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發生范德薩

    松鼠愛吃堅果類的食物,這個大家基本都知道,一般餵食瓜子和花生就行。也可餵食杏核(注意:要是可食用的甜杏核,不能用苦的,要不會把松鼠毒死。),還有花生也可以。這些堅果類食物,都是帶殼直接餵食的,因為這樣松鼠在吃的過程中就可以起到磨牙的作用了。另外,最好餵它們原味生的果實,儘量不用炒熟或是加工過帶味道的果實。

    還有,松鼠吃東西特別愛藏。所以,你可以給它準備一些鬆軟的木屑,它會把吃不了的食物藏起來,先刨,再埋。特別有意思。我家的那隻,增經放出來過,就把磕好的瓜子仁都給藏到了被子裡,特好玩。

    松鼠比較同人性,如果你膽大,可以和它玩,用食物逗它,它就會爬到你身上,蹲在你肩膀上吃,一點都不怕人,特別有意思。只不過,這些得等你和它熟了以後才能實現。

    上樓說的也跟我一樣,我以前捉我的倉鼠也是戴個手套的這樣就不會傷害到自己或者松鼠.

    或者買個好像抓老鼠的那些籠子裡面有食物引誘的那種,然後等松鼠吃孓門就自動關上

    應該可以用吧

  • 2 # 真心如如媽

    說起學習這個話題,這是讓很多家長都頭疼的一個問題!

    二十年前,我從兒子現在的學校畢業,今年又把他送到了我的母校讀初中了。週而復始,就這樣開始“輪迴”!孩子進入我曾經的校園,也讓我回憶起我曾經美好的校園時光!

    我們那時候學習方面的壓力相對要小些,父母很少有管理作業的,來自學校的壓力也相對要小,現在的孩子學習負擔比較重,國家一直在要求減負,但是教學的質量還是要有的,所以,校內校外要聯合起來提高孩子的學習質量。家長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任何一個地方。所以在學習上孩子承受的壓力也不算小。

    課後或者假期孩子還要上各種輔導班,特長班,所以孩子很少有自主玩耍的時間,不像我們小時候,放了學,做完作業,早結伴玩去了。那時候公路上沒車,沒壞人,家長也很放心!不像現在孩子放了學就走進高樓大廈封閉起來,沒有小夥伴,沒有開心的瘋跑,只有枯燥的學習和補習!他們對於學習的興趣都已經被抹殺,對於探索的慾望已經被我們無情的砍掉。他們怎麼會對學習有動力,有興趣!

    心理學中曾經講過由個體需要引起的動機是內在動機,由於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意義而努力學習的動機是內在動力。只有有內在的動機才會是積極有效的動機。

    那麼當孩子沒有了內在動機,他們怎麼可能會主動學習呢?

    說到這裡我們應該知道了我們的努力方向,我們應該引導孩子產生對學習的興趣,讓他感受到學習雖然是枯燥的,但是還是有很多樂趣的!比如和孩子動手做知識卡片,做有趣的學習教具……既能拉進我們的親子關係,還能讓孩子從動手中獲得學習的樂趣!慢慢的孩子對學習有了興趣,我們還用強制他學習嗎?

  • 3 # 曉題大作

    經歷過應試教育之後,一提到學習,多數人只會想到在學校的“學習”,為了考試而完成的“學習”。所以才會出現“強制性學習”的狀況。

    如何從強制性學習到自主性學習?

    第一、學自己想學的東西

    我們每個人天生就好奇心十足,對萬事萬物都想有所瞭解。

    但有時候進入學校學習之後,反而因為學不好某些學科,喪失了學習的自信和好奇心。這是我們首先應該反思的問題。

    自主學習,一定是自願原則。

    我們熱愛的事物,投入再多時間,都像是享受,都像是遊戲,都容易沉浸其中無法自拔,從而進入心流狀態。

    學我所愛,無往不利。

    而且換個角度說,我們自己或是孩子常常沉迷遊戲,為什麼學習就不能像遊戲一樣吸引人呢?

    原因就是學習很多時候並非自願。

    而遊戲有一個經典定義:遊戲,就是自願克服不必要的障礙。

    當我們自願學習的時候,再難的問題都會是吸引人的挑戰,而不再是讓人痛苦的障礙。

    第二、設定能激勵自己的學習目標

    從強制性學習到自主性學習,實際上在於學習驅動力的轉化。如果能將來自社會、家庭、學校的外在的學習驅動力,轉化為自己內心對知識的渴望,讓自己變得強大的衝動,甚至是改變世界的使命感。

    目標越是高大上,反而越能專注於眼前的小事。

    如果我的目標只是定在下次考試全班前三,或是期末考試拿到90分,一開始還是有效的,多來幾次就會倦怠了。

    儘早立志很重要。特斯拉和XSPACE的創始人馬斯克,很小的時候立志要“拯救人類”。看起來多麼荒誕不經啊,但這卻激勵他自學了數學、程式設計、能源、航空航天等各種拯救人類需要用到的知識,成就了現在的他。

    第三、勞逸結合,找到適合自己的自學法

    當然,有時候我們學習喜歡的東西也會有邁步過去的坎,有時也需要下決心逼自己一下。

    這種時候,需要有經驗和技巧,比如給自己設定一些小獎勵。

    即使是面對課本知識,自主性學習也是要找到原始驅動力和適合自己的方法,努力發現樂趣。

    獲得新知原本就是能讓人得到愉悅的方式。希望我們的教育能放大這一點,而不是相反。

  • 4 # 讀史明目

    作為一名四年級孩子的家長,我也在經歷這種困惑。

    為了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二年級的時候我要求的比較多,盯的很緊,孩子做的也很好,但是我很快發現這帶來一個問題,一旦不盯孩子就很快鬆懈下來。

    我反思其中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孩子的內外動力未被真正激發出來。一直被父母要求做這做那,漸漸的,自己去思考的主動性就會退化,消失。尤其是對學習的規劃方面,父母插手多的孩子顯然不如父母放手多的孩子。

    二,孩子對榮譽的渴望不夠。也就是孩子好勝心不強,導致孩子在學習方面隨大流,上課不積極回答問題,考試不願挑戰高名次。究其根源,我認為問題在父母。父母對孩子學習目標設定的太高,孩子幾次努力達不到後,挫折感強化,導致自信心受到打擊。所以,作為父母我們要設定一些孩子跳一跳就能夠到的目標,增強孩子的信心。

    三,激發孩子學習的主動性,還要從孩子的興趣入手。以我的孩子為例,他的興趣就是電腦程式設計和摺紙,那麼我就給他買了許多這方面的書,因為他習慣,沒事他就去自發的去讀這些書,這不就是主動學習的萌芽嗎?

