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榮耀
叔本華是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其哲學思想影響了千千萬萬人。例如以深刻和挑剔著稱的尼采,就對叔本華的哲學推崇備至,曾寫過《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音樂大師瓦格納將音樂名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獻給叔本華;弗洛伊德也深受其影響;托爾斯泰形容叔本華為“卓越的天才”;文學家卡夫卡說“叔本華是一個語言藝術家”。還有其他很多名人也都深受其影響。
但叔本華在生前大部分時間裡,都籍籍無名不被認可,在去世前幾年,哲學理念才為世人知曉。他25歲發表的認識論名篇《論充足理性原則的四重根》無人閱讀;30歲寫成的被後世驚為天作的《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一本都沒賣出去。
《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構成了叔本華的哲學核心,內容涵蓋大自然物理現象和人的精神現象,討論了認識論、哲學、美學和倫理學等方面。德國作家托馬斯誇讚“整本著作猶如一部交響樂作品”。
可以說,叔本華在30歲時就形成了自己完全成熟的哲學體系與思想,後來的理論都是在此基礎上的補充闡述。
但這本著作首版只發行了500本,還全部堆放在倉庫無人問津。
叔本華在62歲時把擴充了內容的著作修訂成《附錄和補遺》,沒有出版商願意出版。後來他的好友兼崇拜者說服出版社,首印750本,叔本華獲贈書10本,沒有稿費。三年後,英國評論家約翰奧森弗德讀完後驚人天書,對之大加讚賞,並在權威雜誌上發表了評論文章。
叔本華牆內開花牆外香,由此一舉成名。
叔本華在長達六十年的時間不被認可,但他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理念與天賦。他從默默無聞到登上名譽高峰只是一夜之間的事。如同他所說“真理可以耐心等待,因為真理是永存的”。
《人生的智慧》摘取自《附錄和補遺》,在這本書中涉及到幸福、孤獨、名聲、榮譽等話題。主要討論瞭如何才能儘可能愉快地度過一生,可以說是哲學上的幸福論。
2, 幸福不是快樂很多,而是痛苦很少
對幸福這個話題,各人有不同理解:有人認為握有權勢就是幸福、有人認為擁有財富是幸福、有人認為有人疼愛是幸福、也有人認為平安即幸福。總之,各人有自己的標準。
叔本華理論認為:並沒有絕對的幸福,幸福只是相對而言。因為“所有人的快樂,其本質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質卻是肯定的”。
我們用人體來做比喻,身體的一小處疼痛,都會進入頭腦意識,人的注意力就會被抓住,人整體的舒適感會因為這點不舒服而大打折扣。
同樣,日常生活中,即使大部分事情都按照你的意願發展,僅有一小部分背道而馳,那麼你的感覺就不會那麼舒暢。
身體的不舒服不可避免,世間事也並不總如人所願。從這一點來說,幸福也並不絕對,只是相對而言。
如果一定要衡量是否幸福,並不是向人們詢問令他開心的事,而是瞭解煩惱的事。他操心的事越微不足道,說明生活得越幸福。因為如果有更不幸的事,小事就不會對人造成困擾。即痛苦越小越少,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越幸福。
如叔本華所述,“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個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標準,如果能夠達到一種沒有痛苦,也沒有無聊的狀態,那就確實得到了塵世間的幸福,其他一切都是虛幻不安的。”
基於這點,叔本華認為“一個人所能得到的最好運數就是生活了一輩子,但又沒有承受過什麼巨大的精神上或者肉體上的痛苦,而不是曾經享受過強烈無比的歡娛”。
從以上來看,獲得幸福有效做法就是降低痛苦,誠如亞里士多德的理論,“理性的人尋求的不是快樂,而只是沒有痛苦。”
那麼如何做?
