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影解

    明穆宗朱載垕在普通百姓的印象中是十分生疏的,在歷史上的存在感似乎不高,他總共在位六年時間,還成天沉迷於酒色之中,按理來說這樣的皇帝絕對是遺臭萬年的,可是偏偏朱載垕卻有所不同。

    朱載垕是嘉靖皇帝的第三個兒子,嘉靖皇帝總共只有三個長大成人的兒子,最開始立的太子是老二,奈何老二命不好,才成為太子不久便去世了,在老二去世之後,嘉靖就一直沒有冊立太子。

    當時的嘉靖成天忙於煉丹追求長生不老,道士對他說之所以他的兒子會英年早逝,最本質的原因還是因為二龍相見,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一個國家怎麼可以容納兩位真龍天子呢?嘉靖聽完這些話之後,便再也沒有冊立太子。

    正是嘉靖的舉動,促使朱載垕的人生變得艱難起來,當時嘉靖不冊立太子的做法,也就相當於給了老四景王和朱載垕爭奪太子之位的機會,這讓本身處境就比較堪憂的朱載垕,瞬間陷入更加糟糕的環境當中。

    嘉靖去世之後,朱載垕順利登基成為皇帝,史稱明穆宗,他剛剛登基不久,便已經表現出了自己貪玩的一面,他成天沉迷於酒色之中,在宮中和妃子們嬉戲玩耍,似乎對朝政和國家大事絲毫不感興趣,所有事情完全交給大臣去處理。

    要是單純從這樣的表面現象來看,我們確實會覺得朱載垕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可是我們深入分析之後,又會發現這正是朱載垕的聰明以及厲害之處。前邊我就說了,他早年特殊的經歷,導致他缺少玩樂,所以登基之後沉迷於酒色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朱載垕並非完全沉迷於酒色而不管國家大事,相反他將一切安排得很不錯,他在早年期間與嘉靖和嚴嵩等人鬥智鬥勇的經歷中,已經深刻明白了自己的能力如何,他知道自己能力一般,想要靠著自己和大臣鬥智鬥勇,顯然是勝算很小的,與其如此,還不如放手讓大臣自己處理事情,給他們足夠的權力,同時又讓其相互限制,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保證國家所有事情正常運轉,還可以保證自己的皇權穩定。

  • 2 # 靈楓歷史閣

    明穆宗當了6年皇帝,沉迷媚藥,經常和妃子在床上廝混, 36歲就不明不白死在了女色上,可因為2件事,史學家對他的評價非常高:太平天子,是個好皇帝!

    明穆宗朱載坖,明朝的第12位皇帝。

    他的父親朱厚熜,就是傳言中那個拿宮女當煉丹藥引子、差點被勒死的嘉靖皇帝他的兒子朱翊鈞,就是幾十年不上朝、迷通道教的萬曆皇帝

    和父親、兒子相比,明穆宗朱載坖就有些默默無聞了。

    他當了6年皇帝,沉迷媚藥,最愛和妃子在床上廝混,幾次因為玩得太過火下不了床,上朝時雙手打顫。

    36歲那年,他不明不白死在了女色上,卻因為人生履歷上幾筆不為人知的輝煌,得到了史學家的一致好評。

    為什麼史學界對明穆宗朱載坖高度評價?

    在解釋這件事之前,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明穆宗朱載坖到底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登基稱帝,全靠運氣的明穆宗朱載坖

    朱載坖的父親,是有名的嘉靖皇帝朱厚熜。

    朱厚熜一共有8個兒子,但兒子的存活率卻不高,有5個孩子都是不到1歲就夭折了。

    幸運存活的3位皇子,分別是:二皇子朱載壡、三皇子朱載坖、四皇子朱載圳。

    這三位皇子,都是庶出。

    公元1539年,32歲的嘉靖皇帝,開始琢磨皇位候選人的事情。

    明朝的皇位更迭,很溫和,完全不像清朝那樣你死我活。

    這一年,老二朱載壡3歲,老三朱載坖2歲,老四朱載圳1歲。

    嘉靖皇帝沒多想,直接按照長幼次序,將老二冊立為太子,老三冊立為裕王,老四冊立為景王。

    就這樣,2歲的朱載坖成了王爺。

    年紀太小,他不可能想著去搶奪皇位。

    朱載坖的母親是杜康妃,卻並不受嘉靖皇帝喜愛,經常自怨自艾。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朱載坖的性格也越來越內向,不愛說話,成了一個“悶葫蘆”,也越來越不受父皇的待見。

    公元1549年,13歲的朱載壡因病去世,儲君之位空懸。

    按照長幼次序,太子之位該輪到老三朱載坖了吧?

