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名:沙烏地阿拉伯
長度:450公里
沙烏地阿拉伯的高速鐵路里程來自那條著名的600億沙漠高鐵,歷時十年才得以建成,其中中國高鐵技術立下首功,這個超級工程便是連線了兩個伊斯蘭聖城的麥加—麥地那高速鐵路,又名哈拉曼高速鐵路。
2009年,麥加—麥地那高速鐵路開工建設,全長450.25公里,是由沙特政府投資的雙線電氣化客運專線,線路穿越阿拉伯沙漠,途經吉達、拉比格、阿卜杜拉國王經濟城,其中麥加車站特大橋是全線的重點控制性工程,由中國企業獨立承建。大橋總長1556米,橫跨5條公路,橋樑最大寬度72.6米,為世界高速鐵路橋樑之最。
2018年9月14日,設計最高時速為360公里的麥加至麥地那雙線電氣化高鐵建成,這也是中國企業在海外參建的世界首條穿越沙漠地帶高鐵。過去從麥加到麥地那至少需要5個小時,現在有了這條高鐵之後,僅需兩個小時左右便能夠抵達。
第九名:土耳其
長度:704公里
土耳其自2003年起開始建設高速鐵路。第一條是從土耳其最大的都市伊斯坦布林經過埃斯基謝希爾到首都安卡拉的線路,全長553公里。另一條線,安卡拉至科尼亞(Konya)的線路於2006年開工。另有其他幾條線連線各大都市,已經規劃並將於若干年內建設。
由中國鐵建總承包建設的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至最大城市伊斯坦布林高鐵二期工程,於2014年7月正式通車。從2004年中標至2014年通車,安伊高鐵前後共經歷了10年的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安伊高鐵的優勢日漸顯現,它已經成為土耳其鐵路的新標杆。
安卡拉至伊斯坦布林高速鐵路二期工程專案全長158公里, 40%的路段都是橋樑和涵洞,是工程量最大、也是難度最高的一段路,合同金額12.7億美元,設計時速250公里。這是中資企業在境外組織承攬實施的第一個電氣化高速鐵路專案,對推動中國高鐵“走出去”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第八名:美國
長度:735公里
美國自20世紀70年代起,對東北走廊持續進行提速改造。東北走廊電氣化建設於1992年開始,1999年完工。2000年12月,Acela高速(擺式)列車在東北走廊投入運營,最高執行速度240公里/小時,美國真正擁有了第一條高速鐵路。2009年2月,美國國會通過了《美國復興與再投資法》(ARRA),為高速鐵路建設投資80億美元。2009年6月,美國運輸部聯邦鐵路管理局啟動了“高速城際客運鐵路計劃”,為高速鐵路發展提供資金。
第七名:南韓
長度:893公里
南韓在高速鐵路建設方面早於中國十餘年, 第一條300 km/h的高速鐵路京釜線 (首爾—釜山) 的開通時間比中國的京津城際高速鐵路早4年。為解決首爾—釜山通道的交通難問題,1990年,南韓政府決定修建首爾—釜山高速鐵路,首爾—釜山高速鐵路全長412 km,共3萬餘人參與建設, 總投資達20兆韓元 (約合168億美元), 1992年6月破土動工,歷時12年之久,一期工程於2004年建成通車。這標誌著南韓正式跨入高速鐵路時代, 繼日本、法國、德國和西班牙之後,成為當時建設300 km/h高速鐵路的第5個國家。
根據南韓2020高速鐵路網建設規劃,計劃2020年構築綠色高速鐵路網,實現可持續發展,增強競爭力,讓居民從首爾至95%的全國主要城市旅行時間限制在2小時內。
第六名:義大利
長度:921公里
義大利第一條高速鐵路是1992年修建的羅馬至佛羅倫薩線。之後義大利沒有繼續進行高速鐵路的修建,而是密切觀察該段高速鐵路的效能,總結經驗,待高速鐵路的優越性變得十分明顯時,於1994年正式開始高速鐵路網工程。1998年對米蘭—博洛尼亞段180公里鐵路進行改造升級,車速提高至每小時300公里。義大利高速鐵路採用最新型的ETR500高速列車,稱之為“義大利歐洲之星”。