對於肉體上的痛苦,一般是由病痛帶來,需要透過醫治減輕。而精神上的痛苦是一種感覺,“我們感覺到歡樂還是痛苦,歸根到底取決於我們意識的內涵。”人的思想意識所能達到的程度,決定了你對事物的感知級別。
叔本華認為,思想平庸的人會時不時陷入無聊狀態,而無聊又是導致痛苦的直接根源。
為了驅趕無聊,人們藉助於娛樂、社交等方式,試圖得到快樂。但是帶來的只是暫時的愉悅,很快又會陷入到無趣中。所謂狂歡之後的失落。
解決方法就是不要向生活提出太多要求,要求越多幸福所依託的範圍越大,遭遇變故的機會變大,建立的根基也容易倒塌。而要儘可能地保持簡單甚至單調的生活關係,即將範圍縮小,要求越少越容易滿足,越有助於增進幸福感。
此外,叔本華還提出:精神上的富足最能帶給人幸福感,是一個人能否幸福的關鍵。
3,精神富足是幸福的關鍵
叔本華認為,決定凡人命運的主要在於以下三個方面:人自身所擁有的東西,如思想、智力、健康等;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如財富、權勢等;人向他人所展示的樣子,即他人是如此看待自己的,如名譽、名聲等。
前一項是人所擁有的主體,後兩項屬於客體。主體屬於精神財富,客體相當於物質財富。
客體是別人可以給予的,也即意味著可以被拿走。如果擁有它能讓人幸福,那失去它肯定也會讓人痛苦。幸福就不能算是永恆不變。
主體是自身擁有的東西,也決定了一個人是否會真正擁有幸福。因為人們感覺快樂還是痛苦首先是你的思維和意識的產物。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是貧瘠膚淺還是富足深刻完全在於他理解事物的稟賦。
對於同樣的事物,頭腦庸俗的人可能認為是乏味的,而思想豐富的人卻認為帶著意味深長的韻味。總之,世界是什麼樣子取決於人的理解和看法。
“我們幸福的原因存在於我們的自身之內,而不是自身之外”。
即精神能力的範圍決定了人們領悟高階快樂的能力。精神能力有限的人只能享受感官的樂趣,如低階的社交、庸俗的消費、無營養的娛樂八卦等;精神能力無限的人享受卓越的思想帶來的樂趣。
那麼精神能力的優異取決於哪些方面呢?主要在於修養。如高貴的品格、超群的智力、良好的性情、淵博的學識等。這是一個人價值與個性的體現,是屬於人的美好素質。它們讓一個人具有超出常人的神經力量與感覺體驗,更容易身處愉悅氛圍中。
在叔本華看來,具備這類良好素質的人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貴族。
“世界上有三種貴族,基於出生和地位的貴族;基於金錢和財富的貴族;基於精神思想方面的貴族。最後一類真正至為高貴,只要給予這類人時間,他們的尊貴就會得到人們認可。”
叔本華同時也闡述了這類人會存在的問題:超常的感覺能力也會引起情緒失控、不定期的憂鬱。亞里士多德也有類似理論,“所有傑出、優越的人都是憂鬱的”。
這也是一般在藝術方面表現傑出的人,如詩人、畫家、哲學家,都有幾份抑鬱的原因。甚至有種說法是大部分的詩人都是瘋子。
因為他們的精神能力優於常人,超常的神經活動讓他們得到更多樂趣。相對應地,也註定比別人承受更多,對痛苦的感受力被加強。
如同聖經舊約中所說,“愚人的生活比死亡還要糟糕。越有智慧,就越煩惱。”
即這類人容易得到幸福也難免憂鬱。也證實了幸福只是相對而已。
這類人優越的稟賦,激烈的氣質決定了他鮮明的個性。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疏遠他人、喜歡獨處。
1,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榮耀
叔本華是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其哲學思想影響了千千萬萬人。例如以深刻和挑剔著稱的尼采,就對叔本華的哲學推崇備至,曾寫過《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音樂大師瓦格納將音樂名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獻給叔本華;弗洛伊德也深受其影響;托爾斯泰形容叔本華為“卓越的天才”;文學家卡夫卡說“叔本華是一個語言藝術家”。還有其他很多名人也都深受其影響。
但叔本華在生前大部分時間裡,都籍籍無名不被認可,在去世前幾年,哲學理念才為世人知曉。他25歲發表的認識論名篇《論充足理性原則的四重根》無人閱讀;30歲寫成的被後世驚為天作的《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一本都沒賣出去。
《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構成了叔本華的哲學核心,內容涵蓋大自然物理現象和人的精神現象,討論了認識論、哲學、美學和倫理學等方面。德國作家托馬斯誇讚“整本著作猶如一部交響樂作品”。
可以說,叔本華在30歲時就形成了自己完全成熟的哲學體系與思想,後來的理論都是在此基礎上的補充闡述。
但這本著作首版只發行了500本,還全部堆放在倉庫無人問津。
叔本華在62歲時把擴充了內容的著作修訂成《附錄和補遺》,沒有出版商願意出版。後來他的好友兼崇拜者說服出版社,首印750本,叔本華獲贈書10本,沒有稿費。三年後,英國評論家約翰奧森弗德讀完後驚人天書,對之大加讚賞,並在權威雜誌上發表了評論文章。
叔本華牆內開花牆外香,由此一舉成名。
叔本華在長達六十年的時間不被認可,但他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理念與天賦。他從默默無聞到登上名譽高峰只是一夜之間的事。如同他所說“真理可以耐心等待,因為真理是永存的”。
《人生的智慧》摘取自《附錄和補遺》,在這本書中涉及到幸福、孤獨、名聲、榮譽等話題。主要討論瞭如何才能儘可能愉快地度過一生,可以說是哲學上的幸福論。
2, 幸福不是快樂很多,而是痛苦很少
對幸福這個話題,各人有不同理解:有人認為握有權勢就是幸福、有人認為擁有財富是幸福、有人認為有人疼愛是幸福、也有人認為平安即幸福。總之,各人有自己的標準。
叔本華理論認為:並沒有絕對的幸福,幸福只是相對而言。因為“所有人的快樂,其本質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質卻是肯定的”。
我們用人體來做比喻,身體的一小處疼痛,都會進入頭腦意識,人的注意力就會被抓住,人整體的舒適感會因為這點不舒服而大打折扣。
同樣,日常生活中,即使大部分事情都按照你的意願發展,僅有一小部分背道而馳,那麼你的感覺就不會那麼舒暢。
身體的不舒服不可避免,世間事也並不總如人所願。從這一點來說,幸福也並不絕對,只是相對而言。
如果一定要衡量是否幸福,並不是向人們詢問令他開心的事,而是瞭解煩惱的事。他操心的事越微不足道,說明生活得越幸福。因為如果有更不幸的事,小事就不會對人造成困擾。即痛苦越小越少,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越幸福。
如叔本華所述,“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個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標準,如果能夠達到一種沒有痛苦,也沒有無聊的狀態,那就確實得到了塵世間的幸福,其他一切都是虛幻不安的。”
基於這點,叔本華認為“一個人所能得到的最好運數就是生活了一輩子,但又沒有承受過什麼巨大的精神上或者肉體上的痛苦,而不是曾經享受過強烈無比的歡娛”。
從以上來看,獲得幸福有效做法就是降低痛苦,誠如亞里士多德的理論,“理性的人尋求的不是快樂,而只是沒有痛苦。”
那麼如何做?
