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田園詩的代表詩人。《飲酒》這首詩已成為其隱士心態的代表作。
賈島:作詩認真刻苦,僧敲還是僧推已傳為美談,後出家做了和尚。
鄭板橋:詩人、畫家,擅長畫蘭、竹,君子氣節,堅貞正直。
李叔同:即弘一法師,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卻也是一名高僧。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
陶淵明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他不僅詩文非常有名,而且他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也同樣很有名。
陶淵明生於公元365年,是中國最早的田園詩人。陶淵明生活的時代,朝代更迭,社會動盪,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公元405年秋天,陶淵明為了養家餬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來一名官員來視察,這位官員是一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縣的地界,就派人叫縣令來拜見他。
陶淵明得到訊息,雖然心裡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馬上動身。不料他的秘書攔住陶淵明說:“參見這位官員要十分注意小節,衣服要穿得整齊,態度要謙恭,不然的話,他會在上司面前說你的壞話。”
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淵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長嘆一聲說:“我寧肯餓死,也不能因為五斗米的官餉,向這樣差勁的人折腰。”他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離開了只當了八十多天的縣令職位,從此再也沒有做過官。
從官場退隱後的陶淵明,在自己的家鄉開荒種田,過起了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在田園生活中,他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寫下了許多優美的田園詩歌。他寫農家人生活的悠然自得:“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他寫自己勞動的感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也寫農人勞作的甘苦:“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不言春作苦,常恐負所懷”。
然而,田園生活既是美好的,也是十分艱辛的,不勞作就沒有收穫,遇到天災人禍,即使勞作也是一無所獲。晚年的陶淵明生活貧困,特別是一場大火把他的全部家當毀於一旦之後,全家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到六十三歲時,陶淵明在貧病交加中去世。
陶淵明的最大成就,在於他以自己的親身體驗為基礎,以自己卓越的詩歌才華,極大地豐富了農事和田園題材的創作。以前詩中罕見的桑、麻、雞、狗等平凡事物,一經他寫入詩中,無不生趣盎然;而他描寫大自然的親切,常常能激起人們的無限嚮往。
除詩之外,他還給後人留下不少精美的散文,其中最著名的有《桃花源詩並記》等。在這篇作品中,作者描繪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空想社會,在那裡沒有動亂,沒有朝代變更,沒有國家君臣,沒有徭役賦稅,百姓過著豐足、與世無爭的美好生活。作者以優美的語言,使這篇作品產生了永久的魅力,以至後世人們一直把這種空想的社會稱作“桃花源”。
官場中少了一位官僚,文壇上多了一位文學家。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成為中國知識分子剛直不阿、不附勢趨炎的寫照。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個人不願意犧牲自己的氣節去換取某種物質利益,也常常說“不為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田園詩的代表詩人。《飲酒》這首詩已成為其隱士心態的代表作。
賈島:作詩認真刻苦,僧敲還是僧推已傳為美談,後出家做了和尚。
鄭板橋:詩人、畫家,擅長畫蘭、竹,君子氣節,堅貞正直。
李叔同:即弘一法師,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卻也是一名高僧。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
陶淵明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他不僅詩文非常有名,而且他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也同樣很有名。
陶淵明生於公元365年,是中國最早的田園詩人。陶淵明生活的時代,朝代更迭,社會動盪,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公元405年秋天,陶淵明為了養家餬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來一名官員來視察,這位官員是一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縣的地界,就派人叫縣令來拜見他。
陶淵明得到訊息,雖然心裡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馬上動身。不料他的秘書攔住陶淵明說:“參見這位官員要十分注意小節,衣服要穿得整齊,態度要謙恭,不然的話,他會在上司面前說你的壞話。”
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淵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長嘆一聲說:“我寧肯餓死,也不能因為五斗米的官餉,向這樣差勁的人折腰。”他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離開了只當了八十多天的縣令職位,從此再也沒有做過官。
從官場退隱後的陶淵明,在自己的家鄉開荒種田,過起了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在田園生活中,他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寫下了許多優美的田園詩歌。他寫農家人生活的悠然自得:“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他寫自己勞動的感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也寫農人勞作的甘苦:“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不言春作苦,常恐負所懷”。
然而,田園生活既是美好的,也是十分艱辛的,不勞作就沒有收穫,遇到天災人禍,即使勞作也是一無所獲。晚年的陶淵明生活貧困,特別是一場大火把他的全部家當毀於一旦之後,全家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到六十三歲時,陶淵明在貧病交加中去世。
陶淵明的最大成就,在於他以自己的親身體驗為基礎,以自己卓越的詩歌才華,極大地豐富了農事和田園題材的創作。以前詩中罕見的桑、麻、雞、狗等平凡事物,一經他寫入詩中,無不生趣盎然;而他描寫大自然的親切,常常能激起人們的無限嚮往。
除詩之外,他還給後人留下不少精美的散文,其中最著名的有《桃花源詩並記》等。在這篇作品中,作者描繪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空想社會,在那裡沒有動亂,沒有朝代變更,沒有國家君臣,沒有徭役賦稅,百姓過著豐足、與世無爭的美好生活。作者以優美的語言,使這篇作品產生了永久的魅力,以至後世人們一直把這種空想的社會稱作“桃花源”。
官場中少了一位官僚,文壇上多了一位文學家。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成為中國知識分子剛直不阿、不附勢趨炎的寫照。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個人不願意犧牲自己的氣節去換取某種物質利益,也常常說“不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