    但是,嘉靖皇帝不喜歡這個“悶葫蘆”,加上,此時的嘉靖皇帝,已經開始迷通道教之說了。

    當時,道教有個說法,叫做“二龍不相見”,即,兩位真龍天子,不應該經常見面,否則就會災禍臨頭。

    這“二龍”,其一就是嘉靖皇帝,另外一個自然是理應登上太子之位的朱載坖。

    嘉靖思來想去,覺得不行,不能讓兒子們影響自己的仙壽。

    於是,他直接把僅存的兩個兒子都弄出了宮,讓他們在宮外住著,離自己遠一點。

    都被趕出去住,看似很公平,但事嘉靖並沒有一碗水端平。

    他經常去找老四朱載圳,還帶著他出門打獵,卻總是對老三朱載坖避而不見。朝中人紛紛猜測:看嘉靖這個喜好,怕是老四要當太子了。

    1560年,有大臣上奏,請嘉靖儘快立儲。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大臣的上奏一點毛病都沒有,可嘉靖卻大發雷霆,直接把人家給砍了。

    一時之間,朝堂上的議論就更加嚴重了。

    就在這時候,嘉靖又幹了一件事情:讓老四朱載圳出居安陸。

    按照當初“二龍不相見”的說法,單獨讓老四再住遠一點,怕不是要讓老四當太子了?

    不過,這種猜測還沒來及證實,朱載圳就又去世了。

    於是乎,朱載坖成了唯一一個活著的皇子。

    這下,不管嘉靖皇帝樂不樂意,朱載坖都是唯一的皇位繼承人了。

    以上,就是朱載坖的登基稱帝之路。

    戰戰兢兢、小心精謹慎的他,靠著“沒那麼短命”的運氣當上了皇帝。

    1566年十二月,朱載坖繼位,成為明朝的第十二個皇帝。

    對於他來說,皇位來得不容易,需要熬死七個兄弟;但皇位也來得容易,他的兄弟們都很短命,只要他不爭不搶,好好活著,就順理成章坐到了九五至尊的位置上。

    童年缺愛的孩子,長大後,總會有一些超乎常人的怪癖。

    當上皇帝的朱載坖,倒是沒有和父親一樣喜歡煉丹、喜歡道教、追求長生不老,但他卻瘋狂縱慾、沉迷美色。

    但年少不懂得節制,年歲再大一些,總容易精力不濟。

    為了讓自己更加興奮,朱載坖開始沉迷媚藥,讓自己在床榻之上,精力加倍。

    但這麼玩下去,很快,年輕的朱載坖就把自己的身子玩壞了。

    他經常在上朝的時候,頭暈目眩、雙手打顫。

    《國榷·卷65》:“陛下清心寡慾,漸不如初。今為鰲山之樂,必縱慾,必耽聲色。皓齒娥眉,伐性之斧;甘脆肥膿,腐腸之藥。倘不亟戒,萬一起居失調,悔將奚及!”

    朝臣們都勸他,一定要注意身體,不要沉迷低階樂趣。

    可朱載坖根本不聽,越來越過分,有一次,他直接“休養”了2個月沒上朝。

    鐵打的身體都經不住這麼玩,更何況朱載坖還是煉丹皇帝嘉靖的兒子。

    嘉靖的兒子們都不長壽,夭折率高,想必和他沉迷丹藥,把身體搞虛有關。

    朱載坖雖然幸運地活到了最後,但身體底子肯定不好。

    果不其然,縱慾了6年不到,明穆宗朱載坖結束了他的一生,年僅36歲。

    按理說,這樣荒唐的帝王,應該得不到什麼好評價才對。

    可史學界對明穆宗朱載坖的評價,卻出奇地好。

    史書上是這麼記載朱載坖的:

    端拱寡營,躬行儉約。”(取自《明史》)

    “承之以寬厚,躬修玄默,不降階序而運天下,務在屬任大臣,引大體,不煩苛,無為自化,好靜自正,故六年之間,海內翕然,稱太平天子云。”(取自《明穆宗實錄》)

    為了驗證事情的真偽,我還特意多翻了幾本,不過,無論是當時寫的史書,還是隔代寫的史書,明穆宗的形象都特別好,史官們對他都大加誇讚。

    那麼,問題來了。

    明穆宗何德何能,能讓嘴巴刁鑽的史官們,忽略他的荒唐縱慾,給出如此高的評價?

