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能吃的小飛俠

    人不能沒信仰,有了信仰,才有了奮鬥的支援。信仰是靈魂的支柱,沒有信仰的靈魂,是毫無價值的。同樣,一個國家也需要信仰,有信仰才能進步和發展。人有了信仰,就是有了精神力量。如果信仰的偏差,那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就是扭曲的,人也會為他扭曲的信仰做出瘋狂地舉動,從而危害自身、危害社會。我們的黨從初期以馬列主義為信仰,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發展了毛澤東思想,透過共產黨人的努力,建立了我們的國家。也是這種信仰支撐著我們的革命、建設、改革,走過這90多年,直至今天。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富裕的社會里,共產黨員們仍然在平凡的生活中做著平凡的事,但是有益於黨的發展的事;是有益於社會進步的事;是有益於人民的事。這是因為共產黨員的信仰沒有變,有了強大的精神力量,我們黨的事業就會永遠持續下去。

  • 2 # 使用者5145431289844

    電影《岡仁波齊》,描述了藏區人民的信仰——一輩子總想要去朝聖一次,用身體丈量土地,“匍匐”到布達拉宮面前。


    而為了這個“信仰”,他們有的拖家帶口,有的懷孕了仍堅持啟程,有的一大把年紀,依然不顧前方的險阻、義無反顧地上路了。


    信仰是什麼?看完這部電影后我大概懂了,可以是一個地方,可以是一個信念,但一定是你堅信著的東西。只有這種“堅信”支撐著你,你才能去完成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文學名著《簡愛》中,海倫·彭斯身患肺病,不斷地咳嗽,渾身都很難受,但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對於未知的“死亡”卻毫不害怕,並且非常坦然地等待它的到來。


    因為她堅定地相信,上帝會安頓好她。


    因為這種信仰,她小小的年紀卻變得格外強大,也因為心裡有信仰,平常時候一些別人看不慣的事情,她也能“見怪不怪”,非常坦然。


    《老人與海》中的聖地亞哥,一個八十多歲的老頭,卻能憑藉一己之力,和幾根魚線、一個魚叉,戰勝一條比小船還大的魚,並且幾乎三天三夜沒有閤眼。


    這種對身體極限的挑戰,如果沒有自己“信仰”的支撐,又如何能夠堅持下來?


    或許早就放棄了吧。試想,在連續八十多天沒有釣到魚的時候,老人依舊每天精神抖擻地出海打魚,換做我們,又哪來的這份淡定和勇氣?


    無非就是,知道自己是一個漁夫,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打魚。無非就是堅信自己的運氣一定會好轉,總有一天會打到魚,並且打到一條大魚……


    因為心中有所信仰,便不怕一時的失意失敗,更不會因為一時的失意失敗就放棄,就永遠會有重新出發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決心。這是《老人與海》這本書教給我的重要一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世界輪滑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