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006235500708812

    比如50mm

    1.4 的鏡頭,在全畫幅上就是這麼多,在APSC也就是半幅機上就是50*1.6=80mm, 最大光圈1.4*1.6=2.24。也就是說,apsc上使用50 1.4 的鏡頭,光圈全開等效於 全畫幅機子上使用80mm

    2.24的效果。

  • 2 # 使用者3805937505495

    等效焦距的計算公式:實際焦距×(135膠片的對角線長度/本機感光元件的對角線長度)。現在所說的等效焦距都是與135膠片為依據的。等效焦距是相機光電感測器晶片影像區域對角線的長度

  • 3 # 一則VLOG

    你說的這兩臺機器我都用過,我覺得主要還是看你拍攝題材,還有什麼時間段拍攝的時候多。

    首先 同等焦段同等光圈的情況下D800虛化肯定要比富士的好,這就是畫幅不同表現出來的直接結果。拍夜景的時候全畫幅肯定也比半畫幅得到的畫面純淨。

    其次,便攜性富士肯定比d800要好帶出去,而且如果你不喜歡做後期,富士直出的色彩比較討喜。另外,鏡頭上半畫幅能賺取更多的長焦優勢,這也是好多運動會還有喜歡打鳥的攝影愛好者喜歡用佳能7D之類的半畫幅旗艦機的原因。就你說的這兩款型號,富士的在影片效能上還有優勢,畢竟d800上市已經好久了。

    最後總結出來的結果就是不是全畫幅就好,有些場景下還是各有優勢,主要看你使用情況,兩款機器都是很優秀的型號,d800也寶刀未老,它高畫素,好寬容度等等優勢我依舊拿它來拍商業單,我自己沒有富士的相機,但是我用過之後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因為鏡頭群不同,所以我才放棄了買來做備機的念頭。

  • 4 # Tukson圖克森

    您好,非常榮幸能夠回答您的問題。Aps畫幅比全畫幅要小,那麼相信你也聽說過底大一級壓死人了吧,那麼這句話是很贊同的。在同樣的光線環境下,由於aps畫幅比全畫幅的面積要小,所以aps畫幅所接收到的光線要比全畫幅少,那麼這點在晚上是很明顯的,而在白天幾乎察覺不出來。因為在晚上,aps的進光量更少,這時就要提高ISO,那麼早點就更多了。也就是說暗光的環境下,aps畫幅所呈現的照片通常比全畫幅所呈現出來的照片的早點要更多,但在比較亮的環境下是很難察覺出來的。

    再者就是焦距的轉換。在攝影裡,我們通常是把全畫幅鏡頭的焦距作為標準的焦距。索尼aps的鏡頭轉換成全畫幅的鏡頭的焦距要乘上1.5。比如一支索尼16mm的鏡頭就等於全畫幅的24mm鏡頭。

    另一個就是照片的背景虛化。在同樣的光圈,同樣的焦距下(這裡指已經換算成相等的焦距),全畫幅的背景虛化比aps的更強,也就是景深更淺。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您的問題的回答了。

  • 5 # 文忠像說

    喜歡攝影的朋友,你們好。關於您的問題。是相機的aps畫幅和全畫幅相比差距真是那麼大嗎?

    我作為一位20多年的專業攝影師。很誠懇的告訴您。Aps畫幅感測器。和35毫米全畫幅感測器。相比差距比較大。全畫幅感測器。尺寸是36×24mm Aps感測器尺寸是22.7×15.5mm。

    比如您家裡的電視55英寸的和36英寸的能一樣嗎?比喻的可能不太恰當,但是大同小異。感測器尺寸越大,他的畫質就會更好。在噪點控制上也是大的感測器比小的感測器要好。這點不用質疑。

    但是我還想說的是。那要看您買相機的用途。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的攝影愛好者。記錄一下生活,拍拍旅遊照,拍一些小影片。Aps畫幅相機足足夠用。35毫米全畫幅相機的優點是取景器100%還原。透過取景器來觀察被攝體。要比aps畫幅相機更舒服一些。

    更客觀的說,實際上在攝影創造中,無論你使用aps畫幅感測器還是全畫幅感測器,都是一樣的。

  • 6 # 攝影微談

    (富士XT3相機圖片 )

    一、感光元件

    全畫幅相機感光元件尺寸為36*24mm。

    C畫幅相機感光元件尺寸為22.7*15.5mm。

    全畫幅相機感光元件,尺寸大約是C畫幅相機的3.2倍。

    二、全畫幅相機景深比C畫幅相機更淺,使用同樣的鏡頭在同拍距中,C畫幅拍攝更遠,但視角會收窄。

    三、全畫幅相機開大光圈拍攝可能會出現輕微暗角,C畫幅相機開大光圈拍攝不容易出現暗角。

    四、全畫幅相機和C畫幅相機,假入同為2400萬等效像數,C畫幅相機極有可能影象會輕微模糊,反差低,高感中噪點會多。

    (參考圖片 )

