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飛燕的故事源自漢朝。
銅奔馬,又名“馬踏飛燕”、“馬超龍雀”等,為東漢青銅器,國寶級文物,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為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銅奔馬通高34.5釐米,長45釐米,寬13.1釐米,重7.3千克,造型矯健精美,作昂首嘶鳴,疾足賓士狀,顯示了一種勇往直前的豪情壯志,是中華民族偉大氣質的象徵。
馬踏飛燕也稱馬超龍雀,是東漢青銅藝術的傑出代表。一匹千里馬正在疾馳飛奔,它體態健美,昂首揚尾,張口嘶鳴,三足騰空,右後蹄下踏著一隻飛鳥。飛鳥展翅欲飛、驚愕回首。一切都發生在瞬間,卻給人以無比寬闊的想像空間。
中國古代匠師運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以豐富的想像力,精巧的構思,嫻熟的匠藝,把奔馬和飛鳥絕妙地結合在一起,以飛鳥的迅疾襯托奔馬的神速,造型生動,構思巧妙,將奔馬的奔騰不羈之勢與平實穩定的力學結構凝為一體,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無前的氣勢,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這篇課文主要是像向我們描述了中國古代的一件藝術精品——銅奔馬。
作者將天馬的驍勇矯健描寫得淋漓盡致,藉此體現出人民奮發向上、豪邁進取的精神。
馬踏飛燕的故事源自漢朝。
銅奔馬,又名“馬踏飛燕”、“馬超龍雀”等,為東漢青銅器,國寶級文物,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為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銅奔馬通高34.5釐米,長45釐米,寬13.1釐米,重7.3千克,造型矯健精美,作昂首嘶鳴,疾足賓士狀,顯示了一種勇往直前的豪情壯志,是中華民族偉大氣質的象徵。
馬踏飛燕也稱馬超龍雀,是東漢青銅藝術的傑出代表。一匹千里馬正在疾馳飛奔,它體態健美,昂首揚尾,張口嘶鳴,三足騰空,右後蹄下踏著一隻飛鳥。飛鳥展翅欲飛、驚愕回首。一切都發生在瞬間,卻給人以無比寬闊的想像空間。
中國古代匠師運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以豐富的想像力,精巧的構思,嫻熟的匠藝,把奔馬和飛鳥絕妙地結合在一起,以飛鳥的迅疾襯托奔馬的神速,造型生動,構思巧妙,將奔馬的奔騰不羈之勢與平實穩定的力學結構凝為一體,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無前的氣勢,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