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43143400442

    小梅肉”又叫“梅花肉”,其實應該是“枚肉”的誤傳。因為每頭豬隻有兩枚,故稱“枚肉”。廣東香港一帶製作叉燒的原料主要就是枚肉。小梅肉位置在豬的肩胛骨的中心。梅花肉屬於上肩胛肉,它的特點是油脂分佈均勻,有筋有肉,吃起來

  • 2 # 雄姿英發5048

    所謂的梅花肉指的是豬的上肩肉,也就是殺豬的時候,在豬頸部下第一刀的部位,也就是豬的上肩胛肉的一部分。由於豬經常運動到這個部位。因此其瘦肉的比例相對較高,再加上這部分肉的橫切面上,粉嫩的鮮肉與絲絲白色油脂面最精華的部分形似梅花,因而得此雅緻的名稱。

    擴充套件資料:

    分類

    1.裡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肉,可切片、切絲、切丁、作炸、熘、炒、爆之用最佳。

    2.臀尖肉位於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一般可代替裡脊肉,多用於炸、熘、炒。

    3.坐臀肉位於後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為瘦肉,但向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作為白切肉或回鍋肉用。

    4.五花肉為肋條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夾起的,適於紅燒、白燉和粉蒸肉等用。

    5.夾心肉位於前腿上部,質老有筋,吸收水分能力較強,適於制餡,制肉丸子。在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適宜作糖 醋排骨,或煮湯。

  • 3 # 使用者7930488801418

    梅花骨屬於豬的前腿部位。豬肉最香的部位是五花肉,其次就是前腿肉,這是包餃子的首選。梅花骨的做法有很多種,可以直接炒,也可以用來做醬香梅花骨。

    梅花骨是豬身上營養價值比較高的一部分,這個部分營養價值豐富,裡面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膽固醇、維生素a、維生素b等礦物質,適量吃一些梅花骨,可以有效補充身體所需要的微量元素,還可以補充蛋白質、促進新陳代謝。

    梅花骨可以促進發育,這個地方的肉和其他動物的優質肉一樣,含有人體所必須的八種氨基酸,這些氨基酸都是人體所必須的,可以為生長髮育提供足夠的營養價值。

    梅花骨含有比較多的鈣元素、鎂元素、鈉元素、鉀元素等人體所必須的微量元素,其中鈣質、磷元素是人體所必須的營養元素,可以起到一個強壯骨骼的作用。

    另外,梅花骨中含有比較多的b族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1的含量比較高,對一些缺乏維生素b1的人來說,這種元素的匱乏會讓人患腳氣。

  • 4 # 使用者2897955358508510

    梅花肉即豬的上肩肉,據說每隻豬豬身上的這塊肉只有5、6斤,有20cm長,橫切面瘦肉佔90%,期間有數條細細的肥肉絲縱橫交錯,所以吃的時候特別嫩而且香,更是一點也不油膩,其肉質鮮美可口,久煮不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徵”“戰”“討”“伐”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