朝人乃至無數後人心中最好、最善良的皇帝,千古以來皇帝能做到這份上的,也就這一個吧!

  • 9 # 澳古說歷史

    “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這就是明朝那些大臣們對明孝宗最直觀的評價。甚至到了清朝,那些漢人的官員、文人們都對孝宗也是極為的推崇,如清末名臣曾國藩就曾經這樣說過“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漢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時皆異材勃起,俊彥雲屯,焜耀簡編。”。

    可以說在很多人的眼裡明朝皇帝成就最高的非太祖朱元璋,非成祖朱棣,也非宣宗朱瞻基,而是孝宗朱佑樘。所以孝宗皇帝不僅僅是在明朝被人稱為千古一帝,直到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明孝宗是整個歷史上少有的名副其實的千古一帝。那麼到底明孝宗做了什麼,讓他有如此大的好名聲呢?

    受盡迫害,但始終都帶著一份寬容之心

    熟悉明孝宗的歷史愛好者都應該知道孝宗在未登基之前的生活可以說是慘不忍睹,如履薄冰。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得從他父親明憲宗朱見深說起,當然這跟憲宗皇帝的本身是沒關係的,我們要怪的是他那奇葩的愛好。那這奇葩的愛好是什麼呢?就是憲宗皇帝專寵比他大17歲的保姆萬貞兒。

    按理說皇帝專寵妃子沒多大關係,連明孝宗一生不都只是專寵張皇后嗎?對的如果萬貴妃的品格能像張皇后一樣,那倒沒關係。但是無奈的是萬貴妃乃是一個不安分,又陰險的主。當年的她為了不讓其他的妃子留下憲宗的子嗣,一旦妃子被他發現懷孕,她就會派人去為這位妃子墮胎。

    而在當年孝宗皇帝的母親紀氏就因懷上了孝宗就差點被害,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最終孝宗才能被幸運的生了下來。但是到後來紀氏因偷偷生下孝宗被發現,她就暴卒在皇宮中,據說是被萬貴妃所害。而在當時孝宗皇帝不但因萬貴妃而失去了母親,同時還要時刻提防著萬貴妃的迫害,若不是最後他被自己的祖母周太后親自撫養,孝宗恐怕活不到成年。

    但就是在這樣的深仇大恨,孝宗皇帝登基後並沒有去為難死後的萬貴妃和她的族人。雖然在那個時候不管孝宗皇帝如何對待她,官員和百姓都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妥,畢竟殺母之仇,又有迫害孝宗的嫌疑,怎麼對付萬貴妃都不為過。但是事實上此時的明孝宗皇帝卻什麼都沒做,他沒有剝脫萬貴妃死後所得到的封賞尊號,也沒有對萬貴妃的族人做出什麼。就這樣孝宗皇帝選擇性的忘記之前所遭受到的所有困難,他對萬貴妃淡然的選擇了寬容。

    登基稱帝,治理出“弘治中興”

    眾所周知明朝第一次衰落始於明英宗時期的“土木堡之變”後,在當年明朝經過這次大戰後,自朱棣時期所留下的全部精銳將士和名臣名將幾乎損失殆盡,如張輔、陳懷、李珍、鄺埜等,更甚者明朝最最精銳的京師三大營也全部全軍覆沒,自此一役鼎盛的明朝自此一去不復返,明朝走上了衰落。而雖然在土木堡之變後,經過明代宗的力挽狂瀾,明朝慢慢減退了衰落的趨勢,但是沒過多久隨著“奪門之變”的爆發,明朝又經歷了一場內亂。

    可以說在經過明英宗這位皇帝的反覆折騰,再加上繼任者憲宗皇帝晚年熱衷佛道,導致許多奸詐小人混入朝堂,弄的整個民間是怨聲載道,可以說此時明朝的衰落註定已不可避免。而這直到明孝宗時期,明朝中衰才被阻止,並進而走向了中興。

    明孝宗一登基後就將憲宗一朝所有的阿諛奉承之徒全部清理出朝堂,或殺或貶或驅,比如他就將紙糊三閣老全部辭退,又比如他將妖僧繼曉處死。可以說正是因為孝宗皇帝登基後的雷厲風行,讓當時朝堂的政治環境頓時為之一震,之後他在清除一批無用的大臣後,就又選了一些賢良之臣來治理朝政,包括劉大夏、徐溥、劉健、謝遷、李東陽等等。

    就這樣在擁有一批賢良之臣來作為孝宗的執政班底後,孝宗開始了對明朝進行了較大的軍政改革。孝宗先是重開了被廢除已久的午朝制度,藉此大臣們和皇帝將能有更多的機會去一起討論如何治國,而後又嚴防宦官干政的行為,雖然孝宗並沒有將東廠、西廠等宦官機構廢除,但此時的宦官機構顯然已無法再胡作非為。

    之後在完成對朝廷內部的改革後,孝宗開始對全國進行了重大的改革,在經濟上他輕徭薄賦,興建水利,並提倡節儉,而在這樣的治理下,孝宗朝的稅收增至二千七百萬石,成為明朝中期的最鼎盛時刻。軍事上,孝宗大敗吐魯番軍,收復了哈密,並數次擊敗了韃靼小王子、火篩的數次入侵。也就是在這樣的治理下,明朝正式步入了中興的時代,史稱“弘治中興”。

    善始善終,成為歷史少有的從始而終的明君

    中國歷史上的明君很多,漢文帝、唐太宗、隋文帝、宋仁宗等這些都算是明君,所以可以說中國任何的朝代都不缺明君。但是能做到從始而終都是明君的皇帝在歷史上卻是少有的,而恰恰明孝宗就是其中之一。

    明孝宗是少有的能做到從登基到去世都保持著明君的主,當年的孝宗皇帝從始至終都能理性治國,一生從不貪戀美色,也一直都能做到從諫如流,且寬厚待人,及勤於政務。當然孝宗曾有一段短暫的事情因身體原因導致他誤信佛教,然後對政務有些鬆懈,並讓奸臣乘機而入,但是孝宗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發現了自己的錯誤,並迅速的改正,之後重新迴歸勤政的道路上。

    一個好皇帝,也是一個好人

    記得當年明月曾說過這麼一句話,他說“朱祐樘是一個好皇帝,也是一個好人。”,這句話恐怕是對孝宗皇帝最好的詮釋。同樣在中國歷史上能被說成好皇帝的絕對有著數十位之多,但是能做到即是好皇帝又是好人的皇帝,我想在整個中國歷史上是少之又少,個人認為除了宋仁宗和明孝宗,恐怕幾乎很少有皇帝做到。

