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滿啊

    不會,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謂歷史都是交於後人評說的。在過程中是感覺不到朝代的衰落,就如我們每天都在長大變老一樣。

    就如現在,我們不知道這個時代是更好還是更壞。但是我們的後人知道,因為他們能看見,我們只能經歷。

  • 2 # 自由飛翔168331901

    感謝邀請!其實每個朝代的中後期的人民是可以感覺到國家的興衰的。中國曆朝歷代以來,早期歷經戰亂,統治者必然休養生息,讓人囗增長上來,官吏也較為親民。慢慢地,官吏驕奢淫逸,逐漸脫離群眾,高高在上,財富向少數人手裡集中,民怨開始起。到末期形成金融寡頭,財富越來越集中於少數人手中,官吏貪腐嚴重,生產力不能發展,如遇天災,民不聊生、民怨沸騰,上層如不及時有效整治,久之必生民變,就該改朝換代了。其實就看官吏的作派就知道。

  • 3 # 吳鉤的鉤沉

    在古代,生活在朝代中期、末期的人民會感受到衰落、即將滅亡嗎?應該說,對於一部分具有過人洞察力的人來說,他們是可以預見到時勢的走向的。舉個例子,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就是一個很敏感的人,他在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的日記中,記載了他與曾國藩的一段對話,在對話,他預言了清廷的崩潰。

    下面引述趙烈文日記——

    “初鼓後,滌帥來暢譚。言得京中來人所說,雲都門氣象甚惡,明火執仗之案時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婦女亦裸身無褲,民窮財盡,恐有異變,奈何?餘雲:‘天下治安,一統久矣,勢必馴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風氣未開,若非抽心一爛,則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異日之禍,必先根本顛仆,而後方州無主,人自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師蹙額良久,曰:‘然則當南遷乎?’餘雲:‘恐遂陸沉,未必能效晉、宋也。’”

    趙烈文預言:不出五十年,大清國將出現分崩離析的局面。歷史證明他言中了:慈禧去世,主幼國疑,新軍叛變,各省獨立,南北對峙,人自為政。時距趙烈文作出預言的同治六年,真的“不出五十年”。只能說趙烈文的直覺與觀察力確實非常厲害。

  • 4 # 孝陵衛小校

    人民,尤其是古代的人民,由於見識的限制,很難對國家有綜觀的認識。

    人民對國家的感情往往非常簡單,也非常易變,當他們能接受到的吏役,或者知縣欺壓他們時;當遇到了天災,國家沒有即使救濟他們時;當土匪橫行,或者其他地方的叛軍席捲而來時,他們往往會感覺國家不行了。水滸傳就是一個明證。

    當朝廷有欽差來處理了當地的貪官時,當天災時朝廷送來了救濟糧,當國家把一些土地分給他們時,他們就會就會覺得皇上在他們身邊,對國家充滿了感激之情。

    因此“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都是特別直觀的一種感受。同樣的,“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這種對國家中興的期盼也非常的感性。

    但是對於士大夫而言,他們擁有更多的學識“學富五車”,有更多得到見聞“行萬里路”,尤其是在官場沉浮過,他們其中敏感的精英對國家形勢的把握就比較準確了。

    關於曾國藩對清王朝滅亡的預見是比較著名的一個論斷,詳見於趙烈文《能靜居日記》中:

    天下治安一統久矣,勢必馴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風氣未開,若非抽心一爛,則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異日之禍,必先根本顛仆,而後方州無主,人自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各個王朝都有這樣的有識之士,他們對國家形勢的把握確實非常精準,再舉一個例子,明代武宗朝農民大起義後,嘉靖初年國家形勢頗壞,《明經世文編》中陳時明就提出:

    況近年以來,水旱不時,國家多事,賦役繁重,民不聊生。而匹夫不逞,一呼成群,小則流剽鄉村阻刼道路,大則攻圍城郭敵殺官軍,隨滅隨起,習以為常。蜀寇甫平而霸賊起,霸賊方息而礦徒作,此徐樂所謂土崩之勢也。樂之言曰: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何謂土崩?秦之末世是也。

    他的判斷非常精準,嘉靖初年經過了一系列的改革和一大批經世大臣的努力下,才使明王朝穩定下來。

    對於這種精闢的分析,如果朝廷給予重視,那麼對王朝來說是一次拯救自己的機會,反之,王朝便落花流水春去了。

  • 5 # 熊貓白黑

    如果題目中的人民是指老百姓,那麼準確說,不會。

    首先是統治階級的政策使然。古時歷代御民,都推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在資訊不發達的年代,民眾能得到的資訊本來就很少。更何況"妄議朝政"在古代就屬十惡中"大不敬"的砍頭重罪。如此嚴重的資訊不對稱,平民百姓無法做出社會趨勢判斷。(其實股票被割韭菜,也基於這個原理)

    其次是教育知識問題。整天看電視劇、雞湯文中描述的布衣科舉逆襲成狀元這種勵志故事在古代其實很少發生。沒有普及義務教育政策,書本流通稀少的情況下,讀私塾請私教這仍是有錢人的專享,而這部分有錢人大多代表的是統治階層利益。普通民眾大多仍是愚昧無知的,沒有知識力就沒有洞察力,自然對朝政趨勢更是白目一枚。

    最後是百姓的需求。古代一般百姓在太平時期基本還是可以溫飽以上,自給自足。但是也僅限於溫飽以上,小康遠遠未滿。在這種程度的生存需求決定了他們只能關注眼前一畝三分地和自家門前雪,完全沒興趣關注政局變幻。如果是動亂時期,能保住命就不錯了,更沒功夫去談什麼天下興亡,江山易改。(現代盛行的是奶頭樂理論,古代就是生存樂,反正只要能生存就能滿足需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年的通話記錄怎麼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