    四,增強孩子主動性,還要控制好電腦遊戲,手機遊戲。絕不能讓孩子沉迷其中,試想,孩子習慣了電子遊戲的強刺激,他還對讀書,學習這種弱刺激感興趣嗎?

    總之,教育孩子是我們做家長的最大的事業,必須要重視起來,當然也得給孩子留下自我發展的空間,保護好孩子的主動性。

  • 5 # 家庭教育感悟

    孩子不主動學習一直要讓家長在後面催促的被動學習,是很多家長很是頭痛的一件事情,而一個學生如果不是主動學習,即使被家長強制性的逼迫坐在書桌面前,也是人在心不在的熬時間,進行著出工出力不出活的低效率學習甚至是無效學習,那麼怎樣做才能轉變孩子的學習態度,從爸爸媽媽要我學習轉變為我要學習呢?家長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第一: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主動好好學習的重要性,讓孩子明白貪玩不學習的行為是幼稚的,是不懂事的,是錯誤的行為,中考和高考過後必然懊悔不已

    初中面對中考,高中面對高考這是兩個很重要的考試,是一個學生求學歷程中的兩個很重要的轉折點,尤其是中考直接決定著這個孩子能否繼續上高中!因此一定要抓住機會勤奮努力的學習,然而很多孩子非要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做錯誤的事情,他們痴迷於遊戲之中無法自拔,每天遊手好閒,貪圖玩樂不好好學習,學習和打仗一樣:“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遲遲不肯下手進入學習狀態,而是這樣的學生並不是個例,而是有很多很多,放眼望去這樣的學生就在你我身邊,很多初中的孩子面對學習一拖再拖,初一不下手,初二不下手學習,初三了知道中考的重要性了想下手好好學習了,但是時間已經不夠用了,很多高中生也是如此,高一不下手學習,高二不下手學習,高三了想學了,才發現自己已經學不懂了已經太遲了,更嚴重的是這種一拖再拖不主動學習的態度只會把這個學生的學習拖入越來越差,越來越聽不懂老師講課,學習越來越吃力的惡性迴圈狀態!最後在中考和高考過後被淘汰出局,帶著懊悔的心情兩手空空一無所有!因此多年來我總結出了《心智成熟教育法》來教育不主動學習的初中生和高中生,諄諄告誡這些孩子:總不能一年又過一年,一年又大一歲,年年都不懂事,年年分不清主次,年年還是那麼幼稚,年年都是青少年的身體,兒童貪玩不學習的思維,詳細內容下圖所示:

    作為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明白:都是同齡人,一個是主動學習一個是被動學習,其根本原因就是主動學習的孩子早早告別了幼稚,早早在做事情中分清了主次,他們明白學習是主要的玩是次要的,而那些被動學習的學生,恰恰相反,他們在做事情的時候遲遲分不清主次,如上圖所示有的孩子即使上了高中了就要參加高考了,依然還像小學生一樣不懂事,每天都要看動畫片,這樣的案例舉不勝舉。

    第二:主動學習重要的是要堅持下去,不受身邊不好好學習的同學影響,因為成功的道路並不擁擠,堅持下去的人並不多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主動學習的孩子往往會志同道合聚在一起成為好朋友,而一旦和這些孩子交了朋友混在一起,就會被他們越帶越遠,學習成績只會越來越差,而且即使你想下決心好好學習不理他們的時候,也由不了你,因為你不找他們了,他們會找你,他們會在教室門口,小區門口等著你,叫你一起玩,這樣的學生多年來我遇到很多,比如其中有一個孩子每天奔波於這些瑣事之中,找他的同學一波又一波,有小學同學,初中同學,同學的同學,跨年級跨校的同學,他根本就無法安心學習,最後沒辦法只好轉學到異地上學。

    同時無論是在小學,初中還是高中總有一部分孩子不但自己不好好學習,還要干擾其他好好學習的同學,面對勤奮努力的同學總會說出一些冷嘲熱諷的話語比如:“人家可是好學生,和咱們不是一路人”,“人家要好好學習,咱們可得離人家遠一點”,“人家可是乖孩子”等等之類的話語,這個時候要裝作聽不見,前文講了不學習的孩子他們思維幼稚根本理解不了:作為一名學生你不學習,你來學校幹什麼?所以無論在幾年級,學習成績優秀的人就是那麼幾個,再次驗證了:成功的道路並不擁擠,因為堅持下去的人不多,很多孩子在中考和高考的時候就已經被淘汰出局了! 有些孩子原本學習不錯,但是遇到了同學的冷嘲熱諷以後,覺得面子上掛不住,錯誤的認為不學習很正常,自己好好學習反而是一件不合群不光彩的事情,結果開始不再努力的學習,學習成績開始下滑,這樣的學生多年來我遇到好多個,我告訴孩子們:不要在意別人幼稚的話語,你只管好好學習,他(她)只是你三年初中和三年高中的一個過客而已!一定要與他們保持距離,面對身邊不好好學習的同學就兩句話:“我學我的,你玩你的”!“你幼稚,我不幼稚”!你不上高中不上大學,我要上高中還要上大學!

    第三:願意主動學習了就要有勤奮吃苦的品質,要做好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勤奮吃苦的思想準備!

    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吃苦受累的事情,學習和家長工作一樣:“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而這一點也是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中動物的生存法則!很多學習成績優秀的學霸和狀元都是在勤奮刻苦的努力中採取的了優秀的成績!比如山東省的雙胞胎姐妹春晚都不看最後考上了清華大學,我們再看看聞名全國的衡水中學的作息時間表,就知道優秀的成績背後是辛苦的付出,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勤奮吃苦的品質,詳細內容下圖所示不能吃苦受累已經成為很多孩子的通病,其中原因有家長的溺愛也有孩子自己嬌慣自己的成份,比如進入初三和高中面對著中考和高考,勤奮的學生會早早起來聽英語,每天晚上要學到十一,二點,而那些不能吃苦受累的學生,每天早上賴在床上不起來,爸爸媽媽不叫個三五遍不起床,晚上草草寫完作業就上床睡覺了,星期天和寒暑假更是早上睡懶覺能睡到九點多十點,可想而知這種在學習中不肯勤奮付出的學習態度又怎麼可能獲得好的成績呢?因此古人講“惜子莫送學”,家長不要嬌慣溺愛孩子,要從小培養孩子勤奮吃苦的優良品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勤奮吃苦才是一個學生能夠獲得優秀成績的根本保證!

