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619197602768424

    火流星砸中邊陲小鎮, 律師: 隕石所有權或屬於國家。

    雲南多山,平整且肥沃的壩子自然成了當地人眼中的“寶地”。而有的地方也會以當地壩子數量為名,比如西雙版納,傣語中就是“十二塊壩子”之意。

    勐遮,是這十二塊版納的其中之一,傳說是佛祖釋迦牟尼將湖泊變成良田的地方。2018年6月1日晚,火流星劃過西雙版納的夜空,“大珠小珠落玉盤”。據目前判斷,其空爆後殘餘的隕體主要散落在了這塊壩子上,良田又變聚“寶”盆。

    聽聞田間地裡可以找到外星來物,且還可以賣個好價錢後,當地以及附近的村民展開了尋寶。一石激起千層浪,其他省份甚至邊境線外緬甸等國的收藏家愛好者也前來湊熱鬧。村寨裡擠滿了不同牌照的車。

    橫在甘蔗地水稻田裡的土馬路上,有的村民騎著機車或機動三輪來來去去。要是碰見陌生的面孔,他們的問候語並不是“多召哩”,而是一句“你買隕石嗎?我有。”

    不時也有穿著筒靴的村民從地裡跨上馬路,相互簡單詢問著彼此的“收穫”。有的並不願多語,邊走邊甩著手中的竹棍,四下打量了一會後,將棍子扔進了一邊的稻田中。

    尋石獵寶

    在火流星“光臨”後的三四天裡,村民回憶,起碼有上千人在壩子或小坡上撿“小星星”。綠意拂過的甘蔗地裡,各色的陽傘和草帽點點散落其間,緩緩無序地遊移。

    尋石勁最熱的時候,有的還要挑燈夜戰。晃動在田裡的小電筒,閃出了當晚最亮的“星光”。

    一根竹棍,一雙筒靴,是尋寶人的標配。“石頭從天上掉下來的時候衝擊力大,在泥土地裡會砸出很深的洞,大概這麼深。”一村民比劃著,拇指和食指拉出十公分的距離,雖然他也不知道這是哪來的資料。“這地容易下雨,洞就積水,不好觀察。所以用棍子探洞找石頭。”

    在湧入勐遮鎮尋找隕石的人流中,還有一群被稱為“隕石獵人”的隕石收藏愛好者。一旦嗅到了隕石的“出沒”,他們便會聞風而動。帶上個人積蓄,踏上也許沒有收穫的尋石路,自負盈虧。

    蔣維就是其中之一。其曾在南京從事汽修貿易,後退居二線,只因愛好投身到隕石收藏。目前,他的一個身份是中國科學探險協會隕石科學考察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公開的資料顯示,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是由民政部登記的社會組織。2015年,該協會下全國首家由科學界領導和支援的隕石科學考察專業委員會成立。

    透過隕石圈內流傳的影片,確認西雙版納應該有隕石光臨後,6月2日下午兩點半,蔣維飛抵西雙版納。輾轉了幾番,晚間的時候找到了曼倫村被“星運”砸中屋頂的村民家。

    考慮到時間太晚怕打擾到人家,蔣維、北京天文館隕石專家張寶林一行便在門口守到了凌晨五點。

    行家鑑寶

    在那之後,陸陸續續,六塊,二十幾塊,一百多塊,兩百多塊……被發現的數量持續遞增,村上的人知道來了隕石專家,都捧著各自的幸運前來。

    “隕石獵人”們也在這些從地裡蒐羅出寶貝的村民手中,鑑寶收購。他們表示,此次隕石散落於平地和居民區,實屬難得。

    “如果在荒山野外,技術力量和人力都有限。一般用GPS或者金屬探測儀協助搜尋。”而去年中秋香格里拉的隕石搜尋,是每個愛好者的“痛”。“那次隕落位置不好準確判斷,且散落區在大山中。在那找人都困難,更別說找一塊可能只有拳頭大小的石頭了。”

    隕石真假,行家透過觀察便知一二。

    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李世傑在接受封面新聞採訪時解釋,隕石在墜落過程中與大氣層摩擦高溫燃燒,導致表面熔融,會產生一層毫米甚至微米層級的玻璃質層。“這層黑色燃燒的痕跡,就是熔殼。”而氣流衝擊形成的熔流線,或者麵糰小凹坑似的氣印,都能輔以佐證。

