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悅小芽兒

    兩歲左右的的孩子簡直就是“破壞大王,不按常理出牌,一言不合就躺地上打滾兒“,就很想讓人躲開或者藏起來,把孩子“送出去”。其實這是這個階段的孩子典型的特徵,因為這是他們人生獨立意識萌芽的第一階段,剛剛開始,就像成人初來乍到,其實什麼也不懂,但就是磕磕絆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那股勁兒去學習去探索。孩子也是一樣的程式。瞭解到這點,家長就可以稍微保持一點淡定了,不要話趕話接茬兒,實在不行,就暫時冷處理,但即使是冷處理,也要明確告訴孩子,媽媽和寶寶都先冷靜一下。等平復了之後再溝通。

    溝通的時候注意這樣的方式:

    1、尊重孩子的意願的想法當孩子不聽話做什麼事的時候,不要直接去批評他,標籤他怎麼這麼不聽話叛逆之類的,先認同肯定孩子的情緒想法,給予接納理解和尊重。給孩子一些時間,創造更多的信任感。2、及時鼓勵和適當獎勵對於孩子的表現要及時給予捕捉和具體的鼓勵,正向的肯定也是很棒的激勵,也能讓孩子更有信心和勇氣邁出探索的每一步,去做自己感興趣喜歡的事。不聽話不表示做錯的事,是它自己的想法就要尊重,作為家長我們只要保護其在安全區內就好了。3、、對孩子少打擾當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大人儘量少在旁邊嘮叨,一會問問餓不餓,一會問問渴不渴,除非孩子真的示意需要你,否則最好先少去打擾孩子。房間裡也可以放一些柔緩的背景音樂,這樣也能減少其他因素對孩子的干擾。

    那宅家日常具體還要怎麼辦呢?我有幾點分享:

    1、讓孩子有規律的日常作息,即使不能出門不能上學,也要讓孩子日常生活規律,包括起床睡覺,吃飯,閱讀,活動等等,規律的生活狀態往往也讓孩子感覺到安全感,也會情緒穩定。2、和孩子分享疫情有關的事情,目前關於疫情有關的繪本或者說小科普有很多,在瞭解疫情的基礎上,更加會管理好自己的行為,讓孩子也是“有理有據”地去遵守。3、家庭活動要豐富,可能有家長總覺得沒得玩,其實有很多了,孩子感興趣的遊戲,包括網上有很多關於手工的,關於剪紙的,關於繪畫的,關於體育運動的有很多參考。4、適當讓孩子做家務,家庭生活是一體的,孩子也要積極參與,有不同的分工,通力協作也是一種合作能力,協同能力的練習。也能讓孩子學習到換位思考。5、每天堅持運動,孩子總是精力無限,家裡也可以玩兒天翻地覆跟拆家一樣,所以釋放活力,保持運動,也要每日安排好,具體做什麼,玩什麼,可以和孩子一同決定,每天變著花樣也是可以的。

    總之孩子的發展過程是一個特徵,其次就是疫情導致大家的心態都有點波動,情緒會比較頻繁,所以慢慢調整調理哈~心態很重要的喲~

  • 2 # 小個子Lani216

    你可以靜下心來跟她好好聊聊,教她換位思考,比如:她丟飯碗的時候,你可以拿她最喜歡的玩具,像她丟飯碗一樣的方式丟掉,然後問問她此時的心情,這種換位思考的方式她可以學會慢慢理解媽媽的心情。

    兩歲半正好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一定要有耐心,慢慢引導,以後帶起來會輕鬆很多。

  • 3 # 靈兒家的奶爸

    我家女兒才22個月,不能直接給你提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但是經歷過好幾個孩子這樣的階段,分享一下供題主參考

    靈兒姑娘19個月就開始愛和我們犟著來,只要她不喜歡的,或者當時不想做的,就不搭理我們。現在更好,騰騰騰跑著躲起來。而觀察下來以後,其實是孩子在自我進行調節,把一件不高興做的事情透過玩變成能讓自己高興的事情。

