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詞解釋(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宋]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二、譯文: 東風拂過,數不清的花燈晃動著,彷彿催開了千樹花,焰火紛亂,往下墜落,又像是空中的繁星被吹落了,宛若陣陣星雨。華麗的香車寶馬在路上來來往往,各式各樣的醉人香氣瀰漫著大街。鳳蕭那悅耳的音樂之聲四處迴盪,月亮在空中發出明亮的熒光,光華流轉。熱鬧的夜晚裡,魚、龍形的彩燈在翻騰。美人的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身上穿著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動。她們面帶微笑,帶著淡淡的香氣從人面前經過。我千百次尋找她,都沒看見她,不經意間一回頭,卻看見了她立在燈火零落處。 三、解析: 這首詞的上半闋寫元宵之夜的盛況。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禮花飛向天空,然後像星雨一樣散落下來。一開始就把人帶進“火樹銀花”的節日狂歡之中。 “寶馬雕車香滿路”:達官顯貴也攜帶家眷出門觀燈。跟下句的“魚龍舞”構成萬民同歡的景象。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鳳簫”是排簫一類的吹奏樂器,這裡泛指音樂;“玉壺”指明月;“魚龍”是燈籠的形狀。這句是說,在月華下,燈火輝煌,沉浸在節日裡的人通宵達旦載歌載舞。 下闋仍然在寫“元夕”的歡樂,只不過上闋寫的是整個場面,下闋寫一個具體的人,透過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個人的歡樂自然地溶進了節日的歡樂之中。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這一句寫的是元宵觀燈的女人,她們穿著美麗的衣服,戴著漂亮的手飾,歡天喜地朝前奔去,所過之處,陣陣暗香隨風飄來。“雪柳”是玉簪之類的頭飾。 “眾裡尋她千百度”:(這人)對著眾多走過的女人一一辨認(但沒有一個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偶一回頭,卻發現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處。 “燈火闌珊”勿作“良夜將逝”解,“燈火闌珊”雖然是燈火漸漸散盡的意思,但這兒說的是天空飄灑下來的禮花,快接近地面時早已熄滅散盡,所以即使頭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卻是昏暗的。 這首詞大家耳熟能詳,特別是最後一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已是久吟不衰的名句。整首詞在最精彩的地方戛然而止,卻給讀者留下無比寬闊的想象空間。經過等待、尋找、焦灼、失望之後再突然發現自己的意中人原來就在身後,那種從天而降的驚喜誰也想象得出來。 詞中在“燈火闌珊”的“那人”,不用說是一個青春妙齡的少女,她在詞的最後才於模糊的昏暗之處露了一下臉。然而讀者感覺得出,這是一個聰明活潑而又有幾分淘氣的女孩子。等她的人在明處,她在暗處,也許她早就發現他了,但她卻不急著與他相見,先考驗一下他的耐心,先看看他著急的樣子,然後悄然無聲地跟在他後頭,等到他快要崩潰的時候才給他一份意外的驚喜。 那個青年男子呢,元宵節熱鬧的盛況他視若未見、毫不在乎,他只關心那些花枝召展從他面前飄然而過的少女,急切地想從中尋出那張可愛的熟悉的面孔。假若尋不到自己心愛的人,那麼整個元宵佳節將黯然失色,所有的熱鬧只會讓他倍感失落倍感孤單。只有與他望眼欲穿的“那人”相見,整個歡樂的場面才會被啟用,才會真正享受節日帶來的雙倍的欣狂。 同時,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站在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是對他自己的一種寫照。根據歷史背景可知,當時的他不受重用,文韜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懷著一種無比惆悵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賞。也就像站在熱鬧氛圍之外的那個人一樣,給人一種清高的感覺,體現了受冷落後不肯同流合汙的高士之風。 作為一首婉約詞,這首《青玉案》與北宋婉約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藝術成就上毫不遜色。詞從開頭起“東風夜放花千樹”,就極力渲染元宵佳節的熱鬧景象:滿城燈火,滿街遊人,火樹銀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圖不在寫景,而是為了反襯“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的與眾不同。此詞描繪出元宵佳節通宵燈火的熱鬧場景,梁啟超謂“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認為此詞有寄託,可謂知音。上片寫元夕之夜燈火輝煌,遊人如雲的熱鬧場面,下片寫不慕榮華,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託著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把這種境界稱之為成大事業者,大學問者的第三種境界,確是大學問者的真知灼見。 全文主要運用了反襯的表現手法,表達出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追求(詞人對理想的追求的執著和艱辛)。 