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魔族

    給嬰兒喂水的正確姿勢和餵奶的姿勢是一樣的,頭朝上,身體在下,最好是形成45度角,這樣不容易嗆咳,一定不要在孩子躺著的時候喂水,喂水的時候不要和孩子玩鬧,也不要嚇到孩子,一次性的水量涉足控制好,以免胃脹的情況出現,喂水以後喝奶量可以稍微減少,而且兩次渭水之間也要間隔幾個小時到十幾個小時,觀察好排尿量,如果排尿少,喝水量就可以增加,如果寶寶不願意用奶嘴喝水,可以用小勺子一點一點的喂水。

  • 2 # 美味的我的我

    嬰兒喂水採用合適的喂水姿勢,儘量抱起寶寶喂水,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

    胃裡的水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會比躺著喂水減少發生嗆著的機會。

    如果還是很會嗆,那麼奶嘴放在寶寶口中不要太正,往左右兩邊偏一點,這樣寶寶吃得會較慢,但是水不會直接衝進氣管,就不會嗆了。

  • 3 # 玲聽音悅


    新生兒喂水簡便的方法就是使用奶瓶給孩子喂水,如果孩子進行母乳餵養的話,孩子吃不慣奶瓶,可以用勺子給孩子喂水,給孩子用勺子喂水時建議選擇矽膠的勺子,因為矽膠的勺子比較軟,對孩子以後牙齒的發育及孩子嘴型的發育有幫助。

    由於孩子比較小,給孩子喂水量不建議過多,以免喝水過多加重孩子腎臟的負擔。如果是奶粉餵養的話,白開水建議放在兩次奶粉之間。

    日常生活中對寶寶要多加看護,防止意外傷害,如燙傷、墜床、窒息、中毒等,如有意外發生,要及時去醫救治,避免發生不良後果。

  • 4 # 兒科鄧莉莉醫生

    新生兒喂完水之後可以隔十五分鐘或者半個小時餵奶,給寶寶喝水要在兩次餵奶之間,不能給寶寶喝奶後馬上喝水,食物在水的作用下體積增大,不易於消化,會給寶寶帶來不適感。所以媽媽一定要注意給寶寶喝水的時間,給寶寶餵奶前或餵奶後都不要多喝水,而且一般寶寶出生會後先喝水:因為媽媽認為水不僅是成人最好的“清潔劑”,也是嬰兒最好的“清潔劑”。我們都知道,新生兒體內有一些糞便和其他髒物。如果寶寶先喝水,有利於排洩體內的糞便等汙物。

  • 5 # 蘇梅小報

    正常情況下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是不需要額外喂水的。

    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美國兒科學會(AAP)這兩大權威機構都明確指出:6個月以內的寶寶,無論吃母乳還是吃配方奶,通常都不需要額外補充水。

    長期大量喝水,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而且加重腎臟負擔。 這也是國際上公認的原則了,包括國內的正規醫院的醫生。

    像國內的育兒專家崔玉濤也建議,在氣候比較乾燥的北方地區,人工餵養的寶寶可以在兩次吃奶之間少量喂水,這也要看寶寶的意願。 一定不能按著灌水。

    如果在寶寶生病、發燒、嘔吐、脫水的情況下是要聽醫囑適當補充水分,這裡提醒一下寶媽,我們說的喝水,一定是指我們家家戶戶自來水管裡接出來燒開的白開水,像市面上的純淨水、礦泉水、蒸餾水都不適合寶寶喲。

    但是有些媽媽總是擔心寶寶吃完奶後會不會口乾口燥呀,我建議有這種擔憂的麻麻們可以在每次餵奶後,用勺子輕輕溼潤下寶寶的唇口即可,或者是睡前,這樣對寶寶口腔健康和牙齒方面也是很有好處的。

    那假如夏季寶寶口渴怎麼辦呢,這時候只需要喝奶就行了,特別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多吮吸可以增加媽媽們乳汁的分泌,對產後的恢復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喲~

    到了寶寶6個月新增輔食後就可以按需給寶寶喂水了,如果輔食中缺乏水分,那麼可以適當增添水。

  • 6 # 全職寶媽談育兒

    小嬰兒在6個月之前是絕對不應該喝水的(生病等特殊情況除外),無論多麼熱的天氣,他們都完全可以從母乳或者配方奶中獲取所需的所有水分。

    當寶寶6個月後,可以適量的給他喝水了,但不宜過多,在寶寶一歲後,吃固體食物了,他就可以想喝多少喝多少了。

    中國的傳統是特別重視給嬰兒喂水,其實給6個月之前嬰兒喂水非常不安全,此時的嬰兒胃就像乒乓球那麼大,如果餵了過多的水,會干擾他的身體從母乳或者配方奶中吸收營養,這會讓他的肚子感到很飽,令他不想吃奶,對某些小嬰兒來說,如果他們喝了太多的水會導致中毒,輕者癲癇,重者甚至昏迷。水中毒的原因是由於嬰兒攝入大量的水稀釋了體液,導致鈉離子濃度過低,破壞了體內電解質平衡,從而產生組織浮腫。

