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禪悟淨慧

    說起吳三桂這個人,歷史上眾說紛紜,總之不是多麼光彩照人,在漢人眼裡他是三姓家奴,在清人的眼裡他是腦生反骨的逆賊,人品定格在了卑鄙無恥之徒。

    1,傭兵自重,搖擺不定。

    文武全才的吳三桂,雖然傭兵自重,在大明岌岌可危時,他幾乎袖手旁觀。看關外的滿清一直向內地進攻,其勢頭只增不減。

    八旗的金戈鐵馬,令吳三桂心生忌憚。只看眼前利益的他,盤算著未來誰主沉浮呢?滿清可能是最大的贏家。他暗地裡派人與舅舅祖大壽聯絡,有點想歸順滿清的意思。

    當他看到李自成已經成了氣候,逼迫崇禎煤山自盡時,又想到如果李自成坐了大位,打敗了北面的滿清,天下自然姓李。我此時不與李自成拉好關係,將來怎麼封妻廕子呢?他與李自成又是一番“暗箱操作”。

    此刻的明朝雖已無主,可那些忠義之士,肱骨之臣仍然在反清復明的道路上奮鬥,萬一有朝一日倒反天罡,明朝火了起來,我如何打算呢?應採取“藕斷絲連”留下退身之步,才是上上策。

    老人言:“一女許三夫,倒黴是自己。”吳三桂這種搖擺不定的性格,註定了他的失敗。

    2,投靠滿清,屠城效忠。

    在滿清和李自成兩股勢力來看,誰能爭取吳三桂倒戈,誰有可能就是贏家,吳三桂一時成了香餑餑。

    有人說吳三桂投靠滿清,是因為劉宗敏搶了陳圓圓,還扣留了他的家人做人質,吳三桂一怒之下,才把多爾袞引入山海關。

    這個因素是有的,但我認為佔的比重不是很大。以吳三桂作為一路統帥來說,必然會有過人之處。他看到的不是兒女情長。而是李自成進京後的所作所為,已經預料到李自成定會是曇花一現。

    吳三桂這才鐵心背叛大明,與李自成各走各的路。隨後不遺餘力追殺大順殘部,從東北殺到東南,為了表示效忠滿清,吳三桂在剿滅起義軍的時候,不惜將軍民全部屠城。

    吳三桂鎮壓大明殘部和起義軍,的確為大清打下了半壁江山,立下汗馬功勞。

    3,功高震主,互相猜忌。

    吳三桂手上的鮮血越多,他的頂戴花翎顏色就越深,靠戰爭搶來的地盤越大,手裡的軍兵就不斷擴充。

    不論是皇太極還是順治,都有這種想法,如果把吳三桂放在北方,好像有點和老虎同眠的意思,對吳三桂這個投降派,心裡是非常排斥的。但明面上又不能表露出來,這才是帝王之術。

    命吳三桂繼續率領他的軍隊,去鎮守雲南邊陲。這樣做的好處是,不怕吳三桂起兵謀反,因為有足夠的時間,來應對軍事上的不測。

    偏安一隅的吳三桂,對京城構不成威脅,大清好騰出手來研究怎麼與之制衡。

    吳三桂也不是傻子,他看清楚了大清朝不信任他,狡猾多變的吳三桂,使勁從大清朝索要軍費,瘋狂地擴充自己的實力。

    4,削藩造成三藩之亂,激怒吳三桂重提“復明反清。”

    康熙繼位後,覺得藩王傭兵自重,在權力上雖不是明目張膽地抗爭,也是陰奉陽違的不合作。

    這樣下去恐怕會各自為政,或是聯合造反,還真讓康熙給猜中了。

    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大藩王,如同三足鼎立,牽制著康熙寢食難安。在這三股勢力中,吳三桂首當其衝,他不僅兵強馬壯,且又十分驍勇善戰,是康熙的一塊大心病。

    年輕氣盛的康熙,決心要將削藩進行到底。削藩令一出臺,吳三桂明白了康熙的意思,“卸磨殺驢”的時刻來到了。

    便故意的試試康熙的態度,假裝上書辭去藩王。看看康熙如何動作,令吳三桂沒想到的是,康熙果斷地同意了!這讓吳三桂的心拔拔涼,暗地裡咬牙切齒。

    不僅奪去了藩王的封號,順便還把平西大將軍印信也給收了!吳三桂氣得暴跳如雷,指著北京方向,大罵康熙欺人太甚,決心與大清撕破臉皮,起30萬雄兵造反了!

    打著“復明”旗號的吳三桂,是他親手殺死了南明最後一位皇帝,還真有臉說出來!對於他的造反,老百姓嗤之以鼻無人響應。

    性格沉穩的康熙,看著這個反覆無常的跳樑小醜,心說我不逼他,他遲早都要跳出來與我一搏。俗話說:快刀斬亂麻,何必拖泥帶水呢!

    吳三桂反清與康熙帝步步緊逼有著直接關係,假如康熙帝不逼迫他,他也會起兵造反。原因是手握30萬重兵的他,野心勃勃反覆無常,從明朝的戰將,到殺死明朝最後的皇帝,反過來又以“復明”來收買人心,真的是厚顏無恥,古今少有!