    孝宗皇帝是好皇帝,我想毋庸置疑,創造出“弘治中興”的皇帝能不好嗎?那孝宗是好人又好在哪裡呢?對於百姓的治理,孝宗做到了以人為本,百姓遭災他就免賦稅,百姓被官員欺負他就免官,律法對百姓嚴苛他就改律法,百姓沒田地他就給田地,可以說就是在這樣的治理下,在明朝已是屢見不鮮的農民起義在孝宗一朝幾乎就從未發生過,而這就可以知道百姓對於孝宗的認可。

    而對於官員,孝宗也基本保持著待臣寬厚的心態,同樣自朱元璋時期就實施的“廷仗”在孝宗朝就從未出現,他對官員的勸誡,不管是對還是錯,都能坦然受之,絕對不會給大庭廣眾之下讓官員難堪,而每當官員因上朝,亦或在皇宮處理公務太晚,孝宗皇帝都會派人鋪軍執燈傳送。而當自己因某些事情不能上朝的時候,孝宗皇帝還會派人去向文武百官告假,可以說整個朝廷就在孝宗皇帝的治理下呈現出了“弘治朝中多君子”的太平盛世景象。

    可以說孝宗皇帝被譽為千古一帝是絕對有它的理由存在的,他的仁義,他的寬厚,他的善始善終,他的品格等等這些中國歷史上大多數的皇帝都不具備的優點就註定明孝宗會成為名留青史的千古聖君。

  • 10 # 我是趙帥鍋

    說起明孝宗,很多人可能並不熟悉,但是明孝宗的爺爺、父親和兒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明孝宗的爺爺,就是大名鼎鼎的明英宗朱祁鎮,土木堡事變的主人公;明孝宗的父親,是明憲宗朱見深,也就是那位寵愛比自己大17歲的萬貴妃的成化皇帝;至於明孝宗的兒子,就更不得了,他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寵信劉瑾、修建豹房的正德皇帝朱厚照。

    或許是因為明孝宗的爺爺、父親和兒子都行事太過高調,以至於明孝宗本人被顯得默默無聞,但其實呢,明孝宗功績和才能,其實遠遠超過他的爺爺、父親和兒子。甚至而言,就史書上的評價而言,明孝宗在明朝所有的皇帝中,都可以排到第三位,僅次於朱元璋和朱棣。

    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清朝的曾國藩也曾說過:“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漢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時皆異材勃起,俊彥雲屯,焜耀簡編。”

    換句話說,在曾國藩心中,明孝宗是足以與漢武帝、唐太宗、元世祖、宋仁宗相提並論的偉大帝王。那麼,這位明孝宗究竟是何方神聖,究竟是憑什麼能夠當得起這樣的美譽?

    明孝宗,原名朱祐樘,他的生母紀氏是廣西紀姓土司的女兒,紀姓叛亂平息後,紀氏被俘入宮中,管理皇帝私房錢。

    一次明憲宗偶爾經過,見紀氏美貌聰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後,紀氏懷孕,但這事很快被明憲宗寵信的萬貴妃知道,於是她就讓人將紀氏懷的這個孩子給打掉。

    但好在紀氏的人緣很好,派來的宮人不忍下手,但紀氏卻因此被萬貴妃貶到冷宮居住,後來紀氏冷宮中偷偷生下了朱祐樘,然後由太監張敏偷偷幫忙撫養到六歲。

    直到有一天,張敏為明憲宗梳頭時,憲宗嘆息說:“我眼看就要老了,還沒有兒子!”張敏這才說出了實情。

    當明憲宗第一次見到自已那因為長期幽禁,胎髮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兒子時,不禁淚流滿面。當天他便頒詔天下,立朱祐樘為皇太子,並封紀氏為淑妃。但隨後紀氏卻在宮中暴亡,張敏也吞金自殺,這顯然與萬貴妃有關係。

    但是,等到朱祐樘登基成為皇帝,雖然當時萬貴妃已經去世,但她的家人都還在,然後朱祐樘並沒有想著要去報復萬貴妃的家人。

    此後十八年,朱祐樘勤於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在文治上他輕徭薄賦,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積極扭轉朝政腐敗狀況。

    在武功上,朱祐樘先後三次收復新疆哈密地區,又多次擊敗韃靼小王子、火篩的入侵,致使安南、暹羅、烏斯藏、琉球、占城、撒馬兒罕、火剌札、爪哇、日本等每年都要來明朝入貢。

    在他執政的18年裡,明朝沒有發生過一起農民起義,人口數量增加1000萬,達到6000萬人之多,明朝也由此迎來中興,史稱“弘治中興”。

    更難能可貴的是,朱祐樘待臣下很寬厚,能推心置腹,從未鞭打過大臣,因此,君臣之間親密無間,形同一家人。在他當皇帝時,京官夜返家中時,必派鋪軍執燈傳送,這些事雖不大,但作為一個封建皇帝能如此曲體臣下,確屬相當不易。

    並且,朱佑樘還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只娶了一位妻子的皇帝,算得上是一夫一妻制的最早提倡者。所以客觀來說,朱佑樘這樣的皇帝雖然不像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那樣名聲遠揚,但他卻能夠讓自己的子民真正享受到幸福的生活,而作為他的臣子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 11 # 最愛歷史

    1 一股清流

    明朝有16個皇帝,但正正經經打好皇帝這份工的,一隻手就能數過來。絕大部分主兒,尤其是明朝中後期的那些當家人,基本都是不務正業的奇葩。

    比如,明英宗朱祁鎮,像是一個失敗的驢友,親自帶著人馬去河北土木堡遊玩,結果被蒙古人擄了去,硬是住了8年蒙古包才坐回皇位。明武宗朱厚照,十足一個青春期叛逆的cosplay玩家,自封大將軍出去打怪,玩得不亦樂乎。皇位,差點就讓給太監劉瑾了。還有,“天下第一匠人”——明熹宗朱由校木工做得賊棒,發明了摺疊床,自己設計了運動館,直接讓皇宮內多少能工巧匠下崗。然而,當皇帝就是當不好。

    【明有天下,傳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明史》】

    這三人之中,朱祐樘最不容易。

    怎麼個不容易法?好比炒股,朱高熾、朱瞻基接盤的時候,大盤看漲,不用費力就祖國山河一片紅;到了朱祐樘,大盤已從6000多點腰斬,相當於接了個爛攤子。形勢比人強,他想穩住大盤,減緩下跌速度,需要付出十倍於上上上一任的努力。

