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五味社

    “三宮六院”在紫禁城內廷,屬於皇帝的“家”。

    三宮分為皇帝居住的“乾清宮”,皇后居住的“坤寧宮”,以及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的“交泰殿”。

    六院其實有十二院,分為東六院和西六院,“東六院”即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景陽宮、永和宮和延禧宮;“西六院”即永壽宮、翊坤宮、 儲秀宮、鹹福宮、長春宮、太極殿(啟祥宮)。

    鍾粹宮原名咸陽宮,咸豐幼年曾隨孝全成皇后居住於此,後慈安太后也曾在此居住。

    承乾宮在明朝時是東宮貴妃所居住地;景仁宮曾是康熙帝的出生地;景陽宮富藏圖書。

    延禧宮在清末時期,原準備改為水晶宮,用金屬搭架,牆體為玻璃,宮殿四周蓄滿水,由於清朝後來滅亡,工程停止。

    乾清宮東五所原是皇子居住地,乾隆年間改為古董房、四執庫(收掌御用衣物)、敬事房、壽藥房和如意館。

    儲秀宮曾是慈禧封為蘭貴人時的居住地,在此生下同治。50大壽時,慈禧從長春宮搬回儲秀宮。

  • 2 # 歷史寶藏

    三宮就是指紫禁城裡皇上和皇后等人居住宮殿,又稱後三宮,分別是皇帝居住的乾清宮,皇后居住的坤寧宮,以及位於兩者之間的交泰殿。

    乾清宮

    六院其實並非六個院落,而是指上述三宮兩側的院落,其實是左右各六個,共十二進院落。東邊有六院——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鍾粹宮、承乾宮、景仁宮。西邊有六院——啟祥宮、長春宮、鹹福宮、儲秀宮、翊坤宮、永壽宮。

    具體的三宮六院,就如上述,具體分佈圖如下:

    這其中的很多宮的名字,如延禧宮、長春宮、翊坤宮等,都是清宮劇中經常出現的,我們也都耳熟能詳。

    清代的紫禁城按照傳統的宮殿修建思想,前殿後宮,前面是大臣上朝,皇帝辦公的地方,後面的三宮六院,是皇帝和諸位后妃休息的地方。

    三宮六院的說法很早就有了,《周禮》中就有六宮的說法。唐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言:“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其實皇帝、皇后與皇太后,並不是嚴格遵循規定,皇帝必須住乾清宮,皇后必需住坤寧宮,太后住慈寧宮。

    乾清宮西邊的養心殿,才是清朝皇帝住的最多的地方,從雍正到溥儀,清朝八位皇帝都在養心殿住。

    皇上不住乾清宮,那麼皇后也不好一個人住坤寧宮了,於是就也在東西六宮中選一個住下了。如乾隆的孝賢皇后住在長春宮,嘉慶的孝淑睿皇后住在毓慶宮,道光的孝全成皇后、咸豐的孝貞顯皇后、光緒帝孝定景皇后都住在鍾粹宮。

    太后的住所也是不確定,乾隆之生母住在永壽宮和景仁宮,慈禧太后曾住過長春宮、儲秀宮和永壽宮。

  • 3 # HuiNanHistory

    “三宮六院”是指古代皇帝嬪妃的居所。

    這個詞語其實是一種民間稱謂,古時難登大雅之堂,鮮有官方使用,反倒常見於古典的戲曲、小說、稗記。

    例如,元雜劇《抱妝盒·楔子》 就這樣寫道:

    兀那三宮六院,妃嬪綵女聽者:明日聖駕親到御園,打一金彈,金彈落處,有拾得者,奏獻御前,聖駕即幸其宮。

    還有,《西遊記》的第九十四回也寫道:

    傳旨教內宮官排宴,著三宮六院后妃與公主上頭,就為添妝餪子,以待十二日佳配。

    上述資料都表現出“三宮六院”一詞的使用層次,反映出古代民間對宮廷生活的想象。

    就詞源而言,三宮、六院都出自《周禮》,即三朝、六寢、六宮也。三朝指外朝、中朝和內朝,六寢乃天子居所,六宮為后妃燕寢之處。等到宋朝時,周制被規範為前三朝、後三寢的形制。

    例如,明、清時期的紫禁城,以乾清門作為外朝、內廷的分界,三大殿(太和、保和、中和)為前三朝。後三寢為帝后的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也就是後三宮;以坤寧宮為中心,東西排開各六宮,形成眾星拱月之勢,也就是民間所謂的“三宮六院”。

    總而言之,這個詞的使用者並不是官方,而在於民間文學。

  • 4 # 非洲去避暑

    宮鬥劇中的女人所有的不幸,歸根結底都是男權社會和一夫多妻制造成的悲劇!