    所以,現在有不少時候做事情,都得先和她玩一下。但是在這個過程,很多家長會不耐煩,會中斷,會不配合,甚至呵斥。久而久之,孩子要麼變得沉默寡言磨磨蹭蹭,要麼自言自語廢話超多偏偏就不和家長多說話。

    鑑於靈兒現在的表現,等以後長大話講地多了,我估計還會跟我們吵架。因為她太像她姑姑了。

    印象中叔叔家不打孩子,但那會吵架比較多,所以我妹妹總會和爸爸媽媽說不要吵架了。題主的女兒總說媽媽不要打我了,思考一下是不是有經常打的情況。老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但這個打它應該是方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更不該情緒失控下的武器。

    另外我妹妹從小就話多,嘴巴就跟抹了蜜一樣,好話基本不用教。但是呢,犟嘴也是全家族第一,一直到她工作之前。現在每次聚會關於她最多的話題,就是講她小時候犟嘴然後看她現場和她媽媽、奶奶吹牛。氣氛很好。

    以前有位同事,兩夫妻是異地打工,每天工作、學習非常努力。孩子是帶在身邊的,但是3、4歲就丟家裡面,讓他自己洗衣服吃飯睡覺,孩子很獨立,思維也很活躍,動手能力強,話多。

    但是這同事以前是個衝動的人,學習也沒有學到如何和孩子相處,很容易就對孩子動手。所以和我做同事以後,我還見過他對6歲的孩子沒有大錯的情況下一怒就直接巴掌呼臉上去,帶印的那種。

    後面透過我們的群體生活和國學的學習,他也逐漸找到方法方式去調整跟孩子的相處方式和修復關係,但是有些痕跡,是很難抹去的。他平時話很多,生氣的時候雖然不至於再打孩子,罵孩子笨蠢之類的還是會有。不過現在和他4年不見了,他的事業也更好,偶爾交流能感覺他更平和了,應該會對孩子更好。

    而他孩子,後面就說老大,卻是實實在在曾經讓我和還沒成為老婆的女朋友觸目驚心。現在都是做父親的,與其說在意他的教育方式,其實更擔心他的老大。

    孩子跟我們大家有很多話說,嘴也很甜,總是會帶上稱呼;有客人、患者家屬來,也很願意跟人玩,甚至會介紹園子裡好玩的地方,帶著其他的小朋友去“搗蛋”。看起來一切很正常,甚至說是優秀。

    但是他在他爸爸面前不敢多說話不敢大聲說總是磨磨蹭蹭總是唯唯諾諾特別沒有自信。被他爸打了訓了或者受委屈了,剛開始會生氣,一生氣就去打媽媽。後來沒打了,我不知道是跟著他爸爸改變改了,還是在群體生活的教育下隱藏了。

    但到了他媽媽生老二的時候,第2天早上我和女朋友去接他先回家,那時候他8歲了。童言無忌,不防備著我們,在車上說出了這麼一句:我爸爸媽媽怎麼還不去死。他們死了錢就都是我的了,我就可以自己做決定了。

    我跟女朋友被震驚不知道該說什麼,沉默了。因為不知道是之前的家庭教育問題,還是二胎對他自己給自己產生的內心問題。我們那個群體有不少孩子,他不是第一個有弟弟妹妹的家庭,我們也不會像其他人一樣說著爸爸媽媽有了弟弟妹妹就會對你不好的這類狗屁話。

