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羽落25925574

    先秦時期,特別是到春秋戰國時期,隨著農耕文明較前代大幅度提升,社會生產力水平和科技水平顯著提高,人類探索白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對自然環境和天人關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時人開始思考人類在自然界中處於何種位置、人類與白然之間是何種關係、人類應當如何處理與自然的關係等問題,由此闡發了諸多關於生態問題的言論和見解,其中蘊含著有益的生態意識,可以從生態和諧意識、生態保護意識、生態經營意識三個方面粗略概括:

    生態和諧意識。和諧,即和睦協調。自然生態的和諧,是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先秦時期,“天人合一”觀念萌芽,時人尤其是知識分子階層從不同層面對人類與自然關係進行探究,主張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例如,老子闡述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生態和諧主張,認為“道法自然”是人類與白然關係和皆相處的途徑(《道德經·二十五章》)(老子2004):孔子提出“天何言哉?四時行;胃,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闡發了“四時行、百物生”的生態和諧論調(《論語·陽貨》)(孔子2004);管子也闡發了“人與天調,然後天地之美生”的生態和諧狀態的美好(《管子·五行》)(管仲1993)。上述言論和主張,包含了追求天人和諧、人與白然和諧共處的有益成分,具有樸素的生態和諧意識。

    生態保護意識。保護,即護衛便不受損害。生態資源的保護,是人類能夠持續發展的前提。古人早就認識到殺雞取卵、淚澤而漁的生態舉措是無法長久的,必須對生態資源和環境有意識地進行保護。例如,商湯“網開三面”的動物保護言論與行為,使他獲得“德及禽獸”美譽,也得到了廣大諸侯的稱讚與擁護(《史記·股本紀》)(司馬遷1959):孔子“釣而不網,一飛不射宿”(《論語·述而》)的言行,同樣也是對動物保護意識的體現:《禮記·月令》(2004)中根據保護生物資源及生產的需要,曾提出過各季、各月環境與生態保護的具體規定:《呂氏春秋》中提出的“四時之禁”(呂不韋1982),《淮南子·主術訓》中記載的前代保護生物資源的“先王之法”(劉安1998),都是保護自然資源和動植物資源的政策和主張,對保護生態環境起到了良好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車一般哪幾節車廂是長途車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