  • 5 # 貓眼觀史

    三宮:是指乾清宮、坤寧宮、交泰殿;六院:是指東、西各六院,東(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西(永壽宮、翊坤宮、 儲秀宮、鹹福宮、長春宮、太極殿);

    “三宮六院”這個詞原本就是紫禁城的建築而來,因為它們全部都在紫禁城裡面,準確來說就是皇帝的家,紫禁城作為明清兩朝代的皇宮,也是採用了先前的建築佈局,“前朝後寢”的規制,簡單的說就是前面辦國事,後面辦家事。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每個宮殿的用途一:三宮

    1.皇帝居住的乾清宮

    乾清宮就是皇帝日常處理國事、政務,批閱奏摺的地方,如有接見國外使者的事情,也是在乾清宮接待,還可以用來舉行筵席,到了後期還可以成為皇子日常讀書的上書房,乾清宮的用處越來越廣泛。

    2.皇后居住的坤寧宮

    明朝時期是皇后的寢宮,到了清朝,已經很少有皇后居住於此,而是成了祭祀的場所,在祭祀的過程中,皇后是主要負責人。另外還有重大節日,比如慶典和元旦,皇后是需要在此舉行慶賀禮的,據說皇帝大婚之日也會在此住上幾天。

    3.交泰殿

    位於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是皇帝和后妃們起居生活的地方,也是冊封皇后或者皇后舉行誕辰的地方,皇后也是在這裡接受後宮妃嬪的朝拜。除此之外,皇后在春分之時還要去西苑親自採桑喂蠶,因此在春分前一天皇后要在此驗看採桑工具。

    二:六院

    1.東六院

    景仁宮:嬪妃居住的地方,代表人物有明宣宗皇后胡善祥、清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等;

    承乾宮:嬪妃居住之所,代表人物有明崇禎朝的貴妃田氏、清順治朝的董鄂妃等;

    鍾粹宮:明朝前期是嬪妃居住,到隆慶年間鍾粹宮為太子所居,到了清朝又成了太后和妃子們的生活娛樂之地;

    景陽宮:是東西六宮最冷清的院落,明朝時為嬪妃所住,到了康熙年間又成了收藏圖書的地方;

    永和宮:嬪妃居住之所,代表人物有清朝孝恭仁皇后烏雅氏、清朝乾隆帝愉貴妃等;

    延禧宮:明清兩朝都是妃嬪居住的地方,代表人物有清道光帝之恬嬪、成貴人;

    2.西六院

    永壽宮:明清兩朝皆為後宮嬪妃居住,只是到了道光年間,內憂外患,永壽宮也成了收貯御用物件的地方;

    翊坤宮:明清兩代后妃居住的地方,代表人物有明萬曆朝的鄭貴妃、宜妃郭絡羅氏等;

    儲秀宮:明清后妃居住,慈禧太后還曾在此居住,並生下同治皇帝,也是慈禧太后辦五十大壽的場所;

    鹹福宮:后妃的寢宮,乾隆年間,也改成了皇帝偶爾居住的地方;

    長春宮:嬪妃居住之所,代表人物有嘉靖皇帝的尚壽妃、天啟皇帝的李成妃,還有慈禧慈安兩位太后;

    太極殿:也叫啟祥宮,原名未央宮,自然也是后妃居住之所;

    從上面的資訊可以瞭解到,所謂的“三宮六院”其實就是皇帝居住之所以及身後的女人所居住的地方,之所以設有“三宮六院”,據說也是因為嫡長子繼承製度的影響,所以皇帝要確保有足夠的子嗣,那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後宮佳麗,妃子多了自然也就需要住的地方,住一起顯然不合適,自然要分開,這些嬪妃們也按照各自的等級居住不同的地方。

  • 6 # 平沙趣說歷史

    三宮六院並非官方詞彙,而是多見於民間戲曲小說,最早出自元朝無名氏的《抱妝盒》中:"兀那三宮六院,妃嬪綵女聽者:明日聖駕親到御園,打一金彈,金彈落處,有拾得者,奏獻御前,聖駕即幸其宮。"

