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閒又一歲

    《三國演義》中智者的化身當屬(諸葛亮),他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事,書中講述了許多有關他的膾灸人口的故事,如(舌戰群儒),(七擒孟獲),(借東風),(空城計)。

  • 2 # 使用者4246211811486

    說袁紹和曹操相比,人數眾多,但是曹操卻贏了,當今曹操坐擁百萬之眾,不可與之為敵。又說孫家經營江東,歷經三世,地勢險要,人民依附,可以當做援助但不可以圖謀。又說益州劉璋闇弱,是上天給予劉備的禮物,讓劉備坐擁益州,派上將鎮守荊州,內修政治,外結好孫權。等到天下有變,出秦川,攻入中原,討伐姦凶,興復漢室!

  • 3 # 消失的鷹507

    諸葛亮是從戰略構想方面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

    當時的曹操透過官渡之戰打敗袁紹之後,統一了北方,兼併了袁紹的土地,實力大增,所以說他是佔有天時的;孫權的父親孫堅本就起於江東,人民久受其好處,自然依附他。又經過了孫策的統治,到了孫權,根基已經是很牢固了,難以動搖。

    荊州是天下的腹地,佔據了荊州,就相當於掌握了主動權,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戰略地點,非奪取不可。同時還可以發展自己的實力,進而成就帝業的,也就只有西川了。而當時西川的劉璋很昏庸,根本就無力保護,所以不妨取西川,再取漢中,而後取天下。

  • 4 # 淘米水p

    諸葛亮分析天下形勢的句子是: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劉備分析天下形勢的句子是:漢室顧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

    隆中對選自《三國志》作者陳壽西晉史學家,中國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時的談話內容(促成三國鼎立的戰略決策)。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隆中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

  • 5 # 獨釣寒江雪147990327

    三顧茅廬中諸葛亮從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和宦官爭鬥開始,董卓帶兵火燒洛陽,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處處佔據主動,而東吳孫權歷經三代人苦心經營,力量不容小覷,其他各方實力相對較弱,三國割據預料之中,但是蜀國地處偏遠,無論人口還是糧食都不如東吳和曹魏,所以聯吳抗曹是唯一出路。

  • 6 # 關中小卒

    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

  • 7 # 快樂向上20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故事很多,基本上都是膾炙人口的,比如諸葛亮剛出道時的隆中對,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

    後諸葛亮為了說服東吳共抗曹操,舌戰群儒,說服了東吳的所有文臣。

    在赤壁之戰前夕,為了配合戰爭的勝利,草船借箭和借東風,幫助周瑜火燒赤壁。

    最後諸葛亮六出祁山成就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8 # 使用者4050668572066

    三國演義是中國的四大名著,裡面人物眾多,主要人物有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趙雲,曹操,司馬懿,孫權,周瑜,魯肅等等。其中諸葛亮的故事很多,幾乎人人皆知的故事有:孔明草船借箭,孔明借東風火燒赤壁,七擒孟獲,空城計嚇退司馬懿,諸葛裝神收割小麥,八卦陣大勝司馬懿,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時期誰提出孫劉二聯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