  • 6 # 使用者92554010648

    談到如何能培養孩子從被動到主動學習的方法,很多答主都提到了家長對孩子興趣和習慣培養以及目標設定的重要性,但我想從心理學的角度說說如何能讓孩子做到真正長久的自主學習。

    首先,家長需要弄清楚孩子能夠做到自主學習和哪些因素有關?1.內在動機研究發現,比起外在動機,內在動機對於人的行動激勵更為持久,更能激發主觀能動性,讓孩子自主自願的學習。內在動機指的是由於對做某事本身有興趣而產生的動機。內在動機可帶動積極情緒,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而外在動機是指影響行為實施的外部刺激-包括獎勵或懲罰性質的因素,例如:為了讓孩子完成功課或約束某種行為時,給與不同型別的獎勵或懲罰以達到理想效果。孩子由於外在動機而去學習可能在短期內有一定效果,但這並不長久,也無法有效實現孩子的自主學習。強制性學習大多與外在動機有關。2.合適的目標

    過高的目標容易造成過高的心理壓力,情緒上的緊張以及動力的停滯。在向目標邁進的過程中,一旦出現挫折,孩子更容易喪失信心,造成情緒上的低落,以及動機減弱從而更容易放棄。

    過低的目標會讓人覺得“無聊”,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缺乏自我滿足感,學習情緒懈怠,或更容易自滿和過高評估自己的能力,並且無法從困難和挫折中學習應對的技巧,在遇到更有難度的挑戰時可能會缺乏應對技巧從而退縮。

    簡單來說就是,孩子“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才是合適的目標。在滿足自我挑戰感的同時提供適度的壓力和進步空間,從而激發孩子本身更高的學習能動力,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從而達到自主學習和提升的目的。

    3.堅毅的品質

    研究發現,“堅毅”的人格品質最有利於長期目標的實現,從而刺激自主學習的良性迴圈。“堅毅”品質更能夠使人對於長期目標保持堅定,持久的信念,不懼困難的激情。

    瞭解完自主學習與哪些因素有關, 我們再來看看如何有的放矢地幫助孩子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1. 透過交流幫助孩子找到內在動機

    父母應該與孩子經常溝通,瞭解孩子的想法,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以及長處所在。鼓勵和正確引導孩子的興趣發展,同時讓孩子明白學習不同事物的意義和目的。才能激發孩子對於學習這件事的自我思考,從而找到自己的學習動力和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強化興趣與長處的同時其他其他方面的提升。

    2. 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並設定恰當的目標

    父母應當培養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設定符合現階段的可實現性目標。杜絕“社交比較”(比如經常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分析自身優點和不足,應經常與“之前的自己”作比較,設定適當難度的,儘量細緻的不同時期的短期目標,以及大致的長期目標。

    3. 透過生活中的小事幫助孩子培養堅毅的品格

    父母可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獨立能力,勇氣,和恆心進行培養和鍛鍊。鼓勵孩子嘗試新鮮事物,放手獨立完成事情。並在孩子的學習成長過程中經常提供反饋,如及時提醒孩子不足或做的不對的地方,但要注意避免言語指責,應指明後果和道理。注意對孩子的專注,耐心等積極處事行為給予肯定和讚美。

    孩子能夠自主學習是學習動機,目標,和品質培養的共同作用。家長更應該做到正確引導而非指導的作用。瞭解到了自主學習背後的因素,希望可以真正幫助到每位家長與孩子共同進步。

    Duckworth, A. L., Peterson, C., Matthews, M. D., & Kelly, D. R. (2007). Grit: Perseverance and passion for long-term goa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6), 1087-1101. doi: http://dx.doi.org.proxy.library.carleton.ca/10.1037/0022-3514.92.6.1087

    Benware, C. A., & Deci, E. L. (1984). Quality of learning with an active versus passive motivational set.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1(4), 755-765. doi:10.2307/1162999

  • 7 # 王子書童

    不談學習時,母慈子孝,連摟帶抱; 一談學習時,雞飛狗跳,烏嗷喊叫,讓路人恥笑,讓老人血壓升高……這就是以灌輸、強迫甚至壓制等手段,對孩子進行“管教”,是許多父母教育孩子常用的方式,也是最吃力不討好的方式。它不僅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情緒,還阻礙孩子責任心與能力的開發,讓父母陷入心力憔悴而又無能為力的尷尬中無法解脫。

    第一:在孩子面前,不管是學習還是做事情,家長和孩子都要認真對待。這種凡事都認真對待的態度會慢慢培養起孩子學習認真,做事認真的習慣,這種好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身,也會讓家長在今後的教育中省心不少。以前我不覺得,只是對孩子抱著無數希望,又加上在孩子小學階段,我的工作時間輕鬆自由,所以我陪孩子學習的時間非常多,每天除了認真給他檢查作業,簽字以外,就連學校要求辦的小報,我們家都會當成一件重要的事情來辦,不追求非常完美,但一定是竭盡所能。剛開始我們指導孩子辦的小報真的很醜,在得不到老師認可和讚美的情況下,孩子在這方面比較消極。我們一邊鼓勵他要相信自己,一邊放假的時候送他去學畫畫。也就是開始還是有一定的強制性,但在我們大家的努力下,他畫的小報越來越好,最後以每次獲獎全勝,從此以後我們不再指導,孩子也會自主的去學習,去審美,去完成他認為最好的小報,一如他的學習也是如此。

    第二:家長在孩子面前千般逼,萬般寵,不如讓孩子自己懂。給我孩子同年同級的朋友家女兒,小學還是一個乖寶寶,一進入中學就叛逆的不得了,讓朋友差點為此自殺。因為朋友覺得自己每天工作那麼辛苦,孩子要什麼就買什麼,還把孩子送去許多學費不菲的培訓班,他一讓孩子好好學習,孩子就給他急。比如明明大家在一起聚會,幾個年齡相仿的孩子在一起玩的很開心,他非要孩子去看書,孩子不去,他立刻會拿其中一個成績好的孩子來給女兒比較,然後父女之間開始戰火漫廷。這種自尊式的傷害,只會扼殺孩子自主學習的熱情。我很想對朋友說:學習不在急於這一時。後來我給他女兒單獨相處時,我刻意的誇她今天穿的衣服還很潮,很青春。然後在孩子心情愉悅的聊天中,我又慢慢的談到她父親性格倔犟,但工作起來很辛苦很拼命,很愛她這個女兒。某月某天她父親為了多掙幾個加班費,手受傷了都還要堅持上班,只因為他想多掙點錢送女兒去一知名培訓機構補課。第二天朋友來上班,他高興的對我說昨天晚上他女兒回去複習到深夜才睡。