    至高無上的皇帝一向“不食人間煙火”,在民間看來,皇帝的生活具有充足的神秘色彩,而人們又往往具備足夠的好奇心,於是一些對於皇帝生活描述的詞彙就流行開來,三宮六院就是這樣的詞彙,它是民間對於皇帝妃嬪的指代,並不出現於官方檔案。

    三宮最早指諸侯的后妃居所,據《禮記》記載:“王后六宮,諸侯夫人三宮也。”

    六宮是王后的代稱,其實就是周天子辦公和休息的場所,據《周禮·天宮內宰》載:“王后帥六宮之人。”鄭玄注六宮曰:“正寢一, 燕寢五,合為六宮。”正寢是帝王諸侯治事的宮室,又稱路寢,燕寢就是帝王休息的宮室了,后妃也居住於此。

    隨著帝制的建立,諸侯的消亡,三宮的含義也發生了變化,漢朝就以皇帝、太后、皇后合稱為三宮,有時也以太皇太后、太后、皇后為三宮。

    到了明清時期,由於紫禁城的行制天然分為東西兩部,再加上中間的供電,三宮就有了兩種說法,一是戲曲中小說相當常見的中宮、東宮和西宮,用以確定后妃地位,二是指紫禁城中軸線上的後三宮,即乾清宮、坤寧宮和交泰殿。

    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內部宮室的名稱都有寓意,皇帝居住的乾清宮寓意為天,皇后居住的坤寧宮寓意為地,位於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的交泰殿就取自“天地交合、康泰美滿”的意思。

    六院也作六宮、六苑,如上所說,其開始是指代王后,之後是指代皇后,但到了唐朝,六宮已經不侷限於皇后,而是代表皇帝的所有妃嬪,如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六宮粉黛無顏色”,六宮已經指所有妃嬪。

    明清時期紫禁城的六院其實指的是十二宮,分別是東六宮的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西六宮的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鹹福宮、長春宮和啟祥宮(太極殿)。

  • 7 # 小勞叨叨

    一說這個三宮六院,那位說了,嚯,這是皇上呀,才有這待遇。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可見古代帝王的後宮嬪妃之多。咱們別的不說,就說那清宮戲,什麼貴人呀,答應呀,妃子呀,貴妃呀,一大摞,而且每年還選呢。那麼都說三宮六院,到底是哪三宮哪六院呢?恐怕沒多少人知道。要有留心的呢,也都是從電視劇裡頭知道的,《甄嬛傳》,皇后住在景仁宮,華妃在翊坤宮,唉,這說的是故宮。中國封建社會呢,有幾千年的歷史,各朝各代的都城也不一樣,這皇宮呢,也不止故宮一處,所以皇帝的後宮,眾多嬪妃居住的地方,名稱呀,還有很多,也都不一樣。

    咱先說說這三宮。古代諸侯夫人之宮稱“三宮”,用來區別於皇后的“六宮”。所謂“諸侯夫人三宮,半皇后也。”諸侯夫人的“三宮”是皇后“六宮”的一半。《禮記 昏義》當中呢,記載的比較詳細,“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以聽天下之內治,以明章順婦,故天下內和而家理。”這它是什麼意思呢?“天子六寢,而六宮在後,六宮在前,所以承副,施外內之政也。”由此可見呢,這個皇后的寢宮制度呢,是正宮一個,燕寢五個(副宮五個),合稱六宮。後宮的六宮制度,是為了對應朝廷上的六官制度:“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聽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國治。”六官屬外,六宮屬內,所謂外治、內治,“內和而家理”,“外和而國治”。這麼來的,它是對應的。

    六宮呢本來專指皇后,後來呢,就泛指嬪妃們居住的地方。白居易那詩最著名,“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您瞧她那眼,好傢伙了,看見了什麼了這是。)三宮是怎麼回事兒呢?咱剛才說的是戰國時候的諸侯夫人,隨著春秋戰國諸侯國的消亡呢,也不再特代諸侯夫人了,漢代的時候呢,皇帝、太后、皇后合稱三宮,他們三處居住嗎,再後來就也泛指后妃居住的地方了。