    全畫幅相機優點

    1. 成像細節;全畫幅相機成像更細膩。

    2. 高感;全畫幅相機的高感光度畫質普遍高於C畫幅相機。

    3. 寬容度;全畫幅相機表現反差更大(即一個畫面表現最亮與最暗表現 )。

    4. 色深;全畫幅相機色彩更豐富(色彩表現力 )。

    注: 對此僅指中高階相機效能。

    總結

    不同的畫幅都有優缺點,比如手機感測器很小,但透過AI演算法後,同樣能得到很好的拍攝效果。

    又如索尼相機RX10 M4使用的影像感測器只有 l英寸、亦如索尼黑卡RX100 Ⅵ 雖然使用1英寸小底,但索尼公司透過自己的“黑科技”,使拍攝體驗在成像細節、高感、寬容度、色深表現中,帶給使用者更好的拍攝體驗。

    (索尼RX10 M4 l英寸感測器相機 )

    數碼相機發展至今,C畫幅感測器的相機在噪點控制、色彩效果、高感和寬容度上,與全畫幅相機這種差距越來越小,並且早已超越了C畫幅前輩相機。C畫幅相機足夠勝任民用拍攝要求。

    至於感測器尺寸大小,不可否認“底大”會容納更多的像場細節,若不介意“底小”,富士XT3是很不錯的選擇。太過糾結“底小”,不妨再等等時間,看看索尼全畫幅A7M4無反,或佳能全畫幅R5上市後再擇優入手。

    文完小故事;去年10月中旬,在新都橋(四川康定 )同一拍場中,一位攝友使用的富士相機掛200定,真的是把我“眼屎”都羨慕出了……。(本人使用佳能5D4 )

  • 7 # 會拍照的可達

    感謝提問,很多人買相機的時候可能會糾結選擇半畫幅還是全畫幅,尤其是有的全畫幅相機價格很低不超過一萬,而有的半畫幅相機價格也差不多了,下面介紹一下全畫幅和半畫幅相機之間的主要區別。

    全畫幅和半畫幅簡單直接的區別就是coms/ccd大小的區別,很多人都會說底大一級壓死人,全畫幅和半畫幅最大的區別就是這個底。打個比方:全畫幅是一張A4紙,那麼半畫幅就是撕掉一半的A4紙。

    相對而言,全畫幅相機的感測器比半畫幅的感測器尺寸大,拍出來的細節越豐富,畫質也更好。所以用全畫幅相機拍照時,它的畫面質量,成像細節,感光度範圍都是要比半畫幅出色的。

    二者之間的成像差別:

    畫幅大小在高感光度下的噪點控制能力的影響

    現在最常見的感測器畫素水平是2400萬,那麼全畫幅和半畫幅的2400萬可以理解為效果一樣嗎?當然是不可以的。全畫幅和半畫幅的感測器尺寸不同,都是2400萬畫素,那麼全畫幅感測器每個畫素的尺寸自然是要比半畫幅的畫素尺寸要大的。在拍攝時畫素密度較低的畫素點可以接收到的自然光線越多。

    全畫幅的畫素密度低,這就使得在拍攝時的信噪比更低。因為畫素密度低,獲得的光線更多,而且在使用高感光度抑制噪點的能力和照片的寬容度也會更高。

    焦段方面的差別

    因為相機自身的原因,在使用同樣的鏡頭取景,全畫幅能看到比半畫幅機身更多的東西。拿佳能舉例,半畫幅的鏡頭是無法在全畫幅機身上使用,而全畫幅的鏡頭是可以在半畫幅機身上使用的,但是要換算等效焦距,佳能是1.6,其他相機是1.5,一個50MM F1.4的全畫幅鏡頭,安裝到半畫幅相機上那就是50*1.6=80,也就是相當於80MM的焦段。

    背景虛化效果的效果不同

    人像攝影中,尤其是我們想要的背景虛化上,同樣的鏡頭下,半畫幅要比全畫幅虛化弱。因為背景虛化程度由三個因素決定:背景遠近,鏡頭和被拍攝者的距離,以及光圈大小。由於半畫幅的裁圖特點,一樣的鏡頭要獲得同樣的構圖,半畫幅相機要往後退,虛化程度就不如全畫幅,大概要弱1.5倍。

    色彩區別

    全畫幅的相機色彩過渡要比半畫幅相機好很多,因為全畫幅相機能記錄的色彩資訊更多,可以把它理解為學習能力更好的學生能考出更好的分數,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全畫幅相機在照片色彩記錄上更有優勢,畫面顏色過渡更加自然。

    綜合來說,全畫幅綜合素質更好,寬容度高,拍出來的照片畫質相對更好,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就像買包子只買皮不買餡一樣,全幅畫需要搭配高品質的鏡頭,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優勢。有預算且追求拍攝效果的建議還是入手全畫幅相機,如果追求輕便,可以考慮一下半畫幅微單。

  • 8 # 91拍照

    攝影也好,相機也好,可能並不是一句話可以講完的。

    這裡有很多攝影師用他們的經驗來告訴大家APS不如全幅。我認為他們的經驗顯然不夠全面,對相機設計角度的考慮也是全然沒有。

    先公佈我最終的結論:

    第一,35mm全幅感測器的概念太落伍了。

    第二,APS的概念要比全幅先進很多,但是還是落伍了。

    第三,M43的概念最先進,所以我有30多萬的全幅機但是睡覺了;我也有富士APS和佳能APS,用了很久,但是最終決定移交給實驗室了;現在我基本只用M43。

    首先,我們必須要回顧APS是怎麼來的。

    跟齊老師學拍照 入門篇11: 挑選一部適合你的相機 相機系統篇之四

    APS自有它的好處

    您看到過這種相機嗎?很小巧、很卡哇伊吧!它是單反機!但是確有卡片機的身材!它不是像數碼相機,但是卻能象數碼相機一樣記錄所有的拍攝資料。它是最後一代膠片相機,使用一種特殊的APS膠片的相機!今天數碼相機上常說的APS-C感測器就是由此而來。

    上圖就是APS膠片和APS系統的LOGO。這種膠片中不僅僅有傳統的膠片,還有磁條。照相機在拍攝的時候可以記錄下很多拍攝資訊,好比今天的EXIF資訊,在後期沖印的時候,沖印機可以讀取這些資訊。

    APS的原意是指“高階攝影系統”(Advanced Photo System)。是數碼相機普及前的一種過渡產品。

    APS膠捲有三種尺寸,C、H、P。H型是滿畫幅(30.3×16.6mm)長寬比為16:9,C型是在滿畫幅的左右兩頭各擋去一端,是長寬比為3:2,P型是滿幅的上下兩邊擋去個一條,使畫面長寬比例為3:1,被稱為全景模式。

    留意啦!我們今天用的APS-C感測器就是以前的APS-C畫幅。在APS膠片裡,這3種畫幅是可以透過片幅遮光片任意切換的。

    相對傳統的膠片。這一套新的攝影系統,是由五大廠商包括柯達Kodak、富士fujifilm 、佳能Canon、尼康Nikon、美能達minolta所共同開發的。這也是攝影工業的大團結,其志在必得之勢相當明顯。包括從膠捲相機一直到沖印,而此套系統其技是針對現有攝影系統的一些變革與改進。

    這套系統是1995年宣佈推出的,1997年的時候準備進入中國市場。這一年我剛好加入富士膠片當時在中國的代理商中港照相集團。於是我對APS的起因有了比行業外部人士多一些的瞭解。在於日本工程師的溝通中,我發現其實外華人早就不看好膠片這個媒體,因為他們早就準備好了要進軍數碼攝影的市場。當時我用的30萬畫素的數碼相機售價高達8000元,而專業一點的130萬畫素的機器售價高達5萬多元。然而未來這種價格一定會下降到一個非常親民的標準。另一方,工程師也毫不諱言,他們已經進行了一系列測試,只要數碼相機的標準達到400-600萬畫素之間,就足夠取代膠片。

    將時鐘回撥13年,雖然他們的預測如此準確,然而卻沒有一家廠商肯放棄膠片的豐厚利潤。畢竟膠片是耗材,您得不停地買;而相機是固定資產,更新換代是有年頭的。正式基於這樣一種給膠片延長壽命的考慮。大夥才如此齊心協力去搞一個全新的APS系統。

    日本人告訴我一個訊息,為了多賣膠片,在搞這個APS的時候花了很多銀子去做市場調查。調查到的具體資訊居然是傳統膠片相機不便於攜帶,希望新的相機小一點。對於做鏡頭和機身的傳統廠商來說,舉雙手贊成這個結果。原因很簡單,只有把畫幅縮小,才能把鏡頭做小,質量做高,進而縮減整個系統的體積。可以小到什麼程度呢? 卡片機如同一包香菸這麼大;單反機如同膠片的卡片機這麼大。這樣您就可以天天帶著相機,多拍一點,多消費一點膠片!

    比如這臺EPION1000,縮起來比信用卡大了沒多少。象這樣的相機,各個廠商當日都推出過一批。

    總之,APS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小”。就是透過膠片的“小”實現鏡頭的小型化和相機的小型化。APS膠片的時代結束後,這個規格被保留下來,為什麼?因為做數碼感測器的廠商也跟著這個標準在走。早期的CCD也好,CMOS也好,APS-C是對於晶圓製造來說成本比較低的一種方案。以12英寸晶圓為例,切割36X24mm的感測器,只能得到36塊(為了保證良品率,不是按照數學方法切的。而切割APS-C尺寸的晶圓,則可以得到152片。 如果單從切割晶圓的角度講,APS-C感測器晶圓的成本只有全幅感測器晶圓成本的25%,而且良品率高過全幅的。半導體廠家、相機廠家當然雙手贊成。

    由於像場縮小,鏡頭的像差同步縮小,做鏡頭設計的人當然願意接受APS-C的規格。這個道理我在上一篇講M4/3系統的時候已經講了。

    除了半導體質量、成本有保障,鏡頭質量、體積、成本有好處之外,最大的好處還是可以縮小相機的體積,尤其是整個系統的體積。

    但是事實是非常可惜,在採用APS-C感測器的早期階段,微單並沒有誕生。大家都是在原來單反機的基礎上採用APS-C的感測器晶片。這就給人造成了一種印象,APS-C相機的體積和全幅機是一樣巨大的。所有使用者不但沒有感受到APS帶來的好處,還會抱怨裝上原來的鏡頭以後視角變窄了。

