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帶團隊

    企業文化首要目標是增強團隊凝聚力

    作為一種行為規範和精神力量,企業文化影響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管理的一面鏡子。中國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曾經說過:“社會進步的基礎是企業,企業發展的關鍵在改革,改革深化的方向是自主,自主經營的依靠是文化。”這句話闡述了企業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關鍵問題,企業文化在企業建設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企業文化的目的是要使全體員工對本企業的企業目標、準則和觀念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因此,企業文化的首要目標就是增強員工的凝聚力。這樣才能使員工產生出對本職工作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自覺接受文化的規範和約束,充分激發和調動全體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說到底,企業凝聚力是一種能夠使員工團結在一起、互相信任、相互協作的力量。眾所周知,假如一個企業人心渙散,其發展必定不會長久。時下,有很多人把企業人才流失嚴重的原因歸結為:薪酬與同類型企業相比不具備競爭力。但是較高的薪酬僅僅只是企業留住人才的必要條件之一,而較高的企業凝聚力,才是真正使員工緊緊圍繞著企業目標,精誠團結、互相信任、互相協作,並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積極向上、團結有力的工作氛圍的原因。

    那麼,如何判斷一個企業內部是否缺乏凝聚力呢?一般來說,員工的表現如下:

    (1)沒有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表現出懶散、敷衍的不良習氣,考慮個人得失,攀比待遇。(2)不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力較差,工作效率低下。(3)缺乏職業願景,沒有長遠的職業規劃,缺乏上進心和工作激情。責任心不強,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態度混日子。(4)對企業文化缺乏認同感,對企業不夠熱愛,對工作的前景沒有安全感,一旦有機會就頻繁跳槽。

    如若你的團隊成員出現上述狀況,建議走進林本冬老師體驗式培訓課程《生命彩排》——打造卓越團隊的搖籃,兩天兩夜的課程讓團隊成員“心中有愛,腦中感恩,肩上扛著責任與堅持,腳踏孝道與忠誠,全身流淌著自信與信任的血液”,從身、心、靈等得到前所未有提升。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命運。有人是這樣評價沃爾瑪強大的凝聚力的:“沃爾瑪公司的迅速崛起,主要取決於沃爾瑪內部的團結與和睦。沃爾瑪團隊的發展就像剛噴發的火山口一樣,氣勢非常兇猛”。毋庸置疑,強大的凝聚力是一個企業基業長青的核心因素,也是戰勝競爭對手的有力武器。

    那麼一家企業如何增強員工的凝聚力呢?歸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1)激發員工的認同感

    優秀的企業文化所營造的人文環境,對員工的吸引力,是其他事物無法比擬的,因為它弘揚的是一種精神,打動的是一顆心。增強員工的認同感,是希望在員工和企業之間,建立起一種互動相依的關係,最終使員工依戀並熱愛自己的企業。只有員工認同了企業文化,把自己與企業融為一體,才能對企業和工作產生高度的責任感,如此當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相沖突時,他們才能顧全大局。

    (2)優厚合理的待遇能增強企業的吸引力

    影響人才流動的因素有很多,經濟因素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收入的多少,不僅體現為一種物質,更重要的也是對一個人價值的肯定,使員工獲得自我滿足感。體貼的福利待遇不僅能使員工感受到企業給予的溫暖,而且還能增強員工對企業的依賴。但是,純粹的高收入也許能暫時吸引住人才,卻未必能長久留住人才。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說過:“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均”,更多體現的是公平。歷代農民起義大都以“均貧富”為口號、宗旨來聚攏人心,所以,提高員工對薪酬的滿意度還不夠,關鍵還在於收入分配的公正性、合理性和激勵性。

    (3)以人為本,做到人性化管理

    要增強員工的凝聚力,必須建立起以人為核心的管理模式,實施親情教育,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增強員工的團隊意識,讓員工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一個企業只有尊重、信任和關心每位員工,才能讓員工更有責任感,主動做好本職工作,才能保證全隊的凝聚力,才會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以下幾點建議不妨作為參考。