  • 2 # 小處不隨便

    吳三桂自從成為滿清的走狗,屠刀揮向南明軍民的時候。一個民族背叛者的命運就不在是他個人能左右的了。老話說:“狡兔死,良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可惜他不是,吳三桂就滿清的一塊抹布,即使抹布在漂亮,幹多太多的活,最終命運也會像抹布一樣被丟入歷史的垃圾桶。

  • 3 # 紀元的尾聲

    吳三桂和大清之間,本來就有著陣營矛盾,在大清幾乎統一了天下的情況下,肯定要騰出手來解決這些矛盾(三藩問題),所以“三藩之亂”,本質上是一場“遲到”的決鬥。

    若不是當年李自成部下劉宗敏強行霸佔陳圓圓、欺辱吳家人,那麼吳三桂也是會加入李自成的大順政權,而不是直接帶著山海關向大清和多爾袞投降。

    多爾袞也沒想到,吳三桂那麼多年堅守山海關,被皇太極招攬那麼多次都忍住了,最後卻因為一個女人向大清投降,這種“驚喜”讓多爾袞來不及深思,立即冊封吳三桂,然後靠著山海關,在關城下會戰李自成。

    山海關大戰後,因為吳三桂和清軍的聯手,李自成潰敗而逃,中原僅存能夠主動出擊清軍的軍事力量破滅,大清就這樣子“簡簡單單”地入住北京,贏得天下。

    本來入住中原後,清朝廷就應該快刀斬亂麻,用最快的速度瓦解吳三桂的兵權,就像當年劉邦和韓信一樣,韓信於垓下之戰把項羽逼得自殺還沒過一會兒,劉邦就衝到韓信的面前把兵權給奪走了,為的就是防止韓信擁兵威脅皇權。

    但多爾袞卻想出了一個更高的招,那就是讓吳三桂和漢人勢力進行“內耗”。

    在大清剛在北京落腳的時候,清廷為了穩定吳三桂,給他封了“平西王”,可就算是封爵了,吳三桂也開始感覺到不對勁了,因為他的“賣國賊”的罵名,比身為“貳臣”的洪承疇更盛,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吳三桂直接打開了“山海關”,讓漢人眼中的“蠻夷”佔據中原。

    吳三桂也還是重視名聲的,而且嚴格來講,他背叛的只是“李自成”,不是大明,甚至在他冷靜下來之後,他發現他投降大清的確非常不妥,那吳三桂難道沒有挽回的餘地了嗎?

    他想到了辦法,那就是“反清復明”,在成為平西王不久,吳三桂就和南明朝廷之間仍有聯絡,即便是打李自成,吳三桂的口號都是“為君父報仇”,君父是誰?說的不就是崇禎帝嘛!

    到底是出自於真的忠誠,還是為未來做鋪墊,沒人說得清,吳三桂這一套在表面上連多爾袞都不能挑錯,因為“忠誠”是最無價的,可是如果吳三桂想借此轉化為“反清復明”,那也非常方便,因此吳三桂使的乃是“陽謀”。

    你吳三桂有對策,清廷自然更有對策,你不是喜歡“為君父報仇”嗎,那麼就讓你先回山海關鎮守,在順治二年,吳三桂被調回錦州,如果這個時候他再打著“為君父報仇”的名號,那麼他就應該攻打清廷,所以吳三桂這個話不敢再說了。

    把吳三桂這場謀給破了之後,清廷再次調吳三桂軍入關收拾國內的殘餘勢力,這一次開始,就是要吳三桂“內耗”了。

    或許是因為清廷給予他的壓力,吳三桂在鎮壓漢人的反抗中,尤為賣力,十分血腥,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吳三桂的確就只是一個空有口號的“利己主義者”,之前還說對大明忠誠,可在順治四年,殺朱明後裔最多的,就是吳三桂部。

    這一招“內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吳三桂也知道自己回不了頭了,於是在清廷給他量身定製的“內耗”的這條路上越走越遠,順治十四年到順治十八年,這是吳三桂人生最讓人“唾棄”的一個階段,比起開放山海關之罪惡,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這個階段,他開始受命“剿滅”苟延殘喘的南明。

    此時的南明已經是“永曆政權”,因此清軍強烈的攻勢,只能步步被逼到緬甸,而清廷則是讓吳三桂“坐鎮”雲南,以雲南之地直指永曆政權,也是清廷的這個決定,給了吳三桂“割據”的機會。

    其實清廷又何曾沒有想過吳三桂會割據,他們甚至都明白,和吳三桂翻臉只是遲早的事情,只是在政治上,任何手段都要嘗試,如果能慢慢“磨掉”吳三桂的匪氣,或許一場大戰就不需要爆發了,如果磨不掉,那也至少會讓吳三桂不在腹地叛亂,事實上,這個決策就是吳三桂政權後來失敗的核心。

    但不管你吳三桂割據與否,清廷首先繼續讓吳三桂和永曆“內耗”,只要吳三桂把永曆滅掉,那麼吳三桂就是大明的“罪人”,最起碼等他起兵的時候,“光復大明”的這個口號,他是不能用了,不過後來的事實又證明,清廷錯誤估計了吳三桂的臉皮。