義大利是歐洲最早實行鐵路高速化的國家,然而與法國TGV或日本新幹線不同,義大利起初並不依賴建設全新路線,而採用傾斜列車提速,亦即潘多利諾。義大利的高速鐵路較為特殊,除由義大利國鐵營運以外尚有一家民營高速鐵路企業,名為新旅客交通(NTV),列車名為Italo。
第五名:德國
長度:1571公里
1971年9月21日,西德鐵路開始按2h節拍開行最高時速為200公里的IC城間特快列車,這是德國真正向現代鐵路高速運輸發展的第一步。1971年,德國開工建設漢諾威—維爾茨堡鐵路,拉開了德國高速鐵路建設的序幕,於1991年正式開通運營。德國高速鐵路上開行的ICE城際高速列車是德國鐵路網上最快最舒適的旅行交通工具,每小時時速可達到320公里,每小時都有列車發車,是高品質的體現,被稱為德國鐵路公司的旗艦高速列車,通達德國全國各地。在德國乘坐鐵路也很方便,沒有很大的站臺,隔幾分鐘就有一班,乘客來往十分方便,不必等候。
第四名:法國
長度:2734公里
1971年,法國政府批准修建TGV東南線(巴黎至里昂,全長417公里,其中新建高速鐵路線389公里),1976年10月正式開工,1983年9月全線建成通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受法國“國家經濟復甦計劃”推動,高速鐵路建設步伐加快。法國TGV高速鐵路網主要包括東南線、大西洋線、北方線、東南延伸線(或稱羅納河一阿爾卑斯線)、巴黎地區聯絡線、地中海線和東部線等7個組成部分,覆蓋大半個法國國土。
第三名:西班牙
長度:2859公里
西班牙高速鐵道由西班牙國家鐵路營運,時速可達每小時300公里。該系統使用標準軌及專用軌道,與西班牙其他鐵路系統採用寬軌不同,也讓未來可以與其他地區的鐵路相連線。1992年4月,西班牙在巴塞羅那奧運會前夕開通了從馬德里至塞維利亞的高速鐵路,趕上了世界高速運輸的發展步伐。西班牙高速列車簡稱AVE,採用法國技術,最高時速達300公里。在第一條高速幹線運營成功以後,西班牙繼續加快高速列車的發展,制定了新的路網規劃。經過新建和改建以後,西班牙鐵路形成一個現代化的高速路網,躋身於世界鐵路的先進行列。
第二名:日本
長度:3041公里
1964年10月1日,世界上第一條高速鐵路——東海道新幹線建成通車,在此後的40餘年間,新幹線線路不斷髮展,逐漸延伸至日本本州島、九州島的大部分地區。2016年3月26日北海道新幹線開通,至此,日本的新幹線網幾乎覆蓋從最北端的北海道至南部九州島的整個日本列島。日本新幹線截至2020年時共有9條線路,其中包含2條線路較短的迷你新幹線,將日本大多數的重要都市連結起來,最初由日本國有鐵道研發與運營,國鐵分割民營化後由日本鐵路公司接手。
第一名:中國
長度:35000公里
進入21 世紀以來的短短二十年,中國高鐵飛速發展,創造了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世界奇蹟,中國高鐵以系統技術最全、整合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執行速度最高的亮麗名片,成為世界鐵路發展的新航標。
1999年,秦沈客運專線開工建設, 2003年10月全段建成通車,設計速度250千米/小時。秦沈客運專線是中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速鐵路,是中國鐵路步入高速化的起點,在中國鐵路的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2010年12月3日,在京滬高速鐵路先導段棗莊至蚌埠間進行的聯調聯試和綜合試驗中,中國產 和諧號CRH380A 新一代高速列車最高時速達到486.1 km,重新整理了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2017年此後,京滬高鐵上以350km時速運營的“復興號”動車組列車,開啟了中國鐵路新時代,2019年12月30日,京張高鐵投入運營,中國高鐵正式邁入智慧化時代,同時也開啟了世界智慧鐵路的先河。
