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者歸來135639286

    謝邀,說下個人的理解吧,中國詩詞有好多美,其中有韻律的美,含蓄的美,意境的美等等,好的詩詞詩歌都是作者情感的抒發流露,有時明白的東西卻故生疑問,這樣處理可以強化意境,渲染情緒。在語法上也抑揚舒緩,起騰婉轉,淋漓盡致地表達出意與境的美,讓讀者共鳴。

  • 2 # 風雅宋

    此問題極好。涉及到文藝作品的文字空間,虛與實,反問等的藝術效果等問題。

    為何詩歌作者愛在作品中使用疑問詞呢?簡而言之,透過疑問、反問,使得作品的意思更為多維、豐富。讀者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甚至代入自身的經歷和體驗,從而更容易抵達內心,觸發共鳴。下面舉例說明題主疑問詞的作用吧。藝術中,虛與實的關係極為重要。(圖自網路,侵刪)

    “誰”的作用

    1.有些問題,確實沒有答案,“誰”之問,能引發人們的哲思。

    如李白《把酒問月》:“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誰與月宮中形單影隻的嫦娥為鄰呢?這引發人們想象嫦娥神話和月宮景象,誘發人們對神話和自然的思考。

    又如毛澤東《沁園春·長沙》:“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國家的興亡盛衰,個人的榮辱浮沉,撲朔迷離,難以逆料,滄海桑田,人間天上,讓人們困惑不已,然而,無論怎樣苦苦思索,似乎都不能找到滿意的答案,最後都感慨不已。

    這類無解之問,屈原的《天問》提出的最早、最多、最系統。關於宇宙形成、自然現象、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均有涉及。題主若有興趣,不妨多讀讀此詩,感受下。

    2.“誰”,常指代人,用“誰”字,變陳述句為反問句,加強語氣,能更加充分傳達詩人的情感。

    如《詩經·衛風·河廣》雲:“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意思是:

    誰說黃河寬又廣?一片葦筏就能航。誰說宋國很遙遠?踮起腳尖就能望見。誰說黃河廣又寬?難以容納小木船。誰說宋國很遙遠?一個早晨就能到達。

    透過反問,把詩人思鄉心切,急於還家的情感,充分傳達出來了。若改用“人”字,變作陳述句,就難有這樣的藝術效果了。

    3.“誰”,或有明確指代,如直說則缺少韻味。

    如馮延巳《拋毬樂》:“逐勝歸來雨未晴,樓前風重草煙輕。谷鶯語軟花邊過,水調聲長醉裡聽。款舉金觥勸,誰是當筵最有情?”顯然,應該是那位頻頻勸飲者,最為有情,詞人不點明,與對方心照不宣,這種心會神交的妙處,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真正明白啊。

    4.“誰”之問,有時答案明確,就是沒有人,更顯人之孤獨。

    馮延巳《蝶戀花》:“幾日行雲何處去,忘了歸來,不道春將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飛來,陌上相逢否。撩亂春愁如柳絮,悠悠夢裡無尋處。”

    “誰”之問,還有許多妙處,暫時只寫這些。不過,已經可以看出,多數情況下,“誰”之問,把人的思緒,由眼前引向廣闊的社會、歷史,乃至神話世界。疑問的效果,就是這般神奇。

    “何處”和“幾時”“何時”等,與此類似,只是不是從人物的角度,而是透過地點和時間的維度,把人引向更為廣闊的時空之中,大大擴充套件了文字的容量。讓短短的幾句詩,有了更為廣闊的視野,更加豐厚的內涵。這麼好的藝術手法,篇幅短小的詩歌,若無使用,其所描述和傳達的內容,就非常有限了,故而詩歌中,常有此類現象。

  • 3 # 太陽上的清清河

    詩歌詞的語言講究簡潔凝鍊,這些詞都是與之相對的詞語的簡寫。正是詩詞歌詞行文的特殊性,決定了其用詞上的特殊選擇,唯其不可。如:此等盛歡誰與共?若換作此等盛歡什麼人與共,那豈不是不倫不類了?

  • 4 # 井正

    寫詩詞和寫小說一樣,都要有事件,進而事件發生的地點,時空以及中間的人物,情節等。不過詩詞要求更加凝鍊,精準,篇幅有限。誰...人稱疑向代詞。何處...處所方位疑向詞。幾時……時空疑向詞。而詩詞中不可缺的人物,事件,吋間,地點,一般都用這些詞來表達,因為很精煉,指代準確,信口占來,入詩入詞很自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代表好運的詞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