    說完三宮呢,咱再說六院。六院呢說的不是六號院,哈哈,本來指的是那個六宮,但在明代以下呢,把后妃居住的地方具體化了。明代至清代呢,宮廷的內庭,中間的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合稱後三宮,後三宮的兩邊呢,個有東西六宮,東六宮是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西六宮呢,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鹹福宮、長春宮、啟祥宮(太極殿)。唉,這就是所謂的六宮,民間呢稱之為六院。

    這個三宮六院呢,本來都有具體的所指,但是老百姓哪兒能搞得清那麼多複雜的明目呀,再一個皇宮它也不讓進呀,沒法兒來回亂溜達。所以籠統的,把這個後宮,還有後宮嬪妃居住的地方,就統稱為三宮六院啦。反正你們就都在那兒糗著,我們也進不去。

  • 8 # 名揚的鄉村生活

    “三宮六院”一詞是由故宮的建築而來。“三宮六院”都在故宮的內廷。“三宮”又稱“後三宮”,指皇帝居住的乾清宮、皇后居住的坤寧宮,以及位於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的交泰殿(殿名取自《易經》,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滿”之意。“內宮不許干預政事”的鐵牌就立於此殿。) “六院”其實是十二院。“三宮”東、西兩路各有六宮,“東路六宮”即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景陽宮、永和宮和延禧宮;“西路六宮 ”為:永壽宮、翊坤宮、 儲秀宮、鹹福宮、長春宮、太極殿(啟祥宮) 。因各宮均為庭院格局建築,故稱為“東六院”和“西六院”。

  • 9 # 三夢遊水

    “三宮六院”是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個成語,它主要用來形容皇帝嬪妃之多。那麼,三宮六院到底是哪三宮,哪六院呢?

    釋義

    “三宮六院”是由皇宮的建築延伸而來,“三宮”和“六院”最初是指皇宮中某些宮殿的名稱,由於這些宮殿與皇帝日常起居和後宮嬪妃有著密切關係,所以後來逐漸用其指代皇帝的嬪妃。

    該詞最早出自元雜劇《抱妝盒》楔子:兀那三宮六院,妃嬪綵女聽者:明日聖駕親到御園,打一金彈,金彈落處,有拾得者,奏獻御前,聖駕即幸其宮。這幾句話的意思是:宮裡的嬪妃、宮女們聽著,明天皇帝要親自到御園打一枚金彈,哪位妃子或者宮女拾到這個金彈並送到皇帝面前,皇帝就會臨幸她。這裡面的三宮六院其實泛指妃子和宮女們居住的地方。

    元朝皇宮的規模比較小,“三宮六院”乃是虛指。明朝遷都北京以後,開始營造故宮,這時候三宮六院才確有所指。

    三宮

    根據《禮記》的記載:“王后六宮,諸侯夫人三宮也”,也就是說三宮指的是諸侯夫人居住的場所,皇帝嬪妃居住的場所被稱為六宮。漢朝時,將皇帝、太后、皇后合稱為三宮。到唐穆宗時,又將兩太后與皇后稱為三宮。可見歷史上三宮的說法並不統一。直到明清時期,由於故宮的營建,三宮的說法才變得確切起來。具體指的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也被稱為內廷後三宮。

    乾清宮

    乾清宮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是內廷後三宮之首,它是明朝十四位皇帝以及清順治帝和康熙帝的寢宮。《易經》曰:“乾,天也”,“乾清”二字意指在皇帝的統治下,天下可以得到清平和安寧。雍正帝移居養心殿以後,乾清宮成為皇帝召見群臣、批改奏章、接見外賓以及舉行宴會的場所,乾隆時期著名的“千叟宴”就是在乾清宮舉行的。

    交泰殿

    交泰殿為後三宮之一,位於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交泰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殿名取自《易經》,有“天地交合、康泰美滿”的意思。每逢重大節日,皇帝都會在交泰殿接受朝賀。清朝時,交泰殿是存放印璽的場所。交泰殿內西次間一側,有一座自鳴鐘,其時間被視為皇宮的基準時間。

    坤寧宮

    坤寧宮為後三宮之一,位於交泰殿之北。坤寧宮宮名取自《道德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乾清宮代表陽性,坤寧宮代表陰性,交泰殿置於中間,表示陰陽結合,天地合璧之意。清朝時,坤寧宮為祭祀場所。

