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038667149158215

    你好!歷史有記錄的,只不過一般都說是王守仁,不說王陽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北韓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 2 # 再見理想

    人教版歷史必修三中第三課宋明理學當中有一句話: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並不能科學的說明人的認識與實踐的關係。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哲學當中在講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時,說王守仁得到了錯誤的答案

    首先,中學歷史並非百科全書,王陽明的確是聖人,但類比其它古典聖人孔孟朱,他對中國政治歷史走向的影響是相對最弱的。歷史書中他的篇幅較少也很正常。

    縱觀中學課本,左手唯物主義是盾,任何事情不可與之牴觸;右手辯證法是矛,再偉大的人或事都可以一個“但是”而踩在腳下。

    王陽明的“心學”從這個名字就沒起好。沒救。

    所以綜上,王陽明在歷史書中的一席之地不會很樂觀。

  • 3 # 小肥肥2012

    歷史有記錄的,只不過一般都說是王守仁,不說王陽明。

    王守仁,別號陽明。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王守仁的心學講究的是:天理不是靠空談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實踐,靠自省 ,即“知行合一”。 但是創立初始,就被當時的明朝統治者和朝中大臣所貶斥,(主要是他有一定的民主觀念,威脅封建統治)明清兩代一直都是個野路子,沒能發揚光大,到了民國儒學更是徹底衰落,心學也就此基本失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reno7 pro幾個麥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