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沐一一

    《呼蘭河傳》寫作背景: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全國抗日形勢低迷,時值蕭紅隨丈夫離開重慶,飛抵香港,當地"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香港分會"在大東酒店為二人舉行歡迎會。3月,蕭紅參加香港女校紀念三八勞軍籌備委員會在堅道養中女子中學舉行的座談會。

    面對國破山河的場景,加之作者本身就是出生的東北哈爾濱是呼蘭區,《呼蘭河傳》應運而生。

  • 2 # 使用者7972824677773

    《呼蘭河傳》是中國作家蕭紅創作的長篇小說。該作品於1940年9月1日見載於香港《星島日報》,1940年12月12日,蕭紅於香港完成《呼蘭河傳》書稿創作,12月27日全稿連載完。該作品以蕭紅自己童年生活為線索,把孤獨的童話故事串起來,形象地反映出呼蘭這座小城當年的社會風貌、人情百態,從而無情地揭露和鞭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陋習在社會形成的毒瘤,以及這毒瘤潰爛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災難。

  • 3 # 秦一農夫

    蕭紅(1911一一1942),中國近現代女作家。原名張秀環,後改名張迺瑩。筆名,蕭紅,悄吟等。1911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一個大戶人家,自幼喪母。1911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棄兒》,1935年在魯迅的支援下,發表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曾東渡日夲,創作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1940年赴香港暫居,發表中篇小說《馬伯樂》,長篇小說《呼蘭河傳》。1942年病逝於香港。

    長篇小說《呼蘭河傳》,1940年寫於香港,這部小說是蕭紅後期的代表作。透過家鄉的各種人物,及生活畫面的描寫,表達出作者對舊中國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實的否定,講述了作者童年的故事。作家以她嫻熟的寫作技巧,抒情詩的散文風格,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造就了她"回憶式”的巔峰之作。作家茅盾曾這樣評價她的藝術成就: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首悽婉的歌謠。

  • 4 # 使用者1131288262880

    《呼蘭河傳》創作於1942年,正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階段,這使遠在香港的蕭紅更加懷念自己的故鄉和童年,於是,她以自己的家鄉與童年生活為原型,創作了這部小說。它在藝術形式上是一部比較獨特的:它雖然寫了人物,但沒有主角;雖也敘述故事,卻沒有主軸;全書七章雖可各自獨立卻又儼然是一整體。作家以她嫻熟的回憶技巧、抒情詩的散文風格、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造就了她“回憶式”的巔峰之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有誰知道校園十大歌曲是哪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