    我特意翻查了史書,發現了端倪。

    我們一起來看看和明穆宗有關的這2件事,或許你就明白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第一件:隆慶開海。

    明朝倭寇盛行,朱元璋一上來就頒佈了禁海令,詔令:

    “瀕海民不得私自出海。”(取自《明太祖實錄》)

    到了朱棣時期,雖有鄭和下西洋這樣的官方活動,但在民間海外貿易依舊被禁止

    “瀕海民不得私自出海。”(取自《明成祖實錄》)

    禁海的本意是防止倭寇騷擾,可後來,明朝的官員們發現,就算本國商民不進行海外貿易,倭寇也依然不消停,甚至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到嘉靖皇帝時期,倭亂再次發生,朝廷關於“禁海”的問題,再一次被朝臣們熱議。

    河流漲水,要防止它淹沒周圍村莊,最好的辦法不是堵,而是疏。

    治理沿海倭寇也是如此,市通則寇轉而為商,市禁則商轉而為寇。

    很多時候,是倭寇還是商人?都在朝廷政策的一念之間。

    明穆宗繼位不到一個月,就直接批准了市舶貿易,把原來的走私商販轉化為合法商人,即所謂的“開市舶,易私販為公販”。

    自此,原來的海禁政策,出現了鬆動,只要你遵守朝廷慣例,那麼就可以合法合規地進行海外貿易。

    這件事,史稱“隆慶開海”。

    這是非常偉大的一項決策。

    開海之後,光月港一個地方,每年就能賺取數十萬歲幣。而此前,明朝的經濟已經疲敝,如今,在明穆宗的政令下,又重新煥發了生機與活力。

    明朝的絲織品、瓷器、茶葉,開始大批次流向國外,而外國的白銀,則嘩嘩地進入明朝國庫。

    根據後來的統計,萬曆元年(1573年)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的72年間,全世界生產的白銀有三分之一全部湧入了中國,保守估計約3.53 億兩(實際可能達到5億兩)。

    曾經的倭寇之亂,也因為開海從根上被清除。

    畢竟,能得到正經營生,靠海外貿易賺錢,誰又願意當賊寇呢?

    第二件:俺答封貢。

    俺答是蒙古一族的土默特萬戶領主,是明蒙關係的關鍵人物。

    從明朝初年開始,蒙古人就經常騷然明朝邊境,為了換取邊境和平,明廷就不斷招徠蒙古人,又給錢又開貿易,只要他們願意臣服。

    很長一段時間,蒙古和明朝,都是處在半朝貢、半拉鋸戰的狀態。

    但這件事有個問題。

    老朱家一向奉行“天子守國門”,怎麼可能容忍蒙古人越來越過分?

    到後來,明朝皇帝就直接斷了朝貢,不再給蒙古人錢,也不允許他們貿易。

    這一次,蒙古人急眼了。

    從1504年開始,蒙古首領開始瘋狂嚮明朝請求重新通貢。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蒙古人都在為此做努力。

    到嘉靖皇帝時期,蒙古首領俺答一邊進犯明朝,一邊派人示好

    嘉靖皇帝很頭疼。

    派兵鎮壓?打不絕,甚至都不贏,明軍只能守著自己的邊境。同意他們的朝貢?心裡又一萬個不服氣,區區蠻夷之人,憑什麼逼著我,讓我同意你的臣服。

    於是,俺答三番四次派使者示好,嘉靖皇帝都果斷拒絕。

    因為嘉靖不同意接受他們的朝貢,邊境戰爭也從未休止,邊境的百姓基本上都生活在刀光劍影的陰影下。

    明穆宗繼位後,這個情況得到了本質上的改善。

    和父親嘉靖皇帝不同,明穆宗從小缺愛,也沒什麼民族偏見,他比較認同“華夷為一家”,因此,只要有機會解決邊境問題,他也不介意接受蒙古人的朝貢。

    《明穆宗實錄》:朕惟天地以好生為德,自古聖帝明王代天理物,莫不上體天心,下從民欲,包含遍復,視華夷為一家,恆欲其並生並存於宇內也。

    這一年,俺答的孫子那吉,喜歡上了姑母的女兒三娘子。

    不久,那吉就和三娘子結為夫妻。

    可沒想到的是,俺答也看上了三娘子,還沒等俺答出手,三娘子就投入了首領俺答的懷抱。

    孫子那吉大受打擊,直接跑到了明朝大同巡撫那裡,嚷嚷著要投誠。

    那吉是俺答從小疼到大的孫子,這一跑,俺答就慌了神,迅速帶兵準備營救。

    客觀來看,這本來是一場蒙古貴族內部的家事,但明穆宗卻表示:可以抓住機會,讓蒙古和明朝何談。

    明朝提出的條件是:必須把漢奸趙全等人的性命奉上,並且主動向明朝臣服,兩邊開始貿易往來。

    漢奸趙全,是幫助俺答進犯大明的主要助力。

    但如果俺答和大明友好貿易,那麼,趙權的存在也就沒有意義。

    俺答一聽,天上掉餡餅啊!

