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278778806501

    中國電影史一般被劃分為搖籃時期的中國電影、抗戰前後的中國電影、解放區的中國電影、新中國十七年電影、“文革”時期的中國電影、新時期的中國電影。在這裡,鑑於中國電影發展的複雜性,且考慮到藝術高考影視編導專業考生的特殊性,我們從藝術高考大綱對這部分知識的要求出發,按上面提及到的中國電影史的分歧進行簡要概括。


    一、搖籃時期的中國電影(19世紀至20世紀30年代初)


    1.“西洋鏡”和第一部中國產片


    就目前所知,華人第一次看到真正的電影,可能是在1896年8月2日上海許願“又一村”的一次遊藝活動上觀賞舶來品“西洋影戲”。從此,電影的放映活動逐漸在上海、北京、廣州、天津等大中城市多了起來。北京豐泰照相館是第一家由華人任慶泰(1850~1932,字景豐)開設,並以拍攝戲裝照聞名的照相館。


    1905年春夏之交,中第一部中國產片《定軍山》誕生,標誌著電影藝術在中國的誕生。《定軍山》是一部由譚鑫培主演的戲曲片,該故事取材於古典小說《三國演義》第70回合第71回,作為默片的《定軍山》只選取了整齣戲中“舞刀”、“請纓”、“交鋒”等幾個“做”、“打”片斷。


    2.第一批短片


    1913年,年輕的張石川和鄭正秋在上海創辦了“新民公司”,並拍攝了中第一部故事片《難夫難妻》。其後又拍攝了《黑籍冤魂》,《一夜不安》等。同年,黎民偉在香港也拍攝了一部故事片《莊子試妻》,並首次在電影中使用女演員嚴珊珊,也是中國的第一部出口片。


    3.商務印書館和第一部故事片


    1917年,商務書館收購美華人器材,成立了“活動影戲部”,拍攝《商務印書館放工》、《慶祝歐戰勝利遊行》等影片,開攝製紀錄片之先河。


    4.“三大公司”和新舊兩派


    中國早期電影的“三大公司”指明星(張石川、鄭正秋,舊派)、天一(邵醉翁,商業路線)、聯華(洪深、孫瑜,新派)。


    5.型別電影與武俠片初期


    中國早期電影型別片主要有喜劇片、歌舞片、言情片、偵破片等。


    武俠片以明星公司的《火燒紅蓮寺》一炮而紅以後,緊接著便有“昌明”、“暨南”等公司的《火燒平陽城》、《火燒七星樓》等步其後塵,以至於形成了一個數量可觀的“火燒”系列。


    6.第一代導演和早期中國電影的敘事模式


    中國電影的“第一代”導演主要有鄭正秋、張石川、洪深、孫瑜等。


    早期中電影的敘事模式主要有時序性敘述、單線條結構(始終無二事,貫穿只一人)、外視點角度(全知視點,即無所不知的角度)、大團圓結局。


    二、抗戰前後的中電影(1931~1949)


    從無聲片到有聲片


    中國第一部不完整的有聲片是《桃李劫》(1934)。


    2.“左翼電影”的興起


    “左翼電影”的興起主要有以下背景:


    (1) 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抗日情緒全面高漲(1931年9月18日至1932年1月28日)。


    (2) 鴛鴦蝴蝶派的影片票房慘敗


    (3) 公司老闆改弦易轍。


    (4) 中共加強對電影的關注。


    3.“國防電影”的提出


    “國防電影”與國防文學“的口號相互呼應。1936年1月,由蔡楚生等發起成立上海電影界救國會,主張以電影為武器、對準國防線內外的敵人、攝製鼓吹民族解放的影片。伺候8年,無論在上海還是在”大後方“、愛國的電影工作者拍攝了大量抗日電影,起來了巨大的戰鬥作用,例如《保衛我們的土地》、《八百壯士》、《火的洗禮》、《東亞之光》、《風雲兒女》等。