    比如上圖中的EOS350D,或者EOS300D,都是在原來EOS基礎上改的,而且使用原來的EF鏡頭。

    於是乎網上有了將APS稱為殘幅的說法。可是您忽視了一個關鍵,這些廠家從來沒有給APS感測器的相機專門設計過鏡頭啊!您用得只是一些不符合APS規格的鏡頭。

    現在的微單上,您會親身感受到APS-C感測器的相機是非常小巧的,機身只比傳統的卡片機大了一丁點。 然而遺憾的是為時已晚。而且各個廠商幾乎不給APS-C的相機提供專業級別的鏡頭。就像索尼,市場要什麼他們就生產什麼。您想在索尼APS相機上使用專業鏡頭也是可以的,因為它相容索尼全幅相機的專業鏡頭。只不過這些鏡頭不是針對APS-C設計的(就像上圖中的索尼鏡頭,全部是針對全畫幅感測器設計的),體積和份量都很超級。這就偏離了APS的本意。也是為了相容老舊標準付出的代價。

    回顧好APS,我們再來看看“全幅”這個系統的由來和問題跟齊老師學拍照 入門篇12: 挑選一部適合你的相機 相機系統篇之五

    先告訴大家:全幅機的感測器尺寸是1913年由135相機的發明人奧斯卡.巴納克定義的。全幅機感測器的尺寸定義是由2張35mm電影膠片的畫幅疊加出來的。所以至今,所有的全幅機只能依據這個馬屁股發展,並且不能逾越規矩。

    前面講了那麼多系統,卻一直沒有講到我以前用的最多的系統---全幅機。今天我想講一下這個系統的來龍去脈。

    35mm是36x24mm的膠片而言的,其實就是符合35mm電影膠片尺寸的靜態攝影用的底片。最早是沒有小型相機的。徠卡的奧斯卡.巴納克工程師於是找來了現成的帶齒孔的35mm電影膠片,講它裝進自己發明的照相機裡拍攝。於是現代的小型相機誕生了。所謂35mm,是指這種電影膠片的寬度,帶了齒孔的寬度。35mm電影膠片真正用來拍攝的底片尺寸只有18x24mm。也就是說,奧斯卡.巴納克把電影膠片的拍攝範圍放大了一倍。徠卡還特別給這種膠片設計了暗盒。

    柯達公司看到這種相機的潛力,就專門給它生產包裝好的連暗盒的膠片,您不用自己在暗房裡裝片了。柯達按照自己的命名法則將這個膠片命名為135膠片。我們常說的135相機也就是這麼來的。

    說清楚100年前的歷史,我們回過來說說36x24mm全幅感測器的來歷。

    2000年以後,相機算是開始進入數碼時代。可是這個時候就是最有實力的廠商也不敢貿然行事,都抱著摸石頭過河的心態。

    找到一張早期北美版EOS KISS照片 ,就是國內的EOS300D。算是最早的實用化數碼單反機了。請您仔細留意一下它的反光鏡大小,比正常的EOS小了一圈。對的,它用的是APS-C尺寸的CMOS。正如我上節課講的APS-C的CMOS在製造過程中要便宜而且靠譜得多。因此大家都用這個規格。可是又希望讓老使用者過渡到自己的數碼相機上。於是用了原來的鏡頭卡口標準,換上小一些的晶片。這樣,頭一代您買得起的數碼單反機就誕生了。

    很不幸的是,它們依舊使用傳統35mm相機的鏡頭,長、短焦距鏡頭的視角都縮掉一塊。於是APS-C相機就有了一個新名字,“殘幅”。而廣大影友紛紛期盼能生產使用36x24mm尺寸感測器的相機,影友給它一個名字“全幅”。

    這不是APS-C的錯,是廠家的錯。正如我在上文所說,只要有專門為APS感測器設計的高規格優質鏡頭,真正的APS相機會給您一個漂亮的答案。

    無論如何,全幅機還是出來了。代表作品:EOS5D。

    全幅、殘幅搞清楚了。其實沒有全幅一說,這是學了半吊子的偽專家給起的名字,無奈他們人太多,我只要將它沿用下去。

    就在尼康佳能為王者地位一爭高低的時候,收購完美能達的索尼使用他們開發的NEX系列微單正式殺進這個市場。其實索尼一開始抱定了APS-C的路子開局,當然開局開得非常成功。為什麼我這麼說呢?看看下圖!

    仔細看看索尼先推出的APS-C規格的相機NEX系列,和後推出的全幅規格的ALPHA 7系列比較一下。其實它們的卡口物理尺寸是完全一樣的。

    看完了您會發現ALPHA 7系列正面看進去感測器是缺角的,被卡口給擋住了。

    隨著索尼殺進數碼微單市場,微單的地位徹底確立了,單反機在先進地區慢慢在退出市場。日本如此,上海也是如此。隨著用索尼的人越來越多,他們還是沿用著以前的思維,希望索尼出全幅感測器的相機。其實這是索尼急進的策略造就的。索尼的NEX系列相機推出得很急,鏡頭群沒有跟上來,一時沒有優質的鏡頭可以用。轉接上去的高階鏡頭還是原來35mm規格的。事實上,到目前為止索尼也沒有打算給APS-C的相機設計過一款真正高規格的鏡頭。