    順治十八年,吳三桂用兵南壓緬甸,此前收留永曆政權的緬甸王莽達被其弟莽白髮動政變殺害,而莽白對永曆政權則是截然相反的排斥態度,因此莽白設計“誘殺”永曆皇帝,本是“咒水之盟”,最終演變成了咒水之難。

    在俘獲了永曆帝之後,莽白將永曆政權殘存的君臣統一移交給吳三桂,由吳三桂選擇方法處置,此前聲稱對大明“忠心耿耿”的吳三桂把永曆帝交給他的心腹吳國貴,在次年,吳國貴逼殺永曆皇帝,所以永曆政權的破滅說是敗在了大清的手裡,具體的事實,就是吳三桂作為主力去扼殺的。

    除掉永曆政權之後,吳三桂等於是給大清交了一個“投名狀”,此時的順治帝也因為吳三桂暫時沒有了“敵人”,從而以“安撫”為主,於是便支援吳三桂經略西南(雲南、貴州等地),但這個支援從後面來看,究竟是“緩兵之計”還是真心的支援,並不好說:

    “假以便宜,不復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財,戶部不得稽遲”。

    康熙元年,因為康熙年幼,更要穩住吳三桂了,因此加封吳三桂為親王,作為交換,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娶了大清的公主,看似是聯姻,實則深層次的意思就是“質子”。

    所以雙方並沒有因為加封和聯姻而變得關係更好,特別是吳三桂,久經沙場的他知道此時的大清“主少國疑”,因此他加大了對西南的控制,一方面想盡辦法向大清要錢,一方面自己培養私下的官僚體系和武裝,所以在康熙二年,清朝廷首先就把吳三桂的“選官”權剝奪了。

    但是這一切都為時已晚了,因為吳三桂對西南的經略早已經根深蒂固,而這一切的發展,都證明了吳三桂並不想受到大清的牽制,他如果找到適當的機會,肯定是要“反客為主”的。

    沒想到的是,這個機會,不是吳三桂先找到的,而是康熙。

    康熙十二年,就藩於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出人意料地“申請退休”,因為尚可喜本是山西人,後來舉家搬到了遼東,所以他申請的是退休回到老家遼東養老。

    如果尚可喜只是一個官員,那麼他申請致仕回家,這是完全沒問題的,可他卻是一個“藩王”,他申請退休,就意味著整個藩地都不要了,在任何時代來說,仍然一個藩王申請放棄自己的封地,這是極其可笑的事情,皇帝做夢都可能笑醒。

    所以尚可喜“致仕”,這件事背後一定有預謀和溝通。

    不管如何,尚可喜的要求提出來後,康熙就順水推舟,說了一番三位藩王(三藩)鎮守南方多年,都辛苦了的話,然後撤掉廣東這個藩地,讓尚可喜“帶頭”退休。

    尚可喜和康熙這樣做,把吳三桂和耿精忠氣得牙癢癢,但他們二人不可能立馬就反,於是他們也將計就計,上書給康熙,說他們也累,希望“撤藩”。

    二人嘴上是這樣說,心裡卻想好了,如果康熙同意了,那麼他們就“造反”,如果康熙下旨“挽留”,那麼就陪康熙玩多幾天君臣和諧的過家家遊戲。

    結果很遺憾,康熙同意了,於是吳三桂、耿精忠造反,就連尚可喜自己都沒走出廣東,就被兒子尚之信奪權內部造反,而後響應吳三桂的叛亂,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在三藩之亂之中,明明尚可喜都反對造反,廣東藩地卻加入的根本原因。

    三藩之亂中,吳三桂的實力最強,而吳三桂造反的口號,就是很荒謬的“興明討虜”。

    興明,意思就是“復興明朝”,討虜,這個虜指的就是大清。

    不得不說,吳三桂這個口號,讓所有人都笑了,因為說起對明的殘忍,吳三桂是當之無愧的,而他對永曆皇帝都做出如此殘忍的事情,到頭來他還敢喊出這種口號,這等心態也是無人能及的。

    但可笑歸可笑,吳三桂的戰鬥力卻不能小瞧,在那個時代,老臣凋零,吳三桂已經算得上是最頂尖的一個軍事家了,他自年少時的勇武,一直打拼到平西王,這個過程的歷練卻不是假的,所以吳三桂造反本身就是有底氣的。

    對西南多年的經略,讓雲南、貴州、湖南的衡州在第一時間脫離大清,成為吳三桂的基本盤,吳三桂以此撼天動地,而與此同時,廣西、陝西、河北等地都有漢人響應這個“興明討虜”的口號(可笑是可笑,但是真的有用),紛紛造反。

    所以“三藩之亂”的三藩,只是個代號,實際上的波及面積很廣。

    康熙十三年,吳三桂乾脆自己建立一個新的政權,是為“周”,自己先稱周王,這一招,乃是模仿朱元璋稱“吳王”,所以吳三桂的政權,後世也稱之為“吳周”。

    這場戰爭在一開始,吳三桂因為其他“隊友”的水平一般,導致局勢極其不好,比如康熙十五年、十六年,這兩年的時間裡,王輔臣、耿精忠、尚之信紛紛投降,大清得以釋放更強的戰鬥來炮製吳三桂,吳周軍一下子心灰意冷。