    4.“軟性電影“的干擾


    “軟性電影”奢談“讓眼睛吃冰激凌,讓心靈做沙發椅”,對中國早期電影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干擾。


    5.“孤島電影”的奇觀


    所謂“孤島”是指上海淪陷後太平洋戰爭爆發前(1937~1941)的上海英法租界和公共租界,與香港這兩處相對平靜的“特殊地方”。


    6.“殖民電影”的怪胎


    “殖民電影”指日本人在淪陷區拍攝的大量紀錄片和故事片。如《聖戰》、《新土》等。1937年海在東北成立了“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簡稱“滿映),至戰爭結束時共拍攝了100餘部故事片和200餘部紀錄片,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李香蘭(日名山口淑子)主演的《支那之歌》、《戰爭之街》、《白蘭之歌》等影片頗大。


    7.抗日戰爭勝利後的現實主義電影


    1946~1949年是中國現代史上得一個轉折時期。在中國電影史上,這幾年也是一個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在光復後的上海,主要有“崑崙“和”聯華“兩家電影公司拍攝一批風格各異的影片。


    三、解放區的中國電影


    1937年以後,袁牧之、陳波兒、司徒慧敏、吳印鹹等電影工作者到了延安。不久,成立了“延安電影團“,並利用賀蘭人伊文斯贈送的器材,相繼拍攝了《延安與八路軍》、《白求恩大夫》、《戰鬥與生產結合起來》等紀錄片。


    四、新中國十七年電影(1949~9166)


    1949年7月,全國第一次“文代會”召開,解放區合國統區兩支文藝(電影)隊伍大會師,揭開了新中國電影的序幕。至1966年“文革”結束的十七年間,風風雨雨一路走來,可謂是“道路坎坷、成就輝煌、反反覆覆、問題不少”。


    五、“文革”時期的中國電影


    1.中國電影遭遇浩劫


    從1964年對《早春二月》的批判開始,到1965年對《舞臺姐妹》的批判,一大批優秀影片被打為“毒草”,被扣上“資產階級人性論”、“修正主義”、“美化階級敵人”的帽子,成為曠日持久的“文化大革命”的前奏。


    2.“樣式戲”電影和“三突出”原則


    “樣式戲”指的是六個京劇,即《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龍江頌》、《海港》和兩個芭蕾舞劇《白毛女》、《紅色娘子軍》。


    3.故事片生產的恢復和其中的政治較量


    1973年,周恩來提出要大抓電影工作,恢復故事片拍攝,至1976年9月共拍攝故事片70部左右。其中,一部分是重拍片,一部分是政治宣傳片,大多質量平平。重拍片如《平原游擊隊》、《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等皆新不如舊也;政治宣傳片除《閃閃的紅星》等幾部好片子以外,也都是乏善足陳。


    六、新時期的中國電影(1978~)


    1.中國電影的復甦


    以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的改革開放,突破了“文藝從屬政治”、“文藝服從政治”的禁錮,“雙百”為方針重新提出,中國電影電影從生產(100部/年)觀眾(279億/人次)到導演都表現出繁榮複述的景象。


    2.20世紀80年代出現了五世同堂的局面


    “第二代”以湯曉丹為代表(曾拍過《渡過偵察機》等影片,1979~1983年又相繼執導了《傲蕾一蘭》、《南昌起義》、《廖仲愷》等三部影片。


    “第三代”:謝晉至今寶刀未老,作品有《Wrangler》、《天雲山傳奇》、《芙蓉鎮》、《啊,搖籃》、《高山下的花環》、《最後的貴族》、《鴉片戰爭》等;謝鐵驪也拍了《大河奔流》、《今夜星光燦爛》、《紅樓夢》等。此外,像凌子風、李俊、水華、謝添、成蔭等,也都有新作問世。


    四、五代導演創作群都是在20世紀80年代嶄露頭角的。


    3.脫穎而出的“第四代”