    市場的呼聲高,索尼耳朵很敏感的,於是轉做全幅。這就是現在的ALPHA 7系列。硬把全幅感測器放到了原來的NEX用的卡口裡。換了傳統廠家,誰也不敢這麼玩,可是索尼憑著它的科技實力就敢幹,而且幹成功了。ALPHA 7系列目前在市場上非常成功。

    由於24X36mm的感測器面積大,多容納一些畫素是肯定的。ALPHA 7系列的成像是很驚人的。我認為它已經達到了中片幅相機的水平。這點不用有絲毫懷疑。

    索尼的專業鏡頭我試用過,非常棒。以55mm F/1.8為例,簡直可以把徠卡M50mm F/1.4打下去。像質還是勿用懷疑。

    功能上,ALPHA 7系列只提供您想不到的功能以及想得到的功能。令您滿足。這就是黑科技的魅力吧!

    我不是要表揚它的像質,而是要繼續批評它的不足。索尼在取得成功後,繼續陸續推出給ALPHA 7配套的高階鏡頭,實現真正的專業化。我不說它出的鏡頭齊全不齊全,而是它的鏡頭繼承了所有35mm規格鏡頭的全部特徵。索尼的機身很輕巧,但是您配上幾個高階鏡頭試試。如果可能,可以用健康稱檢測一下整個系統的重量。:)

    當年徠卡35mm相機推出來以後,一幫用大底片的人看不慣 ,說它像質不行。確實,到今天像質還是大片幅佔優勢。現在有小一些的感測器推出來,可是市場偏偏不買賬,認為全幅感測器好。依我看,全幅感測器是好,可惜它已經不是我所要的135相機的感受,而是一部地地道道的120相機。

    不要嫌我囉嗦,因為這才開個頭。我現在要講清晰度的問題。APS,甚至M43可不可以和全幅機拍到一樣清晰度的問題。當看到MTF曲線跳舞的時候,一切誤解都被解釋了。齊老師指導您如何開始設計一支MICRO FOUR-THIRD鏡頭

    當我在教攝影藝術理論的時候,聽說現在的很多大學攝影藝術專業的課程中不再強調“照相機”這門課程的時候;當我在給孩子們指導創客課程的時候,聽說STEAM變成了STEM,ART沒有了;這些時候都會覺得非常心痛!攝影這玩意自打發明以來就離不開技術的支援;而技術如果沒有了藝術的思想指導,設計出來的產品最終也會缺乏美感。總之,藝術和技術的本質是永遠無法被完全切分開來的。

    上幾期的文章《這個比拼太極端,難怪比試到一半就有人來喊冤!終極畫幅鏡頭的非對稱PK之二!》和《極端畫幅鏡頭的非對稱PK,OLYMPUS EM5 對陣 LEICA S》我都強調了小像場的鏡頭天生具有高解析度,設計的時候肯定比較好伺候。但是還是有很多愛好者覺得我說的是無稽之談。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我們只要設計過一支小像場的鏡頭就不會再來問我同樣的問題。鏡頭的設計在很多攝影愛好者看起來是一件非常神秘的事情。

    今天我就要透過設計一支供奧林巴斯/松下使用的MICRO FOUR-THIRD規格的標準鏡頭來回答這些問題。

    首先讓我們來理順一下設計的起始思路。我們需要設計一支和普通的全幅感測器相機一樣的標準鏡頭。大家都知道,全幅感測器的相機就是我們傳統的135相機,它的標準鏡頭一般是50mm,有時可以是短一些的40mm,也可以是長一些的60mm。 而這種規格的鏡頭一般的最大有效孔徑是F1.4-F2.8之間。

    這個是一般人的思路,但是在設計師看起來,最重要的是指標是這支鏡頭的半視場角。在設計中,稱為semi-FOV (FIELD OF VIEW)。

    這張圖在我寫的教程中出現過多次,我們透過查詢可以得知標準鏡頭的對角線全視場角是46度。semi-FOV大約是23度。

    我查詢了鏡頭設計的過期專利庫,透過一系列刷選,選中了這支鏡頭。我將它在電腦中開啟,並且仔細稽核它的效能。它的semi-FOV(在這個軟體裡顯示FOV)是21度,最大孔徑是F2.0。應該說它的原始結構基本符合要求。從結構圖上可以看到它是一支很典型的6片玻璃組成的對稱型雙高斯結構。

    唯一不符合要求的是它的焦距。現在它的有效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是100mm。長了一些。再看看它的像場圈,近軸像高居然可以達到38.38mm。近軸像高就是成像圈的半徑,也可以理解為對應感測器對角線尺寸的50%。如果感測器尺寸為60mmx45mm(實際目前中片幅相機感測器的尺寸只有48x32.9mm,應付這樣的感測器綽綽有餘),那麼對應的像高必須達到37.5mm以上。對應資料來看,這個鏡頭的成像圈完全可以覆蓋整個感測器。所以現在這個原型鏡頭是一支為中片幅相機(我們俗稱120相機)準備的標準鏡頭(略微偏長焦一些)。

    上圖:目前全世界最小的120數碼相機的尺寸,裝載了一個80mmF2.8鏡頭,大家感受一下它的80mm標準鏡頭需要多大;如果將上面這個100mm f2.0方案轉換為真實的鏡頭,它的物理尺寸需要有多大?

