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養寵物3
-
2 # Tony stark
1、池塘條件:成魚池一般不要超過10畝,水深在2米範圍內。
2、清塘肥水:苗種在放養之前最好先讓池底充分曝曬暴曬一段時間,之後在放水5cm深,每畝使用80kg生石灰清塘消毒。池塘消毒一週後加水50-80cm,每畝使用250kg經充分發酵的人畜糞肥,培肥水質。
3、魚種放養:在5月份溫度穩定在15度,池水浮游生物達到高峰時,正是放苗的最佳時機。一般5cm的魚種每畝可放養2000尾左右,條件好的魚塘則可以放到3000~4000尾。放養時儘可能做到大小規格一致,以免魚種大小懸殊,出現自相殘殺現象。
池塘準備
除稚鱉池因面積過小不宜改建成混養池塘外,其餘的幼鱉池、成鱉池、親鱉池均可改建。改建後的混養池應以養鱉需要為主,一般要求水位1.5米以上,面積3~8畝。
苗種放養前,池塘必須經過暴曬、清整,放養前7~10天,每畝面積用生石灰75~100千克化漿全池潑酒,進行帶水(10釐米)清塘,以殺滅敵害生物和病原菌,然後注水1.2~1.5米。
鱉种放養前每畝水面設3~5個食臺(每個食臺規格為長150釐米、寬50釐米)、一個浮水性曬臺(寬1米、長4米)。
2.混養魚類品種的選擇
可根據池塘、飼料等條件,以不影響鱉的正常生長為前提,選擇混養魚類的品種。混養魚類時以主養魚為主,搭配其他品種。
濾食性魚類、雜食性魚類和草食性魚類均可與鱉混養,如鰱、鱅、鯿等可充分利用水體的浮游生物,鯽魚、羅非魚等可攝食養鱉的殘留餌料、有機碎屑和鱉的排洩物,草魚、團頭魴等可攝食水中的水生雜草。
黃顙魚、加州鱸等肉食性魚類出可與鱉混養,但為了避免這些肉食性魚類對鱉食物的競爭,儘量做到讓鱉與肉食性魚類分開攝食,可先投餵魚類飼料,半小時後再投餵鱉飼料。
下面以中華鱉與黃顙魚的高產混養模式為例介紹鱉魚混養技術,可實現1畝水面,年均畝產中華鱉100千克,黃顙魚400千克。
3.苗種放養
黃顙魚種要求體質健壯、體表無傷無病、規格一致。一般魚種規格為5~10克,每畝放養6000~8000尾左右,一次性放足。在黃顙魚種下池15~20天后,搭配投放一些與黃顙魚在生態和食性上沒有衝突的濾食性魚類,如每畝可搭配體長15~20釐米的鰱魚80~100尾,鱅魚寸片700~800尾。
為保證中華鱉當年上市,鱉種一般選用規格為200克/只左右的大規格鱉種。在每年的5月中下旬水溫穩定在20℃以上時,選擇晴好天氣放養,每畝放養200~250只,鱉種要求規格整齊,體質健壯,體表無病無傷。
鱉種、魚種放養時用15~20毫克/升的聚維酮碘溶液或3%~5%的食鹽溶液等浸泡消毒,以殺滅鱉、魚體表的細菌和寄生蟲,同時預防水黴病的發生。下塘時,運輸鱉種、魚種的水體溫度與放養池水的溫差不超過2℃。黃顙魚種轉運、放養工作最好在冬季完成,動作儘量要輕,避免魚體受傷。
4.投餵
由於黃顙值為偏肉食性魚類,在完全使用配合飼料投餵前,必須進行人工馴化,馴化過程一般需7~14天,前期以魚肉、動物內臟等動物性飼料為主,以配合飼料為輔,順利讓其叢集攝食,投餵時用聲音刺激,讓其形成條件反射,而後逐步提高配合飼料的使用比例,直至完全使用配合飼料投餵。配合飼料選用膨化飼料,應投在固定的食場內,黃顙魚食場與鱉食臺距離20米以上,每天上午6~8點,下午5~6點各投餵一次,日投飼量為魚體重的1%~5%,具體投飼量要根據水溫、天氣以及魚的攝食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