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兒得從1996年開始說起。此時,網際網路在國內剛剛起步,人工售票依然是主流方式,但網際網路的種子已經在鐵路萌芽。
1996年,鐵路實現了計算機售票取代人工售票。1998年,又實現了全國聯網售票。
到2006年,鐵路客票系統已經升級到5.0版本。它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改變了傳統的車票管理模式,將席位、票額的分配權從車站集中到了鐵路局手中,為車票資源直接面向市場、面對旅客奠定了基礎。之後不久,客票系統更新到5.2版本,實現了席位複用。
此後,現有的多種售票形態,如電話訂票、自動售 (取)票機售票開始出現。到2010年,12306網站上線準備工作基本就緒。
●2011年夢想成真 吐槽開始
2011年是鐵路實現網際網路售票的關鍵一年。2011年6月12日,12306網站正式推出購票業務,當日售出第一張京津城際鐵路電子客票;從6月24日起,即京滬高鐵開通運營前一週,開始對外發售京滬高鐵車票。
12306網站乘勝前進,當年9月底開通了全國所有動車組列車網際網路售票業務;11月20日至12月13日又相繼開通全國鐵路直達列車 (Z字頭)、特快列車(T字頭)與快速列車 (K字頭)的網際網路售票業務。
由此,中國鐵路正式進入了讓人憧憬的電子商務時代。但是,從誕生之日起,12306網站就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進入了一個頻繁被吐槽的時期。
●2012年春運迎接大考 背水一戰
在龍年春運中,剛開通不久的12306網站,幾天後就迎來高峰考驗。
從 2012年 1月 5日起,12306網站連續5天點選量超過10億次,訪問量環比上月激增10餘倍,其中1月9日點選量超過14億次,成為全球最繁忙的網站之一。但既有網際網路接入頻寬明顯不足,網站幾度發生擁堵。處在風口浪尖上的12306客票團隊面臨巨大的壓力與考驗。
回憶起當時的情形,一名客票團隊成員至今心有餘悸地說:“前臺抓狂了,我們後臺也抓狂了。伺服器跑到一定負荷後,訪問者還在源源不斷進入,我們不得不進行限流。”
開弓沒有回頭箭,12306客票團隊只能背水一戰,迎難而上,對網站系統展開一場持續最佳化與改進的攻堅戰。
針對頻寬不足的問題,12306客票團隊當機立斷,迅速將頻寬由600兆上調至1000兆,不久又上調至1500兆。
客票團隊對網上購票資料進行監控與分析後發現,極個別使用者在網上大量購票,單日購票總量竟超過100張。為保證購票公平,自1月5日起,12306客票團隊對網上購票流程進行了調整,在使用者購票成功後系統將強制使用者退出,再次購票時需重新登入。
在這場攻堅戰中,受原鐵道部邀請,阿里巴巴集團派出17名技術精英組成專案組,指導和協助12306網站進行最佳化和改進。
兩支團隊並肩作戰,使12306網站的使用者體驗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系統的每日售票量由1月上旬的65萬張提高到100萬張以上,並於1月20日創造了119.2萬張的日售票最高紀錄。
●2012年下半年拜師學藝 網站升級
淘寶、天貓、京東商城等網站讓人們看到了電子商務的廣闊前景,也讓人們驚歎其重壓之下垮不掉的技術。
面對差距,就得學習。2012年 “雙十一”期間,12306客票團隊組團到阿里巴巴集團取經,向其技術人員、運營維護團隊學習經驗,彌補自己的不足。
這一年,12306客票團隊主要做了3件事:提升後臺系統的擴充套件性;引入記憶體計算技術,縮短查詢時間,提高查詢效率;改變網上排隊方式,把原來4個時間節點放票改為10個節點放票,其間每小時均有部分新票起售,減輕高峰時段集中放票造成的頻寬壓力。
●2013年苦戰外掛 新枝萌發
時間來到2013年,小夥伴們對12306網站的 “熱情”更甚。多家網路公司針對鐵路春運推出了搶票外掛或軟體。儘管12306客票團隊一再抗議,但搶票外掛、軟體一直活躍到現在。
在這場 “趁火打劫”的戰爭中,也許是不屑如此,也許是目光長遠,總之,真正的網際網路“大咖”如騰訊、阿里巴巴等並沒有參與。
而在另一個實名制購票的戰場上,因為未與身份認證機構對接,網友發現, “櫻桃小丸子”“西門吹雪”等虛假名字也能網上購票,這一度讓人們吐槽。
12月8日,順應移動網際網路大潮,12306手機訂票客戶端上線,鐵路售票進入 “拇指時代”。
●2014年獨當一面 破繭成蝶
為了進一步完善實名制購票工作,從2014年3月1日起,12306網站對網際網路購票旅客進行了身份資訊核驗。
今年9月12日,鐵路部門共售出車票 969萬張,其中12306網站售票541萬張,佔當日鐵路總售票量的55.8%,手機客戶端售票也達105萬張。
這一數字在短短几天之後再次被突破。2014年9月18日,鐵路部門共售出車票1039.9萬張,其中12306網站售票636.8萬張,佔當日鐵路總售票量的61.2%,手機客戶端售票達115.6萬張,再創歷史新高。
至此,12306網站撐起了鐵路售票的半壁江山,承載了數億華人的鐵路出行夢想。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介面依然簡單,但12306網站執行越來越平穩,差錯不斷減少,網友的吐槽聲也漸漸變少。
當然,出行高峰期搶票依然費時費力,但12306只是一種售票方式,它無力承載太多。它需要人們的寬容和耐心,更需要時間來自我升級完善。