    儘管如此,我認為它基本效能符合我原定的設計要求,就用它來進行改進設計,將一隻給120相機用的大型標準鏡頭,改變為一個小得多的MICRO FOUR-THIRD相機用的小型化的標準鏡頭。

    大家可能還注意到一個問題,就是這支原型鏡頭的MTF非常不理想,而且看起來很凌亂。因為,我在原先的SETTING中將空間頻率設定為10線對/mm、 20線對/mm、30線對/mm、40線對/mm、50線對/mm、60線對/mm。將空間頻率提升的這麼高主要是為了後面設計派用處,看一個120規格的鏡頭不需要這麼高的資料。我將它的設定簡化為10線對/mm、 20線對/mm、30線對/mm(這樣和市場上的鏡頭採用相同的分析標準)。

    我透過空間頻率設定對話方塊,重新定義一下我想要的空間頻率。DONE!

    去掉3組空間頻率以後,MTF輸出影象顯得簡化很多。但是,鏡頭實際效能並沒有提升。應該說這支鏡頭對於高頻率細節的描寫是很差的。我補充一下,儘管我認為很差勁,但是這是一支完全可以實用化的鏡頭方案,如果真的製造出來,裝到哈蘇相機上用,它拍出的照片一樣是比較清晰的。你對照一下下圖卡爾蔡司釋出的哈蘇鏡頭官方資料。不過如此。所以我的理論是正確的。大片幅相機的清晰度主要來自於比較大的焦距(像對應的物比較少)。

    我特地翻出沉睡多年的資料。如果您看得懂MTF圖,其實卡爾.蔡司、哈蘇已經在幾十年就告訴您,他們的這個80mm F2.8號稱全世界最優秀的經典鏡頭,其實在F2.8的時候,在近中心光軸到對角線極限位置的50%距離(精確點可以認為是25%的距離,即距離光軸半徑15mm的地方開始,就已經無法分辨40線對/mm的目標了。 即使在光軸上,還原能力也只有區區45%,也就是模模糊糊看得清楚。F8.0以後才有所改善。這可是精心最佳化以後的結果啊!而上面的模型,沒有最佳化過的,是F2.0狀態的。

    接著我第一步先將這個原版模型變化為一隻符合索尼ALPHA-7相機(配備36mmx 24mm感測器)的鏡頭,大家參考起來方便一些。

    我們先看看索尼36mmx 24mm感測器和奧林巴斯/松下所採用MICRO FOUR-THIRD規格感測器巨大的尺寸差異。灰色是全幅感測器,粉紅色是MICRO FOUR-THIRD規格感測器。

    其實將100mm的鏡頭變化成50mm的鏡頭很容易,選中所有資料以後,按照比例縮小就OK。第一次我選擇比例為0.5。就是縮小成一個50mm的標準鏡頭。

    但是大家會發現MTF有了明顯的提升,尤其是紅色的那根代表30線對/mm(較高頻率)的曲線有明顯的上升。

    接著我恢復了原先6組空間頻率設定。重新恢復為為10線對/mm、 20線對/mm、30線對/mm、40線對/mm、50線對/mm、60線對/mm。大家可以明顯看到,除了30線對/mm以外,高空間頻率的部分,40線對/mm、50線對/mm、甚至60線對/mm都有明顯的提升。最重要的是MTF的曲線比較平緩、均衡,這個對今後的設計拓展是很有利的。說明這個原始型號選擇得不錯。於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設計MICRO FOUR-THIRD規格的鏡頭。

    大家都知道,松下、奧林巴斯的MICRO FOUR-THIRD規格的鏡頭等效索尼ALPHA-7的標準鏡頭焦距是25mm,也就是100mm的四分之一。照葫蘆畫瓢!

    按照上面的步驟,將縮放係數設定為0.25。這支25mm F2.0的標準鏡頭就初步定稿了。MTF進一步飛速提升(尤其是近軸的部分,上升飛快)。但是在欣喜之餘,不要忘記檢查一下資料。這支鏡頭符合基本預期,但是有一個數據是不對的,那就是近軸像高。

    它的像高只有9.5mm。這就意味著成像圈的直徑不能覆蓋MICRO FOUR-THIRD的感測器。

    我提醒大家回想一下初步的方案。它的原型是一隻100mm的鏡頭,而120相機的標準鏡頭只有75-80mm的焦距。如果對應成MICRO FOUR-THIRD感測器的鏡頭,100mm應該被折算為30mm左右,也就是說這支原始結構是一隻比普通規格略長的標準鏡頭。那麼它不應該被設計成25mm,而是30mm。

    於是我返回原點,重新設定,計算。DONE!

    這次真的成了!一支給MICRO FOUR-THIRD相機用的30mm F2.0標準鏡頭就初步定稿了。至少它可以作為一個原始方案繼續發展下去。

    唯一的不足是60線對/mm的MTF徑向曲線在接近近軸視場70%的地方,下降了。但是它的切向MTF還是很好的。尤其是近軸部分的光學表現極為出色。不但曲線平坦光滑,徑向與切向表現極其接近,而且還原能力都在50%以上。

    讓我們等待工程師來進一步的最佳化它吧!