    朱祐樘死死護住大盤,取得了“弘治中興”的政績。加上他個人修養不錯,恭儉有制,勤政愛民,沒有常年躲起來修仙練道,也沒有長期沉迷於研究龍椅的榫卯結構,而是,帶頭踐行了一夫一妻制,廢除了三宮六院。因此贏得後人的極大好感。用現在的話來說,他就是明朝中後期皇帝中的一股清流。

    【(孝宗)兢兢於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明史》】

    然而,最愛君還想知道朱國楨輔佐的萬曆帝——明神宗朱翊鈞聽到這話後的心理陰影面積。

    2 選擇寬容

    朱祐樘知道,自己能來到這個世界已屬不易,更別說坐上皇位。所以,在他短短的36年生命旅程中,倍加珍惜“為人民服務”的機會,並時時保持感恩和寬容之心。

    他爹是明憲宗朱見深。朱見深最著名的事蹟是專寵他的奶媽萬貴妃,說晚上聽不到萬的打鼾聲就睡不安穩,有嚴重的戀母癖。

    ▲朱祐樘他爹,明憲宗朱見深

    父子兩人的第一次見面,發生在朱祐樘6歲的時候。

    那一年,朱見深年過三十。一天,太監張敏為他梳頭,他敏感地看到了自己的白頭髮,哀嘆一把年紀了還沒兒子,以後這大好江山怎麼傳下去呢?

    張敏伏地叩頭,說:“皇上有子。”

    然後,一個6歲的毛孩(胎髮批地)神奇地出現在朱見深面前。幾個月後,這個被賜名朱祐樘的孩子成為了皇太子。

    幾年前,被俘入宮的一個瑤族土官女兒紀氏偶遇朱見深,遂被臨幸,懷上了。萬貴妃知道後,千方百計加害紀氏。所幸紀氏人緣好,得到層層保護,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生下了朱祐樘。

    因為有毒婦人萬貴妃在,朱祐樘雖生在帝王家,卻吃著百家飯長大。他的童年,比最愛君隔壁家的超生孩子李二蛋還悽慘。

    成為太子後,噩運也沒放開朱祐樘。不久,他的母親紀氏,以及保護過他的張敏都離奇地自殺了。

    當時,宮中傳言四起,罪魁禍首都指向萬貴妃,除了她自己不承認,而已。連國際友人——來自北韓的使節都知道這些事,回國後一五一十八卦給了他們的國王聽。

    朱祐樘小小年紀,已飽嘗宮鬥戲的險惡,知道要韜光養晦、低調做人才能健康成長,不會突然早夭。

    【上(明孝宗)雖衝幼,極知感慕,而深自潛晦,弗自炫露。——《明孝宗實錄》】

    在他18歲那年,萬貴妃掛了,幾個月後,他爹跟著昇天了。屬於朱祐樘的時代到來了。

    有怨報怨,有仇報仇。於是,大臣們紛紛上書,要求將萬家滿門抄斬。萬貴妃的弟弟萬喜也早早寫好了遺書,等著上路。

    然而,他們都錯判了形勢。

    朱祐樘有一千個殺萬家人復仇的理由,但只有一個不殺的理由。殺了,不就變成了自己曾經最憎惡的那種人,變成了另一個萬貴妃?

    他選擇了寬容。

    3 做好學生

    越是大權在握,越要謹慎權力濫用。越是有能力任性,越不能由著性子來。剋制內斂,這一儒家教育所推崇的品性此前已內化為朱祐樘人格的一部分。

    朱祐樘的人格修養,得益於他較早的、合法的取得了皇太子地位。到了9歲的時候,他就開始上學接受正規教育(出閣講學),一直到18歲即位,整整接受了非常正規的九年義務教育。

    就皇位繼承人而言,越晚接受教育,可塑性越差。朱祐樘的幾個後輩,像明穆宗朱載垕、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都是年過二八才上學,又都不肯堅持學習,自身文化素質跟不上,統治才能麻麻哋。

    東宮授課老師(講讀官)都是學養深粹之人。比如,朱祐樘的老師之一程敏政,十歲就被稱為神童,薦入翰林院讀書。當時有“學問淵博程敏政,文章最好李東陽”之說。

    朱祐樘學習的課程從孔孟諸儒的論述,到歷代帝王治國的善政良策以及明朝各帝的戒飭垂訓等等。凡是有利於太子人格養成和以後執政的內容無所不包。

    他學習刻苦,是個懂規矩、有紀律的好學生。據說每次寫完毛筆字,都要把筆墨紙硯收拾得整整齊齊。他也不搞特殊,甚至釋出紅色警報也不停課,不像歷史上有些太子,心情好就上兩天課,心情不好就罷兩個月課。

    他的寬容、不記仇只報恩等品格,應該在老師講讀孔子的恕道時就埋下了種子。而他即位後的很多做法,比如從善如流、任用賢人等,肯定也從歷史課上得到了啟示。在一日一日的學習中,隨著年齡增長,他的心中也肯定有了對標的明君形象,那個人或許是漢文帝,或許是宋仁宗。

    4 內心鬥爭

    朱祐樘的明君形象在他即位那一年就獲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可。

    那一年(1488年),出使明朝的北韓使臣回國對他們的國王八個不停,一會兒說朱祐樘不像他爹任人唯私,而是秉持公道;一會兒說朱祐樘很勤勉啊,颳風下雪都照常上朝;一會兒又說朱祐樘節儉得很,舉行國宴都不奏樂。

    【先皇帝(明憲宗)或於用人,間以私意,今皇帝(明孝宗)則銓注登庸一出於正。又性不喜寶玩之物,雖風雪不廢朝會,臨群臣皆以喪服,惟祀天祭用黃袍,臣等慰宴時不奏樂,不設雜戲,勸花置於床上而不簪。大抵先皇帝弊政一切更張矣。——《北韓實錄》】

    弔詭的是,老朱家的孩子藝術細胞、發明天賦都很發達。朱祐樘喜歡寫詩,愛好繪畫和彈琴。據說世界上第一把牙刷也是他於1498年發明的,方法是把短硬的豬鬃插進一支骨制手把上。比起他的後輩在宮中公然做木匠或者扮演商人做買賣,朱祐樘確實沒那麼坦然。他內心深處也不認同這些有悖帝業之事,所以時常覺得做這些事有些抬不起頭,要偷偷摸摸地做。

