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樂天派夢想家P

    早在公元三世紀以前,苗族先民們就生息在洞庭湖畔,散居或聚居於川、鄂、湘、黔連線地帶以及此地帶以東的湖南、湖北境內。後來,一部分人溯沅水而上,往西遷徙,逐漸發展到川、黔、滇各地。部分人約在宋、元時期遷至威寧。據其史詩及“苗族已搬到烏撒(威寧的古稱)三十幾代”之傳說推斷,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他們居住鹽倉,後遷到興隆廠,並向卡保河谷發展,逐漸往四方分遷。四川省南部,雲南省東部,貴州省中部及西北部地區,屬川、滇、黔方言區,約三十萬人口。他們雖屬一個方言區,但因居住的區域、風俗習慣、社會經濟狀況等關係,形成了一個民族內部不同的分支特點。滇東北、川南、黔西北一帶操滇東北次方言的苗族俗稱大花苗。大花苗這一支系名稱,按楊漢先先生民國時期介述,出現不逾百五十年。其稱呼來源有三種傳說。

    其一、該苗族支系舊時曾居眾苗族首位,故名“大花苗”;其二、因彼等衣飾之花紋粗大而得名;其三、漢民見彼等衣飾古雅多花紋,乃呼之為“大花苗”。

    威寧苗族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的苗語支的西部方言滇東北次方言。苗語語彙豐富,悠揚動聽,語調較長,同漢語比較往往是詞序顛倒。如漢語“豬腦殼”,苗語則顛倒詞序為“腦殼豬”;在稱謂上也是顛倒的,如“母父”、“妹兄”、“妻夫”、“婆公”,等等。一般都是女的在前男的在後,仍殘存著母系氏族社會的痕跡。苗語中,漢語和彝語的藉詞數量也比較多。

    威寧苗族有自己的文字,它始創於公元一九0五年,被稱為“滇東北方言區的老苗文”。這種“老苗文”,依據苗語發音時喉音和鼻音的特點,具體研究苗族衣裙的花紋,用拉丁文、漢字和花衣裙中筆畫簡單的符號作聲母,用拉丁字母作韻母。一個聲母和一個韻母相拼為一個音節。如男孩為“ ”(譯音:咱嘟);苗族為“ ”(譯音:阿卯);姑娘為“ ”(譯音:告彩);“老苗文”的四聲是:“ ”(都),“ ”(睹),“ ”(度),“ ”(獨),標音符“ ”由高到底。它計有聲母五十二個、韻母二十五個。

    “老苗文”經過多次修改,雖仍不夠完善;但自從有了它,這一帶苗家結繩和刻木的原始記事方法,便一去不復返了。他們用它記錄歷史,書寫家信,記錄古歌……

    “老苗文”流行於雲南的昭通、楚雄、昆明郊區、曲靖地區;貴州的畢節地區各縣以及普定、紫雲等滇東北次方言區。它對提高和發展苗族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記述大花苗遷徙的古歌和古史傳說

    威寧苗族的遷徙,古史傳說中就有八次提及。從主事老領導時期(即使用石木器、刀耕火種、結繩刻木時期),經過則戛老領導時期——高杜覺地奧與連地吾在少——格資元老與元覺比考——客母元老,元覺比考——開元元考、格蚩元老、幹騷毛比蚩領導的各個時期,知道遷入西南,然後進入撒諾(威寧境內)。古史傳說把每一遷至居住地的地理環境,名山大川,氣候條件,作物出產以及領導的功績,戰事,遷逃等情況,都作了詳盡的描述。

    除古史傳說外,古歌也記述歷史。如《遷徙歌》,描述苗族先民們受自然災害的侵襲,戰爭的威脅和破壞,不得不攜兒帶女遷入他鄉。再如《格自爺老、爺覺比考元老》、《覺力滔元老》、《梨由則望,覺比考元老》等古歌,均記述了威寧一帶大花苗遷徙的原因、經過和落腳點,並把每個地方的概況、山水、出產以及當時的生活情景記述得一清二楚。《三位老人之歌》,傳唱格炎爺老、格池爺老和戛梭卯丙三位老人,原住在斗南玉莫江邊時,同心協力抵抗沙召覺地望等人的侵犯,因無法戰勝敵人,才被迫向南遷徙。歌中對三位老人奮力抗擊敵人,作了生動的描繪:

    世界上最出色的弩箭手,

    我們的祖先格炎爺老啊!

    用腳蹬開千斤弓弦,

    抽箭搭在弦上,

    嗖颼颼一陣響,

    利箭飛進敵陣,

    射得敵人排排倒!

    敵將沙召覺地望,

    中箭也倒在地上。

    衝鋒陷陣最勇敢的英雄,

    我們的祖先格池爺老啊!

    大喝一聲震山響,

    闖入敵陣橫衝直撞,

    殺得敵人橫屍遍夜,

    殺得敵人鬼哭狼嚎。

    ……

    《覺力滔元老歌》,共五百餘行,記述覺力滔元老集眾商議,率領子孫們建立兼城後,沙召覺地望企圖掠奪他們的勞動成果,率眾侵入格兼城。覺力滔元老被迫遷往另一部族史比居自老處,其後又被趕往力阿那深山,並與史比居自老和戛梭居自老結盟,力抗沙召覺地望的侵擾。歌中對覺力滔元老戰敗於沙召覺地望後,被迫遷離時的內心活動,描述極為細緻:

    覺力滔元老,

    想了又想,

    望了又望,

    站了又站,

    看了又看——

    糧食啊,多麼香糯,

    田地啊,令人陶醉,

    棉花啊,鋪滿田壩,

    這居住過的地方啊,

    等待我們的歸來!