    六院

    六院,也稱六宮、六苑,起源於唐朝,為嬪妃之居所,白居易《長恨歌》雲:“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明清時,六院其實是十二院,分為東六宮和西六宮,其中東六宮指鍾粹宮、景陽宮、承乾宮、永和宮、景仁宮和延禧宮;西六宮指儲秀宮、鹹福宮、翊坤宮、長春宮、永壽宮和太極殿。

    鍾粹宮

    鍾粹宮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咸陽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為鍾粹宮。隆慶五年再次更名,前殿稱為與龍宮,後殿稱為聖哲殿,後複稱鍾粹宮。“鍾粹”意為彙集精華、精粹的意思。明朝時,鍾粹宮一度為太子居處。清朝改為嬪妃行宮,與慈禧同時代的慈安太后曾在此居住。此外,咸豐、溥儀幼年時也曾居住在這裡。

    景陽宮

    景陽宮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位於鍾粹宮以東,是東六宮裡最冷清的院落。宮名“景陽”取自敬仰光明之意。景陽宮是著名的冷宮,明光宗朱常洛的母親曾在此居住三十年。清朝時改為貯藏圖書之所。

    承乾宮

    承乾宮建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永寧宮,崇禎五年(1632年)改為今名。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基本保持明代初見時的格局。明代時為太子或嬪妃居住,清代時為后妃居住。清順治帝的孝獻皇后(董鄂妃)、道光帝的孝全成皇后(咸豐之母)曾在此居住。“承乾”即順承天意。

    永和宮

    永和宮建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永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為現名。明清兩朝均為後宮嬪妃的居所。清康熙帝孝恭仁皇后常年在此處居住,生子胤禛,即雍正帝。永和宮基本保持了明朝初建時的風格。

    景仁宮

    景仁宮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長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為現名。明朝時景仁宮為冷宮,明宣宗的胡皇后被廢之後就常年居住在此地。清朝時為嬪妃居所,順治年間,孝康章皇后在此居住,並誕下康熙帝。此外,光緒帝的珍妃也曾居住在此。

    延禧宮

    延禧宮位於東六宮之東南角,建於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長壽宮,嘉靖時改稱延祺宮,清朝時重修並改為現名。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延禧宮被毀。宣統時,在原址修建了一座三層西洋式水殿,俗稱水晶宮。後因國庫空虛,被迫停建。直到今天,我們還能看到這座著名的“爛尾樓”,它也是清王朝腐朽衰敗的一個見證。

    儲秀宮

    儲秀宮為西六宮之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順治和光緒時曾進行過翻修,是明清後宮嬪妃的居住地。咸豐年間,孝欽顯皇后(即慈禧太后)入住儲秀宮,並在此誕下了同治帝。清帝退位後,婉容也曾居住於此。

    鹹福宮

    鹹福宮建於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壽安宮,為明清時期後宮嬪妃居所。此處雖為後宮居所,但皇帝有時也在此地起居,乾隆、嘉慶、咸豐都曾在此處居住。

    翊坤宮

    翊坤宮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萬安宮,嘉靖時改為現名。清朝曾多次修繕,光緒年間,為了慶祝慈禧太后五十大壽,將翊坤宮與儲秀宮打通,形成了四進院的格局。每逢重大節日,慈禧太后都會在翊坤宮接受嬪妃們的朝拜。

    長春宮

    長春宮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稱為永寧宮,萬曆時複稱長春宮。明清時為後宮嬪妃居處,清末辛酉政變以後,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曾居於此宮。

    永壽宮

    永壽宮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長樂宮,後改為毓德宮,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又改稱永壽宮。儘管清朝曾進行過大修,但永壽宮基本保持了明朝初建時的格局。永壽宮為明清兩代嬪妃居所。其中,明孝宗的母親孝穆紀太后曾居住在此,不久便突然暴死,是明朝疑殿案之一。

    太極殿

    太極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未央宮,嘉靖時改稱啟祥宮,清朝時改為現名。太極殿為明清時嬪妃居所,慈禧太后曾在此居住。

  • 10 # 使用者3192578913312

    古代皇帝的老婆住的地方

  • 11 # 安於fairy

    後宮指的不是那個宮, 後宮指帝王的妻妾所生活的地方。通常指代生活在後宮的女性。後宮也分為西六宮和東六宮,西六宮是指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鹹福宮、長春宮、啟祥宮(太極殿)。東六宮是指承乾宮、景仁宮、鍾粹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東西六宮加起來稱為後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pvc軟玻璃上面沾了顏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