    在“第二代”只有個別導演碩果僅存,“第三代”導演也逐步淡出影壇的時候,一批年輕的導演(我們稱之為“第四代”)已脫穎而出了。他們找到了巴讚的紀實美學為武器,喊出了“電影語言現在化”、“丟掉戲劇柺杖”,甚至“與戲劇離婚”的口號,雖然不免偏頗,但有創新精神。


    “第四代”從1979年嶄露頭角,風靡五年。1984年“第五代”異軍突起後,雖然他們仍在拍片,但其創作理念已逐漸被新一代的創作鋒芒所掩蓋。


    4.中國電影“新浪潮”的“第五代”


    “第五代”指的是“文革”後首批進入電影學院的78級導演班為主題的創作群體。他們既是“文革”的參與者,又是受害者,且大部分被貶到社會的最底層。對社會底層的真切感受,使正統教育下萌生的幻想破滅,決定了“第五代”


    的“叛逆”和“反思”的精神品性。“叛逆”和“反思”成為他們探索的主要特徵,被人們稱之為“紅衛兵情節”


    “第五代”的主將是張藝謀和陳凱歌。此外,還有田壯壯、吳子牛、李少紅、黃建新、彭小蓮、張軍釗、劉苗苗、夏鋼和孫周等。


    5.20世紀90年代中國電影發展的總體特徵


    “主旋律”和“多樣化”是20世紀90年代中國電影發展的總體特徵。


    90年代的主旋律影片,“多樣化”是大眾化轉型的社會趨勢。對現實和歷史的批判、對人生理想的追求,一直是這一時期最基本的藝術主題。伺候的現代主義運動,無論是朦朧詩、前衛音樂、探索性話劇或者是“第五代”導演,都把中國文化納入了20世紀世界文化的總體格局中。


    小瑜Yuki

    2021-05-17


    以改革開放為標誌性歷史節點,新中國電影藝術的發展歷程可以被粗略地劃分為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兩大階段。在這70年的發展中,新中國電影不僅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發揮著全方位的影響力,還以其獨特的民族化風範、現實主義風格及多樣化的創新探索,構建著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影藝術美學體系,為新中國在世界電影舞臺上贏得了聲譽;但走過70年發展歷程的中國電影依然存在許多矛盾和難題,突出體現在如何處理“教”與“樂”“計劃”與“市場”“傳統/中國/主體性”與“現代/世界/多樣性”等幾組關係的問題上。辯證地看待這些關係問題,才能避免其走向偏執狀態,從而步入健康、融合發展的軌道。


    經歷70年的發展,新中國電影已經站在從“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的新的歷史方位上。面對新時代中國電影的發展,我們需要認真思考未來中國電影所要形成的景觀與效果,認真思考未來中國電影在國家治理體系中應該扮演的角色、呈現的形象與肩負的責任。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中國電影的發展應該與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相一致。中國電影的發展不能只顧眼前的經濟利益和短時的轟動效應,要始終與中國經濟社會戰略發展需求相吻合,以不斷提升中國電影的文化軟實力來實現提高中華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的根本目標,為建設社會主義電影強國與文化強國譜寫新時代的嶄新篇章。


    覺得有用點個贊吧

  • 2 # 越人行

    中國解放後的第一部戲曲電影是1953年的越劇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

    該片是在上海電影製片廠完成攝製。這部影片不僅是中國拍攝的第一部舞臺戲曲片,同時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拍攝的第一部彩色電影。

    該劇透過草橋結拜、三載同窗、十八相送、樓臺會、化蝶等幾段戲的串連,將這個民間流傳已久的愛情故事,表現得了淋漓盡致,是越劇舞臺上的經典劇目。主演袁雪芬、範瑞娟都是越劇“大腕”,前者以柔婉細膩著稱,後者以醇厚質樸見長。她們聲情並茂的演唱強化了影片的藝術魅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16類不鏽鋼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