    這段描述表現了苗族先民們被迫遷徙時對鄉土的留戀,內心的痛苦以及對暴力的仇恨。

    威寧苗族的歷史(包括遷徙、抗暴、生產和生活等等)就是透過古史傳說和歌謠流傳下來的。每當苗家老前輩向本民族的青少年講述古史才傳說、唱古歌時,講述者和歌唱這往往涕淚俱下,聽者也無不落淚。特別是說到唱到歷史上所遇到的饑荒和統治者殘酷壓迫苗家的史實時,更令人悲憤難抑。

    當然,他們的古歌和古史傳說所反映的社會生活有更早一點的。反映吃野草、樹皮,住山洞和樹上時代的歌謠有:《創天造地歌》、《測天量地歌》、《洪水朝天歌》、《兄妹成親歌》、《派天狗取糧種歌》等等,都從不同的角度記述了苗族先民們遷徙前的原始生活情景,是研究苗族社會發展史不可忽視的資料。

    二、衣食住行

    威寧苗族多與彝族、漢族雜居於高山、半高山地區,少數住河谷地帶。解放前,他們的居住條件比較簡單:住房多為茅草房,屋面用茅草或黃松毛蓋上,牆是土木結構的;也有住巖洞、巖腳和木杈杈房的。那時,一些苗家在不堪忍受封建地主的壓榨和無法抵抗自然災害侵襲的情況下,只好在一夜之間攜兒帶女遷往他鄉。由於地理環境限制,他們以包穀、洋芋、蕎麥為主食;飼養牛馬豬羊雞等蓄禽;好狩獵。

    解放後苗族同胞在政治上翻了身,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少過去住茅草房和巖洞的人家,蓋起了新瓦房,冬天不再蓋“秧被”,能蓋上新棉被了。

    威寧苗族的服飾比較美觀;而且有其獨特的民族風格。一九0四年基督教傳入以前,男子留披肩長髮,後留短髮;婦女則以黑毛線摻入作假髮,盤髻於頭頂,尖頂朝天;未婚姑娘盤發於兩耳上方,用髮釵或木梳別成圓形。男子穿對襟無領麻布長衫,腰繫能盛糧食的腰袋;節日或喜事場中,男女都穿紅、黑、白三色相間圖案的花衣服。女子上著短衣衫配花衣,下穿蠟染百褶裙,腿裹綁帶。男女花衣服背心處,配一繡花方巾,上墜數根精巧長帶拖至腳後跟,長帶下端系銅錢、毛線球或小鈴鐺等裝飾品。花衣服是苗家男女老少的節日盛裝;出門披羊毛小披氈,也是他們的一種喜愛。為何要如此打扮?為何苗家姑娘和已婚婦女都是織麻紡線、挑花縫裙的巧手?其間自有來歷:

    相傳,很久以前,苗族先民們住在江河邊,種的是出產稻穀和棉花的平田沃土,後來因戰敗遷徙到高山野嶺;但是,他們仍然懷念自己的故土,懷念那阡陌縱橫的田野和寬敞明亮的瓦房。於是,他們在製作衣服時,便用黑、紅線在白色的麻布上挑修田塊式的圖案,百褶裙上也有田塊式的標記,以示對過去耕種田疇和生活在平原的憶念。羊毛披肩上凹凸不平的折稜,那折稜型似瓦溝,這是他們憶念以前曾經住過的高樓瓦屋;姑娘出嫁,要陪嫁一床新制的羊毛披氈,意即用瓦房作陪嫁。

    在苗族遷徙的古史傳說中,還有這樣的記述:先祖元覺比考帶領子民們渡過一條渾水大河;河很寬,水渾不見底。渡河時,先驅趕豬狗試渡,未成功;於是,再由年輕男子拴索在水牛角上,人隨牛渡到對岸,然後將繩索牢牢拴在大樹上,婦幼老弱才沿索牽拉,渡到了對岸,來到了江南(地名)。那兒,平疇一望無際,土地肥沃,出產水稻、棉花和甘蔗。古史傳說中還記述了:在首領幹騷毛比領導時期,住在圖南玉莫河邊的呂壩,平疇千里,橫穿七天始能透過。呂壩田連阡陌,出產稻穀、高粱、甘蔗和棉花。那棉花包兒有鵝蛋大。他們吃的是粘米和糯米飯,飲的是高粱美酒,住的是高大的瓦房,用棉花紡紗織布縫衣服穿。後因福自老攻打,只好遷逃……

    從這些古史傳說中,不難找出苗族服飾—繡有田塊圖案的花衣服、百褶裙和羊毛披氈—的來歷和起源。

  • 2 # 你說你想好

    苗族是中國歷史悠久、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之一。

    “威寧苗族,大約在宋、元時期遷到威寧。”石門坎位於貴州省威寧縣的西北部,處在雲貴交通的要道上。

    西方基督教傳教士於1904年進入貴州威寧傳教。首先在苗族地區傳播,逐漸發展到彝族地區,相繼擴充套件到滇、川、黔交界的各縣。

  • 3 # 藍天白雲46054

    威寧苗族自治縣起源於周代,平均海拔2200米,是貴州省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縣。烏蒙山脈貫穿縣境,其間屹立著四座2800米以上的高峰;縣境中部開闊平緩,四周低矮,峰壑交錯,江河奔流,是“四江之源”(即烏江、橫江的發源地,牛欄江的西源、東源,珠江的北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打虎親兄弟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