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疼痛
一、原因
根據疼痛部位的不同,可分為前足痛、中足痛、足跟痛。
足底疼痛與哪些疾病有關
1.前足痛:包括拇外翻、拇內翻,趾畸形如錘狀趾、槌狀趾、爪形趾,痛風、蹠骨間神經瘤、前足骨折、蹠板損傷等疾病。
2.中足痛:包括平足症,肌腱炎、舟狀骨壞死、中足關節炎、足部囊腫、足底纖維瘤(Ledderhose病)等疾病。
3.後足痛:包括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足跟脂肪墊炎或萎縮、跟骨高壓症、跗管綜合徵、跟骨挫傷、跟骨骨折等疾病。
依據引起足底疼痛的疾病不同,病因不同:
1.內科疾病:包括痛風、糖尿病等引起的足底疼痛。
2.外傷:激烈活動引起的足部骨折、外傷引起的足部骨折等。
足底疼痛可能與哪些生活方式有關
1.大量喝啤酒、吃海鮮及動物內臟等引起尿酸增高,部分患者既往有痛風發作史。
2.不正確的走路姿勢,導致走路摩擦擠壓腳底。
3.長期穿不合腳的鞋子如過硬、過小,高跟鞋等也會導致足底疼痛。
4.習慣於久站、走路過多過久等,都可能導致該症狀的發生。
5.不控制飲食,導致體重過高。
二、就醫
外傷致足底明顯畸形、足底疼痛影響到日常生活時應儘快就診。
足底疼痛就醫前準備:
足部骨折或扭傷等急性期,應注意適度冰敷,保持受傷足部不要受力,儘快就診。
足底疼痛科室就診:
1.足底疼痛時,建議首診骨科。
2.既往有痛風發作史,急性足底疼痛,疼痛劇烈,主要以足底前內側為主,建議就診風溼免疫科。
3.既往有糖尿病史,表現為疼痛、伴有麻木的患者應考慮就診內分泌科。
足底疼痛檢查:
一.查體
檢查足踝活動度、足部是否有畸形、足底是否有壓痛、腫脹、皮下出血等。
二.影像學檢查:
1.超聲檢查
可以瞭解足底筋膜厚度、炎性水腫等情況。
2.X線檢查
可用於瞭解是否有足底部骨折、骨骼畸形、關節炎的情況,尤其適用於有外傷史的患者。
3.磁共振成像(MRI)檢查
特別適用於頑固性足底疼痛的患者(超過12個月),用於清楚瞭解足底筋膜及軟組織情況。
三、診斷
引起足底疼痛的疾病有很多,如拇外翻、平足症、足底筋膜炎、蹠骨間神經瘤等,醫生會根據患者年齡、症狀等情況,結合磁共振成像(MRI)、B超等相關檢查,進行明確診斷。
診斷足底疼痛的疾病:
1.拇外翻
是一種常見的拇趾外翻畸形,會導致區域性的疼痛、穿鞋、行走等都受限制,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活動,X線表現為蹠趾關節半脫位、第一蹠骨內側增生骨贅,第一蹠骨內翻,可進行診斷。
2.平足症
平足症的患者足弓低,有一定的後足外翻,久站或走路較多時足底疼痛,在負重位的足部正側位X線片上,可能表現縱弓塌陷、距骨內傾、跟骨外翻、跗骨間關節半脫位等,綜合病史、症狀、體徵、檢查結果即可診斷。
3.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最常引起後足和足跟疼痛的原因。
疼痛通常出現於蹠筋膜的跟骨內側附著處。
在晨起下床邁出第一步疼痛時劇烈,步行數步後反而有緩解趨勢。
查體可發現跟骨內側蹠筋膜附著點壓痛。
常根據臨床症狀便可診斷。
4.蹠骨間神經瘤
常被稱為Morton神經瘤,患者主要表現為第3、4蹠骨頭之間區域的燒灼痛,也有部分患者為針刺樣或痙攣樣疼痛,疼痛時間持續長久,嚴重者可數年。直接觸診可有壓痛。
臨床主要為超聲或磁共振成像(MRI)進行影像學檢查。
足底疼痛需要與哪些疾病鑑別:
足跟脂肪墊炎或萎縮,其症狀和疼痛部位同足底筋膜炎相似,但透過查體壓痛點可以鑑別,足底筋膜炎主要為足底跟部的內側壓痛,而足跟脂肪墊炎以中央壓痛為主,另外,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結果,也可輔助鑑別診斷。
四、治療
根據病因不同,選擇不同的治療。
1.足底疼痛家庭治療:
儘量穿寬鬆舒適的鞋,減少久站久走。
2.如為痛風患者,應注意飲食,減少嘌呤攝入,不要喝啤酒、食用動物內臟等,遵醫囑服藥。
3.術後患者應注意聽從醫生安排,進行功能鍛鍊。
4.如體重過高,應適度減重,以促進恢復。
5.如為糖尿病患者,應注意監測血糖。
足底疼痛專業治療。
針對早期疼痛較輕的患者,可以非手術治療,主要包括鍛鍊、改變鞋子或使用支具等,當畸形較重、疼痛較重的患者,則需要手術治療。
2.足底筋膜炎
當症狀出現時,應適當休息。治療以保守治療為主,包括口服藥物、理療、牽拉鍛鍊等,以緩解和消除炎症。
3.平足症
目前,主要治療方法分為支具治療和手術治療。對於下肢力線較好的、無明顯症狀的、柔韌性平足,可使用佩戴足弓墊的方法抬高足弓、改善足底壓力分佈;但對於力線偏斜伴有明顯症狀的平足患者,往往需要手術治療,糾正力線,改善行走功能。
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切除趾神經瘤。
五、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合理飲食,糾正不正確的走路方式、減重、改善鞋子、戒菸限酒等。
足底疼痛飲食。
1.痛風患者,應注意避免食用嘌呤含量高的食物、飲品,如含糖量高的飲料、啤酒、動物內臟、海鮮等,注意適量飲水。
足底疼痛生活習慣
1.戒菸限酒。
2.保持合理的體重,適當鍛鍊。
3.規律作息。
4.避免長時間走路、久站,或過於劇烈的運動。
5.減少穿尖頭高跟鞋。
足底疼痛
一、原因
根據疼痛部位的不同,可分為前足痛、中足痛、足跟痛。
足底疼痛與哪些疾病有關
1.前足痛:包括拇外翻、拇內翻,趾畸形如錘狀趾、槌狀趾、爪形趾,痛風、蹠骨間神經瘤、前足骨折、蹠板損傷等疾病。
2.中足痛:包括平足症,肌腱炎、舟狀骨壞死、中足關節炎、足部囊腫、足底纖維瘤(Ledderhose病)等疾病。
3.後足痛:包括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足跟脂肪墊炎或萎縮、跟骨高壓症、跗管綜合徵、跟骨挫傷、跟骨骨折等疾病。
依據引起足底疼痛的疾病不同,病因不同:
1.內科疾病:包括痛風、糖尿病等引起的足底疼痛。
2.外傷:激烈活動引起的足部骨折、外傷引起的足部骨折等。
足底疼痛可能與哪些生活方式有關
1.大量喝啤酒、吃海鮮及動物內臟等引起尿酸增高,部分患者既往有痛風發作史。
2.不正確的走路姿勢,導致走路摩擦擠壓腳底。
3.長期穿不合腳的鞋子如過硬、過小,高跟鞋等也會導致足底疼痛。
4.習慣於久站、走路過多過久等,都可能導致該症狀的發生。
5.不控制飲食,導致體重過高。
二、就醫
外傷致足底明顯畸形、足底疼痛影響到日常生活時應儘快就診。
足底疼痛就醫前準備:
足部骨折或扭傷等急性期,應注意適度冰敷,保持受傷足部不要受力,儘快就診。
足底疼痛科室就診:
1.足底疼痛時,建議首診骨科。
2.既往有痛風發作史,急性足底疼痛,疼痛劇烈,主要以足底前內側為主,建議就診風溼免疫科。
3.既往有糖尿病史,表現為疼痛、伴有麻木的患者應考慮就診內分泌科。
足底疼痛檢查:
一.查體
檢查足踝活動度、足部是否有畸形、足底是否有壓痛、腫脹、皮下出血等。
二.影像學檢查:
1.超聲檢查
可以瞭解足底筋膜厚度、炎性水腫等情況。
2.X線檢查
可用於瞭解是否有足底部骨折、骨骼畸形、關節炎的情況,尤其適用於有外傷史的患者。
