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張慧敏Ms

    卡農Canon——復調音樂的一種,原意為“規律”。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逐著另一聲部,直到最後的一個小節,最後的一個和絃,融合在一起,給人以一個神聖的意境。

    卡農是一種音樂譜曲技法,復調音樂。卡農的所有聲部雖然都模仿一個聲部,但不同高度的聲部依一定間隔進入,造成一種此起彼伏,連綿不斷的效果,輪唱也是一種卡農。

    現在世界上比較流行的是由帕赫貝爾作曲創作的卡農。在這首輕快動人的旋律之下還隱藏著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帕赫貝爾,德華人,戰亂使他的童年非常不幸,在十歲的時候就淪為孤兒,流離失所。後來流浪到英國的一個小村莊,被小村莊裡一個在教堂天天彈鋼琴的牧師收養。在以後的時光裡,帕赫貝爾就天天聽牧師彈琴,日子過的久了,耳濡目染也慢慢的學會了鋼琴。

    在教堂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鎮,民風淳樸,人們過著平靜且安逸的生活。鎮上有一個女孩,溫婉靜美,出落的亭亭玉立。她是鎮上一個富豪的千金,也是無數人心中的白月光。

    一天,女孩像往常一樣去教堂禱告,忽聽得在教堂的某個角落裡傳來了美妙的鋼琴聲。琴聲流過教堂的每個角落,似潺潺的泉水般流淌。琴聲彷彿描繪著一幅鮮明美麗的風景畫,幽泉自山澗叮噹流出,匯成一泓碧玉般的深潭,水潭裡蕩起一層層細碎的漣漪,水中播曳著一輪金黃的明月。

    女孩尋著琴聲,目光落在了正在彈奏鋼琴的帕赫貝爾那裡。這一眼便是萬年,女孩就在這短短的一瞬間愛上了眼前這個男人。一曲終了,女孩久久不願離去,待到禱告的人都漸漸離開,莊嚴肅穆的教堂裡只剩下這個痴情的女孩。帕赫貝爾轉頭望向她,她這才突然如夢初醒一般,紅著臉頰匆匆離開。

    以後的日子裡,女孩時常對著窗戶發呆,幻想著和帕赫貝爾在一起的日子。但從小被寵到大的女孩卻一直不敢向帕赫貝爾表白,只能將這份感情深深的埋在心底。突然有一天,女孩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絕好的主意。跟父母找了一個理由,吵鬧著要找帕赫佩爾學習鋼琴。父母拗不過她,只好無奈答應。

    女孩對帕赫貝爾說自己熱愛音樂,也非常喜歡彈鋼琴。帕赫貝爾也很樂意收下這個徒弟,於是開始每天教她學習鋼琴。


    但女孩的心思精力卻沒用在鋼琴上,這遭到了帕赫貝爾一再的責罵。女孩心裡委屈,但還是一直跟著帕赫貝爾,希望帕赫貝爾能明白自己的心意。


    終於有一天帕赫貝爾對女孩說:“你走吧,你真的不適合彈鋼琴,而且你也不喜歡鋼琴。這句話像針一樣紮在了女孩的心上,女孩低著頭沒有說話,但在心裡暗暗發誓,我一定要證明自己的心意,半年後一定要拿到本地的鋼琴比賽的第一名。


    半年裡,女孩廢寢忘食天天練習,餓了就叫家裡的傭人送些吃的,困了就趴著睡一會。 半年一轉眼就過去了,女孩參加了比賽,一舉奪得第一名。


    女孩高興的拿著第一名的獎盃去找帕赫貝爾,並決心向他表達自己的愛意。但當她去到教堂的時候,卻聽說帕赫貝爾已經不在了。當時正值戰亂,帕赫貝爾已經被徵去打仗,女孩得知道這個訊息後說:“好,我等他回來。”