    同時,他也告知,這次發現的隕石並不屬於少見的月球或者火星隕石,只是相對普通的球粒隕石。

    當然,肉眼觀察只作輔助,完全確定其真假還需要掃描電鏡、電子探針等儀器來鑑定。

    對於6月1日在雲南西雙版納發生的這次天文現象,雲南天文臺科普中心常務副主任張興祥確認是典型的“火流星”現象。“但所發現的疑似隕石,也還需要權威機構的進一步鑑定,最終訊息以官方為準。”

    在現場駐紮獵人們,將獲取的隕石於3日下午打包快遞寄往北京市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進行檢測研究。

    隕石之價

    官方的不確定,並不能抑止坊間的暗湧。

    傳言如螺旋式地上升。口舌間,朋友圈,微信裡,全是讓村民甚至幾百幾千公里外的吃瓜群眾,有點讓人懷疑卻又感到興奮的資訊。

    隕石到底能賣多少,村民們對於真假外最關心的問題。一位曾出現在村莊的白髮“專家”的話,讓村民們將信將疑。流傳的影片裡,這位“專家”手握石頭,慷慨激昂。“這是上天賜予這裡的神物。”

    “他說一克可以賣五萬呢。”一村民回憶。不過,“專家”除了在村民間發表演講外,也未見有所收購。

    “價格有點誇張。” 家住曼倫村曼楷龍小組的玉姐也曾見過白髮者。“不過他有的話,村上的人也挺贊同。這些隕石,對於我們來說,的確是來自上天的眷顧,極其珍貴。”

    玉姐和其他村民一樣,把自己發現的隕石小心地包裹進一塊勾有兩圈橘色線框的手編白棉布裡。過傣家節時,這種棉布會專門用來包孝敬給老人的錢和蠟燭。同時,她也計劃著出讓隕石換點錢,用於村裡的防洪建設。

    期待能早點遇到識貨之人的,還有巖香開一家。他家發現的隕石,也是全村認為最有希望賣個好價錢的。

    1日晚一塊重84克的隕石擊中了曼倫村巖香開家的屋頂,被打穿的瓦片,留下了這天外飛仙“肇事”的證據。

    這塊被初步認定的新鮮球粒石隕石,經媒體曝光後關注度高,且隕石本身又具有“故事性”,隕石圈也公認“有價值”。如今,隕石也被巖家用四方的玻璃罩著“供奉”在家中,來往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但巖家很擔心,因為人群中有不少人預謀“狸貓換太子”,還有人冒充蔣維徒弟想騙取信任拿走寶貝。“所以希望快點出讓。二十萬,就這個價了。”

    9日,一些關於該隕石被收購的傳言也流出,但截至17時也未得到相關有效證實。對於村裡的各類反應,早前,官方也作出提醒。要村民和“尋寶人”保持理性、謹慎,因為擔心有人來炒作以後把假隕石混在中間牟取暴利。

    臨時市場

    另一邊,隕石獵人們的收購也開始了。

    曼倫村曼滿小組的小玉,騎著機車一路打聽下,顛簸著來到了離家有十幾分鍾車程的曼楷龍小組。因為她們聽說,那有“專家”在買隕石。

    這塊指甲蓋大小的寶貝,小玉對其估價是六千塊。“之前聽有人說可以賣到一萬。”

    一方圓桌,幾張矮凳,隕石收藏愛好者們搭起了臨時的交易市場。一收購者將小玉的石頭放於電子秤後,抬頭問道“不到八克,狀態也不錯。你想賣多少錢。”

    小玉側身對著小姐妹一笑“我不知道。”“你想要多少嘛。”“我不知道啊。”

    “想要很多很多。”看熱鬧的人叫嚷著。

    幾個回合後,收購者們豎起食指和中指。“兩千。”小玉癟了下嘴“別人有說一萬的。”對方笑笑,“現在沒這個收購價,一克通常情況一兩百就夠了。不可能比黃金還貴。”

    圓桌旁邊有人附和著:“你再自己儲存幾天,這裡的天氣潮溼,也會對石頭有耗損,就會貶值的。”小玉聽罷,低頭和身邊人私語幾句後,將握有石頭的手伸向了買方。

    “開張了,開張了。”買主將隕石收進塑膠密封袋,用記號筆寫上“2000,001”。

    前來出讓隕石的,不只小玉一個。有的大跨步撥開人群走近圓桌旁,一開口便是“一克四千”,沒有任何還價的意思。而有的則張望半天也遲遲不肯報價,在人群中探了半天腦袋,最後卻一拍屁股騎上機車,撲哧撲哧駛向村口。“不賣了,不賣了。”