    於是,他直接同意了這個要求。

    “我不為亂,亂由全等。今吾孫降漢,是天遣之合也。天子幸封我為王,永長北方,諸部孰敢為患……彼受朝廷厚恩,豈敢負耶?”(取自《明史·王祟古傳》)

    這是明朝歷史上,少有的以非軍事的方式,順利解決邊境問題的案例。

    對於俺答來說,有了貿易,蒙古人可以來大明朝交換物資,補給遊牧經濟的不足。對於明朝來說,邊境百姓不再受戰亂之路,江山也更加穩固,每年節省數百萬軍費,各取所需。

    也算是個不錯的和談。

    以上,兩件事,是我從史書中找到的,足以讓明穆宗揚名的事件。

    而明穆宗之所以能幹成上述2件事,主要是因為他父親嘉靖,完全是兩種人。

    嘉靖皇帝“親小人遠賢臣”,明穆宗“親賢臣遠小人”。

    自從明穆宗登基稱帝,他就大力限制道教,還把原來父親提拔起來的道士王今、劉文斌等逮捕,下獄處死。

    他還重新啟用了當時敢於直言勸諫、冒犯嘉靖,慘遭貶謫的海瑞等人。

    因為這個性格,明穆宗雖然只在位6年,但他提拔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比如徐階、張居正、高拱等閣臣。

    而這些人,在未來成為25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的肱骨大臣。

    從這個角度上看,明穆宗掃清了父親嘉靖皇帝留下來的不良之風,還為兒子萬曆皇帝的統治,留下了希望的火種。

    承上啟下,君臨天下。

    從這個層面來看,就算明穆宗的私生活比較混亂,有點癖好,也無可指責了。

    一個懂得識人用人的皇帝,實在是太難得了。

    而正是因為賢臣被重用,大明王朝才出現了許久不見的榮光。

    美中不足的是,明穆宗的兒子萬曆皇帝,實在活得太久了,在位48年,勵精圖治10年,摸魚10年,亂搞30來年,最後集齊了“貪財、好色、戀權”的特點,活生生把大明帶向了衰落。

    如果萬曆皇帝能繼承自己父親“短命”的優點,或許明朝的氣數,還能再久一點。

  • 3 # 黃習兮

    當大人物的私德與公德相互碰撞時,老百姓更需要的是公德,因為對老百姓更有好處。

    一個地位極高的人,從不淫亂,從不貪汙腐化,但是不幹一件好事。這種人,更可怕。

  • 4 # 林墨工作室

    1.人緣好。這是根本原因。試想對一個整天在單位裡對你笑眯眯,對你噓寒問暖,該升職加薪從不拖拉,時不時再給點小獎賞的領導,年底考核你能給他打個“不稱職”?德能勤績廉那得全“優”。

    2.對比太強。前任領導(嘉靖)太拉胯,辦的事忒荒唐,以至於後繼者稍稍正常,都不需要多聰明,會用那幫聰明人就可以,跟前任嘉靖對比都太強。

    3.有業績支撐。有業績亮點,筆桿子再來點潤色,那形象一下子就高大了。特別是穆宗在

    平反冤獄,大量平反嘉靖朝的冤獄。

    救濟百姓,隆慶年間自然災害較多,會用人,老百姓能得實惠。

    抑止土地兼併,一度頗有成效,後讓張居正重新拾起繼續推進。

    開放海禁,促進商品經濟發展。

    等等,有拿的上臺面的東西。

    至於沉迷媚藥,也就不是啥大事了。

    史官寫史,當然是缺點要提,優缺點都得有,這是史官的職責。但還能揪著這個缺點不放了?那寫材料的就太不懂事了。

  • 5 # 名字太難改隨便寫一個

    原因都在他還是裕王時的經歷有關。

    他還是幼年王子時,母子倆就不受父親嘉靖帝待見,所以一直很自卑,這個史書也有寫的。

    這就導致裕王這人的性格,就是個沒主見的人,對父親唯命是從,對大臣只要不忤逆他也都沒所謂。

    但是巧在他爹的文官班子因為嚴嵩和徐階關係分成了兩個陣型,如果不依附嚴嵩,那就只能依附裕王,畢竟危及生命是吧,要找靠山。

    然後圍繞裕王的就有了徐階,高拱,張居正,譚綸,王崇古等一批有能力,有作為的能臣。

    搭上他那沒主見的性格,這些能臣反而能大有作為,因為只要聽他們的,就能辦好事。

    例如高拱找潘季馴治河,效果出乎意料。找殷正茂平叛,三兩下解決了。

    派譚綸去當薊遼總督,蒙古人根本沒機會,派王崇古去當宣大總督,開了馬市大家都安定。

    這就導致,他的個人愛好完全沒所謂,畢竟大家都過得很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兔子寓意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