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ndy1228

    (一)專利數量是基礎,專利質量是核心,兩者不可分割。

      專利質量與專利數量是體現專利水平的兩個不同維度。一方面,專利數量反映的是專利總體規模,從數量角度體現專利水平。另一方面,專利質量反映的是專利優劣程度,從質量角度體現專利水平。沒有質量保障的單純數量增長,會使得專利制度本身背離其設定的初衷,失去發展的意義。

      (二)專利數量和專利質量是對立的矛盾體

      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過分追求專利數量,會影響專利質量。反之,過分追求專利質量,也會影響專利數量。必須找到兩者之間的平衡點,達到協調發展,才能對創新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三)專利數量和專利質量的關係反映了量變——質變的發展規律

      就中國專利事業的發展來說,存在兩方面的發展趨勢。一方面,當專利數量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如果是良性的數量增長,會產生良性的質變,如專利質量的顯著提升,促進創新和經濟發展。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專利數量的增長含有“水分”或者“泡沫”,則不會產生應有的良性質變,反而會阻礙創新和社會發展。目前,中國專利申請量已經達到了世界第一,但是我們的質量發展水平卻相對滯後,作為政府應當及時正確引導,從一味追求專利數量方面轉到專利質量方面來,使得專利質量與專利數量發展相適應,才能全面提高整體的專利水平。

      (四)專利數量和專利質量協調發展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縱觀中國專利制度的發展,從無到有,僅僅用了不到30年的時間,就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所走的道路,專利數量急劇增長,體現了專利制度對於創新的作用。在現階段,當專利數量的增長已經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我們應將發展的重點轉向加快提高專利質量上來。以專利質量的提高確保專利制度激勵創新功能的發揮,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帶動專利數量的增長。兩者只有相輔相成,成螺旋式上升,最終才能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 2 # 使用者7262729532239

    因為創新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發展動力。

  • 3 # TLq甜甜

    企業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是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十三五”時期,中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快速提升,創新投人持續加強,2020年企業研發經費支出為1.86萬億元,佔全社會研發費支出的76.2%,“十三五”年均增長率達11.3%;創新產出質量穩步提升,2019年透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專利申請量達5.9萬件,居世界第一位,全球PCT申請量排名前十位的申請人中有4家中國企業;創新活力進一步迸發,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研發活動的企業數12.9萬家,較2015年增長75.6%;激勵企業創新政策環境不斷完善,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明顯最佳化,包容審慎監管制度不斷健全,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不斷強化。與此同時,“十四五”時期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使得加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機遇更加顯現、需求更加迫切。


    (一)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競爭深度調整,對企業技術創新提出了新挑戰。國際經濟政治格局複雜多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格局向區域化、多元化調整,同時製造業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轉型升級加速,全球產業分工加速重構,主要經濟體間競爭激化。部分發達國家壓制中國產業鏈升級,新興經濟體對中國追趕步伐加快,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執行面臨的困難明顯增多、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難度加大,產業安全面臨挑戰。中國目前企業創新能力還不適應高質量發展和安全發展的要求,“十四五”時期必須透過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供給升級,構建持久穩固的產業核心競爭力


    (二)創造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對企業技術創新提出了新要求。當前中國經濟執行面臨的主要矛盾仍然在供給側。最佳化供給結構、改善供給質量要依靠創新,但中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還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2019年製造業研發強度僅為1.45%,很多產業總體仍處於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低端。必須透過大力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解決中國經濟內部迴圈不暢和供需脫節問題。


    (三)技術創新的複雜性不斷提升,對企業技術創新組織正規化提出了新要求。當前技術創新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越來越高,創新鏈的各個環節已難以在一個企業、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內部完成,傳統封閉、獨立、線性化的研發模式已不能滿足技術創新要求,研發和創新的組織方式、組織形態越來越開放化、分佈化、網路化。企業提升技術創新能力,需要充分適應創新組織方式演變趨勢,不斷革新技術研發模式,打破組織邊界,聯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實現融通創新。




    “十四五”時期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要完善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一)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實施更大力度的研發經費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普惠性政策,研究引導企業加大基礎研究投人的政策辦法。健全鼓勵國有企業研發的考核制度,設立獨立核算、免於增值保值考核、容錯糾錯的研發準備金制度,將企業研發經費投入作為國有企業及其負責人業績考核的強制性內容,確保中央國有工業企業研發支出增長率明顯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二)支援產業共性基礎技術研發。支援行業龍頭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業上下游企業共建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形成大平臺、大團隊、大網路,強化技術系統整合、中試驗證和推廣應用能力。支援有條件的企業聯合轉制科研院所組建行業研究院,打選新型共性技術平臺,解決路行業領域關鍵共性技術問題。大力發展大企業奉頭,產學研用相結合,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穩定協作的創新聯合體,促進大中小企業上中下游協作、資源共享和系統整合。


    (三)完善企業創新服務體系。推動國家科研平臺、科技報告、科研資料進一步向企業開放,完善財政資金支援形成科技成果的智慧財產權使用與權益分配製度,鼓勵將符合條件的由財政資金支援形成的科技成果許可給中小企業使用。聚焦破解“死亡之谷”和“達爾文之海”難題,建設專業化市場化技術轉移機構和技術經理人隊伍,發展研發設計、中試熟化、創業孵化、檢驗檢測認證、智慧財產權等各類創新創業服務機構。完善金融支援創新體系,鼓勵金融機構發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科技保險等科技金融產品,開展科技成果轉化貸款風險補償試點,暢通科技型企業國內上市融資渠道。

  • 4 # flowerF

    一是有效地保護髮明創造,發明人把其發明申請專利,專利局依法將發明創造向社會公開,授予專利權,給予發明人在一定期限內對其發明創造享有獨佔權,把發明創造作為一種財產權予以法律保護;二是可以鼓勵公民。法人搞發明創造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全民族的聰明才智,促進國家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插卡的監控可以儲存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