    ▲這個抓周的娃是朱由校,是木工賊棒的皇帝

    有一次,他賜給畫師吳偉幾匹綵緞,但害怕大臣們知道後議論,就對吳偉說,趕緊拿去,別讓那些酸腐的書生們知道。(急持去,毋使酸子知道。)

    他有時候表面上接受言官關於不要耽於聲色的勸諫,私下裡卻對旁邊的太監說,彈琴與政務有什麼衝突呢,要他們多嘴。(彈琴何損於事?勞此輩言之。)

    這就像一個女人忍過了618大促,還要她在雙11清空購物車,很難,很難。

    朱祐樘終其一生都在與其內心蠢蠢欲動的、不務正業的念頭作鬥爭。最愛君估計,他每天要自我強化五百遍“我不是愛迪生”“我不是黃公望”才能平復心情,安安靜靜地做一個好皇帝。

    5 中途迷失

    朱祐樘他爹留給他的大明帝國,在時人看來,是一個著名的爛攤子。

    比如,為朱祐樘起草登極詔書的國務院總理(內閣首輔)萬安,在朱見深時代就口碑極差,卻步步上位。原因有二:一是與萬貴妃攀上了宗親;二是結交江湖術士,研究房中術,為朱見深配置春藥。

    朱祐樘上位後,萬安故技重施,上了一籮筐奏疏,內容都是講不可描述之事。朱祐樘看到後,覺得機會來了,怒懟:這難道是一個總理應該乾的事嗎?(此大臣所為耶?)隨即讓萬安捲鋪蓋走人。

    他爹在位時,在宮中養了大批僧道,達到了“真人遍地走,國師多如狗”的菜市場場面。朱祐樘即位後,光罷遣禪師、國師、真人就有一千餘人。

    這一系列動作,猶如一股沖刷汙垢的疾風暴雨,將“先朝妖佞之臣,放斥殆盡”。

    好景不長。在做了七八年明君之後,朱祐樘慢慢變成了他爹的樣子:寵信宦官、偏好佛道……大太監李廣捕捉到了朱祐樘內心的細微變化,把那些善於煉丹、齋醮的僧道重新引入宮中。皇宮,又一次變成了寺廟與道觀。

    正直的大臣們略失望,紛紛上疏彈劾李廣。朱祐樘嘴上說好,內心卻有一萬個不願意,仍對李廣寵信不疑。

    弘治十一年(1498),李廣勸朱祐樘在萬歲山建一個毓秀亭,說此亭一建成,所有災異跑光光。然而,此亭一建成,成功引來了災異。先是太康公主突然早夭,接著太皇太后周氏居住的清寧宮遭遇火災。周氏大怒說,天天李廣前李廣後的,果真把災禍招惹來了。(今日李廣,明日李廣,果然禍及矣。)

    此刻,李廣的內心是脆弱的,知道自己闖禍了,喝下毒酒就去找閻王報到。

    朱祐樘傷心他在靈魂修煉上的引路人竟然先昇天了,也不帶上我。於是,派人到李廣家中搜查,希望找到“教主真人修煉速成指南”之類的秘籍。

    然而,沒有秘籍,只發現了李廣的收賬本,上面記錄了文武官員饋送的黃米、白米各千百石的數字。天真的朱祐樘說,我去過李廣家,他的倉庫不大,裝不了這麼多糧食呀!

    左右告訴朱祐樘,這黃米、白米不是糧食,是金銀的隱語。

    朱祐樘暴怒,感覺受了羞辱,自己的信仰竟為李廣受賄和百官行賄買了單。

    似乎一夜覺醒,朱祐樘做了個噩夢,然後在搖擺的明君與昏君之間,再次選擇了前者。

    然而,對於享年36歲的朱祐樘來說,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6 愛惜羽毛

    蛇不知道自己有毒,人不知道自己有錯。很多帝王至死不知道自己有錯,朱祐樘是個例外。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

    弘治十五年(1502)之後,也就是他生命的最後三年,朱祐樘重新倚重大臣,尤其是將劉大夏和戴珊兩位名臣看作自己的左膀右臂,欲實現聖賢帝王的夙願。

    沒有這段知錯就改的經歷,朱祐樘頂多就是一個明君淪為昏君的可惜了的反面人物。但有了這段經歷鋪底,朱祐樘就是歷史上的“中興令主”。

    除了政績,朱祐樘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的私生活。朱祐樘一生只娶了一個張皇后,不納宮女,也不封貴妃美人,每天只與皇后同起同居。據晚明學者黃景昉說:“時張後愛最篤,同上起居,如民間伉儷然。”

    ▲朱祐樘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踐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

    皇帝有一夫一妻制的覺悟,並不簡單;還能身體力行,就更稀缺了。最愛君一度懷疑朱祐樘是受過現代文明薰陶的穿越者。

    不管從哪個角度去剖析朱祐樘,最愛君都發現,他是一個極其愛惜羽毛的人。明朝不像魏晉有清議,透過貴族圈子的互粉評論來肯定/否定一個人的名聲。但明朝有言官制度,而且言官往往不惜死諫,用生命來說服皇帝走大道,別抄小路。雖然遇到由著性子來的皇帝,言官就算死一百次也不足以改變皇帝的既定路線,老司機愛往哪開就往哪開。但是,萬一遇到了愛惜羽毛的皇帝,結局就會不一樣。

    比如遇到了朱祐樘。

    朱祐樘愛惜羽毛,知道怎樣才能在當時以及歷史上留個好名聲,所以他特別剋制自己的行為,即使一時行差踏錯,也會掉頭轉向,與昨日之非我決裂,做一個言官和後世史家喜歡的皇帝。

    朱祐樘曾說:吾不自治,誰能治吾?

