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幄龍崗主

    蔽月山房與此中哲理最接近的是宋代蘇軾《題西林壁》。

    中國明代哲學家王守仁十一歲時,以《蔽月山房》為題,吟誦了一首富有哲理的詩句:“山近月遠,月小而便道此山大於月。如果人有眼大如天,則見山高月更寬。”

    兩首詩的要旨相同,都是告訴人看問題,處理事情,立足點要高,視野要寬,這樣才能把握物件的全貌,認識它的實質,不致被假象所迷惑,得出錯誤的結論。

  • 2 # 使用者1697046206656

    和心學思想家王守仁有關。

    王守仁《蔽月山房》詩,王陽明12歲時作。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兒童竟有如此意識,令人景仰,更為以後的思考呼應,其中"山高月更闊”更表示雖有想法,卻知現實,山於月是小,但於我卻很高大,與後來的“知行合一”也有預見,或許當年的王守仁沒有想很多,但這不失為後人所理解

    《蔽月山房》原詩:

    山近月遠覺月小,

    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

    當見山高月更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勞務公司簽完勞務合同後,用人單位要換勞務公司,員工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