    很多寶媽會說喝奶粉的寶寶必須要喝水,因為奶粉很容易上火,造成孩子便秘,寶媽可以選擇部分水解配方奶粉或者深度水解配方奶粉。配方奶粉嚴格要遵循奶粉包裝上說明書的要求,不可私自多加會減少,不然會造成寶寶腸胃負擔或減少攝入營養。

  • 7 # 穿平底鞋的懶豬C

    純母乳餵養六個月以內的孩子一般不需要額外喂水,母乳中百分之七十是水,所以再另喂水的話會增加孩子的腎臟負擔,但是高熱發燒,孩子大量出汗時需要額外補充水份是可以適當給孩子喂點水。孩子六個月新增輔食時,除了母乳攝入之外可以給孩子增加喂水量了,以免孩子發生便秘。

  • 8 # 貓爸育兒成長記

    你好,我是一個1歲三個月的寶寶的爸爸。

    對於你這個問題,其實是比較有爭議的。當初我家寶寶出生的時候對於這個問題,我也糾結了很久,不是查資料就是去醫院問醫生。現在對於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我家兒子從出生到現在一歲多,我一直陪伴著。我家寶寶還是比較健康的,從出生到現在,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大問題。

    我把這個問題我們的經驗告訴你

    第一,對於100天以前,採用母乳餵養的寶寶,如果媽媽勤喝水,飯後多喝湯,適當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母乳中的水分充足,寶寶出汗不多,就不需要再額外喝水。

    第二,如果寶寶很愛出汗,家裡非常悶熱,通風不利,媽媽本身就不愛喝水,就要考慮適當給寶寶喝水。

    第三,喝水要注意,只喝白開水就可以,不要加任何東西。

    第四,喝水最好是吃奶的前半個小時,或者吃奶後半個小時。

    小兒每日每公斤體重需水量為:

    1~3天,20~40毫升;

    4~7天,60~100毫升;

    2~3周,120~150毫升;

    1~3歲,110~155毫升;

    4~6歲,90~100毫升;

    7~9歲,70~90毫升;

    10~14歲,50~85毫升。

    以上這些資料是理論上的資料,具體看情況而定。

  • 9 # 我是俏小廚

    你好,我是俏媽。首先很肯定地告訴你:不需要!

    什麼才是真正的純母乳餵養?

    純母乳餵養,想必是任何一個寶媽都再熟悉不過的詞語了。

    我們都知道,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兒科學會(AAP)以及中國營養學會都一致建議:寶寶出生後的0-6個月內應儘量純母乳餵養。

    世界衛生組織:在嬰兒最初6個月內給予純母乳餵養。6個月至2歲或更長時間內,在繼續母乳餵養的同時,需要補充其他的食物。

    美國兒科學會:我們建議純母乳餵養時間至少達到6個月,然後開始逐步新增輔食。同時繼續母乳餵養至孩子滿1週歲,只要媽媽和寶寶都願意,1歲後仍可繼續母乳餵養。

    中國營養學會:純母乳餵養能滿足嬰兒6月齡以內所需要的全部液體、能量和營養素,應堅持純母乳餵養6個月。

    純母乳餵養(exclusive breastfeeding)

    定義:只給孩子喝母乳,除藥物、維生素、礦物質滴劑以外的任何液體或固體食物統統不喂。

    解讀:看明白了吧,也就是說要做到寶寶6月齡以內純母乳餵養的話,不但輔食不能吃,就連水、果汁、蔬菜汁這些都是不能新增的。

    寶寶滿6個月之前只喝母乳,除了藥物、維生素、礦物質滴劑以外不再吃任何東西才叫真正的“純母乳餵養”哦!

    Q01:寶寶什麼情況下需要喝水?