事兒得從1996年開始說起。此時,網際網路在國內剛剛起步,人工售票依然是主流方式,但網際網路的種子已經在鐵路萌芽。
1996年,鐵路實現了計算機售票取代人工售票。1998年,又實現了全國聯網售票。
到2006年,鐵路客票系統已經升級到5.0版本。它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改變了傳統的車票管理模式,將席位、票額的分配權從車站集中到了鐵路局手中,為車票資源直接面向市場、面對旅客奠定了基礎。之後不久,客票系統更新到5.2版本,實現了席位複用。
此後,現有的多種售票形態,如電話訂票、自動售 (取)票機售票開始出現。到2010年,12306網站上線準備工作基本就緒。
●2011年夢想成真 吐槽開始
2011年是鐵路實現網際網路售票的關鍵一年。2011年6月12日,12306網站正式推出購票業務,當日售出第一張京津城際鐵路電子客票;從6月24日起,即京滬高鐵開通運營前一週,開始對外發售京滬高鐵車票。
12306網站乘勝前進,當年9月底開通了全國所有動車組列車網際網路售票業務;11月20日至12月13日又相繼開通全國鐵路直達列車 (Z字頭)、特快列車(T字頭)與快速列車 (K字頭)的網際網路售票業務。
由此,中國鐵路正式進入了讓人憧憬的電子商務時代。但是,從誕生之日起,12306網站就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進入了一個頻繁被吐槽的時期。
●2012年春運迎接大考 背水一戰
在龍年春運中,剛開通不久的12306網站,幾天後就迎來高峰考驗。
從 2012年 1月 5日起,12306網站連續5天點選量超過10億次,訪問量環比上月激增10餘倍,其中1月9日點選量超過14億次,成為全球最繁忙的網站之一。但既有網際網路接入頻寬明顯不足,網站幾度發生擁堵。處在風口浪尖上的12306客票團隊面臨巨大的壓力與考驗。
回憶起當時的情形,一名客票團隊成員至今心有餘悸地說:“前臺抓狂了,我們後臺也抓狂了。伺服器跑到一定負荷後,訪問者還在源源不斷進入,我們不得不進行限流。”
開弓沒有回頭箭,12306客票團隊只能背水一戰,迎難而上,對網站系統展開一場持續最佳化與改進的攻堅戰。
針對頻寬不足的問題,12306客票團隊當機立斷,迅速將頻寬由600兆上調至1000兆,不久又上調至1500兆。
客票團隊對網上購票資料進行監控與分析後發現,極個別使用者在網上大量購票,單日購票總量竟超過100張。為保證購票公平,自1月5日起,12306客票團隊對網上購票流程進行了調整,在使用者購票成功後系統將強制使用者退出,再次購票時需重新登入。
在這場攻堅戰中,受原鐵道部邀請,阿里巴巴集團派出17名技術精英組成專案組,指導和協助12306網站進行最佳化和改進。
兩支團隊並肩作戰,使12306網站的使用者體驗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系統的每日售票量由1月上旬的65萬張提高到100萬張以上,並於1月20日創造了119.2萬張的日售票最高紀錄。
●2012年下半年拜師學藝 網站升級
淘寶、天貓、京東商城等網站讓人們看到了電子商務的廣闊前景,也讓人們驚歎其重壓之下垮不掉的技術。
面對差距,就得學習。2012年 “雙十一”期間,12306客票團隊組團到阿里巴巴集團取經,向其技術人員、運營維護團隊學習經驗,彌補自己的不足。
這一年,12306客票團隊主要做了3件事:提升後臺系統的擴充套件性;引入記憶體計算技術,縮短查詢時間,提高查詢效率;改變網上排隊方式,把原來4個時間節點放票改為10個節點放票,其間每小時均有部分新票起售,減輕高峰時段集中放票造成的頻寬壓力。
●2013年苦戰外掛 新枝萌發
時間來到2013年,小夥伴們對12306網站的 “熱情”更甚。多家網路公司針對鐵路春運推出了搶票外掛或軟體。儘管12306客票團隊一再抗議,但搶票外掛、軟體一直活躍到現在。
在這場 “趁火打劫”的戰爭中,也許是不屑如此,也許是目光長遠,總之,真正的網際網路“大咖”如騰訊、阿里巴巴等並沒有參與。
而在另一個實名制購票的戰場上,因為未與身份認證機構對接,網友發現, “櫻桃小丸子”“西門吹雪”等虛假名字也能網上購票,這一度讓人們吐槽。
12月8日,順應移動網際網路大潮,12306手機訂票客戶端上線,鐵路售票進入 “拇指時代”。
●2014年獨當一面 破繭成蝶
為了進一步完善實名制購票工作,從2014年3月1日起,12306網站對網際網路購票旅客進行了身份資訊核驗。
今年9月12日,鐵路部門共售出車票 969萬張,其中12306網站售票541萬張,佔當日鐵路總售票量的55.8%,手機客戶端售票也達105萬張。
這一數字在短短几天之後再次被突破。2014年9月18日,鐵路部門共售出車票1039.9萬張,其中12306網站售票636.8萬張,佔當日鐵路總售票量的61.2%,手機客戶端售票達115.6萬張,再創歷史新高。
至此,12306網站撐起了鐵路售票的半壁江山,承載了數億華人的鐵路出行夢想。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介面依然簡單,但12306網站執行越來越平穩,差錯不斷減少,網友的吐槽聲也漸漸變少。
當然,出行高峰期搶票依然費時費力,但12306只是一種售票方式,它無力承載太多。它需要人們的寬容和耐心,更需要時間來自我升級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