    第三,在孩子面前家長可以適當的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有些事情你千叮嚀萬囑咐,孩子在沒有體會失敗之前,你多說無益,更不能改變什麼。比如說我的孩子,在初一下半期不知怎的迷上了玩手機遊戲。每次週末回家一有空就偷偷的玩手機,我關了丫F,他用資料,東躲西藏,氣的我不行。後來我想他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現在不聽我說,迷戀手機遊戲,期未的時候一定會考得很差。我索性不管他,讓他嚐到失敗的滋味再說。果然期未成績從年級前十排到了一百以外。他沮喪極了,我狠狠的批評了他一翻,我再把他沉迷手機遊戲的種種表現指出來,分析這次失敗的主要原因,最後他主動交出了手機。以後有很快衝進年級前十,我如釋重負。

    唉!一說孩子的學習,每個家長都可以寫一本厚厚的書。但只要你對孩子的學習是從最初的強制性變成現在或以後的自主性,都是我們鬥智鬥勇的結果,任重而道遠,我願意和所有的家長朋友一起加油!

  • 8 # 微雨潤苗

    你為他的作業心急如焚,他的頭卻像電風扇一樣轉來轉去、東張西望,一點做作業的意向都沒有,你會不會有一種“皇帝不急太監急”的絕望?

    一位家長曾無奈地對我說:“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我真希望他是小雞或者小鴨,這樣我就可以一把掐死它……”

    作為家長,孩子是這種油鹽不進的款式,你該怎麼辦?我不是名師,但在教育教學和班級管理方面我有16年的實戰經驗;關注我,你的孩子可能會有不一樣的轉變。

    16年來,見識過太多型別的學生:有根本就不用我去操心的孩子,這種孩子只要把學習任務和學習方法交給他們,後續的任何事情都如行雲流水般一氣呵成,水到渠成;有責任心渙散、“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學渣,這種孩子的家庭情況一般都比較複雜,要麼父母離異,要麼父母有不良嗜好,要麼父母一方或者雙方早逝皆有,要麼父母都忙得要命;有在檢查作業時編各種作業丟失藉口的學生,這種學生開口閉口皆是謊言,他們說謊的時候,那些話我估計連他們自己都信了……

    這些學生,一分為二,一種是必須採取強制性措施方能學到一點點東西的學生,另一種把學習當作一種發自肺腑的需要,以自主性學習為主的學霸。

    同樣班級的兩個同學,同父同母的兩個孩子,甚至是同一個班級中的一對雙胞胎,都有可能在學習態度方面存在差異,這究竟是為什麼?如何完成從強制性學習到自主性學習的“華麗轉身”?我有以下幾個看法與各位分享:首先,父母必須想方設法讓孩子明白讀書的重要作用。

    採取強制性措施逼迫的方式才能學習的孩子都大同小異:他們都沒有認清讀書的重要性,在這些學渣的思維定勢中,學習好不好無所謂,反正自己有一個能賺大錢的好爹,一個經濟狀況還算不錯的家庭,什麼都不需要他擔心。再加上社會上一些“讀書無用論”的慫恿,這些孩子的心態就變得相當消極——很多時候,他們在父母的逼迫下被動學習,人坐在書桌旁,但心早就已經不知道飄到哪個國度去了。

    這種學生的症狀有這些:作業拖欠或者從來不做,別的同學在埋頭寫作業的時候他幾乎什麼事情都不幹,在完成作業的黃金時期,這種同學要麼把中指塞進嘴巴里吮吸,要麼一直翻著白眼盯著天花板,他們只有在老師或者家長的厲聲訓斥下才心不甘情不願地拿起手頭上的學習任務慢條斯理地“磨洋工”……

    這類同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天老大地老二我老三”說的就是這種同學。嬌生慣養是他們家庭教育的標準動作,父母皆無暇顧及是他們的獨特標籤,父母教育他們時爺爺奶奶都會出手阻攔並寵溺一番是他們家常有的現象。在這種家庭氛圍內,不想培養出阿斗款式的孩子都難!

    對於這類孩子,說教是沒有多大效果的,只有讓他們嚐到實打實的苦頭,讓他們自力更生,透過實踐活動讓他們感覺到父母的艱辛,感受到學習機會的來之不易,才有可能轉變他們的思想觀念,才會讓他們真正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孩子擁有超強的模仿能力,這一點每一個父母都心知肚明。“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父母習慣亂扔垃圾,孩子同樣會把垃圾隨處亂丟;父母喜歡玩手機遊戲,孩子同樣也會偷偷地甚至光明正大地把父母的手機搶過來當遊戲機;父母喜歡看書看報,孩子也會拿出父母看過的書報來看。在每一個家庭中,不僅僅是病毒性感冒會傳染,我們大人的大部分行為習慣同樣也會傳染給自己的孩子。

    第三,以勤懇之心與懶散絕緣,竭盡全力凝聚習慣的力量。

    千金難買少年苦。堅持是最苦的,但堅持又是一種美德,它既可以培養勤懇之心,又能凝聚習慣的力量。

    一件事情,比如每天強迫自己堅持看書半個小時,就這樣連續堅持37天,第38天的時候,你會發現,就算自己當天再忙,也會情不自禁地捧起書來細細品味。這,就是堅持的力量,也是習慣的力量。每一個孩子,父母在前期教育中注重對其的習慣培養,孩子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都能做到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獨立自主。

  • 9 # 有書快看

    一、學習興趣最為重要

    要讓孩子從學習中獲得興趣,從他覺得最為有趣的點切入,以點帶面,從而貫徹學習的整個範圍。學習興趣的培養需要家長老師的共同努力,幫助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在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輕鬆地讓孩子愛好學習,有激情和動力,不再像以前一樣,讓孩子成為學習的機器。

    二、給予充分的認可和鼓勵

    孩子學習的結果就是想獲得家長和老師的認可,得到一定的成就感,再次充滿信心投入學習中,這是一個迴圈的過程。無論孩子的成績好壞與否,都要在充分的調節好批評和鼓勵的程度,讓孩子充滿愉悅的心情和飽滿的信心去學習,否則孩子心情平平,談何自主學習。

    三、總結經驗 提高學習效率

    家長和老師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方法,結合他們的學習效果,從中定期進行經驗總結,和孩子一起制定學習方法,不斷的完善,不斷的進步。

    四、提高孩子的認識、建立追求

    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讓其自主樹立人生目標,有了追求,就會充滿激情的去趕超,為之奮鬥,更加自主的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綜合素質。

    五、建立優秀的學習環境

    優秀的環境包括家庭環境的和諧、師生環境的融洽、同學之間同等的學習理想追求、校外假期時間的輕鬆。環境的穩定和諧是孩子學習的重要基礎,不要讓孩子過多考慮擔心學習之外的事,但是也不能讓孩子過度學習,減少課外輔導班對孩子造成的巨大壓力。學習成績的好壞不是以學習時間為標準,而是以學習方法制勝,所以給孩子建立良好的環境,輕輕鬆鬆的學習。

  • 10 # 說文寫作

    說起學習,就必須先說其物件。沒錯,更多的時候其物件就是我們的孩子。強制性學習,更多的時候指的是家長或老師強行要求孩子學習,至於其是否願意,那根本不是他們考慮的事情。

    如果有孩子不買賬,怎麼辦?