    等待的時光總是過的非常漫長,女孩天天去教堂禱告,盼望著心上人能早日平安回來。就這樣,一等就是三年。

    附近一家貴族的兒子,也喜歡上了女孩,好幾次上門提親都被女孩拒絕了。貴族的兒子也知道女孩已經心有所屬,於是想了一個辦法,託人去戰場上拉回來一具已經面目全非的屍體,說這個人就是帕赫貝爾。由於帕赫貝爾是孤兒,沒有人可以對證。女孩就真的以為帕赫貝爾已經死了,悲痛欲絕,趴在屍體上哭的撕心裂肺。

    三天後的夜裡,烏雲遮住了月光,伴隨著教堂午夜的鐘聲,一道閃電劃破天空,刺眼的白光照進昏暗的教堂,映在了女孩瘦弱的屍體上。手腕處傷口的鮮血還在不斷的流淌,旁邊的鋼琴上擺放著那座獎盃。


    其實,在女孩離開的半年裡,帕赫貝爾也時常懷念和女孩每天相處的日子。他發現沒有女孩在身邊,自己少了很多很多的快樂,其實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漸漸的他才發現原來自己已經不知不覺的愛上了女孩,只是因為她學琴不努力所以就埋沒了對她的喜歡。所以他準備寫一首曲子,作為向女孩求婚的禮物。

    當他完成了卡農前半部分的時候,他就被招募去打仗了。在槍林彈雨中,多次都是九死一生。每當心中難過苦悶的時候都會想到女孩,想到教她彈琴的日子......

    那段時光總是讓人難以忘懷。每當閒暇之時,帕赫貝爾就開始進行創作,之後的日子裡他完成了卡農剩下的部分。

    在女孩自殺後的第二個月,帕赫貝爾回到了小鎮。他從鎮上的居民口中知道了女孩去世的訊息和她為自己做的所有事後。他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他咆哮著,放聲大哭。

    他找到了女孩的家人,問她現在葬在哪。女孩的家人始終都不肯告訴帕赫貝爾。隨後的一個禮拜,帕赫貝爾招集了小鎮上所有的人,來到了女孩去世的教堂。他坐在鋼琴前強忍著淚水,彈出了卡農。一曲終了,在場的所有人無不潸然淚下。

    演奏過卡農的人都會發現,演奏過程中左右兩隻手總是慢慢靠近後又慢慢遠離,接著再次向彼此靠近,但卻始終不會相遇。但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逐著另一聲部,直到最後,它們會融合在一起,永不分離,一如人世間至死不渝的愛情,相愛的兩人生死相隨,纏綿至極。

  • 2 # 進取時光與人

    巴哈貝爾出生於德國的紐倫堡。早年隨施韋默爾學習音樂。


    1669年,年進入阿爾特多夫的一所學校接受音樂教育,但因支付不起學費,次年轉入雷根斯堡的一所學校。


    1677年年,至愛森納赫,擔任了一年的宮廷管風琴師。於1678年在愛爾福特擔任管風琴師,在這裡教授了J.C.巴赫。


    1681年,巴哈貝爾二十八歲時娶芭芭拉蓋布勒(Barbara Gabler)為妻。


    1683年,巴巴拉和他們唯一的孩子死於瘟疫。隔年他再娶茱笛絲卓默,這一次婚姻為他帶來七名子女。離開了艾爾特,巴哈貝爾來到伍騰堡宮廷,這個地方給他很多專業上的自由度。


    1692年秋,法國大軍入侵,他被迫返回出生地紐倫堡,最後輾轉到了戈塔。碰巧出生地紐倫堡的聖塞巴德教堂的原任風琴師,也就是巴哈貝爾的老師魏克過世,讓他得以順利接任老師之職位。他就在這裡一直待到他過世。


    在紐倫堡的五年間,巴哈貝爾寫下了感恩讚歌等重要的宗教合唱曲和管風琴賦格,被視為他晚年的代表作。


    1706年,約翰巴哈貝爾去世,享年52歲。


    卡農特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知道什麼是手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