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左左祛痘
-
2 # 農村土秀才
你說的氣氛那都是六七十年代的老古董了。那時候的大人不準外出打工做生意,只許大轟大嗡奔土地,幹多幹少大和泥,年底核算分吃裡。那時候的學生是鼻子夯,串人幫,半大孩子爛褲襠。我說的都是真的,過去的光景我還記憶尤新。那時候,一進入臘月,跟著下了一場大雪,春節的腳近了。告訴人們學校該放假了,大人們停住農活也該歇息了,村上開始組織人員殺豬、下粉、分糧分菜,偶爾村上來了宣傳隊,那就更熱鬧了。小孩子們開始三五成群,鑽戲臺,放鞭炮,打麵包,滾鐵環,捉迷藏。玩到開心處,有的半大孩子也加入了行列,開始二人抬著一人當牛抵架。你抵我,我抵你誰也不肯認輸。直至抵到人群倒地,壓成人堆這才善罷甘休。
進入二十三,一天近一天。這時侯的大人們看到春節臨頭,慌忙借糧,磨面,趕集買肉,帖對子,一陣忙碌。小孩子呢,臨近年節格外高興,終天進家吃吃,跑出去玩玩,有的換上新裝捉住鞭炮哪人多朝哪放,哪兒人多朝哪兒嘣。從年頭玩到年尾感覺玩不夠,不過癮。直到正月初九學校第一陣鐘聲響過,小孩子們才陸續開學掃興收場。這就是從前你所想象的年節年味吧?
如今,你還想那樣的年味沒有了,現在是有能力打工買房,沒能力在家種糧。到了春節,街頭街尾只有空房對空房。偶爾街上有了人群,也只有空巢老人老爹和老孃。小學生呢也不多見了,臨近春節,他們放了假,一心只想複習功課上大學考博士攻讀研,誰還有心跑著玩。偶爾,村上來了電影隊,他們也只是打磨一圈,最後還是看電視玩手機。因此,這就是你說的現在的農村沒有過年的氣氛。
-
3 # 大慶有田
說的好像城市裡有氣氛似的。
以前講傳統,傳的是什麼,統的是何物?
5000年文化底蘊,2500年的儒學傳承,六德、六行、六藝,細思恐極。
當你為生計奔波勞碌的沒有多餘精力時,哪有感覺去搞別的。
萬幸還剩下了風俗和吃飯。
-
4 # 三農論評
一個時代有他的個性、人們的精神追求隨社會而變、社會造成人的個性、風氣、環境、思想、都發生了變化、人人感覺沒有年味是個可怕的事情、是當今社會認知與傳統發生了碰撞!脫節、偏離!違背了一些傳統文化!改革、創新要建立在民族文化!傳統美德的基礎上!民族的智、德缺失沒有跟上時代的前進!而且這種忽略需要付出時間和社會代價!
-
5 # 王哥的農村生活
謝邀,記得小時候過年,鑼鼓喧天,紅旗飄揚,雖然人們穿的,吃的都不好,跟著黨抓革命促生產,沒有私心雜念,小孩子則盼著穿新衣服,放鞭炮。而現在由於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吃的好,穿的好,大魚大肉,比以前的生活,好像天天都在過年,現在的人,拿著手機,看著電視都很少出門,過年吃個團圓飯,誰幹誰的事,互不關心,總之,我也認為還是以前過年紅。
-
6 # 葉公來幫忙
一說到過年,又勾起我兒時的許多記憶。記得I幾十年前的農村,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就已經漸漸的散發出年味,各家各戶都開始把裁縫師傅請到家裡,為一家老小做過年要穿的新衣服,家境殷實一點的,除了做過年穿的新衣服,還會稍帶再做點來年要穿的其它一些衣服。一戶人家多的要做半個月,少的也要做個四五天。每到除夕晚上或大年初一,家家的小孩、大人、男人、女人都會穿上新做的衣服到祠堂裡或曬場上顯擺,哪家有錢無錢這身穿著可就是無聲的語言哩。在請裁縫師傅的同時,家家陸續會開始殺年豬,。當時的農村,家家都會養一到兩頭豬,多的人家會養三五頭呢,除了留下一頭自家殺來過年吃和醃製臘肉、香腸外,其它的豬會請人抬到公社的食品站去賣了,以換取來年一年貼補家用的零花錢。離過年差不多十天左右,各戶人家出門在外的人會從四面八方往家裡趕,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過年一家人團團圓圓可是華人自古至今的傳統,不論遊子路途遠近,哪怕是歷經艱險也要趕回家裡與父母、妻兒團聚,以盡為人子、為人父、為人夫的責任。從農曆小年開始,家家戶戶開始做豆腐、做米果,一直到過年,家家戶戶都散發出油炸年貨的香味,整個村子整個村子從白天到晚上,瀰漫的都是這個撲鼻的香味,這香味飄散開來,隨風一吹,可香飄十幾裡、幾十裡,香味夾著家家飄出的水酒味,醉了山村、醉了飛鳥,也陶醉了辛勤勞作一整年的農家人……大年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貼大大的福字,還要放好長好長的鞭炮,在爆竹聲中家家要點上香臘敬神,感恩上蒼一年的眷顧,祈禱來年一家人的平安和心想事成……啊,回想那個年月,年味真濃呀,濃得人心裡舒暢、快意……可也不知怎麼了,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思視更寬了,手上有錢了,日子更好過了,可年味卻越來越淡了,從農村到城鎮,人們對年的盼望淡了,過年的心勁也淡了,再也找不到兒時那種過年的味道了……
回覆列表
現在農村的生活水平好了,大多數人都搬到城裡住,其實很多農村現在都是空城,許多老年人的傳統風俗和習慣並沒有延續下去,年輕人現在文化水平高了,在城裡工作忙了,對老家的生活習俗不是很瞭解,如果上一輩的老人不在的話他們就按科學的方法來,所以現在很多傳統 的習俗都失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