    用一個例子來說明下吧。在農村,每到春天種地時,就會用到驢。當時,俺小時候機械化還不是特別普通。

    讓驢拉車,很少有主人問驢的意見。給驢的只是鞭子,想讓它快點,多抽幾鞭子。漸漸地驢習慣了,便過起了一生被鞭抽才走才幹活的生活。

    當然,後來上學後,看到一則非常有意思的漫畫,在驢頭前面掛幾顆胡蘿蔔或嫩草,這樣的話,不用鞭抽,驢就會賣力地往前衝。

    為何?

    因為驢先生有內在驅動力,他想吃前面的有胡蘿蔔或嫩草。

    前者是強制性的,後者是自主性的。

    那麼迴歸主題,如何讓孩子也自主性學習呢?

    1、以身作則

    想讓孩子自主性學習,那麼作為家長必須起到榜樣作用。您可能會說,俺大字不識幾個,根本不會學習不想學習。

    要知道,孩子就是我們父母的影子,就算裝,也得裝下去。為了孩子,這點苦還算苦嗎?或許在裝的過程中,就會發現學習的樂趣。

    2、從頭開始

    強制性學習的“強”,更多的時候來自父母或老師。所以,作為父母或老師必須改變自己的觀念,看看上面的驢先生例子就清楚了。

    我們必須要知道,自己學和別人推著學,完全是兩回事。與其家長焦頭爛額推,不如轉變立場,先跟孩子聊,將其思想工作徹底做通。

    3、遠離懶先生

    學習是枯燥的,所以,很多學生不喜歡學習。而家長又是最關心孩子學習的,見孩子玩便強行督促孩子去學,孩子這胳膊自然扭不過家長大腿了,於是不得不去學,但是效率嘛,就得更當別論了。

    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打小就應該讓孩子做一個勤奮的人,讓孩子有自立自強意識,生活中如此,學習中也是如此。

    徹底跟懶先生說再見!

    5、以點帶面

    孩子已經形成了懶的習慣,怎樣改變這一現狀呢?

    可能您有這樣的疑惑。不妨試試這樣做,從孩子興趣出發,比如孩子對農藥這款遊戲比較感 興趣,那麼,就可以跟孩子聊聊這款遊戲,裡面有很多歷史人物,相當一部分的設定跟歷史不太吻合,鼓勵孩子蒐集資料,給自己重新講這些人物的故事。

    都講完後,再鼓勵孩子發揮想象力,如果遊戲中的人物來到了現代,會發生什麼?先讓孩子講,講完後,再次鼓勵, 並故意跟孩子這麼說,我把你講的內容告訴了朋友,他們的孩子非常喜歡。

    如果你能夠寫出來,我想就更好了,一定會有更多人喜歡。

    這只是個小例子,想借此說明以點帶面的意思。透過孩子感興趣的一個點,進行放大鼓勵,讓其產生周邊效率,進爾對其它點產生興趣,最終形成面。

  • 11 # 數學老陳

    學習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沒有快樂,也不幸福,真正說是能在學習中體驗到快樂的人是極少數的,要想從強制性學習到自主性學習,不妨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努力!

    第一,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

    我始終相信學習氛圍是最重要的,試問如果孩子回到家,父母在玩手機,追劇,打遊戲等,孩子還有心學習嗎?此時家長不妨把手機放下,把電視關掉,全家營造一個學習的氛圍,可以看看書,解決一下工作上遺留的問題等等,讓孩子看到家長的舉動,耳濡目染孩子也會漸漸主動學習起來!

    第二,有目標有方法的強制學習

    其實有目標有方法的強制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自主學習。還是那句話,學習不快樂,一開始就要定下規章制度,保障學習,但是不能只是籠統的要求,強硬得態度,粗暴的處理手段!此時需要技巧耐心和方法,最簡單的莫過於從感興趣的科目出發,與老師溝通指定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計劃,經常性的與老師溝通孩子的學習狀況,讓孩子不斷體驗進步的快樂!這樣孩子就會主動起來!

    第三,毫無底線的表揚

    表揚的話誰都愛聽,可以不吝惜任何表揚的機會,但是不能太簡單,例如,太好了,太棒了等詞語。可以用一些具體的表揚詞語,"你這個想法超級贊!","你的方法是最簡單的"等等!讓孩子徹頭徹底感覺到自己的能力!

    第四,持之已久的堅持

    堅持一週很容易,堅持一個月也還好,堅持一年就已經很困難,所以家長們也要督促孩子堅持下去,當堅持成為一種習慣,那麼強制學習必然走向自主!

    學習是辛苦的,但這樣的苦只是苦一陣!加油吧!

  • 12 # 聚創在職考研

    這是一個被動到主動的轉化, 對於很多在職人士來說,產生變化的最大原因是隨著年齡增長不繼續學習隨時會被超越,如果不繼續向上提高隨時都會被拋下,然後不開始做點什麼感覺就靜不下心。

    因此就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衝!

    當然題主除了這些,還想知道的是怎麼做!

