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314258362081

    崇曰:“垂拱以來,以峻法繩下;臣願政先仁恕,可乎?

    朝廷覆師青海,未有牽復之悔;臣願不幸邊功,可乎?

    比來壬佞冒觸憲網,皆得以寵自解;臣願法行自近,可乎?

    後氏臨朝,喉舌之任出閹人之口;臣願宦豎不與政,可乎?

    戚里貢獻以自媚於上,公卿方鎮浸亦為之;臣願租賦外一絕之,可乎?

    外戚貴主更相用事,班序荒雜;臣請戚屬不任臺省,可乎?

    先朝褻狎大臣,虧君臣之嚴;臣願陛下接之以禮,可乎?

    燕欽融、韋月將以忠被罪,自是諍臣沮折;臣願群臣皆得批逆鱗,犯忌諱,可乎?

    武后造福先寺,上皇造金仙、玉真二觀,費鉅百萬;臣請絕道佛營造,可乎?

    漢以祿、莽、閻、梁亂天下,國家為甚;臣願推此鑑戒為萬代法,可乎?”

  • 2 # 使用者9468412717347

    源深自虞,派別從吳。


    避地魯陝,居家洛都。


    神明遠契,嶽瀆冥符。


    翊聖斯偶,生賢不孤。


    仁將勇濟,孝與忠俱。


    學刃攢植,文鋒迅驅。


    才安卑位,即騁長途。


    惟實惟有,若虛若無。


    再三軍國,一二訏謨。


    戎柄尤重,王綸最樞。


    兼司任切,久政榮殊。


    黻藻彌煥,丹青靡喻。


    以寬容物,以鑑分割槽。


    外或行放,中恆禮拘。


    箴雖誡口,諍亦忘軀。


    但睹渾璞,誰詳瑾瑜。


    伊皋尺寸,管樂錙銖。


    名正身遂,言誠願孚。


    方辭漢祿,更辱齊祖。


    既積而散,窮歡盡娛。


    川歸東極,日去西晡。


    上惻旒扆,旁悲路衢。


    藍田美玉,荔浦明珠。


    載廣休慶,爰宏典謨。


    豐碑乃立,盛業其鋪。


    帝念頻軫,仙毫特紆。


    鐫金刻石,鳳篆龍圖。


    七曜光動,三泉澤濡。


    銓能敘事,理鬱詞敷。


    求舊銘實,慚殫恧蕪。


    緬思雲霧,尚想江湖。


    有道之德,其何以逾。


    延陵之墓,空此嗚呼,


    存沒終始,遐哉邈乎!

  • 3 # 君子蘭277876871

    姚長子者,山陰王氏傭也。嘉靖間,倭寇紹興,由諸暨掩至鑑湖鋪。長子方踞稻床打稻,見倭至,持稻叉與鬥。被擒,以藤貫其肩,囑長子曰:“引之舟山放儂”。長子誤以為吳氏之州山也。道柯山,逾柯嶺,至化人壇。自計曰:“化人壇四面皆水,斷前後兩橋,則死地矣,盍誘倭入?”乃私語鄉人曰:“吾誘賊入化人壇矣,若輩亟往斷前橋,俟倭過,即斷後橋,則倭可擒矣。”及抵化人壇,前後橋斷,倭不得去,乃寸臠姚長子,築土城自衛。困之數日,飢甚。我兵穴舟窒袽以誘之。倭夜竊舟為走計,至中流,掣所窒舟沉,四合蹙之,百三十人盡殲焉。鄉人義姚長子,裹其所磔肉齏,葬於鍾堰之壽家岸。

        無主後者,縱為牛羊踐踏之墟,鄰農且日去一鍤,其不為田塍道路者幾希矣。餘為立石清界,因作銘曰:

       醢一人,醢百三十人,功不足以齒。醢一人,活幾千萬人,功那得不思。倉卒之際,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鄉;旌義之後,公道大著,乃不欲存盈尺之土。悲夫!