對於肉體上的痛苦,一般是由病痛帶來,需要透過醫治減輕。而精神上的痛苦是一種感覺,“我們感覺到歡樂還是痛苦,歸根到底取決於我們意識的內涵。”人的思想意識所能達到的程度,決定了你對事物的感知級別。
叔本華認為,思想平庸的人會時不時陷入無聊狀態,而無聊又是導致痛苦的直接根源。
為了驅趕無聊,人們藉助於娛樂、社交等方式,試圖得到快樂。但是帶來的只是暫時的愉悅,很快又會陷入到無趣中。所謂狂歡之後的失落。
解決方法就是不要向生活提出太多要求,要求越多幸福所依託的範圍越大,遭遇變故的機會變大,建立的根基也容易倒塌。而要儘可能地保持簡單甚至單調的生活關係,即將範圍縮小,要求越少越容易滿足,越有助於增進幸福感。
此外,叔本華還提出:精神上的富足最能帶給人幸福感,是一個人能否幸福的關鍵。
3,精神富足是幸福的關鍵
叔本華認為,決定凡人命運的主要在於以下三個方面:人自身所擁有的東西,如思想、智力、健康等;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如財富、權勢等;人向他人所展示的樣子,即他人是如此看待自己的,如名譽、名聲等。
前一項是人所擁有的主體,後兩項屬於客體。主體屬於精神財富,客體相當於物質財富。
客體是別人可以給予的,也即意味著可以被拿走。如果擁有它能讓人幸福,那失去它肯定也會讓人痛苦。幸福就不能算是永恆不變。
主體是自身擁有的東西,也決定了一個人是否會真正擁有幸福。因為人們感覺快樂還是痛苦首先是你的思維和意識的產物。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是貧瘠膚淺還是富足深刻完全在於他理解事物的稟賦。
對於同樣的事物,頭腦庸俗的人可能認為是乏味的,而思想豐富的人卻認為帶著意味深長的韻味。總之,世界是什麼樣子取決於人的理解和看法。
“我們幸福的原因存在於我們的自身之內,而不是自身之外”。
即精神能力的範圍決定了人們領悟高階快樂的能力。精神能力有限的人只能享受感官的樂趣,如低階的社交、庸俗的消費、無營養的娛樂八卦等;精神能力無限的人享受卓越的思想帶來的樂趣。
那麼精神能力的優異取決於哪些方面呢?主要在於修養。如高貴的品格、超群的智力、良好的性情、淵博的學識等。這是一個人價值與個性的體現,是屬於人的美好素質。它們讓一個人具有超出常人的神經力量與感覺體驗,更容易身處愉悅氛圍中。
在叔本華看來,具備這類良好素質的人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貴族。
“世界上有三種貴族,基於出生和地位的貴族;基於金錢和財富的貴族;基於精神思想方面的貴族。最後一類真正至為高貴,只要給予這類人時間,他們的尊貴就會得到人們認可。”
叔本華同時也闡述了這類人會存在的問題:超常的感覺能力也會引起情緒失控、不定期的憂鬱。亞里士多德也有類似理論,“所有傑出、優越的人都是憂鬱的”。
這也是一般在藝術方面表現傑出的人,如詩人、畫家、哲學家,都有幾份抑鬱的原因。甚至有種說法是大部分的詩人都是瘋子。
因為他們的精神能力優於常人,超常的神經活動讓他們得到更多樂趣。相對應地,也註定比別人承受更多,對痛苦的感受力被加強。
如同聖經舊約中所說,“愚人的生活比死亡還要糟糕。越有智慧,就越煩惱。”
即這類人容易得到幸福也難免憂鬱。也證實了幸福只是相對而已。
這類人優越的稟賦,激烈的氣質決定了他鮮明的個性。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疏遠他人、喜歡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