    其實堅持最大重點在於

    長期任務如何平均化、碎片化;

    不喜歡的任務如何挖掘興趣點;

    繁忙疲勞時如何進行調整;

    如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長期任務碎片化

    學習最忌諱的就是眼高手低,因此僅僅有著終極目標是不夠的。

    要學會把終極目標分段化,平均分配掉,設立一個個小目標,這樣才會有長期堅持的可能性。

    在做規劃前,一定要先做自我分析,

    1.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2.完成的期限是多久

    3.自己對這件事的掌握度是多少

    4.自己具體可利用的時間是多少

    在實施的過程中也要隨時做好記錄

    1.每日的完成度是多少,每一段的小目標完成情況如何

    2.遇到困惑是什麼

    3.可協調預留的時間是多少

    大致問題如上,只有在瞭解自己的具體情況,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規劃,這樣學習的可能性才更具可執行性。

    挖掘興趣點

    每個人都會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但是要長期去做這件事情,就要想辦法挖掘這件事裡能讓你感興趣的擦邊球,或者使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執行它。

    這裡舉一個自己學習雅思的例子,說實在話,對英語真的是萬年愛不起來,要對付應試就更是頭疼了。因此我能做的就是用自己舒服的方式來接觸它。

    對於我來說,一個語言環境很重要,因此在學習的時候我會盡量看些美劇、英劇、歐美電影(遇到喜歡的可以多看幾遍,然後注重表達),然後因為自己愛看書,因此會找一些有趣簡單的兒童文學來看。背單詞方面,除了利用app以外,我會找一些填詞遊戲來做。

    狀態調整

    說句實在話,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主觀因素是一方面,再加上各種不能預料的客觀因素,常常會讓我們覺得疲憊。因此如何保持好自己的狀態很重要。

    特別是睡眠時間,現在很多人都不能保障良好的睡眠。好的睡眠不代表一定要保障一定的睡眠時長,最重要的是如何保障深度高質量的睡眠。

    1.不要硬逼自己睡覺,每晚睡覺前不要給自己硬要睡覺的心理壓力

    2.睡前讓你的手機、電腦登電子裝置遠離你

    3.可以將睡眠時間打散,任務中間可以打個盹

    4.睡覺前些時間可以泡個澡或泡個腳

    5.可以試著做點睡前放鬆運動或者是冥想

    除了身體的健康,心理的健康也很重要。在做長期規劃的時候一定要留有空白,給自己喘口氣的機會,然後是在煩躁到不行的時候,就大大放鬆一下再繼續,但是不要偷懶超過一天。再者有事耽擱或者睡晚起的時候,就晚點再開始任務,但絕對不要直接放棄任務。

    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對於保持長期的堅持很關鍵。

    現在網上有很多人分享養成習慣的方法和app,我自己也有自己的方法。

    兩本本子+大獎勵

    一本是小本子做每日打卡的,一本是每週或是幾天做的日記總結。

    每天早上我都會寫出今天要完成的事情,工作的、玩耍的我都會寫進去,然後隨身帶著,然後完成一項就打卡。當我看到滿滿的紅√就覺得老有成績感。

    幾天或者是一週,寫寫日記(每天寫說實話還是沒有辦法抽時間的)。作為一個女孩子,在寫日記上,我還是會費點心思,買點手賬用品好好將自己的日記弄得漂亮點。把寫日記變成一件較有儀式感的事情,那麼每次都會很認真地寫很多東西。

    然後如果我連續7天都完成了每天任務,我就會給自己一個大大獎勵,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如果我完成了一個大階段的目標,我便會給自己規劃一場旅遊~

  • 13 # 霸王課

    孩子的學習問題一直是家長們關心的,強制性學習是指孩子不願意吸收知識,由老師或家長逼迫的學習,而自主性學習則是自己主動的學習,有目標,有計劃。

    強制性學習的效果往往不好,如果孩子都能夠自主性學習的話,那家長會省心很多,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讓孩子養成自主性學習的習慣,離不開家長的努力。

    1、興趣

    知道孩子的興趣愛好,這很重要。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時都習慣有“我認為對你好,所以你就要學”的想法,比如很多家長都會給在課下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奧數、鋼琴、舞蹈等等。

    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畢竟誰都喜歡多才多藝的孩子。但是讓孩子學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只是讓他吃苦。

    所以在讓孩子養成自主性學習的時候,第一步就是去掉不必要的學習,像鋼琴,如果孩子不喜歡,那他學不學真的很重要嗎?難道他不會彈鋼琴以後就不能生活嗎?

    其次是孩子不喜歡的但是在學習生涯中比較重要的科目,也就是孩子在學校裡學習的課程。

    從小學到高中,十二年的時間孩子都在學習,每個階段的學習難度都是不一樣的,也是層層遞進的。

    前面的學習是基礎,也比較簡單,所以在孩子學習時可以適當追求趣味性,同時也要有一點強制性,這裡的強制是為了讓孩子掌握好基礎,在進入較難的學習時才有自信。

    2、獎勵

    獎勵機制一直是比較能夠激發人潛力的機制。對於孩子來說,適當的獎勵能夠讓他們擁有成就感,在孩子學習初期,這樣可以極大的鼓舞他們,但是要獎勵要注意適時適度,不然也會讓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

    3、 言傳身教

    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有著極大的影響,父母的自律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所以父母也要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嚴於律己。

    與孩子相處是父母一生研究的學問,父母為孩子付出的心血與愛,才是孩子一路前行的動力。

    ——END——

    責任編輯|白鷺

  • 14 # 悠然文案課

    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每次寫作業都要家長看著才行。想必這樣的問題也是困擾了很多家長吧,小孩子都是從小玩心就重,沒有哪一個孩子是不愛玩、只愛學習的。那家長們該如何教孩子從強制性學習到自主性學習?

    1、讓孩子懂得學習的樂趣。

    現在各種早教的書本、玩具等等在社會上做的風生水起,這也是一種教育方式,讓孩子玩著學。就像小學的孩子,在學校老師上課能過生動一些,不要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要讓孩子感受到學習這些知識之後,自己能過獲得很大的成就感,這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懂得學習的樂趣。

    2、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從小就要有的,很多孩子到了高中乃至大學,總會因為學習習慣的不好而耽誤了學習。所以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比如:放學回家就要寫作業;寫作業的時候不能幹任何事,必須認真寫作業;課前預習;課後複習;課堂上認真聽講等等。這樣的學習習慣都是非常重要的。

    3、製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家長要重視起孩子的學習氛圍,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能過讓孩子的學習任務事半功倍。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安靜,不能打擾孩子,最好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孩子學習,家長看書,這樣良好的學習氛圍創造起來了,孩子自然也會愛上學習的。

  • 15 # 親子溝通如何說

    看到這個問題,就能感受到老父親老母親背後深深的無奈。強制性學習是目前大多數孩子的學習狀態,自主性學習則是每對父母最希望孩子達到的學習狀態。而從強制性學習到自主性學習的路真的不是一般的長,大約和唐三藏西天取經的路差不多吧。

    不過,總有些父母不信邪,並且經過長期的實踐和大量的摸索,找到了相對來說比較有用的辦法。總結起來,主要有幾下幾種:

    一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此平淡無奇的方法肯定吸引不了你的眼球,但習慣的養成確實會對一個人的成長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首先就是要讓孩子形成定時學習的思維慣性。什麼時間寫作業,什麼時間看電視,什麼時間出去玩,每一段時間都應該是經過規劃的。而寫作業或者看書的時間,必須是認真而專注地。剛開始的時候,父母最好是能夠陪在孩子身邊,一起看書,還可以和孩子聊聊作業的內容和書中的情節。這其實會給孩子傳導一種正向的激勵,促進他們堅持下去。其次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獨立思考是有魔力的。當你獨自想出一道題時,內心的喜悅絕對會爆棚,並且會讓你有動力繼續想下一道題。久而久之,可想結果會怎麼樣。所以,在孩子遇到難題時,一定不要直接說出答案,而是啟發引導。儘量透過他們自己的口,說出最後的結果。這個過程有些艱難,但一定要忍住。最後要及時肯定孩子的努力。要想讓孩子學習的熱情能夠持續下去,家長的肯定和鼓勵離不了。所以,不要吝嗇你的讚美,有時候,你的一句肯定,比你訓一千句都管用。

    二是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就要激發孩子學習的上進心。最好的辦法不是直接與孩子身邊的同學或朋友進行比較,那樣只會適得其反,而要讓孩子從書裡面或者是外出的過程中耳濡目染地產生想要奮鬥的願望。多讀書會讓孩子開闊眼界,多走路能讓孩子學會謙卑地看自己。在此過程中,他們更容易感受到自身的不足,從而激發起上進的信心和勇氣。同時,還可以多讓孩子嚐嚐學習的甜頭。比如,適當的學習獎勵等等。

    最後,我想說的是,家長一定要保持耐心。如果你不能穩住陣腳,一陣冷一陣熱,一會緊一會松,就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所以,家長要有一個好心態,只要孩子在盡力地學習,不斷地進步,就不要過於苛求成績。

  • 16 # 孔祥安的學習筆記

    第一步,要幫助孩子樹立學習的目標。沒有目標就如同在大海中航行卻沒有燈塔,很容易迷失方向或者被其他的東西吸引走。在企業裡這屬於一個企業沒有願景,一個沒有願景的企業是不會做的很大,也不會走的很遠的。

    我家孩子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曾經和我說,爸爸我不想學英語了(我家孩子從兩歲開始一對一的上外教的英語課),當時的我沒有發火也沒有要求他,我只是告訴他,你不是喜歡恐龍嗎?爸爸已經帶你去了中國的很多地方看恐龍,你說,中國有恐龍,那外國有沒有呢?他告訴我,一定有。那我問他,你願意去國外看恐龍嗎?他回答願意。那我們怎麼和外華人交流呢?他說得會說他們的話啊。所以,很自然的告訴我,爸爸,我知道了,我要學英語。

    第二步,讓孩子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如果孩子在學習中找不到成就感,就很容易放棄自己當初的願景或者被其他有意思、有成就感的事情吸引走。

    獲得成就感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1.當孩子在學習上獲得一定成就的時候,家長要鼓勵他、讚美他和他一起開心(這個最重要)。我們都是從孩子過來的,回想當初,如果我們的父母因為我們的某一個行為而與我們一起開心甚至興奮起來,我們能獲得多大的成就感?2.與老師建立良好的關係,尤其是班主任老師,老師的一句勝過家長的N多句,我相信大家都是有體會的。3.當著別人的面誇自己的孩子。讓他都不好意思不優秀起來。

    第三步,要幫助他培養一定的學習習慣。這個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需要家長的不斷努力。

    第四步,能夠積極主動的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對於孩子要多傾聽,多理解,多接納,少評價,不囉嗦。這樣孩子才能和你說真話,才會願意和你說話,你才能隨時瞭解他的行為並給予他幫助。

    第五步,注重孩子升學的關鍵節點。對於孩子來說,除了小升初,初升高之外,四年級,七年級,八年級,高一都是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把握住這些節點,及時調整孩子的情緒和學習方法,幫助孩子度過這些節點,才能做到孩子在學習中如魚得水。

  • 17 # 江晚要勇敢

    如何高效學習

    愛因斯坦在向眾人解釋相對論時,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你坐在美女身邊一小時,感覺就像一分鐘,而夏天你坐在火爐旁一分鐘,就像是一小時,這就是相對論!”這就是跳出學科的本身,去向外行解釋一項理論,而這種方式是一種比喻,當然也是學習的一種方法。

    著名的認知語言大師喬治·萊考夫,就將這種比喻方法定義為:以一種事物來認知另一種事物,而這也正是學習的本質。

    《如何有效學習》的作者斯科特·楊不僅是一名熱愛學習的學界大佬,更是一位涉獵廣泛的學習達人。他在中學幾乎不怎麼學習,但是考試總是名列前茅,甚至一次化學競賽,他都不知道,連考試內容都沒學過,但是在競賽考場,他花了40分鐘做完交卷,還得了第一名。

    除此之外他自學程式設計,並在一年的時間裡,修完了麻省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4年的33門課程,簡直驚呆了一眾小夥伴們,還登上TED的演講臺,向全世界的小夥伴們介紹了他的學習經驗方法。

    當然這本《如何高效學習》,是斯科特·楊的學習經歷經驗,以及還綜合了一些優秀的同學們的學習案例。本書從斯科特·楊的學習策略----整體性學習展開。主要介紹了整體性學習的三大部分,策略、技術以及超越整體性學習。

    我們的理想化學習,就是用最少的時間,獲取最大的學習效果。在研究中發現,學習好的同學能更好的將知識關聯起來,而學習差一點的同學則選擇了死記硬背,最後的結果是,同樣的學習時間,但獲得的學習效果卻是相距甚遠。

    而知識關聯性的學習方法就是整體性學習,它是一種綜合性的學習,透過大腦對已知知識的再次創造,併產生一些新的資訊,與已知資訊相互關聯。整體性的學習不是單一的,它需要不同知識間的關聯,你創造的聯絡越多,理解得越好,自然學得也就越輕鬆。

    整體性學習也基於這三種觀點,結構、模型、高速公路。

    結構是指一切聯絡緊密的知識,就像地圖中通向不同地區的每一條公路,把彼此聯結起來。而知識結構,就是你腦中的地圖,能夠建立更多與其他的知識相關的聯絡,才能使地圖結構地圖變得更加完備,而你的理解程度就是結構的完善程度。

