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1、主流意識觀念上的差異。


    西方文化誕生的源頭在於海洋,對外探索滲透著西方人的基因。而探索的動力就是攫取財富。這也造就了西方意識觀念上的個人主義和攻擊性。

    西方強調個體的意義,也是一種英雄主義的體現。而這種體現往往被賦予積極意義,強調的是競爭和生存相伴相生的關係。


    反觀中國,經歷了漫長的封建社會階段。絕對的君主和宗族觀念決定了個人服從集體的意識觀念。強調個人與集體之間的依存關係。

    與此同時,集體的重要性得到了最大化體現。從而,個人主義便蒙上了一層貶義的色彩,衍生的詞條便是利己主義。

    自私自利在三綱五常的約束下,是絕對不被允許的。簡而言之,便是‘克己守道’。

    2、個人價值取向的差異。

    西方文化中的個人價值是多元化的。黑死病的大流行擊潰了西方的封建制度,生存需要的條件更為廣泛。新的社會體系百廢待興,每一種學科衍生的職業都值得肯定。

    因此,士農工商地位均等,克服了尊貴和卑賤的發展桎梏。這也是西方文明開始超越東方文明的起點。

    而華人也曾經歷過百家齊放的階段。可惜的是,自從秦始皇焚書坑儒,再到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奠定了中國百姓一元化的個人價值取向,也就是官本位社會的開始

    從此之後,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為了士大夫階層的理想,從政成為了讀書人唯一抒發抱負的方式。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也導致士農工商的卑賤地位。科學上的發展從搖籃上就設定了障礙。

    導致的結果,華人的智慧主要體現在政治上。每一代悠久的王朝,為了穩固政局,都不想從根本上改變老百姓的個人價值取向。

    因此,讀書人只有兩條路可走,成功者入朝為官,失敗者明哲保身。要麼隱居世外,要麼飲酒風浪。反正就是沒人想去發展點別的。白白浪費了大好資質,反而給佛教和道教的興起造就了營養。

    3、人性認知觀念上的差異

    這一方面要從慾望的差異上分析。西方人認為人性本惡,人生於世就是為了實現個人價值。而這種價值伴隨著對外征服、改造和索取。也便是典型的個人主義與實踐主義結合之後的產物。

    而便利的海洋條件順從這種性本惡的意願。披著探索的外衣而對外侵略,成為了實現個人價值的最佳途徑。這種思潮的大肆興起,導致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血淚史。


    而華人認為人之初,性本善。所有的惡都是後天形成的,所以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從而形成了華人獨特的道德倫理觀。


    華人講究的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主張和諧共存。也就是道家所講的天人合一,水利萬物而不爭。


    同時,這種看似良性的約束,也導致了所謂的中庸之道,將人性發展的本質推向了順從和循規蹈矩。


    華人長時間生存在相對封閉的封建社會環境下,秉持知足常樂的處世態度。有利的一面表現為和諧穩定,弊端為,面對攻擊性的外來威脅,要麼報以不屑爭執的態度,要麼就是在無法取勝的情況下,乾脆順從到底。

    直到在苦難中無法壓抑,這種情況才得以改變。從而導致了,華人遭受了百年近代血淚史。


    4、交際觀念上的差異。


    西方人善於用語言表現自己,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善用攻擊性的語言手段,可以表現出自我的特殊性。這樣不但不會讓人反感,反而會獲得不少的掌聲。


    而華人恰恰相反,健談並不是什麼美德,反而會讓人覺得輕浮、沽名釣譽。所謂事實勝於雄辯,就是這個道理。


    華人在交際活動中,更傾向於含蓄和察言觀色,以順應對方的態度去贏得好感。這樣更利於為人處世。同時,也是一種保持和諧的體現。

    如此想來,一個善於語言攻擊,一個保持含蓄的兩人交鋒。最後的結果不言而喻。


    5、歷史觀念上的差異。


    西方人的歷史是一場掠奪史,毫無值得銘記的價值。因此,西方人將歷史簡單理解為一條線,過去的就是過去,應該要展望未來,挖掘出更新鮮的事物。而這種挖掘顯然也沒有脫離攻擊性。


    而華人的苦難史和王朝變遷史,從古老的以前,就決定了重視歷史的鮮明態度。


    唐太宗嘗言: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因此,中國開創未來的基礎,就是要從過去中汲取教訓。這樣才能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可惜的是,中國歷史上明知故犯的例子比比皆是。每一個皇帝都知道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但還是避免不了王朝的更迭。


    6、新舊觀念上的差異。


    在西方的價值觀中,年輕意味著競爭中的活力。而年齡的增長代表著喪失競爭力,即將被社會拋棄。因此,很多老人在孤獨和沮喪中度過餘生。


    這種觀念在華人眼中難以接受。俗話說,家有一老勝有一寶,年齡意味著資歷、智慧和知識的積累。加之儒家孝道的影響,尊老一直是華人的美德之一。當然,也不乏有極端的例子出現。


    綜上所述,便是中西雙方截然不同的價值觀,也是導致雙方衝突的根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5kw水泵每小時抽水多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