  • 4 # 韜全5

    【唐】張說《姚崇神道碑銘》

    源深自虞,派別從吳。避地魯陝,居家洛都。

    神明遠契,嶽瀆冥符。翊聖斯偶,生賢不孤。

    仁將勇濟,孝與忠俱。學刃攢植,文鋒迅驅。

    才安卑位,即騁長途。惟實惟有,若虛若無。

    再三軍國,一二訏謨。戎柄尤重,王綸最樞。

    兼司任切,久政榮殊。黻藻彌煥,丹青靡喻。

    以寬容物,以鑑分割槽。外或行放,中恆禮拘。

    箴雖誡口,諍亦忘軀。但睹渾璞,誰詳瑾瑜。

    伊皋尺寸,管樂錙銖。名正身遂,言誠願孚。

    方辭漢祿,更辱齊祖。既積而散,窮歡盡娛。

    川歸東極,日去西晡。上惻旒扆,旁悲路衢。

    藍田美玉,荔浦明珠。載廣休慶,爰宏典謨。

    豐碑乃立,盛業其鋪。帝念頻軫,仙毫特紆。

    鐫金刻石,鳳篆龍圖。七曜光動,三泉澤濡。

    銓能敘事,理鬱詞敷。求舊銘實,慚殫恧蕪。

    緬思雲霧,尚想江湖。有道之德,其何以逾。

    延陵之墓,空此嗚呼,存沒終始,遐哉邈乎!

    【唐】張說《姚崇神道碑文》僅存於《全唐文》,現在柳金福著《唐代姚崇家族碑誌疏證》(香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11.4.)P16也可見。姚崇神道碑銘是《姚崇神道碑文》的末尾部分。

    《資治通鑑》雲:“唐世賢相,前稱房杜,後稱姚宋,他人莫得比焉!”然而,人非完人,史載姚崇縱其子代人請託,收受饋遺;庇護中書省主書趙侮受胡人珍遺案,為唐明皇不悅,被人非議。

  • 5 # 小草7197655456368

    故資政大夫,內閣大學士兼禮部侍郎桐城張公者,贈光祿大夫諱士維之曾孫,贈光祿大夫諱秉彝之孫,而太傅大學士文端公之子也。雍正元年,恩詔開會試科。是時文端公薨,公之兄太保文和公已為戶部尚書充會試考官矣。公以舉人倒避不與試。值特命官別試迴避舉人,於是公威進士,改庶吉士,投編修,遷左善右,歷翰林院侍讀學士、詹事府詹事。今上即位,以公為工部右侍郎。

    公在翰林,常充日講起居注官。起居注索無條例。為者繁簡任意,漏遺冗贅,不稱史體。公精思為之,寒暑在館,十餘年,編在詳瞻,上以為善於其職。於是,公以工部侍郎兼起居注官事,本朝官不為翰林而仍職註記著,獨公為然。為工部侍郎數年,轉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又二年,遵告歸。

    公為人誠樸篤謹,細微必慎。每當入朝,自書職名讀之,曰:“某官張某”。又屈指計之曰幾字,視紙上三四而後散出。奉使督江蘇學政,遇試士日,公服竟日,燕處不脫。人問之,公曰:“取士,國重典也,敢忘共乎?”其為侍郎,謹奉法度而絕阿私。

    既告歸,則益以舊德篤行自守,所為喪祭禮制,多合於古,足為法式。其自奉甚陋,或人所不堪,雖其家人皆竊笑之;然至族黨有緩急,出千百金不惜也。未嘗私受人一錢。門生某為江西巡撫,過公居,奉數百金為壽,公曰:“吾幸足衣食,安用汝金為?”又有以人參寄公者,公曰:“吾生平無病,烏用參?”少為宰相子,久居京師冠矗之間,而終無世故態,遇人無貴賤,率意而言,必忠必信,是以天下之士,皆謂公長者。

    公諱廷象,字桓臣,兄弟六人,其四皆貴。公之歸也,禮部侍郎及太保前後皆告老,而公罹後沒。上聞,顧謂左右曰:“張廷彖胸兄弟皆舊臣賢者,今盡矣!安可得也?”因嘆息久之。

    公卒於乾隆二十九年,年八十有四。夫人吳氏。子二:長若泌,舉人;次若渠,副榜貢生。以乾隆三十八年某月日,合葬公夫人於桐城北投子山麓。

  • 6 # 25565533

    於是姚崇留下了一個看上去有些奇怪的遺言:“我去世後,你們把家中全部財寶擺在靈堂前面,前來弔喪的張說若是有留意的話,那你們就立刻提出將所有財寶獻給他,然後趁他不好意思的時候,請他為我寫一篇墓誌銘,然後立刻將這篇墓誌銘送給皇帝過目,這樣家族就可以保全,否則一定會得到他的報復,到時候你們就只能隱姓埋名遠走高飛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兒媳婦對婆婆親近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