    但是孩子就是實實在在的說出了這樣的話。

    最後總結,題主的孩子愛跟你反著來,還說著媽媽不打我啦這類讓人頭疼的話,首先得找找自己的問題,家裡整體的教育思路問題。

    我看過不少活潑的孩子,長著長著各有不同;我是從內向的孩子長大的,但是按家長說的小時候也很活潑,所以我知道很多問題不在孩子。

    活潑、好動、話多、愛搗蛋、“會氣人”,這都是一個孩子健康發育的重要表現。想象一下你的孩子呆呆傻傻的表現,連讓你生氣的機會都沒有,你覺得你會要哪類孩子

    給自己寫下123的原則,非原則的問題隨孩子去,兩歲半的孩子可以在過程中、也可以在結束後平和的告訴孩子以後不要這樣做。如果能夠把話說在前面,溝通式的,更好。

    我陪孩子的時候,我要離開去幹什麼,我會先和靈兒說,然後去做什麼她也不哭鬧,不想一個人待了來找我也是脆聲脆氣地喊爸爸。

    老婆不習慣把話說前面,離開就直接離開,孩子要麼馬上哭鬧,要麼反應過來以後是哭喊著找媽媽。然後老婆很生氣很鬱悶的喊著媽媽在這裡,沒用,得抱起才能安靜。

  • 4 # 叮叮空間

    兒童成長的過程會經歷3個叛逆期。2歲寶寶有了自我概念,自主意識,主動探索周邊環境,出現第一個叛逆期;7歲左右時,有了較強的獨立意識,獨立完成各種事情,滿足小小的權利慾望,這是第二個叛逆期,主要表現為拒絕;在12到18歲階段,是人生的第三個叛逆期“青春叛逆期”。這時候的孩子身體機能逐漸成熟,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認和尊重,希望擺脫成人的約束,渴望獨立。但是他們還不真正成熟,沒有形成穩定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您的寶寶正在經歷第一個叛逆期,她在說“不”或者頂嘴的時候,僅僅為了頂嘴而頂嘴,可以寬容的忽略掉,千萬不要再強調。因為你一說,她會更厲害,她還沒有分辨對錯的能力,但是她能分辨出你的情緒。

    關於寶寶喜歡光腳跑的事情。你們家有沒有大人喜歡在家光著腳丫的,比如進了家門換拖鞋拖襪子?小孩子模仿性強。另外就是小孩子活潑好動火性大,都喜歡光腳丫,涼一點更好,我兒子我侄女小時候都喜歡光腳丫跑來跑去,這個不用太糾結。

  • 5 # 幸運從微笑開始73

    和我兒子一個樣,也年齡一樣。

    我家兒子也是你不讓幹嘛,他偏幹嘛!你一打他,他就說,媽媽,不要打我。

    不過,我的打是有技巧的,也是講道理的。所以,他再犯時,都有忌諱。還能看我的臉色行事。

    他喜歡在沙發上亂扔東西,在他爺爺奶奶那,比較寵他,扔了也沒人管他,更沒人打他。

    在我這裡,我說,你扔了就要打手心。第一次扔,我就啪,不算輕的打了他。第二次,我依然還是不算輕的打。他自己還說,媽媽,輕點打。我心想,輕點打,你咋長記性。後來,他就慢慢就不扔了。

    他還喜歡朝別人身上扔東西。尤其是和我女兒爭寵時,有什麼就扔什麼!我女兒被砸哭了好幾次。他拿什麼扔,我同樣把那東西也扔他頭上。他哭的時候,我就跟他講。你扔到別人身上也很疼,所以,你扔別人,別人也會扔你。現在,他會說,我輕輕扔媽媽。

    脫襪子我兒子也經常,我會說,你看,媽媽也穿了,妹妹也穿了。如果非要脫,我就讓他在沙發上玩。他要下來,我會說地上髒有黑蟲。他也就懂了。

    孩子的教育不是你一定要他怎樣怎樣,而是,講方法方式。有時候可以暴力一點,有時候還是要哄騙式。現在孩子太聰明瞭,要鬥智鬥勇。

  • 6 # 諾諾讀書

    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出現在2—3歲,這是從嬰兒過渡到幼兒的階段。

    英文中有個詞叫做“,terrible two”,翻譯過來就是“可怕的兩歲”。兩歲之前,孩子是一個只會乖乖服從大人命令的小天使,而在兩歲之後,就會隨時變身為憤怒的小鳥,愛和家長對著幹,越讓他做什麼就偏不做什麼,自己的還有很多小主意,總是想方設法地實施自己的想法,為一丁點兒事情就亂髮脾氣等等。經過一年的醞釀,叛逆在3歲達到了頂點。