    搞同級監督,確實沒人監督得了皇帝,只能依靠自己監督自己。但是,只要這個皇帝還有追求“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的念頭,言官和史筆就能對他產生震懾和引導作用。

    李宗仁評價胡適,說他“愛惜羽毛”。言下之意,愛惜羽毛,太顧慮名聲就必然畏首畏尾,成不了大政治家。

    對皇帝而言,愛惜羽毛則不是一個負面評價。皇帝擁有無上權力,不愛惜羽毛就毫無畏懼,做事就任性沒有下限。古往今來,多少身敗名裂的一國之君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一個皇帝只要不胡來,懂得剋制,稍微規矩一點,尊重讀書人和臣下,對子民槍口抬高一釐米,總之,只要他達到一個正常人的道德水準,那麼,他即使沒有大作為,功績不及秦皇漢武的零頭,在歷史上也必定能夠贏得明君的稱號。而且,絕對比建立了大功績的秦皇漢武們少爭議。

    剋制,任何一個城市中產者都不難做到。因為權財有限,能夠調動的資源有限,即便想亂來,客觀條件也倒逼著你必須剋制。但有權或有錢者不一樣,他們面對誘惑,並且清楚只要自己願意就能讓慾望輕易兌現。這時候,他們的剋制就全然來自於內心的道德力量。

    對一國之君而言,更是如此。朱祐樘可以選擇逃課,可以選擇誅殺萬家,可以選擇奢靡生活,可以選擇不聽勸諫,可以選擇公然地玩物喪志,可以選擇數月數年不理政事,可以選擇後宮三千……

    但他通通選擇了另一面。這意味著他確實愛惜羽毛,剋制而不任性。就憑這點正能量的追求,朱祐樘也理應獲得高度評價。

    剋制而不折騰,讓子民安居樂業,就是最大的德政。古今皆然。

  • 12 # 象點

    明孝宗朱祐樘,一夫一妻制和現代牙刷的發明人,怎麼也想不到這兩個角色能夠關聯在一起。而且鐵證如山。

    一夫一妻制:做夢都想不到,被標榜現代文明的一夫一妻起源於封建的明朝聖帝。朱祐樘出生時恰逢後宮風雲,本來是要被秘密處死,遇到一位善心太監張敏偷偷收養,朱祐樘如流浪兒一樣吃百家飯長到六歲,才因皇帝無子發愁回到父親身邊,歷經苦難的朱祐樘看透了後宮戲碼殘酷,登基稱帝后,與張皇后夫妻恩愛,再不納妃,堅守終老,在那樣的社會和地位環境,這是一件非常難做到的大事。給我們現代人做出了傑出的榜樣。

    現代牙刷的鼻祖:我們天天離不開的牙刷,居然是明孝宗大皇帝發明的。美國牙科醫學會和美國牙科博物館等的資料顯示,世界上第一把牙刷是由中國皇帝明孝宗朱佑樘於1498年發明的,方法是把短硬的豬鬃插進一支骨制手把上。2004年,倫敦羅賓遜出版社出版的《發明大全》一書,列舉了人類300項偉大的發明,也把牙刷的發明權歸到朱佑樘名下。

    明孝宗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聲女色,勤於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驅逐奸佞,重用賢臣,開創“弘治中興”,這些都是傳統常規劇本。但就憑一夫一妻制和牙刷這兩件大事,明孝宗也能名垂千古!

  • 13 # 娜些不一樣的味道

    在明朝歷史上有一個十分著名的皇帝,他是大明帝國的中興之主,從某種程度上,他挽救了一部分大明帝國不斷衰落的國運,他也一改從明英宗時期所傳下來的懶惰之風,他就是明朝歷史上開創了弘治中興的著名皇帝明孝宗。那他為什麼可以完成如此成就,帶領著本來已經逐漸衰落的明帝國,走向了一個新的歷史巔峰呢?

    1.明孝宗本身十分勤奮。

    明朝在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是十分著名的,這個王朝一直以來都盛產各種各樣的怠惰之君。例如明英宗,明憲宗等等,這些皇帝對於明朝的國力衰敗都起到了或多或少的推動作用。例如在英宗時期,明朝就出現了著名的土木堡之變,甚至一度導致明朝差點將都城遷回南京。但是明孝宗和之前的英宗和憲宗是完全不一樣的,也和明朝絕大部分的皇帝都不一樣。

    明孝宗因為從小到大的個人生活經歷,他非常的勤奮,他是明朝歷史上極為少數的勤奮皇帝,這是他可以帶領著這個不斷衰落國家重新向前發展的基礎。他繼位以後並沒有像自己的父親和祖父那樣整天吃喝玩樂,不問政事,他在政治問題上可以說是親力親為,每一件國家的行政大事都要過問。而在歷史和平時期,一個皇帝就算沒有太大才能,如果他足夠勤奮的話,那麼也是可以帶領國家走向繁榮。

    2.明孝宗十分善於聽從諫言。

    明孝宗和之前的數位皇帝不一樣,他本身的性格較為溫和,而且也喜歡聽從手底下大臣的各種建議。例如當時的明朝的土地兼併問題和邊防形勢都已經出現了不小的問題,很多大臣限於之前說的皇帝的暴虐和不聽諫言,並不願意向皇帝上諫,但是明孝宗卻不斷地鼓勵自己的臣子向上建言。

    而明孝宗本人對於臣子諫言又有合適的判斷,他喜歡聽從臣子們的合理建議,所以他對內革除弊政,遏制土地兼併的問題,並且對外透過軍事手段重新掌控西域,以鞏固帝國本來就已經面臨危機的邊防形勢。

    明孝宗本身就十分節儉,他在位時期一改之前的奢靡之風,要求皇宮以及整個國家的宗親貴族都削減自己的奢華開支,並且不再新修各種宮殿,他給整個明朝的權貴階層做出了一個節儉的表率。並且他實施了各種政令來緩解民眾所面臨的各種社會義務,同時也下詔書削減賦稅與民休息,這緩和了當時明朝已經較為嚴重的社會危機。在明孝宗時期,明朝的國力從之前的不斷衰退走向了一個逐漸恢復,並且繼續發展的前景。而且孝宗皇帝本身也是一個十分仁慈的皇帝,他會透過武力手段去擊敗外敵來鞏固自己國家的統一和完整,但是他對於自己的百姓卻十分的仁慈。在這樣的基礎之下,他開創了明朝著名的弘治中興。

    總結:明孝宗可能在中國歷史上並不是能力特別出眾的皇帝,但是他足夠勤奮,並且樂意聽從臣子的建言,這就足以他成為一個和平時期的中興之主了。他給後續的很多明朝皇帝都做出了一個表率,但是很顯然,後繼之君並沒有嚮明孝宗這樣節儉,這最後才導致了明朝近乎不可挽回的滅亡。

  • 14 # 能文善武

    千古一帝這個稱號,歷史上僅僅有四個人被人以此稱號評價,分別是秦始皇、漢高祖、唐太宗、明太祖四人,所以說明孝宗是千古一帝,絕對算不上!