第十名:沙烏地阿拉伯
長度:450公里
沙烏地阿拉伯的高速鐵路里程來自那條著名的600億沙漠高鐵,歷時十年才得以建成,其中中國高鐵技術立下首功,這個超級工程便是連線了兩個伊斯蘭聖城的麥加—麥地那高速鐵路,又名哈拉曼高速鐵路。
2009年,麥加—麥地那高速鐵路開工建設,全長450.25公里,是由沙特政府投資的雙線電氣化客運專線,線路穿越阿拉伯沙漠,途經吉達、拉比格、阿卜杜拉國王經濟城,其中麥加車站特大橋是全線的重點控制性工程,由中國企業獨立承建。大橋總長1556米,橫跨5條公路,橋樑最大寬度72.6米,為世界高速鐵路橋樑之最。
2018年9月14日,設計最高時速為360公里的麥加至麥地那雙線電氣化高鐵建成,這也是中國企業在海外參建的世界首條穿越沙漠地帶高鐵。過去從麥加到麥地那至少需要5個小時,現在有了這條高鐵之後,僅需兩個小時左右便能夠抵達。
第九名:土耳其
長度:704公里
土耳其自2003年起開始建設高速鐵路。第一條是從土耳其最大的都市伊斯坦布林經過埃斯基謝希爾到首都安卡拉的線路,全長553公里。另一條線,安卡拉至科尼亞(Konya)的線路於2006年開工。另有其他幾條線連線各大都市,已經規劃並將於若干年內建設。
由中國鐵建總承包建設的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至最大城市伊斯坦布林高鐵二期工程,於2014年7月正式通車。從2004年中標至2014年通車,安伊高鐵前後共經歷了10年的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安伊高鐵的優勢日漸顯現,它已經成為土耳其鐵路的新標杆。
安卡拉至伊斯坦布林高速鐵路二期工程專案全長158公里, 40%的路段都是橋樑和涵洞,是工程量最大、也是難度最高的一段路,合同金額12.7億美元,設計時速250公里。這是中資企業在境外組織承攬實施的第一個電氣化高速鐵路專案,對推動中國高鐵“走出去”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第八名:美國
長度:735公里
美國自20世紀70年代起,對東北走廊持續進行提速改造。東北走廊電氣化建設於1992年開始,1999年完工。2000年12月,Acela高速(擺式)列車在東北走廊投入運營,最高執行速度240公里/小時,美國真正擁有了第一條高速鐵路。2009年2月,美國國會通過了《美國復興與再投資法》(ARRA),為高速鐵路建設投資80億美元。2009年6月,美國運輸部聯邦鐵路管理局啟動了“高速城際客運鐵路計劃”,為高速鐵路發展提供資金。
第七名:南韓
長度:893公里
南韓在高速鐵路建設方面早於中國十餘年, 第一條300 km/h的高速鐵路京釜線 (首爾—釜山) 的開通時間比中國的京津城際高速鐵路早4年。為解決首爾—釜山通道的交通難問題,1990年,南韓政府決定修建首爾—釜山高速鐵路,首爾—釜山高速鐵路全長412 km,共3萬餘人參與建設, 總投資達20兆韓元 (約合168億美元), 1992年6月破土動工,歷時12年之久,一期工程於2004年建成通車。這標誌著南韓正式跨入高速鐵路時代, 繼日本、法國、德國和西班牙之後,成為當時建設300 km/h高速鐵路的第5個國家。
根據南韓2020高速鐵路網建設規劃,計劃2020年構築綠色高速鐵路網,實現可持續發展,增強競爭力,讓居民從首爾至95%的全國主要城市旅行時間限制在2小時內。
第六名:義大利
長度:921公里
義大利第一條高速鐵路是1992年修建的羅馬至佛羅倫薩線。之後義大利沒有繼續進行高速鐵路的修建,而是密切觀察該段高速鐵路的效能,總結經驗,待高速鐵路的優越性變得十分明顯時,於1994年正式開始高速鐵路網工程。1998年對米蘭—博洛尼亞段180公里鐵路進行改造升級,車速提高至每小時300公里。義大利高速鐵路採用最新型的ETR500高速列車,稱之為“義大利歐洲之星”。
義大利是歐洲最早實行鐵路高速化的國家,然而與法國TGV或日本新幹線不同,義大利起初並不依賴建設全新路線,而採用傾斜列車提速,亦即潘多利諾。義大利的高速鐵路較為特殊,除由義大利國鐵營運以外尚有一家民營高速鐵路企業,名為新旅客交通(NTV),列車名為Italo。
