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行遠自成思
-
2 # 愛生活的英語王老師
不管在哪國,在哪個學校,哪個班級,學生的水平都是有差別的,都是參差不齊的,沒什麼大驚小怪的,這就是現狀,是事實。
但是,作為一名老師,怎樣去看待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那是至關重要的,也能從中看出一個老師教學水平的高低。一個學生受到智力,家庭及他她所處的環境的影響,就造成了學生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所以,作為一名老師,對待學生學習水平的好壞不同,既不能太偏愛成績突出的學生,更不可看不起那些差生。要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要分層次教學。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學有所成。這才是一個老師應該有的樣子。
-
3 # 天馬行空128039981
作為教師的職業的活兒,我幹了近四十年,去如何看待自已的學習水平的參差不齊並不是主要的。作為老師最主要的是如何關心愛護差生,激勵差生熱愛學習並想學的熱情和願望。
為什麼往往老師教學生涯中,帶的學生水平總是參差不齊呢?其實這是每個老師經歷過的,且是很正常的。因為人的基因、智力、心理、生理素質的差異,即使同樣一個班的男女生,一樣年齡的娃娃,一同入學的學生,他(她)們在成長和學習的起點一致,但仍然存在差距。既使老師竭盡全力把握住教學狀態,也難以達到學生水平不存在參差不齊。
作為老師面對班上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的狀況,應該無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教學、輔導過程中,特別要關注差生的進步,掌握差生的心理特點,激發差生的學習興趣,誘導差生“愛學”,讓差生由“要我學”到“我要學”,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為差生創造獲得成功的機會。
-
4 # 鄰家五哥
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各有優缺點,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作為教師,我平等對待他們,努力幫每個孩子發現自己的長處,適時鼓勵,幫他們樹立充分自信,不要求他們和別人比較,只和過去的自己比,進步了就去表揚,努力了就去獎勵,幫他們最終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
我是多年中學老師兼班主任,在學生學習與管理過程中,面對學生各方面不同的表現,呈現不同的水平,對待不同水平的學生,要有自己的教育觀,擁有正確的認識,才會讓行動有目標,有效果,才會更好地培養學生。
一 對學生成績水平差異的看待
學生受基礎知識,學習能力與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同的學生面對同一張試卷,測試結果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位學生,每次成績也是不同的。這就說明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學生的學習成績隨學生的成長也會產生不同變化,並不是成績好的學生成績一直好,也不是成績差的同學成績一直差,過去的成績是歷史,是不會改變,但未來的成績是可以改變的,需要老師的指導,需要學生在成長中提升認知,需要學生不懈努力,在困境時有時需要老師給予能量。
作為老師,要正確看待學生成績,分析學生成績,成績好,要找出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學生思維品質存在的問題,培養學生的人品,讓學生自學,自立,自強,教會研學的途徑與方法,不斷完善自我,追求更高,對成績較弱學生,要學會挖掘學生的優點,幫學生樹立信心,克服困難,不斷挑戰困難,學會追求進步。學生成績有差異,但老師對待學生的責任與義務不能有差異,雖然方法不盡相同,但目標不能忘缺,讓學生做有用的人。
二對學生守紀水平的差異
學生遵守紀律如何,也是會造成老師區別對待學生的一個方面。
遵守學校紀律,這個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能做到,也正因為如此,能反映學生日常行為,反映學生的認知狀態。
對遵守紀律的好學生也要區別對待,按正常思考,遵守紀律好,成績也會好,遵守紀律差,成績也不會好。事實上,不一定是這樣。遵守紀律好的同學,成績常常一般。我曾經找一位沒有犯錯的同學:“老師,你找我做什麼,我也沒有犯錯誤?”,我問:“你認真學習了嗎?”“我聽不懂,我也不會”。可以看出,遵守紀律,就是不犯錯誤,就是不讓老師處理,不讓老師找自己的麻煩,然後,自己幹自己想幹的事,成績差,有好多原因或藉口。其實,不學習,紀律再好,已經是犯最大的錯,丟掉自己學習的責任。只有自己能正確認識紀律,內化為自己的學習規範,日常行為,才是守紀律。對待學生,需要有區別,但培養學生的目的不能丟。
對待違反紀律的學生,更要有區別對待,學生違紀的目的不同,要多采取不同方法。不能按條條框框處理,我們是培養人,不是去區別人,處理人。有時必要的懲罰是必須的,但不是目的。
如學生玩遊戲。有的學生就是在現實生活中缺少關愛,缺少他人的注意,才會在遊戲中彌補自己的缺失。
學生水平的不齊,需要老師去研究不同內因,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需要老師因材施教去培養,而不是讓老師找家長,需要老師促進學生成長,而不是否定學生一無是處。
老師,應帶著相同的愛心,帶著同樣的責任,去對待不同的學生。差異,是不同學生的特色;差異,是學生不同發展的展現;差異,是學生不同成長的反應。其實,沒有差異的一群學生更加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