    模型,可以說是結構的一個縮小體,它更簡單更容易記憶使用。那書本舉個例子,它的模型就是目錄,就是將一個龐大的資訊群整合在了一個更容易理解的框架之中。模型跟我們的思維導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然模型不僅限於文字或是圖畫,它也可以是抽象的想象或者思考。

    高速公路,是結構的擴充套件,一種創造性的思考模式。把結構比作一座城市,那麼結構與結構之間的聯絡想象城市與城市之間透過高速公路相連。

    而這些模型可以從我們的生活中就地取材,其他學科中的結構也可以作為模型。

    在《如何高效學習》一書中,第一部分講到了整體性學習的策略,知道策略之後,我們就要學習技術了,第二部分整體性學習的技術。

    大家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學習順序是怎樣的呢?不急,可以慢慢想,那我來介紹一下整體性學習的順序,有四大步驟:一、獲取知識,二、聯絡觀點,三、隨意資訊的處理,四、知識擴充套件。那我們在技術的方面在一步一步細化學習的順序步驟。

    學習的第一步獲取知識,也就是透過你的大腦來接受知識,學習書本上的知識。獲取知識的最好方法就是快速閱讀和筆記流。

    快速閱讀並非一昧的圖快,而是在理解的前提下做到快速閱讀。主要是透過指讀法,練習閱讀法和積極閱讀法。指讀法是在閱讀的時候,用手指指在當前的閱讀內容,為了更好地集中注意去閱讀。

    練習閱讀的目的不是為了內化閱讀內容而閱讀,是為了加強閱讀速度進行閱讀,盡最大的速度理解所讀內容。積極閱讀法,是帶著問題去閱讀,比如像作者給我們傳達了什麼?他的觀點是什麼?帶著問題去做深度閱讀。

    快速閱讀是一項技能,也是需要時間的積累以及重複的練習,才可以做到快速閱讀的遊刃有餘。

    筆記流,記筆記我們都會,但是看看自己的筆記,我們是不是總是記得多而繁雜,恨不得將老師的每一句話都記在筆記上。但是筆記流是最大可能的簡化筆記,只記錄關鍵內容,透過箭頭圖表的結合,讓人對學習的內容可以有很多的聯絡。

    學習第二步聯絡觀點,在獲得資訊之後,我們自然要理解知識,擴充套件知識,但是僅僅的理解知識的表面是無法進行有效的深度學習的。那麼聯絡觀點似乎就成了知識體系之間的任督二脈,要打通這任督二脈,透過比喻法和內在化法進行觀點的整合才是關鍵。

    比喻法,就是把不熟悉的知識用熟悉的內容相互連線的一座橋樑,運用比喻法,首先要找到比喻的慾望,不要放過你腦中的任何一個小想法,不要壓制你的創造力。在所有的比喻之中找到合理的比喻,刪除不好的比喻,進行再次的最佳化與測試,多次重複之後,對知識的結構,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內在化法,將知識內容視覺化,在大腦裡進行天馬行空的想象,給知識賦予一種情感,與自己本身的情感相互連線,比起枯燥的知識,有情感的內容總是有著更深的回憶。

    進行內在化,要明確內在化的概念,從建立腦中的影象開始,要讓腦中的影象動起來,再加上其他的感覺,嘗試投入更多的情感,在不斷的最佳化,重複之中,聯結知識。比如圖表法,也是一種內在化思考的不錯方式。

    學習的第三步,隨意資訊的處理,隨意資訊是學習之中的一個難點,因為它幾乎毫無規律可循,並且這些隨意資訊我們在日常中用到的機率也十分小,有時候還很複雜。為了解決這些令人頭疼的大問題,聯想思考就是絕密武器了。

    創造記憶的順序,給每一個物體賦予一個符號,再創造專屬自己的聯想。比如蘋果我們可以用符號“a”來代替,香蕉,牛奶,我們可以想象一個擠奶工正在給一個巨大的香蕉擠牛奶,例子可能看來荒誕無奇,但是不得不說,越是荒誕越容易記憶。

    資訊壓縮,以少量的資訊概括大量的知識內容,主要透過記憶、影象聯絡、筆記壓縮。

    學習第四步,知識的延伸,學習不僅僅是為了透過考核而學習,學習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問題,在學習中,將知識遷移到實際當中,才會學得越深。

    在實際應用裡面著名的物理學家費曼,為我們帶來了一個整體性學習的策略技術,費曼學習法。第一步,選擇你要學習的概念,第二步,假使你是一位老師,你要怎樣教會你的學生,更好的理解這個概念,如果你想教會一名70歲的老奶奶,你又會怎麼做?第三步,在有疑惑的點,返回再次重新思考,採用簡單化的理解概念,再進行比喻解釋理解。

    費曼技巧,也是一個很好的知識測試體系,對於考察知識的理解度,完善度你可以不借助外界資料以自己的方式敘述出來,這就意味著,你真正的學習到了這個內容。

    學習是一個堅持不懈的過程,擁有學習力的人,就是這個時代最富有競爭力的人。學習一定會回報你,如果沒有,只是時間未到。

  • 18 # 小小謝讀書

    哇,這是我遇到的問得最好的問題之一,孩子的學習一直是家長關心和關注的問題,為孩子找到學習方法更是家長急切的事情。

    我們知道人的成長就是不斷學習不斷總結的過程。

    那麼如果從小就培養了自主性學習,那麼就是家長省心,孩子學習開心,自主性學習也是孔子說的:“好知者不如樂之者”,做到真正樂在其中。

    那麼快樂的自主學習該怎樣開始呢?

    1、興趣: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人有興趣做一件事情,那麼將會樂此不疲,將會堅持不懈,最終也會取得成功。因此,家長要引導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發現孩子在哪些事情上感興趣,找到了,就幫助孩子建立興趣並且保持興趣去探索。

    2、方法: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方法,有時我們覺得做事情難,不想做,沒興趣,關鍵就是找不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那麼自然就會被動,結果也會自動放棄。因此,家長在孩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指導孩子做事情,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產生興趣。

    3、老師:除了以上2項,老師這項應該佔比較大,如果說興趣是內在動力,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途徑,那麼老師就是外來動力,老師不斷幫助孩子建立興趣,不斷幫助孩子找到解決方法。這個老師並非站著課堂上的老師,可以是同學,可以是父母,可以是課本等等。

    從強制性到自動性學習很簡單,其實就需要三步,就需要家長多一點引導與關心,多一點鼓勵與激勵,這樣孩子自然有動力,那麼自然會主動學習。

    其中還有好幾個精品專欄《滿分閱讀公式》《滿分作文技法》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主機板的USB3.0介面是直接可以用的嗎,需要額外的3.0介面資料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