    為了扭轉局勢,康熙十七年,吳三桂在湖南稱帝,等於是給自己的班底一個交代,也是這一招挽救軍心,讓吳周軍實力爆增,康熙十七年六月,“永興之戰”讓吳三桂軍的真正水平爆發出來,清軍的主要將領被殺,大敗撤回廣東,湖南的南方因此穩固。

    而後,吳三桂又命令十數萬軍隊進攻兩廣地區,一路幾乎是勢如破竹,清軍無法抵擋,康熙十七年,這一年才可以說是吳三桂“封神”的一年,他展現了明末那個鎮守山海關的勇將該有的實力,以一己之力抵禦大清,在吳周眾人看來,吳三桂即便不能打下北京,都能分割南北。

    但誰知道,當時的命運總是不站在漢人這邊,吳三桂雖然運籌帷幄,可他卻已經老了,康熙正值壯年,他根本沒有辦法和康熙鬥“氣運”,他的壽命註定他的氣運衰敗,不日則亡。

    康熙十七年八月,局勢一片大好的吳周皇帝吳三桂在湖南因為酷暑而生病,死在了衡州的皇宮,後世說起吳三桂的失敗,無不嘆息這個梟雄的末路,雖然他的為人和行事都讓人不齒,可他的一生,也確實夠傳奇,最後如此落幕,讓人倍感無奈。

    因為吳三桂造反的時候,他的兒子吳應熊已經被殺了,所以繼承吳三桂皇位的,就是他的皇太孫“吳世璠”。

    但吳世璠只等於是一個小孩子,心性手段都不成熟,根本無法應對吳周當時的處境,所謂“主少國疑”,本來這是吳三桂所看中的大清的弱點,如今風水輪流轉,變成了吳周自己“主少國疑”,一下子因為大勝凝聚起來的軍心,瞬間破散。

    不久之後,吳周丟掉了湖南,逃回西南的大本營昆明,而此時的吳周大勢已去,本來想倚靠西南之地謀取中原,就是極其艱難的事情,吳三桂還因病去世了,這件事情到了吳世璠手中,更是不可能實現了。

    康熙二十年十月,苟延殘喘的吳周正式被大清打破昆明城,吳世璠自盡,吳三桂的一切都被化為烏有,即便此時他已經不在人世了,但象徵著他的一生的所有,也在這昆明城中告別歲月。

    結語:

    吳周政權之敗,最終奠定了康熙的皇帝功績,治理三藩,這是一直懸在大清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而康熙時代能下定決心打破吳三桂的經略,和這個隱患“決一勝負”,最終年老的吳三桂不僅沒有把年齡轉化為優勢,還一步步丟掉了先機。

    而自吳三桂背叛漢人起,就註定了吳三桂根本不會只滿足於當一個清朝的王爺,吳三桂有自己的驕傲和野心,在崇禎時期都是如此,更何況面對異族統治者,他更不會有什麼臣服之心。

    也因為吳三桂自己的內心不純,大清也並沒有準備放過吳三桂,縱觀歷史,歷朝歷代,皇帝都不可能允許“藩王”長久平安,這是歷史的宿命所決定的,即便是吳三桂也一樣不能夠違背,兩個都並不能坦誠相對的個體,最終由其中一個吞併另外一個,倒是非常正常的情況了。

  • 4 # 丙潤老師

    真實的情況就是吳三桂即便想頤養天年,清朝也是絕對不同意的,因為吳三桂本身就是個威脅,沒有吳三桂才沒有危險。

    總會有一些小夥伴好奇,吳三桂為什麼非得反清復明呢?

    來回折騰這麼多圈,口碑都已經爛到大街了,年齡也越來越大了,這個時候老老實實的休息不好嗎?幹嘛非得搞這一套呢?

    其實對於當時的吳三桂來說,歷史早已經把他逼到了牆角上,使得吳三桂必須得造反,如果不造反的話就活不下去了。

    第1點,吳三桂沒有任何的造反資本。

    我們為什麼說吳三桂屬於被逼無奈,萬般無奈之下才造反呢?其實主要原因在於吳三桂本人是沒有任何可以造反的資本的。

    說得再直白一些,如果當時吳三桂沒有做一些特殊的事情還是有造反資本的,那麼這些特殊的事情是什麼呢?