    在上面的步驟中,我沒有使用任何最佳化工具,沒有對鏡頭結構進行任何修正。大家可以看到,我無論如何點選鏡頭結構圖中UPDATE按鈕,鏡頭的結構在焦距縮放的過程中是不會有任何改變的。也就是說一隻給120相機用的100mm鏡頭和一隻給MICRO FOUR-THIRD相機用的30mm鏡頭,沒有結構上的任何區別。

    但是他們對應的MTF表現和像差是截然不同的。小像場的鏡頭要好伺候得多!天生的!

    我再深入讓大家看看衍射極限的問題。有些朋友覺得大像場的鏡頭有很好的衍射極限特性,因此解析度可以達到很高;小像場鏡頭受衍射極限的限制,因此解析度做不高。

    上面的例子已經很好的回答了解析度的問題,40線對/mm的空間頻率(就是解析度)都做不好的120鏡頭,你還指望它的更高的解析度能高到哪裡去?

    讓我繼續用軟體來顯示這個原始結構100mm鏡頭的衍射極限。首先是呼叫衍射極限顯示。

    看到這個對話方塊中有一個SHOW DIFFRACTION LIMIT的選項嗎?打勾!DONE!

    出現了黑色曲線,這根很平直的黑色曲線就是目前這個鏡頭的衍射極限。在這裡我更換了一種MTF讀取方式,將橫座標改為空間頻率,最高為60線對/mm。實際的MTF曲線離開理想的衍射極限相差甚遠。根本達不到的!

    我接著將鏡頭縮短為30mm。您看!衍射極限曲線,沒有任何變化。而MTF曲線確實有很大提升,儘管如此,離開衍射極限曲線還是相差甚遠。

    所以,一個鏡頭的基本結構才是決定衍射極限的最根本因素。衍射極限與焦距無關!在實際設計中,根本達不到衍射極限!在實際使用中,對於照相機鏡頭來說,可以完全忽略什麼“衍射極限”這種偽概念!

    面對一大堆枯燥的引數,您如果能夠堅持看到這裡,說明您還真實我的忠實粉絲!先喝口咖啡放鬆一下。肯定,這篇文章不是給初學者看的。

    有人會問我,您為什麼對這些技術引數如此痴迷?而不是好好研究如何拍照?我的回答是:我在理工科和攝影藝術方面的精力差不多各花了50%。攝影從它誕生之日起就是一門基於技術的藝術!這個也決定了它與繪畫的重大區別。以前,甚至還有一大堆感光化學需要學習。應該說是數碼技術的普及大幅度降低了學習攝影的難度。否則您可能連黑白膠片也衝不出來。

    在感謝數碼科技之餘,我想說的是:在攝影這個藝術領域,本身就有很多訓練是需要依靠技術方式解決的,比如“透視”。 比如我以後教透視的時候會動用可以移軸的技術相機。

    在相機方面,瞭解得越深入一些,越容易讓您決定在什麼場合使用什麼相機組合?使用什麼鏡頭組合?當硬體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的時候,才能知道如何用“軟”的辦法來解決。

    比如,經常有人問我。為什麼不可以把全幅28mm廣角鏡頭直接轉到MICRO FOUR-THIRD規格的奧林巴斯相機上做標準鏡頭?我的回答是:可以的,但是不是最佳方案。在設計鏡頭的時候,原始的結構決定了鏡頭的特性。全幅28mm廣角鏡頭是反射遠結構的,是大FOV的廣角鏡頭,高空間頻率的再現並非它的強項。如果能您看了我上面的設計步驟,就不會再問我同樣的問題了。同時,您也避免了因為使用不恰當的鏡頭轉接方式,從而而得到一張解析度不高的照片。這就是攝影者、文科愛好者瞭解理工科知識帶來的好處。

    如果您是一位理工愛好者,您或許會問我:設計一個鏡頭豈不是很容易?不是的!光從幾百個原始資料中確定一個比較好的型號就很花時間,還需要進行一定的改進設計才能知道可不可以進一步發展。有時候往往做到幾步以後就廢了。接下來還需要進行約束和最佳化,公差分析,鍍膜分析,等等,等等。總之是一件非常煩人的工作。其實這篇文章我很早就想寫,可惜要找這麼一個原始模型就花了很長時間。在光學部分完成以後,還有機械設計的一大段路要走。

    好,黏貼到這裡實在太長了。最後必須要略微總結一下。儘管由太多問題還沒有講清楚。

    總結APS和M43的優勢和誤解:

    1. 系統可以獲得和全幅機完全一樣的解析度,如果你知道了APS和M43的鏡頭是如何設計出來的。解析度是感測器越小,解析度越高,這樣就和大尺寸感測器鏡頭的解析度等效了。我略去了進一步計算的過程。總之是等效的。但是考慮到工藝和設計的細節,實際上M43的鏡頭可以帶來比APS更高的解析度,更小的像差;同理對比APS和全幅。