    首先,可以為員工提供一個發表意見、交流心聲的園地。可以辦一個內刊,或者多開交流會議,讓領導和員工共聚一堂,總結過去的經驗,規劃未來的發展。讓所有員工一同參加,可以解除他們的心理負擔,從而將自己真實的想法坦誠的說出來,使公司領導能真實地把握員工的心理動向,從而尋找管理上的差距,強化對員工的管理。

    其次,對員工的好、壞動向瞭如指掌。在員工過生日或逢其他喜事的時候送上一束鮮花或給予其他物質祝福,都會讓員工深切感受到公司家庭般的溫暖和真情;在員工遇到困難的時候,讓大家一起想辦法幫忙,既讓受難的員工記住這份恩情,也能增強員工之間的團結力,這比空洞的說教更具說服力。

    再者,進行人性化“批判”。每個員工都難免會犯錯,對於工作出現失誤的員工,要採取幫教、警示、自我檢查等形式進行教育。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不是大聲訓斥。員工受到了尊重,自然會反省自己的錯誤及後果,保持做好本職工作的熱情。

  • 2 # 成都康巴金

    企業是現代經濟社會的一種組織,其目的是向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同時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地位。與政治組織和宗教組織不一樣,任何企業組織都沒有統治人類社會的願望,在人類社會上呈現競爭特徵,新產品和新服務就是企業的關鍵,掌握了這些是企業經久不衰的法寶。就像人生輪迴一樣,企業的“輪迴”表現在生產、服務、資金回籠這樣的方式迴圈,每次迴圈或產生利潤或產生虧損,提高迴圈效率也是企業是否賺錢的方法,也就是所說的管理效率問題。管理不產生淨利潤,它只是“疏通管路”,將不該投入的減少,將產生利潤的增加,讓企業更加賺錢。企業需要社會知名度,這樣可以減少銷售成本,增加市場客戶量,這就是為什麼企業需要品牌和企業家需要社會地位的原因。做企業也難也不難,關鍵是搞懂你在做什麼?你有什麼沒有什麼?如何滿足社會需求和把握客戶的心理狀態?金融、網際網路、房地產都是這樣,利用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和貪婪性,一步一步地把你的錢搞到企業,使企業一天比一天地強大起來。

  • 3 # 家族企業雜誌

    我們可以從三個維度來回答這個問題——盈利、價值、可持續發展。

    簡單來說,一般企業最普遍的目的是需要獲得經濟效益的,盈利也許不是初衷、不是目的,但不可否認這是一個必須的途徑。很多創業者是抱著“改變世界或者改變現實”的目的創立一家企業的,但這些“改變”的目的,是企業的目的?還是創始人要達成的目標?這其實是需要界定的——筆者更傾向於,這是創始人的目的,而企業的目的是要達成創始人的願景,而支撐這一過程的,是需要企業可以存活,而存活的根本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仍舊是盈利。因此一趟邏輯捋順,盈利聽起來雖然遠離了高大上,但是更實際。

    第二個目的,也許更寬泛,企業的目的是創造價值——這些價值可以是盈利的,但也可能是非盈利的——對於一些社會企業來說,他們確實更多的初衷是為了“改變某些現狀”而當他們可以收支平衡,或者是在一定的援助下可以持續時,那麼其創造的其他價值也是企業的目的。

    第三個企業的根本目的事實上是可持續發展——這有兩種稍有差異的解釋,第一種可持續發展就是企業的生存——如前文所述,企業的目的在根本上首先是存活,存活才能有其他可言,其次對於企業來說可持續發展代表了傳承,也就是我做一間企業的目的事實上是為了能將他傳給家族的下一代,而為了這個目的,事實上可以涵蓋更多的意義“盈利、創造價值”都是我傳續企業過程中的一些必須完成的事項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62153403008開頭是什麼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