    首先在清朝計程車兵進入到關內之前,沒有太大的把握能一口吃成個胖子,畢竟當時清朝的部隊合在一塊也不過就是幾十萬而已,清朝能夠過來的人也就是幾百萬而已。

    相對於整個明朝如此龐大的版圖而言,清朝就算是拼了老命也控制不了其中的1/10,所以此時滿清部隊想起了一個辦法,那就是透過漢人來掌控漢人。

    我會發現在清朝入關之前,他們提出來的口號是非常敏感的?敏感到什麼程度,他們從來沒有對外宣稱過要侵佔大明朝。

    而是打著幫助大明王朝趕跑這些逆臣賊子的口號,前往大明王朝的實際控制力,其實這種方法非常巧妙。

    巧妙就巧妙在戰爭,如果能夠打贏滿清,順利入駐關內,成為下一個封建王朝的實際統治者,大清如果打輸了,那也不丟人,無非就是好心辦了壞事,將來也能有個交代。

    但此時吳三桂等人卻敏銳地嗅到了商機,這個時候極有可能給自己帶來更大的經濟利益,所以吳三桂等人選擇了依附於滿清。

    為了表明自己並沒有侵佔大明的決心,最開始的時候還和吳三桂等人商量,如果咱們一塊打下來,天下那麼咱們就劃江而治,江河以南是你的地方,江河以北是我的地方。

    但是清軍的發展速度遠超過自身預料,短短几個月份就已經掌控到了全域性,此時的清朝再也沒人提起過劃江而治的理念。

    因為清朝已經不再需要畫江而治了,清朝非但不需要畫江而治,反而需要迫切地壓榨吳三桂等人的生存空間。

    所以滿清部隊秘密制定了一個接近4代人需要完成的指令,那就是運用4代人的時間來徹底消除吳三桂等人的實際實力。

    所以滿人入關之後,第一時間交給吳三桂的則是消滅南明體系以及南明的殘餘分子,甚至還抓到了一個南明小皇帝,讓吳三桂等人觸覺這位皇帝。

    而滿清的這一招非常奏效,對於當時的華夏文明而言,依附於清朝的就會覺得吳三桂等人是清朝的走狗,本身不值得珍惜。

    而反對清朝的人又會認為吳三桂的所作所為大逆不道,拿起自己的刀殺起了自己的人,更加看不起吳三桂,所以吳三桂等人的口碑下降到了最低。

    第2點,吳三桂等人的政治紅利。

    為了避免吳三桂等人做大做強,滿清從政治,經濟軍事三方面對吳三桂等人進行打壓。

    首先吳三桂計程車兵是無法實現自給自足的,必須依附於清朝,讓清朝計程車兵將軍們給自己調撥軍餉,調撥糧草,在一定程度上讓吳三桂受制於人,其次約束吳三桂的部隊,並且削減其部隊。

    比如部隊人數從之前的6萬精銳變成了2萬人,人數的急速降低,讓吳三桂對大清王朝沒有了風險,最後儘可能控制吳三桂等人的言行,把他們圈養在某一個極小的地盤裡面,防止他們有做大做強的可能。

    在做好這些之後,吳三桂已經掀不起任何浪花了,此時的吳三桂就如同待宰的羔羊,直到一個人物橫空出世,那個人物就是鰲拜。

    鰲拜這個人是非功過咱們暫且不說,因為他本身就比較複雜,屬於最複雜的那一批人當中的一個。

    我們要明白此時的滿清是分勢力的,有八旗子弟兵以及鰲拜,鰲拜想要從八旗子弟兵當中掌控屬於自己的權利,就必須製造一個外部危機,擁有外部的軍事力量給予自己,如果沒有外部力量扶持或者幫助,鰲拜就無法掌權。

    鰲拜思來想去找到了其中的一個人,誰呢?吳三桂再次想來想去又找到了另外兩個人,也就是三藩之亂的主要藩王。

    鰲拜暗中支援他們,並且給予他們更多的糧草均線,給予他們更多的自由權利,吳三桂甚至能夠突破滿腔的束縛,暗中徵召更多的兵馬。

    此時的吳三桂意識到了,如果不借助這個視窗期發展自己的力量,那麼再接下來可就沒有更好的視窗期了。

    所以吳三桂一邊招兵買馬,一邊暗中佈置,其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儲存實力,這個時候的吳三桂絕對沒有想過造反。

    更重要的是吳三桂也明白和大清王朝作對,大勢已去,再加上自己是十惡不赦的罪人,尤其是民族罪人,就算造反也做不到一呼百應。

    既然做不到一呼百應,也就沒有必要付出如此大的風險。

    所以此時我們要明白整個朝廷當中的勢力,第一股勢力是皇帝,第二股勢力,是八旗子弟。

    八旗子弟的主要服務物件就是皇帝,第三股勢力是鰲拜,鰲拜的主要競爭物件是八旗子弟兵,主要壓榨物件是皇帝。

    鰲拜絕對沒有逆反心理,無非就是希望自己最大的權利,同時第四股勢力則是以吳三桂為首的,這些人他們的主要服務物件則是鰲拜,兩股勢力不能說老死不相往來,但也相差不多。

    熟悉歷史的,我們都知道鰲拜失敗了,至於怎麼失敗的不用多講,但是鰲拜和吳三桂等人是有聯絡的,只不過聯絡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緊密而已,無非就是個互相利用罷了。

    第3點,康熙的衝動。

    在康熙皇帝徹底掌握權力之後,有人給康熙皇帝打小報告了,說到吳三桂的人就是鰲拜的手足兄弟。

    如今雖然鰲拜被制伏了,但是如果讓吳三桂的人繼續活著就是個禍患,所以我們要徹底消滅吳三桂等人的勢力。

    這個口號的喊出讓康熙皇帝如同打了雞血一樣,康熙皇帝也預設為吳三桂等人就是鰲拜的直接下屬部隊,所以就開始了這一系列的軍事戰爭。

    只不過這場戰爭終究是太早了,其實按照康熙皇帝祖上的這幾位皇帝的戰略規劃來看,等到康熙皇帝年邁的時候,吳三桂等人早已經大勢不在了,大勢已去,被消滅只是遲早的事。

    但是康熙皇帝提前動手就逼得吳三桂不得不造反,因為此時的吳三桂如果不造反只有死路一條。

    但當時的康熙有著足夠多的資本,比如康熙手下的八旗子弟兵就超過了20萬,而綠營兵也超過了30萬,戰爭時期可調動的部隊,那更是多的數不過來。

    全國的部隊都可以給自己調動,而我吳三桂呢,除了手頭裡面的這些人之外,再就沒有其他人了。

    此外還有康熙皇帝所控制的財政稅收,人口方方面面都是碾壓吳三桂的,用康熙皇帝的想法來說,就算是往裡面填也能把吳三桂的人給活埋了。

    但是康熙皇帝沒有想到的是吳三桂這個人屬於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但是行動力非常強悍。

