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imee430
-
2 # 隨風而行WSSF
肌膚接觸其實是媽媽和寶寶這兩個“人”的相互需要,需要“在一起”,是這兩個人之間的一種親密互動。
在孕期時,媽媽就是寶寶的家,子宮就是寶寶的臥室。分娩後,寶寶需要一個像子宮一樣熟悉親密的家,在媽媽這個熟悉的家人帶領下,逐漸認識和熟悉子宮外新的世界。
分娩後,寶寶光著身體趴在媽媽身上,貼著媽媽,可以感受到在子宮裡時一樣的心跳,聽到媽媽的聲音,聞到媽媽的氣味。
媽媽乳房有和羊水一樣的氣味,寶寶感受到這些熟悉的刺激,會更安心專注地開啟自主尋乳吃母乳的第一步。
寶寶從子宮來到了媽媽懷抱裡,家依然是媽媽,子宮內外的家無縫切換,對寶Bora說,媽媽就是初來世界的安全港灣。
肌膚相親,能刺激媽媽愛的荷爾蒙——催產素更好分泌,感受到初為人母的甜蜜和幸福,更願意頻繁哺乳,為照顧寶寶而付出。
寶寶需要貼著媽媽,媽媽也需要貼著寶寶,倆人產後需要貼在一起,一起來逐漸適應子宮外的生活。
正是因為這些本能的母嬰相互需要,肌膚接觸在餵養諮詢中被大量的推薦和廣泛的使用,可是,肌膚接觸僅是如此嗎?
肌膚接觸其實是媽媽和寶寶這兩個“人”的相互需要,需要“在一起”,是這兩個人之間的一種親密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