3.磁共振成像(MRI)檢查
特別適用於頑固性足底疼痛的患者(超過12個月),用於清楚瞭解足底筋膜及軟組織情況。
三、診斷
引起足底疼痛的疾病有很多,如拇外翻、平足症、足底筋膜炎、蹠骨間神經瘤等,醫生會根據患者年齡、症狀等情況,結合磁共振成像(MRI)、B超等相關檢查,進行明確診斷。
診斷足底疼痛的疾病:
1.拇外翻
是一種常見的拇趾外翻畸形,會導致區域性的疼痛、穿鞋、行走等都受限制,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活動,X線表現為蹠趾關節半脫位、第一蹠骨內側增生骨贅,第一蹠骨內翻,可進行診斷。
2.平足症
平足症的患者足弓低,有一定的後足外翻,久站或走路較多時足底疼痛,在負重位的足部正側位X線片上,可能表現縱弓塌陷、距骨內傾、跟骨外翻、跗骨間關節半脫位等,綜合病史、症狀、體徵、檢查結果即可診斷。
3.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最常引起後足和足跟疼痛的原因。
疼痛通常出現於蹠筋膜的跟骨內側附著處。
在晨起下床邁出第一步疼痛時劇烈,步行數步後反而有緩解趨勢。
查體可發現跟骨內側蹠筋膜附著點壓痛。
常根據臨床症狀便可診斷。
4.蹠骨間神經瘤
常被稱為Morton神經瘤,患者主要表現為第3、4蹠骨頭之間區域的燒灼痛,也有部分患者為針刺樣或痙攣樣疼痛,疼痛時間持續長久,嚴重者可數年。直接觸診可有壓痛。
臨床主要為超聲或磁共振成像(MRI)進行影像學檢查。
足底疼痛需要與哪些疾病鑑別:
足跟脂肪墊炎或萎縮,其症狀和疼痛部位同足底筋膜炎相似,但透過查體壓痛點可以鑑別,足底筋膜炎主要為足底跟部的內側壓痛,而足跟脂肪墊炎以中央壓痛為主,另外,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結果,也可輔助鑑別診斷。
四、治療
根據病因不同,選擇不同的治療。
1.足底疼痛家庭治療:
儘量穿寬鬆舒適的鞋,減少久站久走。
2.如為痛風患者,應注意飲食,減少嘌呤攝入,不要喝啤酒、食用動物內臟等,遵醫囑服藥。
3.術後患者應注意聽從醫生安排,進行功能鍛鍊。
4.如體重過高,應適度減重,以促進恢復。
5.如為糖尿病患者,應注意監測血糖。
足底疼痛專業治療。
1.拇外翻
針對早期疼痛較輕的患者,可以非手術治療,主要包括鍛鍊、改變鞋子或使用支具等,當畸形較重、疼痛較重的患者,則需要手術治療。
2.足底筋膜炎
當症狀出現時,應適當休息。治療以保守治療為主,包括口服藥物、理療、牽拉鍛鍊等,以緩解和消除炎症。
3.平足症
目前,主要治療方法分為支具治療和手術治療。對於下肢力線較好的、無明顯症狀的、柔韌性平足,可使用佩戴足弓墊的方法抬高足弓、改善足底壓力分佈;但對於力線偏斜伴有明顯症狀的平足患者,往往需要手術治療,糾正力線,改善行走功能。
4.蹠骨間神經瘤
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切除趾神經瘤。
五、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合理飲食,糾正不正確的走路方式、減重、改善鞋子、戒菸限酒等。
足底疼痛飲食。
1.痛風患者,應注意避免食用嘌呤含量高的食物、飲品,如含糖量高的飲料、啤酒、動物內臟、海鮮等,注意適量飲水。
足底疼痛生活習慣
1.戒菸限酒。
2.保持合理的體重,適當鍛鍊。
3.規律作息。
4.避免長時間走路、久站,或過於劇烈的運動。
5.減少穿尖頭高跟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