    當然吳三桂也絕對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麼簡單,畢竟一個真正意義上頭腦簡單的人做不出這些事來。

    所以吳三桂只是外表看起來簡單,內心早已經深似海,說造反就造反,馬上就造反,壓根沒有給康熙皇帝任何喘息的時間,這就導致八旗子弟兵根本應對不了。

    根據當時的歷史文獻記載,在真正的行軍作戰過程當中,大量的八旗子弟兵,甚至連敵人計程車兵都沒有見到呢,就已經開始潰散逃跑。

    如果不出意外,這場戰爭已經定型了,會以吳三桂勝利康熙失敗告終,但是歷史好像跟我們想的不太一樣,歷史上康熙是贏得了這場勝利的,那麼康熙皇帝怎麼贏得勝利的呢?是另一個人突然出現。

    這個人物和我們的文章主線並沒有直接關聯,所以咱們就不講了,因為如果單獨講他的話,沒有個5000字,1萬字根本講不出來。

    所以我們結合整個歷史階段來看的話,吳三桂不是想造反或者不是骨子裡就埋伏著造反的準備,而是壓根沒有想過這件事情。

    只不過康熙皇帝步步緊逼,一步一步壓縮吳三桂的生存空間,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吳三桂即便不想造反也不行了,已經沒有其他的機會了。

  • 5 # 澹奕

    在《鹿鼎記》當中,韋小寶曾對吳三桂說笑“你做平西王比做皇帝還神氣,何必做皇帝呢”。

    這可並非完全是說笑,清朝時期的吳三桂,在雲南地區根本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作為明朝的臣子投靠了清朝,又在雲南割據一方,說一不二。

    吳三桂戎馬一生,對他來說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已經是非常好了,他的夙願也就是割據雲南。

    但是吳三桂的強大,對於康熙帝還有清王朝來說,是個非常危險的事情,是絕對不能夠允許的存在因此必須除掉,而吳三桂也害怕被卸磨殺驢,乾脆騎兵反清。

    吳三桂是什麼人,大多數人都非常清楚,他是大明朝山海關的總兵,清朝後來能夠順利進入關內坐擁天下,與吳三桂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不僅如此,清朝入關之後,吳三桂也到處征戰,為清朝的江山穩固立下大功。

    當然,吳三桂並非純粹是為了效忠清朝,而是完全為了自己,他已經背棄了明朝,如果不幫著清朝將明朝的殘餘徹底剿滅,到頭來要倒大黴的就是他自己。

    清朝初期南方的明朝遺留勢力很強,清朝無法完全平定,所以放開手讓吳三桂去管,而吳三桂在平定川蜀雲貴等地,尤其勒死永曆帝之後,被清廷默許割據了雲貴地區。

    清朝並不施行分封制,即便是鐵帽子王也沒有自己的封地,吳三桂還有另外兩個藩王,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這也使得吳三桂的勢力極其強大。

    順治帝駕崩的時候,吳三桂曾入京祭奠,當時吳三桂的大軍讓百姓們極其恐懼。

    幾位顧命大臣害怕吳三桂生變,因此讓其大軍駐紮城外,他自己單獨入宮祭奠,隨即離開,這給當時只有八歲的康熙帝,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康熙帝親政之後,就將三藩、河務與漕運,作為必須快速處理的三件大事,而他一直都想著如何削藩,將吳三桂等三個異姓藩王給除掉,免得尾大不掉。