四、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一、詩詞解釋(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宋]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二、譯文: 東風拂過,數不清的花燈晃動著,彷彿催開了千樹花,焰火紛亂,往下墜落,又像是空中的繁星被吹落了,宛若陣陣星雨。華麗的香車寶馬在路上來來往往,各式各樣的醉人香氣瀰漫著大街。鳳蕭那悅耳的音樂之聲四處迴盪,月亮在空中發出明亮的熒光,光華流轉。熱鬧的夜晚裡,魚、龍形的彩燈在翻騰。美人的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身上穿著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動。她們面帶微笑,帶著淡淡的香氣從人面前經過。我千百次尋找她,都沒看見她,不經意間一回頭,卻看見了她立在燈火零落處。 三、解析: 這首詞的上半闋寫元宵之夜的盛況。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禮花飛向天空,然後像星雨一樣散落下來。一開始就把人帶進“火樹銀花”的節日狂歡之中。 “寶馬雕車香滿路”:達官顯貴也攜帶家眷出門觀燈。跟下句的“魚龍舞”構成萬民同歡的景象。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鳳簫”是排簫一類的吹奏樂器,這裡泛指音樂;“玉壺”指明月;“魚龍”是燈籠的形狀。這句是說,在月華下,燈火輝煌,沉浸在節日裡的人通宵達旦載歌載舞。 下闋仍然在寫“元夕”的歡樂,只不過上闋寫的是整個場面,下闋寫一個具體的人,透過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個人的歡樂自然地溶進了節日的歡樂之中。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這一句寫的是元宵觀燈的女人,她們穿著美麗的衣服,戴著漂亮的手飾,歡天喜地朝前奔去,所過之處,陣陣暗香隨風飄來。“雪柳”是玉簪之類的頭飾。 “眾裡尋她千百度”:(這人)對著眾多走過的女人一一辨認(但沒有一個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偶一回頭,卻發現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處。 “燈火闌珊”勿作“良夜將逝”解,“燈火闌珊”雖然是燈火漸漸散盡的意思,但這兒說的是天空飄灑下來的禮花,快接近地面時早已熄滅散盡,所以即使頭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卻是昏暗的。 這首詞大家耳熟能詳,特別是最後一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已是久吟不衰的名句。整首詞在最精彩的地方戛然而止,卻給讀者留下無比寬闊的想象空間。經過等待、尋找、焦灼、失望之後再突然發現自己的意中人原來就在身後,那種從天而降的驚喜誰也想象得出來。 詞中在“燈火闌珊”的“那人”,不用說是一個青春妙齡的少女,她在詞的最後才於模糊的昏暗之處露了一下臉。然而讀者感覺得出,這是一個聰明活潑而又有幾分淘氣的女孩子。等她的人在明處,她在暗處,也許她早就發現他了,但她卻不急著與他相見,先考驗一下他的耐心,先看看他著急的樣子,然後悄然無聲地跟在他後頭,等到他快要崩潰的時候才給他一份意外的驚喜。 那個青年男子呢,元宵節熱鬧的盛況他視若未見、毫不在乎,他只關心那些花枝召展從他面前飄然而過的少女,急切地想從中尋出那張可愛的熟悉的面孔。假若尋不到自己心愛的人,那麼整個元宵佳節將黯然失色,所有的熱鬧只會讓他倍感失落倍感孤單。只有與他望眼欲穿的“那人”相見,整個歡樂的場面才會被啟用,才會真正享受節日帶來的雙倍的欣狂。 同時,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站在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是對他自己的一種寫照。根據歷史背景可知,當時的他不受重用,文韜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懷著一種無比惆悵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賞。也就像站在熱鬧氛圍之外的那個人一樣,給人一種清高的感覺,體現了受冷落後不肯同流合汙的高士之風。 作為一首婉約詞,這首《青玉案》與北宋婉約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藝術成就上毫不遜色。詞從開頭起“東風夜放花千樹”,就極力渲染元宵佳節的熱鬧景象:滿城燈火,滿街遊人,火樹銀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圖不在寫景,而是為了反襯“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的與眾不同。此詞描繪出元宵佳節通宵燈火的熱鬧場景,梁啟超謂“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認為此詞有寄託,可謂知音。上片寫元夕之夜燈火輝煌,遊人如雲的熱鬧場面,下片寫不慕榮華,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託著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把這種境界稱之為成大事業者,大學問者的第三種境界,確是大學問者的真知灼見。 全文主要運用了反襯的表現手法,表達出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追求(詞人對理想的追求的執著和艱辛)。 四、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