    對於村民的各種決定,收購者們也不多言。“買賣雙方遵循自願原則,隕石的價格不是由個人說了算,都是市場來定。”

    “有了成交才有了價格。”一位隕石收藏者表示,各個買主的需求不同。有的想用於科研,有的則注重藝術性,符合自身意願的藏品在買主眼中才有價值。“隕石一旦進入交易,就有可能經歷一輪又一輪的成交。這個過程中它也在不停地被髮掘價值。”

    最近,一顆稱是於雲南香格里拉發現的石隕石,出現在了某公開的網路拍賣平臺上,7.7克,新鮮且顆粒完整沒有破皮。最終,一拍買者以3688元的成交價格競得。

    隕石交易

    隕石流入市場,經歷的也許就是買入,賣出,買入,賣出……的過程中。有時落入私人藏家手中,有時或被陳列於博物館內,或者進入科研所被“解剖”。

    隕石的收藏愛好者們,也是交易者。他們在涉山下鄉的尋石路上,和同行交流隕石的鑑定中,煉就“火眼金睛”。菜鳥階段吃虧“交學費”也是不可避免的事,但大多都不願多提及。

    積累到一定的底氣,收藏愛好者們的觸角會伸到國外。大型的展覽如美國圖森國際礦物珠寶展,以及一些綜合博物館舉辦的特展,同樣是他們搜尋“獵物”的陣地。

    2016年,一對肯亞兄弟在Sericho南部哈巴韋地區尋找家中駱駝的途中,發現了天外來客中最稀有的橄欖石鐵隕石。其樣品也在2017年的某國際礦物展上亮相,驚豔四座。

    “一定要拿下。”礦展上,蔣維一眼將其相中。據他講述,之後自己便趕赴了肯亞,在兩兄弟手中收購了一批作為收藏。

    同樣在這些展覽中“捕獵”的,還有國外一些賺差價,做資源搭橋的中間商。“這些私人廠商也是收藏家,會與博物館作藏品的置換,然後再將換來的藏品出售給有意願的買主。”一位姓馮的隕石愛好者透露,一些做科研的機構也會參與到這樣的交易中。

    “科研經費有限時,就拿出已經研究過的樣品,交換私人藏家中的隕石,透過對其研究瞭解行星的組成。比如要是找到有水的痕跡,那一定是重大發現。”

    目前來講,這樣的交流只存在於一個小範圍內,隕石收藏還屬於小眾,相應的市場也不夠完善。不過,業內人士也認為,如果說1976年吉林的隕石雨為國內隕石科研下了一場甘淋,2013年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的隕石墜落刮來了尋寶風,那2017年香格里拉以及今年西雙版納火流星事件的引爆,國內的隕石愛好收藏圈,將迅速擴大。

    來自星星的你,到底屬於誰?

    律師:主流觀點認為所有權屬國家

    從去年的一萬一克懸賞雲南香格里拉隕石,到今年西雙版納爆出的“天價”隕石,只要有這個天外來物的出現,似乎就會引起一輪尋寶熱。

    誰先找到誰就得,似乎成為這個“尋寶”遊戲裡的規則。但有觀點認為隕石的歸屬權尚存爭議。

    中國《憲法》《物權法》規定:土地屬於國家或集體所有;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都屬於國家或集體所有。

    其中這個“等”字,存在著空隙以及探討的餘地。

    雲南冰鑑律師事務所律師趙雲曙說,隕石作為天外來物,中國法律並未對其所有權的歸屬作出明確規定,不過目前中國主流的法律觀點認為隕石是一種特殊的礦產,其所有權屬於國家。

    趙雲曙也提到了之前的一起隕石官司,從目前的結果看也可判斷一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市牧民朱曼在自家草場上發現了一塊17噸重的隕石,並認其為己有25年。直到2011年,這塊隕石被阿勒泰市政府拉走。

    之後,朱曼向法院提起訴訟,希望阿勒泰市政府歸還隕石。法院一審、二審均判決駁回起訴,朱曼提出申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階人民法院將此案發回阿勒泰地區中級人民法院重審。2018年1月3日,重審判決下達,法院駁回了朱曼的訴訟請求。

    “但根據目前法律,的確也沒未作出規定隕石所屬權,所以也是允許隕石在民間的流動和交易。”同時,趙雲曙也表示,在隕石交易過程中,如果出現詐騙的情況,涉案人士也會受到相應的處罰。“並不會因為交易物品的性質有什麼改變。”

    來源:網易新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雪紡藍色襯衣被黑褲子染色後怎麼洗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