    吳三桂在雲貴一帶紮根多年,根基極其深厚,而這個地方向來山高水遠並且地形崎嶇,自古以來都是容易產生割據的地方,朝廷對其控制能力是非常弱的。

    憑藉著雲貴一帶的地利之便,吳三桂完全是在雲貴建立起了相對的獨立王國。

    康熙帝對吳三桂動手之前,吳三桂在雲貴一帶基本上就是土皇帝一樣的存在,不管是什麼方面都是如此,吳三桂也覺得這是自己人生的高光時刻。

    如果朝廷不撤藩,那麼吳三桂還真的未必會反,因為吳三桂在西南過得實在愜意,但是朝廷最終實在是不能容忍吳三桂這樣的勢力存在,必然要將其除掉。

    吳三桂是個明朝的叛臣,對於清朝來說,他的勢力太大也是個很危險的存在,他心中也非常清楚一點,失去了權利就等於失去一切,包括自己的身家性命。

    而且,當年吳三桂投靠清朝,就是為了榮華富貴與自己的前途,怎麼可能隨便拋棄。

    吳三桂騎兵的時候年紀已經非常大了,要不是朝廷撤藩,他也不會這麼折騰,但是他的願望與清廷的原則完全背離,根本就是水火不容,誰也不會允許對方的存在。

    與其在撤藩之後被徹底剷除,還不如放手一搏,既然清朝不肯讓他吳三桂在雲貴一帶做個土皇帝安安樂樂,那麼他吳三桂也不是好惹的,就是要跟清廷拼上一拼。

    有人天真地以為,吳三桂這麼大年紀了,交出手中的權柄,然後安穩聽從朝廷的安排,快樂逍遙頤養天年不是很好麼,其實如果真能這樣,倒也不錯,但可惜不可能。

    不是所有人都像宋太祖那樣,杯酒釋兵權之後,就真的全都算了。

    大多數的王朝,都像是劉邦或者朱元璋一樣,你放不放棄權利,只要我覺得你是個威脅,那麼就必須徹底根除,絕對不能夠留下禍患。

    倘若當時的吳三桂乖乖束手就擒,清朝也不會輕易放過他,吳三桂在軍中多年根深蒂固,不知道有多少潛在的勢力存在,即便成功撤藩,吳三桂與其子孫的結局也不會好到哪兒去。

    清廷與吳三桂,就好像是獵人與猛虎,獵人讓猛虎砍掉爪子,許諾讓它衣食無憂,但對於猛虎來說這絕不可能,而且就算猛虎丟了爪子,獵人也絕不可能放過猛虎。

    所以,康熙帝也知道只要自己撤藩,吳三桂等人必然會反,直接就出兵攻擊。

    吳三桂精明瞭一輩子,但是在反清的問題上出現了巨大的失誤,他又不得明朝遺族的心,又被清朝圍攻,他後來雖然打著復興明朝的旗子,卻只是想著自己做皇帝,甚至割據西南。

    不管怎麼樣,吳三桂的反是註定的,清朝的撤藩加速了他的反,話說回來清朝要是不撤藩吳三桂還未必會那麼快反,而吳三桂斷然不會乖乖聽話,解甲歸田頤養天年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 6 # 麻花的故事

    吳三桂表示我也很無奈啊,我就是在康熙8歲那年進宮祭奠順治的時候兵帶多了點、氣勢強了點,可能就給這娃留下了一些心理陰影,然後削藩就成為了康熙畢生的事業之一了。

    表面上看康熙削藩的目的就是因為以吳三桂為首的“三番”勢力過於強大,恐會威脅到清王朝的統治,這確實是康熙削藩最主要的目的,但卻不是唯一目的。

    吳三桂到底有多強?

    首先我們要知道清王朝不過是東北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想要統治數十倍於己的漢人,其中除了屠殺漢人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不少漢人勢力的支援,而其中又以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的實力最強。

    清朝能突破山海關,甚至在接下來的殲滅南明政權的過程中清朝可以說仰仗的都是吳三桂,而尚可喜和耿精忠的功勞雖然不及吳三桂,但也絕對是清王朝征服漢人的馬前卒。

    這與漢人以夷制夷的羈縻政策其實是一個道理,清王朝知道想要漢人順服,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讓漢人去管理漢人。

    但這樣無疑也使得這些漢人將領在征服南方時勢力和影響力都變得更加的強大,就以吳三桂為例,其一路追著南明勢力打,最終在緬甸把永曆帝給抓回了昆明勒死,這不僅使得吳三桂在清王朝中的名望達到了頂峰,更是讓其的地位不可撼動。

    以至於其攜滇黔自重,朝廷連多一句嘴都不敢。

    而且這種攜滇黔自重相較明朝時期的沐家那種聽調不聽宣自治程度更高,沐家至少還是大明的臣子,每年該給朝廷的稅,該履行的責任都還是要做做樣子的。

    而吳三桂這個平西王則不一樣,用國中之國來形容當時的吳三桂一點都不為過,也就是說當時的吳三桂完全就是一個割據勢力,不僅不用管中央的任何政策與調令,甚至中樞還得看他臉色行事。

    這樣一隻老虎睡在榻側,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怎能不怕,而且康熙自小接受的就是帝王教育,深知自己年幼,別說這些在外擁兵在外的藩王,就連中樞那些老臣都不會正眼看自己,康熙心裡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除此之外的原因

    文章開篇說過,康謝削藩除了怕藩王做大威脅中樞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茶葉。

    我們都知道茶葉這玩意兒在古代的歐洲很暢銷,但實際上這東西就算放在大陸那也絕對是硬通貨。

    由於古代缺乏淨水的手段,所以哪怕是把水煮沸也無法完全祛除水中的異味,這個時候茶葉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而云南一直都是茶葉的主要產地,這地方中樞若不能直接管轄,那可就要了老命了,不僅自己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成本會上升外,甚至還會威脅到國家安全,這可不是我危言聳聽。

    要知道,茶葉這個東西可不止我們和歐洲喜歡,北方的少數民族同樣是茶葉的忠實粉絲,如果是對茶葉史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一定知道,其實毛熊才是茶葉真正的消費大戶。

    所以古代的茶葉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是一種戰略物資,只要中原王朝拿捏住茶葉就相當於拿捏住了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命脈。