    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曾評價:“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從這可以看出,明孝宗的位置應該是一代明君的位置,他的功績就像漢宣帝那樣,復興國家,帶領明朝再次走向“中興”,將明朝的壽命得以延續。至於為什麼有人將明孝宗稱之為千古一帝,下面我們就看看明孝宗到底有哪些功績。

    明孝宗朱佑樘,生母紀氏是一個叛亂土司的女兒,被俘入宮做事,只因為明憲宗一次經過看見她的美貌才寵幸了她,但這一次就讓紀氏懷孕,最終在冷宮中艱難的生下了朱佑樘,朱佑樘在太監張敏的保護下得以存活下來,吃百家飯長到6歲,後明憲宗以為自己無子著急,張敏才將朱佑樘活著之事告訴明憲宗,這才定下朱佑樘為太子,成為了後來的明孝宗。

    嚴於律己、體貼下屬

    說起明朝皇帝的早朝,大家都會覺得明朝皇帝總是偷懶,最典型的萬曆皇帝28年不上朝,簡直就是荒廢朝政,可明孝宗不是,不僅早朝每天必到,就連廢棄已久的午朝都重新開啟,以便於有更多的時間能與大臣們相互溝通,加強了大臣們協助皇帝辦理政務之事。

    除此之外,明孝宗重新開啟經筵侍講 ,向群臣諮詢治國之道;與此同時還開闢了文華殿議政,其作用是在早朝與午朝之間的時間,與內閣共同切磋治國之道,商議政事,午朝結束後的明孝宗開始批閱奏章,經常到很晚才結束。

    對於臣子,明孝宗也十分體貼,從不處罰大臣,與大臣之間相處十分融洽,對於京官夜晚返回家中,必派鋪軍執燈傳送,這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皇帝的貼心;明孝宗為了記住四品以上的官員,將他們的名單貼在宮內文華殿壁牆上,以便自己熟記;有一次因為皇宮夜間著火,第二天明孝宗無法上早朝,他竟然派人去跟臣子們請假,並說明自己請假的原因。

    剷除奸佞、嚴管宦官

    明朝的皇帝,對於道教、佛教、宦官都十分的縱容,導致朝政被這些人禍害,而明孝宗卻十分開明,他一上臺就將前朝皇帝寵信的法王、國師、真人等封號一律革除,甚至處死了妖僧繼曉,官員們知道後都拍手叫好。

    當奸佞除掉之後,明孝宗開始整治人事上的安排,將“紙糊三閣老”(明憲宗時期內閣的三位大臣萬安、劉珝、劉吉)、“泥塑六尚書”(吏部尹旻、戶部殷謙、禮部周洪謨、兵部張鵬、刑部張鎣以及工部劉昭)、侍郎李孜省、太監梁芳 、萬貴妃的弟弟萬喜等人全部革職處理,處理人數高達數千人,朝中再無渾水摸魚之人。

    宦官也是明朝的一大隱患之一,明孝宗吸取前朝宦官專政的教訓,對宦官嚴加管制,絕對不許允許太監批閱奏章出現,也正是因為明孝宗的管制,才使得東廠、錦衣衛不再敢任意行事。

    廢除苛法、發展經濟

    明朝刑法的苛責,大家都知道,很多殘忍的刑法也是出自明朝,明孝宗繼位之後,也將很多殘暴的法令除去,並不再任用酷吏,命令內外慎刑獄,啟用比較公正賢明的執法官。

    說起明孝宗時期的經濟,可以說沒少下功夫,自身帶頭勤儉節約,體貼百姓減輕賦稅,從而換來了天下穩定,孝宗時期基本上沒有大的農民起義,全華人口也首次超過6千萬人口,使得經濟有所提升。

    一夫一妻,發明牙刷

    明孝宗說他是一個好皇帝,有一個標準始終是不可缺少的,就是他始終保持一夫一妻制度,皇帝在古代基本上都是三宮六院、女人成群,可是明孝宗卻僅僅有張皇后一人,與其始終保持著一夫一妻,過著“平凡人”的夫妻生活。

    牙刷雖然在南宋時期就出現,但是世界上公認的第一把牙刷是由明孝宗於1498年發明的,方法是把短硬的豬鬃插進一支骨制手把,這一發明被《發明大全》列為人類300項偉大發明之一。

    總結:明孝宗本人十分勤勞,是一個十分體貼下屬的好皇帝,也正是因為這樣,很多士大夫對他的評價非常好,使得明孝宗在士大夫眼中是一個完美皇帝,這也是史書上對他評價跟高的原因之一,但明孝宗確實一個能力有限之人,在經濟上明朝並沒有多大起色,軍事上奉行和平政策,大的戰爭並不太多,為振興軍備,始終保持較高的軍費開支,也對經濟造成了很大的負擔。一個伺候明孝宗十五年的兵部尚書向他辭職,就是因為國庫空虛,可見明孝宗後期國庫還是空的。

    十五年拜兵部尚書,屢辭乃拜命。既召見,帝曰:“朕數用卿,數引疾何也?”大夏頓首言:“臣老且病,竊見天下民窮財盡,脫有不虞,責在兵部,自度力不辦,故辭耳。”帝默然。——《明史·劉大夏傳》

    明孝宗寵幸的幾個宦官和張氏外戚,因為明孝宗心慈手軟,致使他們犯錯誤也沒有對其動過大刑,這也導致他們更加肆無忌憚。

    明孝宗的功績其實也全靠明朝其他皇帝襯托,明朝皇帝玩蟋蟀的、玩木工的,啥樣皇帝都有,相比之下,明孝宗就是一個兢兢業業的皇帝,並在明朝衰退的情況之下,打了一劑“鎮定劑”,從而創造了“弘治中興”。

  • 15 # 平陽狐狸奇談社

    平陽狐狸,回答題。

    人類牙刷的發明者,一夫一妻的堅定支持者和踐行者,沒錯,這就是大明皇帝孝宗朱佑樘。驚喜?意外?明朝中後期的皇帝,矮子當中確實也有長漢。

    1368 年,放過牛、要過飯、當過和尚的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經過 4 年的“靖難之役”,燕王朱棣成功上位,開啟了“永樂盛世”,此後明王朝繁華漸去,頹勢漸生,一步步邁向崩潰的邊緣。

    人生有起有落,王朝興衰同樣如此。西漢昭帝、宣帝的“昭宣中興”,將武帝晚年的西漢重新拉回正軌,劉秀的“光武中興”再造東漢,延續漢朝江山 200 年。明朝中期孝宗朱佑樘的出現,給衰敗的大明王朝踩了一腳剎車,再續半條命。