    面對兩三歲孩子的不聽話、難管教,很多家長都不知所措,輕則指責說教,重則打罵。其實,兩歲是一個轉折點,所有叛逆期都代表著孩子在長大,有了主見和獨立意識,所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有耐心。

    可以這麼做

    1、不要對吧孩子的無理取鬧予以積極的回來應該

    當然孩子因為自己的某種需求或願望沒有得到滿足而大哭大鬧時,家長千萬不要一時間心疼而繳械投降,而是要溫柔而堅定地堅持自己的原則,疼愛孩子但是絕不能溺愛孩子。

    因為一旦讓孩子在自己哭鬧和大人滿足要求之間建立在聯絡,認為哭鬧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便會把哭鬧變成一種手段。

    2、鼓勵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這個階段的孩子馬上就是要進入3歲月,而是獨立的開始,孩子在跨越這一步時間心裡上會有牴觸,情緒容易焦躁,常常亂髮脾氣,對吧爸爸媽媽進行語言攻擊,比如“壞媽媽”甚至是扔玩具,咬人、打人等。

    家長大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要清楚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孩子情緒失控,不是他們真的實在的想法。然後幫助孩子化解負面的情緒,鼓勵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情感覺,讓孩明白什麼是生氣,什麼是難過,什麼是開心,當然他們生氣時間,要說出“我生氣”。

  • 7 # 苳苳苳

    我家孩子也是,三歲多,晚上搗蛋了,還問我媽媽,你怎麼不打我,孩子不是聽不懂,就是好像真的叛逆,不讓幹非幹。只能慢慢引導

  • 8 # 凱奧力給

    我有三個孩子,我覺得每個孩子在不同時期都會有叛逆的問題,兩歲半正好是他第一個叛逆期,他在嘗試怎麼和大人相處,所以這個時候的父母一言一行非常重要,他會模仿你,還會試探你看看你是怎麼做的,所以要多擁抱孩子,在他發脾氣鬧騰的時候抱抱他,安安靜靜的抱著撫摸他的頭,過後在和他講道理,慢慢他就覺得你在理解他傾聽她的意見,她也會理解你傾聽你的意見

  • 9 # 可可月月媽媽

    我有一對雙胞胎女兒,大女兒叫可可,小女兒叫月月。今年四歲了,有一次,姥姥說:可可月月耳朵裡面的小耳屎太多了,姥姥用小耳勺幫你們弄一弄吧。孩子們不喜歡扣耳屎,感覺癢癢的。姥姥又說:如果耳屎太多就把耳朵堵死了,姥姥的耳屎太多都聽不見了你們說話了。可可趁著姥姥不注意,喊了一聲:“姥姥”。姥姥沒反應過來,回答道:“哎,怎麼了可可?”可可馬上回答道:“姥姥,你不是能聽到嗎?”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小想法,“頂嘴”和“叛逆”就是小想法的“產物”,他們也想說服家長,不按照家長的意願來,這是孩子成長的一步。有些時候,他們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媽媽不允許的,可是他們的好奇心驅使他們去做這件“不好”的事情,所以他們才會說:媽媽不打我吧!也許是心理暗示吧!

    作為家長,只要保證孩子在安全的條件下,允許孩子偶爾犯下“錯誤”,也是滿足他們好奇心和自我意識的一種鍛鍊。不要過於責備孩子,可以問問他們的想法,也許你會另眼看待您的寶寶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明星二婚才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