    這一點我們同樣可以從歷史中找到答案。

    隋唐之前,人們雖然也喝茶,但由於生產力和產量的關係,這東西絕對是奢侈品,中原王朝自己都供不應求,更別說周邊的其他勢力了。

    但隨著隋唐時期生產力的進步以及品種改良等等原因,茶葉產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隨之而來的就是茶文化的產生和茶葉的外銷,中原王朝以外的地區第一次認識到了茶葉的美好。

    但隨著唐朝的衰落,茶葉狗大戶大理國對唐朝就開始愛答不理了起來,發展到宋朝,我只能說如果宋朝把南詔國給收復了,那麼北方的戰況絕對不會那麼慘。

    至於大明朝,厲害的時候打就完事了,“土木堡之變”後大明武德喪失,茶葉就開始成為了大明朝制約北方韃靼和瓦剌的主要手段了,只要不聽話,明朝就關閉馬市,這一來可就苦了蒙古的貴族了。

    到了清王朝,這些滿洲貴族甚至大明朝被蒙古禍害得不淺,知道這些草原漢子的厲害,所以打一開始清王朝就和蒙古結盟了,這確實大大消除了來自北方的威脅,使得中原可以穩定發展,而人家之所以願意和大清結盟,茶葉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畢竟能不用死人每年就獲得夠自己使用的茶葉,蒙古貴族自然樂得躺平,若不是大明朝和蒙古有著世仇,我覺得明朝也完全可以用茶葉控制住蒙古而不止是牽制了。

    面對這種極具價值的戰略物資,康熙能不眼饞嗎?當然吳三桂在雲南若想要實現長期割據,他自然不敢不給清茶茶葉,但對於康熙來說,這種東西還是握在自己手中更踏實一些。

    吳三桂為什麼非要反了清王朝?

    還不是為了兒孫那點事。

    都說要不是康熙逼吳三桂反,吳三桂大機率是不會反的。

    這一點沒錯,但若是吳三桂沒有後人,那麼其實就算康熙逼他,他也是不會反的。

    畢竟當時的吳三桂起兵時已經62歲高齡了,若不是為後人著想,這年紀他還圖個啥?圖那五個月的皇帝位置?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吳三桂在雲南本身就相當於是土皇帝,在衡州即皇帝位時無非就是名義上實現了皇帝夢,地盤大了點,其他的並沒有什麼區別。

    可如果吳三桂不反,康熙或許會像對耿精忠一家一樣對吳家,畢竟吳三桂在滇黔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康熙還需要這點影響力來穩定滇黔。

    可一旦吳三桂死了,那麼吳家必將迎來康熙的清算,屆時朝廷也基本控制住了滇黔的局勢,吳家的末日就到了。

    所以就算為了兒孫著想,吳三桂也必須反了清王朝。

    除此之外,吳三桂本身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從他還是明朝將領的時候就已經展現出來了,如果他看不到成為皇帝的希望,那麼他也會是一個不斷進取,希望透過戰功成為人上人的人。

    而一旦讓他看到了成為皇帝的希望,那麼他一定會想辦法實現。

    為什麼會這麼說?因為吳三桂反清並不是臨時起意,畢竟這麼大規模的反叛行動,如果沒有周密的計劃,沒有長期的準備,是不可能短時間內就搶了大清半壁江山的。

    而且要知道這事看似是吳三桂率先起兵,他應該掌握主動權,實際上康熙為了削藩才是做了長久的準備。

    所以在朝廷做了長期準備的情況下依舊被吳三桂打了個丟城失地,可見吳三桂的準備一點不在朝廷之下。

    這也就說明了吳三桂很有可能打一開始就在準備反叛清王朝,他要的並不是大清的王爺,而是借大清上位。

    結語

    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個藩王的存在其實是清朝政治體制下的一個特殊存在,就連多爾袞這種要戰功有戰功,要能力有能力的滿族鐵帽子王都沒有封地,更別說三個漢人了。

    所以清王朝對“三藩”動手可以說是遲早的事情,這一點想必吳三桂也是知道的,所以與其等將來自己的兒孫被朝廷收拾,倒不如在自己這一代把這個問題徹底給解決了,要麼一步登天,要麼馬革裹屍。

  • 7 # 樸實橙子d

    反不反都必須死,想頤養天年皇帝不答應啊!

    怪就怪吳三桂空有曹操之心卻無曹操之頭腦,本可以高舉永曆皇帝的旗幟割據雲貴自立為王,錯就錯在不該殺了永曆皇帝自絕後路,被康熙逼急了還敢扯反清復明的大旗掛羊頭賣狗肉誰也不信哪!落得個狡兔死 走狗烹的下場實在是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

  • 8 # 阿里不脫

    以雲南為根據地,殺入緬甸,進而寮國柬埔塞。有機會的話越南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

    再遷徙大量的內地百姓,彼時大清初立國疲民困。宣傳下免費的土地,還是一年三熟的那種,還是能招到很多人的。

    過個10年8年的,這些基地開始穩定,開始盈利,隨時可以爆兵。不管是起兵伐清,還是自立為漢家正統。真是逍遙自在!

    時間過渡到現在,我們就可以,自古以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G的2018年旗艦手機何時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