    寒門難出貴子,這話沒錯,但在權貴之家特別是皇家,這理兒就有點說不通了。身居上位者,若在底層摸爬滾打過,在掌握權力之後,自然另有一番心得和滋味。

    西漢武帝晚年的“巫蠱之禍”,長安城血流成河。皇后衛子夫自殺,太子劉據一家幾乎絕滅,身在襁褓中的劉病已僥倖得活。自小顛沛流離,無依無靠,此後幾經周折登上皇帝寶座,開啟了“孝宣中興”,將千瘡百孔的西漢重新拉回正軌。

    明孝宗朱佑樘與西漢宣帝劉病已如出一轍,母親紀氏為廣西叛亂的紀姓土司之女,叛亂平息後紀氏被俘入宮,偶與明憲宗朱見深發生一夜情而懷孕。

    明憲宗朱見深有一寵妃,便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萬貴妃,恃寵而驕,囂張跋扈。得知懷孕訊息後,將紀氏打入冷宮,幾欲將紀氏母子置於死地。在宮人和太監的掩護下,朱佑樘數次在生死線上徘徊,在宮中吃百家飯,苟活至六歲方與父親相見。被立為太子後,母親被萬貴妃所害,為了防止萬貴妃再下毒手,朱佑樘被祖母親自撫養,方才平安成年。

    明孝宗朱佑樘的童年,歷經坎坷艱難,吃盡苦頭,這對其後來在政治上的一系列措施影響極大,而最終成為明朝中後期較有作為的一代君王。

    1587 年 17 歲的朱佑樘登基為帝,是為明孝宗。上位之後,勤於政事,選賢任能,厲行節儉,廣開言路,與民休息,興修水利,很有一番作為。

    明孝宗,年號“弘治”,史家稱為“弘治中興”,後世明人將明孝宗拿來與漢文帝、宋仁宗相提並論,評價頗高。

    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大多不務正業,怠於政事,明孝宗卻是個例外,十分勤勉。除了天天上早朝,還開午朝,並在兩朝之餘多與大臣切磋治國之道,和雍正一樣,是個工作狂。

    自永樂帝朱棣之後,明朝武備逐漸廢弛,邊疆吃緊。明孝宗整頓軍備,加強邊防,三奪哈密,北御蒙古,採取積極的防禦政策。面對外敵,以抗敵驅趕之策為主,不勞師遠征,在保衛國家邊防的前提下,減輕百姓負擔,內外相宜。

    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是皇帝標配,如晉武帝唐玄宗的後宮佳麗更是成千上萬。明孝宗身為皇帝,卻不近女色,一生只有張皇后一位妃嬪,絕對是一夫一妻制的堅定支持者和踐行者。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張皇后家族加官進爵,權勢滔天,張家兄弟更是在後宮強姦宮女,胡作非為。由於對張皇后的寵愛,明孝宗基本放棄了對外戚的約束。直至明孝宗及兒子明武宗去世後,張皇后兄弟被殺,晚景淒涼,這也算是現世報吧。

    明朝的財政賦稅,以洪武、永樂、宣德三朝為盛,明朝中後期則以明孝宗弘治時期最好。在人口方面,大明人口也從孝宗初期的 5,000 萬增長至孝宗末期的 6,000 萬,十分難得。

    明孝宗為人寬厚仁慈,明朝大臣挨板子是家常便飯,明孝宗時這種情況幾乎沒有出現。除了善待文臣,還愛護武將,這也使得明朝的內政較為清明,並且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

    除了文武大臣,明孝宗對仇人也同樣仁慈。害死生母的萬貴妃被大臣彈劾,要求去其諡,並逮捕其家族,明孝宗卻放過了萬貴妃一家,實為難得!

    孝宗上位後,對朝廷班子進行了一次大換血。但對前朝官員,即便是一些遭受彈劾的奸佞,明孝宗也大多以罷官流放為主,並未大開殺戒,這也被後世史家所稱道。

    當代明月曾評價明孝宗朱佑樘是“一個好皇帝,一個好人”,這個評價很中肯,也很高階,世上好人難做,何況九五之尊?

  • 16 # 腦洞趣味歷史

    明孝宗朱祐樘在整個封建史上都是一個“另類”,他18歲登基,在位十八年,政治上他開創了弘治中興,婚姻上他不納妃一生只寵皇后一人,明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禎曾經評價明孝宗是“千古一帝”:“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皇帝有很多都是“後宮佳麗三千”。比如晉武帝,後宮的妃子竟然多到皇帝需要坐著羊車進行巡遊,羊車停在哪裡,他才能決定今晚與哪個妃子過夜的程度了。

    但是明朝,作為一個反常規的皇帝叢出的朝代,朱祐樘竟然一生只有一個女人,這樣的事情確實放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極為少見的。而且他的人生經歷也十分曲折,兒時的經歷更是令人扼腕嘆息。

    一、生於深宮,童年悽慘

    明孝宗的成長之路是一個溫暖而又淒涼的故事。

    一切都要從那場叛亂說起,廣西土司叛亂是在明朝成化年間極為頭疼的問題。成化皇帝曾經多次派兵來到廣西鎮壓,但是起義此起彼伏,火苗總是無法熄滅。

    後來成化皇帝撤換不力將帥,竭盡全力去掃平叛亂,終於將最後一處土司叛亂——廣西紀姓土司叛亂平定了下去。土司被剿滅後,其婦女兒童都被運到京師充作宮女太監,土司的女兒紀氏也被帶回了宮裡成為一個宮女。

    紀氏被分配到的工作是管理皇帝的私房錢。深宮之中,身邊的人都是太監或者宮女,自己的地位又很低下,紀氏的日子自然是不好過的。但是沒有辦法,自己畢竟是罪人之後,能夠活著也就實屬萬幸了。

    但是有一天,一個人的到來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這一天,他從太監口中得知,皇帝想要來巡視自己的小金庫,叫紀氏做好迎接的準備,紀氏也就做好準備,迎接皇帝的到來。

    皇帝來時,紀氏畢恭畢敬地跪在皇帝的面前,俯首叩拜。皇帝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女子,突然覺得這個女子“美貌聰敏”,心中有了想要臨幸的念頭,於是皇帝與紀氏留宿了一晚上。

    被皇帝臨幸應該是件好事,因為說不定之後就會被封為貴妃,飛黃騰達。但是其實在成化年間,這是不折不扣的劫難。成化皇帝是一個心理有些病態的人,他十分喜歡撫養了自己幾十年的奶媽萬氏,以至於登基之後便迎娶了自己的奶媽並封為貴妃。

