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涯海角開心一刻
-
2 # 農人顧流芳
水稻在播種以後移栽是將生長狀態良好的幼苗移植至大田中,不同的秧苗品種移栽密度也不相同,而秧苗的移栽密度直接影響著稻米的產量。但並不是所有稻苗都需要移栽,一般南方水田秧苗才會在長到一定高度時進行移栽。
水稻是一個對水熱條件要求很高的作物,充足的水源灌溉是保障水稻良好生長的必要條件。而在水稻生長的不同時期,對水分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在水稻分櫱期,需要淺水灌溉表層,分櫱期結束後則要排水晒田。
水稻移栽結束,在苗根完全深入土壤之後,要對稻田進行除草處理,防止雜草與水稻爭奪營養成分。除草劑除草完畢之後,要進行施肥,根據稻苗所處的不同階段相應地調整施肥量,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肥料,促進水稻的生長。要想制定科學合理的施肥計劃,首先要了解稻苗在不同生長階段的生長變化。
除了上述移栽之後的施肥,移栽之前也應該對土地施加基肥,在整地過程中把泥土和肥料通過翻耕混合均勻,提高土地的營養成分,保障稻苗的茁壯生長。
-
3 # 天天行3
三分種,七分管。落籽三分熟,七分靠培育。會管管一坵,管管十畝。這都是種田人對水稻管理重要性的總結,意思是,播種,插種,對整作的作用只完成了30%。還有70%的功,在肥培管理上。又如一坵秧苗你不管好,稗草等雜草廝虐,病蟲失管,這樣的秧苗插到大田上,花大幾倍的功夫,會是亐本的買賣!把式的務農行家,把水稻播種前後的一整套管理工序,一環扣一環.運籌帷幄之中呢!
一,播種前後的工作,l,種子要浸種消毒。2,秧田要燥作水平的半旱秧田,達到上腐下鬆。3,播種後應噴施丁草胺之類的除草劑封田。4,三葉期後灌水上秧板,施好斷奶肥。五葉期施上起身肥,並除淨秧苗以螟蛉等青蟲。
水稻∶顧名思義,他是靠水份供給而生長的一種水田農作物,當然是離不開水了。首先是苗床選址,育秧苗床一般要選擇地塊較低窪或者是保水、盛水較好的地方為宜。在育苗前一定將土壤進行水浸泡至24小時以上,然後在使用整田農具對苗床進行耕作至泥糊狀(如圖1所示、這是我家2005年5月育秧苗時拍下的照片),苗床在耕作前,一定要施足底肥,最好是農家肥,如豬糞、牛糞、雞糞等。最後再將事先在家浸泡發芽的谷種均勻地撒入苗床上即可。水稻播種後一定要保證有足夠的水份和肥料,否則,不但出苗不齊,而且出來的秧苗也不夠茁壯,這樣的秧苗即便是移載到了大田,他的長勢程度也不是太旺盛,達不到增產的效果。因此,秧苗在苗床期一定要加強管理,如追肥、除草、補水、病蟲危害等事項;然後在秧齡達到35-40天后進行移載,若是手工移栽,每畝應在2-2.5萬株之間為宜,移栽到大田後,首先要保證秧苗在返青時期不能斷水,不然就會影響到秧苗成活率。三五天之後,秧苗開始慢慢返青(因剛載的秧苗頭兩天有點泛黃),待返青後,可施少許尿素進行提苗,每畝三至五公斤即可,但一定要在田間有水的情況下操作。二十五天左右,秧苗就開始分蔸了,分蔸後的秧苗由於根系的不斷髮育、及分蔸數的增加,對養份吸收的需求也不斷增加,所以要及時追施分蔸肥。保證秧苗有足夠的營養元素吸收,還要定期觀察秧苗的長勢情況以及各類病蟲害的發生,更要及時清除田間雜草、防蟲治蟲、追肥補水等田間管理。水稻的主要病蟲害有:稻瘟病、稻曲病、蚊枯病、殺蚊葉枯病、螟蟲、稻飛蝨等,藥用選擇和畝用量25%葉枯唑100g、75%三環唑30g、20%井崗黴素可溼性粉劑40g、18%殺蟲雙水劑400mⅠ、70%吡蟲啉5g兌水60kg進行噴霧防治。另外就是水稻除了育苗期、移載期、分蔸期的管理之外,後期的田間管理也及為重要,如揚花期、抽穗期、灌漿期、晒田期等,這些都是獲得水稻增產增收的重要環節,不可忽視。總之,要想獲得糧食增產增收,就必須有一個科學種田、科學管理的理念,懂得一些農技小常識、小方法,不誤農時。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目標!以上只是個人務農掌握的一點小常識,不足之處,有望各位多加指正!你若有更好的農技小技巧也給大家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