    2. 沒有殘幅的說法。不要再畫面中切出一塊來解釋APS的問題。你要買真正APS系統的鏡頭,如果你用APS相機的話。

    3. APS和M43可以獲得更大的對焦閾值,M43更大。所以還是回到清晰度的問題。APS可以獲得比全幅更加清晰的照片(因為現在的相機都是自動對焦的,APS對準的機率更大,對焦的時間更短,時滯更短)。同理,M43比APS還要優秀。

    4. APS和M43的鏡頭更加小巧。成本更低。綜合性能更好。我這裡說的重點是機械結構。光學上獲得的優勢我在前文提到了。因為鏡頭輕,所以“停”的精準。這點又回到清晰度的問題了。因為對焦點是要你的鏡頭準確停在那個焦點位置上的。所以因為“停”站精確。所以APS比全幅的清晰度要高,M43的清晰度比APS要高。

    5. 至於高感,噪聲,我在上面三篇文章中沒有來得及說明。但是噪聲由感測器本身的效能決定,或者說主要由排列的密度決定。這點APS和M43都不佔優勢。但是準確的說是同規格同尺寸,高畫素的感測器不佔優勢。不是APS和M43的問題。以現在的製成工藝,M43的高感做到ISO1600無明顯噪點是平常的事情。未來它還有提升的空間。因為半導體的發展比光學機械的發展快速。

    6. 大家覺得佳能和尼康的APS不夠好,那是因為以前佳能和尼康的APS鏡頭不行。不是機身的問題。你用給全幅機設計的鏡頭套到APS相機上,那當然素質差,尤其是尼康的鏡頭,更加不行。

    7. APS的鏡頭小一些,也便宜一些。

    總結APS和M43相比全幅相機的缺點:

    1. 真正的APS系統相機只有富士和徠卡T系列提供,別無選擇。尼康,佳能,索尼的APS系統都沒有用到真正的系統相機的概念。所以APS相機幾乎沒有選擇的機會。

    2. APS等效視角鏡頭的景深虛化確實沒有優勢。(但是要想一想對焦閾值上獲得的優勢,其實這不是缺點。你不是想把照片都拍虛化吧?)

    3. APS的設計概念比較中庸,畢竟是1995年定義的。輕便和成本優勢比全幅僅有微弱的提升。不像M43那樣有明顯的操作感的提升。我最反感的就是APS太過於中庸。而M43實在讓我太喜歡了。無論是實際使用感受,還是理論上。

    這麼多年,僅僅有能力參與一些工業鏡頭的研發,實在沒有資格參與照相機鏡頭的開發。只怪自己本事不夠,學識不夠全面。

  • 9 # 封濤17

    APS-C幅和135全幅感測器有差別,光學取景單反和電子取景微單有差別,C幅和全幅的高感光度畫質有差別,畫素數值也有差別。

    您用過尼康高畫素全幅單反D800,現在想買富士C幅微單XT3,XT3和2014年釋出的索尼A6000一樣都是最快對焦0.06秒,論價效比XT3不高。前幾年高感光度虛標作弊事件也是情懷家C幅哪款微單吧。

    C幅感測器有兩個另類極端,一是尼康單反D500/D7500的2088萬有效畫素無低通感測器,高感光度畫質能追平尼康全幅,最高164萬可用感光度1640000。二是佳能C幅(面積小一圈)3250萬畫素新感測器,微單M62只有外接EVF眼平取景器是選配件,單反90D是AFC10fps追焦連拍高效能。

    別人傳說的“底大一級”是指膠捲中畫幅相機的照片放大能力,彩色負片大過膠捲小畫幅135。影樓婚紗照長邊一米40X30英寸,都是柯達120人像彩色負片拍攝製作的。現在索尼135全幅微單對比C幅富士微單,能對比的兩千萬畫素級別,體積重量價格效能和畫質,有機身五軸防抖效能的全幅A7M3對比C幅XT4,畫質差距有吧?無機身五軸防抖的XT3對比最快對焦0.02秒的A6400,快拍效能差距也有吧?

  • 10 # 走向遠方了

    我手裡有尼康D7100半幅相機和尼康D810全畫幅相機,從技術引數上二者區別有:

    1、感光元件尺寸不同:全畫幅的感光元件尺寸為36*24mm,半畫幅相機的感光元件尺寸為22.7*15.5mm。

    2、機身尺寸:由於感光元件尺寸不同,一般全畫幅相機要比半畫幅相機更大。

    3、半畫幅和全畫幅如果畫素相同,半畫幅表現的影象模糊、反差低、高感光度成像噪點多。

    4、ISO表現:全畫幅與半畫幅相比可以在高ISO下提供更好的畫質。

    當然還有很重要一點,半畫幅相機焦距一般需要乘1.5才能得到等效全畫幅焦距。相同焦距,全畫幅呈現畫面範圍比半畫幅大的多。我的尼康D810,相比較我的D7100,超低ISO,相片寬容度高,光線暗時,噪點要低得多,當然藉助於D8103600萬畫素,有空氣切割機之美稱。

  • 11 # 維雨長風

    不要聽他們忽悠,我也是一二十年的攝影玩家,什麼器材也玩過,全畫幅和S畫幅拍照上沒什麼區別如有人說有區別,你拍幾張全幅和半幅的照片,讓他分分,他們也分不出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錢真的能使鬼推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