    這位萬氏大皇帝十幾歲,而且是一個天性好妒的女人。她年歲大了,和成化皇帝沒有子嗣,十分生氣,憑藉成化皇帝的寵幸,她就秘密整死了那些有兒子的妃子和皇子——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皇帝。

    成化皇帝不相信是她殺死了自己的皇子和妃子,因此一直以為自己的皇子都早早夭折了。紀氏得到了皇帝的臨幸,這個事情會傳入萬貴妃的耳朵中,如果有了孩子,那麼母子二人都不能活命。

    但是上天仍舊還是讓紀氏懷孕了。萬貴妃知道之後,就派一個宮女前去將紀氏墮胎,她不能讓這個孩子生出來,最好連母親也一起殺掉。

    但是紀氏在宮中的人緣很好,那個宮女不忍心殺死這個還沒出生的小生命,竟然向萬貴妃謊報紀氏沒有懷孕,只是長了一個肉瘤。

    紀氏知道了這個事情後,也有過打胎的念頭,但是她最終還是放棄了,一個母親怎麼可能忍心殺掉自己腹中的孩子呢,更何況深宮之中生活如此孤獨,有個小孩子陪伴自己多好。太監和宮女們也都對這個還沒出生的小孩子充滿期待,他們希望這個小孩子的出生,可以使得深宮充滿活力,而且他們這樣的人一輩子也當不了父母,在這個孩子身上,他們看到了為人父母的幸福。

    不久後孩子出生,整個皇宮的太監宮女都很開心,他們集體照料這個孩子,並隱瞞這個孩子存在的事實來保護他。

    可是萬貴妃沒有停手,她最終還是知道了這件事。萬貴妃又派遣太監張敏前去溺死這個孩子,但是張敏卻沒有忍心去殺死這樣的一個孩子,他不願意讓這個小生命在自己手上夭折。他將這個孩子藏了起來,每天用米粉餵養,並且將皇子的訊息告訴了吳皇后。吳皇后被萬貴妃排擠,也便答應撫養這個孩子。

    就這樣,這個小皇子在太監,宮女和皇后的集體哺育下慢慢長大,他悲慘的童年在這些人的善良之下有了些許溫暖。

    二、眾人保護,登基成龍

    小皇子畢竟是皇室血脈,他的存在意味著他是長子,繼承大統是他的使命,也能更好地保護他。但是在萬貴妃的資訊封鎖下,成化皇帝仍舊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這個孩子。有一天,張敏在給皇帝梳頭,皇帝看著銅鏡裡蒼老的自己,連聲嘆息道:

    “哎,朕這麼多年了,連個兒子也沒有。”

    張敏聽見這個話,知道這是讓小皇子成為太子的最好時機,他連忙跪下,對著皇帝說:

    “陛下,其實您還有一個孩子!”

    成化皇帝大驚,立馬問其中緣由,張敏便說出了皇子的存在。皇帝十分高興,立刻決定將他立為太子。萬貴妃知道後暴跳如雷,就派人秘密殺死了紀氏,並且逼迫張敏自殺。但是宮女太監仍舊合力守護這個孩子,使得萬貴妃殺皇子的計謀沒有得逞。

    最終,皇子取名為朱祐樘,被立為太子。為了保護他的安全,皇太后親自撫養他。萬貴妃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她假意請皇太子吃飯,事實上是想毒死他。但是朱祐樘早在之前就得到太監宮女的叮囑,不要吃這頓飯。於是朱祐樘去赴宴,卻不敢吃菜,萬貴妃問他,他直接就說自己不敢吃,使得萬貴妃很沒有面子。

    好在,這個皇帝雖然從黑暗中出生,但是他為大明帝國帶來十八年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他是一個從愛心中出生成長的孩子,對於一切都很寬仁,治國也很有方。

    他一生只有一個妻子,也是受自己的童年影響,他不希望自己其他的孩子被這樣對待。這樣的一個皇帝,雖然另類,但是也令人感到溫暖。

    三、

    當年明月對明孝宗的評價是:“朱祐樘是一個好皇帝,也是一個好人。”

    縱觀歷史,雖然明朝人評價明孝宗是“千古一帝”級別的,多少有些拍馬屁的嫌疑,但是說他是一個好皇帝這卻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苦難是一塊試金石,有人因此對社會心懷怨恨,得勢後做出了一些危害社會的事情,有人卻在黑暗中追尋光明,實現自我救贖,明孝宗便屬於後者。

    當時,明孝宗從父親明憲宗手中接棒大明皇權的時候,他看到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百廢待興的大明。

    本來,自明英宗“土木之變”後,明朝的綜合國力就急速下降,加上明憲宗本人在位二十多年裡貪戀女色、安於享樂、荒廢朝政,這進一步激化了社會矛盾。可以說,如果不是明孝宗及時補救,大明朝的命運會變得更加坎坷。

    我們都聽過李世民和魏徵的故事,這篇記載於《資治通鑑》中的散文告訴我們,一個聖明的君主,要能夠接受批評,勇敢承認自己的錯誤。

    畢竟人力有窮時,我們個人的天賦是有限的,難免會犯錯,只有叢集智才能推動社會的平穩執行。

    但現實卻是,很少有人敢於直面自己的不足,歷史上就不乏被誅殺的諫言者。

    明孝宗這個人就很有意思。

    明孝宗上位後,把那些他爹丟給宦官、朝臣們的朝會、諫言制度又重新撿了起來,他本人在位18年間,不僅早朝和午朝經常召開,還繞過宦官,允許朝臣有大事可直接找自己稟告。

    明孝宗之所以這麼做:

    一方面是為了避免宦官干政,禍亂朝政的現象再發生;另一方面就是想整頓吏治,重塑朝廷的公信力。

    有史載弘治三年、九年、十五年這三個年份,經吏部考察後,被明孝宗罷官的貪官、酷吏都多達千人,其力度不可謂不嚴。

    除了嚴懲貪腐行為外,明孝宗還努力減免民眾賦稅,減輕人民負擔。

    過慣了苦日子,見識過權貴如何欺壓人的他,也曾多次下令不準勳貴和百姓爭利:“勳戚之家,不得佔據關津陂澤,設肆開墾,侵奪民利”。

    明孝宗愛民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最直接的就是人口的大幅增長,例如弘治元年登記在冊的有50207934人,到了弘治十七年,人口增至了60105835人,這足以說明明孝宗時期老百姓的生活是相當穩定、滿足的。

    或許站在我們今天的角度來看,明孝宗依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放在封建時期來談,這位守成之君,也稱得上是一位“好皇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九品芝麻糕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