第五名:德國
長度:1571公里
1971年9月21日,西德鐵路開始按2h節拍開行最高時速為200公里的IC城間特快列車,這是德國真正向現代鐵路高速運輸發展的第一步。1971年,德國開工建設漢諾威—維爾茨堡鐵路,拉開了德國高速鐵路建設的序幕,於1991年正式開通運營。德國高速鐵路上開行的ICE城際高速列車是德國鐵路網上最快最舒適的旅行交通工具,每小時時速可達到320公里,每小時都有列車發車,是高品質的體現,被稱為德國鐵路公司的旗艦高速列車,通達德國全國各地。在德國乘坐鐵路也很方便,沒有很大的站臺,隔幾分鐘就有一班,乘客來往十分方便,不必等候。
第四名:法國
長度:2734公里
1971年,法國政府批准修建TGV東南線(巴黎至里昂,全長417公里,其中新建高速鐵路線389公里),1976年10月正式開工,1983年9月全線建成通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受法國“國家經濟復甦計劃”推動,高速鐵路建設步伐加快。法國TGV高速鐵路網主要包括東南線、大西洋線、北方線、東南延伸線(或稱羅納河一阿爾卑斯線)、巴黎地區聯絡線、地中海線和東部線等7個組成部分,覆蓋大半個法國國土。
第三名:西班牙
長度:2859公里
西班牙高速鐵道由西班牙國家鐵路營運,時速可達每小時300公里。該系統使用標準軌及專用軌道,與西班牙其他鐵路系統採用寬軌不同,也讓未來可以與其他地區的鐵路相連線。1992年4月,西班牙在巴塞羅那奧運會前夕開通了從馬德里至塞維利亞的高速鐵路,趕上了世界高速運輸的發展步伐。西班牙高速列車簡稱AVE,採用法國技術,最高時速達300公里。在第一條高速幹線運營成功以後,西班牙繼續加快高速列車的發展,制定了新的路網規劃。經過新建和改建以後,西班牙鐵路形成一個現代化的高速路網,躋身於世界鐵路的先進行列。
第二名:日本
長度:3041公里
1964年10月1日,世界上第一條高速鐵路——東海道新幹線建成通車,在此後的40餘年間,新幹線線路不斷髮展,逐漸延伸至日本本州島、九州島的大部分地區。2016年3月26日北海道新幹線開通,至此,日本的新幹線網幾乎覆蓋從最北端的北海道至南部九州島的整個日本列島。日本新幹線截至2020年時共有9條線路,其中包含2條線路較短的迷你新幹線,將日本大多數的重要都市連結起來,最初由日本國有鐵道研發與運營,國鐵分割民營化後由日本鐵路公司接手。
第一名:中國
長度:35000公里
進入21 世紀以來的短短二十年,中國高鐵飛速發展,創造了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世界奇蹟,中國高鐵以系統技術最全、整合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執行速度最高的亮麗名片,成為世界鐵路發展的新航標。
1999年,秦沈客運專線開工建設, 2003年10月全段建成通車,設計速度250千米/小時。秦沈客運專線是中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速鐵路,是中國鐵路步入高速化的起點,在中國鐵路的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2010年12月3日,在京滬高速鐵路先導段棗莊至蚌埠間進行的聯調聯試和綜合試驗中,中國產 和諧號CRH380A 新一代高速列車最高時速達到486.1 km,重新整理了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2017年此後,京滬高鐵上以350km時速運營的“復興號”動車組列車,開啟了中國鐵路新時代,2019年12月30日,京張高鐵投入運營,中國高鐵正式邁入智慧化時代,同時也開啟了世界智慧鐵路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