    我說了不算,看權威解答吧。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中這樣規定:半歲內,吃母乳或配方奶的嬰兒通常無需補充水和果汁。

    為什麼說“通常”呢?因為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以適量給寶寶喝點水,比如你發現寶寶的尿液明顯偏黃,又或者寶寶生病了、便秘了,這些情況下補喂一些水也是可以的。但是,6個月前的正常健康寶寶如果尿液偏黃、少尿,說明攝入的奶量還是不夠的,與其喝水不如多喂幾口奶更好。

    簡單總結的話,記住下面幾個要點就可以了。

    (1)6個月前的寶寶不管是喝母乳還是配方奶一般都不需要額外喝水(包括果汁);

    (2)喝母乳的寶寶一般不需要水,如果學步期後喝奶較少可能需要喝水。

    (3)寶寶新增輔食後,他對水分的需求會增加,可以酌情適當喝水。

    (4)喝配方奶的寶寶6個月後可以在兩次餵奶之間喂一次水。

    (5)寶寶生病了,比如發熱、上吐下瀉或者便秘時,往往需要喝更多的水。母乳寶寶生病時最好的補充液體依舊是母乳。

    (6)1歲前的孩子只要正常喝奶,如果不喝水也沒必要擔心什麼,更不需要逼著他喝。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不是說“水是生命之源”嗎,寶寶怎麼能不喝水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母乳和配方奶中最主要的成分就是水,含量達到80%以上。奶喝足了,還需要逼著喂水嗎?

    寶寶攝入過多的水有什麼影響嗎?

    偶爾幾次的過量攝入水造成的影響也許不至於那麼明顯,但是如果長期這樣做的話,很容易加重孩子的腎臟負擔。另外,喝水會讓寶寶有一種暫時的飽腹感,說白了就是被水撐飽了喝奶就不那麼賣力了,從而導致喝奶量減少,日子久了孩子很容易營養不良,而且吸吮減少後還會影響媽媽乳汁的分泌。

    綜上所述: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是不需要額外喂水的。新增輔食後,可以酌情喂水。

  • 10 # 清心無礙

    之前回答過類似的問題,再次作答。

    因為母乳中90%都是水,且寶寶胃容量有限,若喂水,胃就剩不了多少空間來裝母乳了。

    所以,一般來說,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不另外喂白開水。

    但凡事總有例外,若是以下情況,還是需要給寶寶適當喂點水的:

    1、寶媽不喜歡喝水,雖然喝了不少湯,但湯比較油膩,比較濃,導致即使是用來給寶寶解渴的前奶,都很稠。

    2、寶媽身體不太舒服,或者不小心吃了容易回奶的食物,母乳產量減少,用來解餓的後奶不夠寶寶吃。

    3、寶媽吃得太油膩,或者吃了很多辛辣刺激的食物,母乳裡脂肪含量過高。

    4、因天氣原因或者寶寶穿多了衣服,出汗過多。

    5、寶寶身體不舒服,有腹瀉、吐奶等症狀,導致身體缺水,少尿或無尿,嘴唇發乾甚至裂開,那得趕緊補水啊。

    6、寶寶病了,在發燒,或者咳嗽流鼻涕,更要時不時喂點溫開水。

    7、天氣乾燥,或者在空調房間呆太久,寶寶就有可能缺水,嚴重的還會長溼疹。

    8、寶寶喉嚨嘶啞,有上火的徵兆,也應喂水。

    9、寶寶尿很少,且有些發黃,也是缺水的徵兆。

    照顧寶寶,不必照本宣科,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畢竟每個寶寶身體素質不一樣,所處的環境不一樣,寶媽的飲食習慣也不一樣,所以,該喂水的時候,還是得喂水。

    當然,寶寶還小,不能喂太多的水,喝水過多,不但容易加重寶寶腎臟的負擔,還有可能增加患低鈉血癥的風險。

    願每個寶寶都健康的成長!

  • 11 # 兔媽媽育兒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需要另外新增白開水嗎?

    這句話的源頭是國外一名醫生說,純母乳餵養可以不新增白開水。經過各種演繹和本土化,就成了純母乳餵養不能新增白開水,並且此觀念在很多家長的內心深處紮根,發芽了。

    寶貝出生地域不同,對水需求不同

    這需要根據寶貝所處環境的溼度,溫度來決定,以及寶貝當下的身體狀況等情況來決定是否新增白開水。

    比如同樣10餘份出生的寶寶,生活在南方和北方的寶寶們,對水的需求是一定不同的,同樣是母乳中百分之八十的水,乾燥的環境和溼潤的環境,寶寶水分的消耗一定不同。

    寶貝活動量不同,新增白開水也不同

    母乳餵養不僅僅指新生兒,到了5.6個月,寶貝有了一定的活動能力,他們身體的消耗就越來越多了,對於一個活潑好動的寶貝,和一個安靜的寶寶,對水的需求也是有著非常大的區別的。

    同一個寶寶不同階段,也得酌情調整喂水量

    面對同一個母乳餵養的寶寶,隨著月齡的增長,活動能力的提高,春夏秋冬的變換,也需要酌情調整寶寶水的餵養量。

    曾遇到一個寶寶嘴唇都已經出現幹皮了,並且哭鬧不止,忍不住跟媽媽說,要不然給寶寶喝點水試試看,媽媽說,我們還沒有到喝水的月齡!我真是替寶寶感到委屈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暢享如何調節字型粗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