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糊要領全揭秘,不會掛糊別說自己是好廚師!
糊的種類有很多,用料配比和調製方法也因地因料有很大差異,但歸納起來,常用的糊有以下幾類:
1、以蛋類為主的糊:
這種糊主要是用雞蛋、澱粉、麵粉等調成,而根據使用雞蛋部位的不同,又可將它分為以下幾種:
全蛋糊:
又稱蛋粉糊、整蛋糊、全蛋澱粉糊、雞蛋雙粉糊等。
蛋黃糊:
又稱蛋黃粉糊。
蛋清糊:
又稱蛋白糊、蛋清澱粉糊等。
蛋泡糊:
又稱發蛋糊、雪麗糊、芙蓉糊、雪衣糊、高麗糊、松泡糊、雪花糊、蛋泡澱粉糊等。
2、以澱粉類為主的糊:
水粉糊:
又稱澱粉糊、溼澱粉糊、幹漿糊等。
拍粉糊:
又稱上粉、乾粉糊、獅子糊。
3、以多道工序製成的“糊”:
拖蛋糊:
又稱滾袍糊、拍粉拖蛋糊等。
香炸糊:
所用原料有雞蛋液、麵粉(或幹澱粉或鑲粉,鑲粉是由粳米粉和糯米粉各半組成)、麵包糠(或幹饅頭渣等)。調製時,先將主料用調味品醃漬後,在其表面拍上一層幹澱粉(或麵粉,或用威化紙、雞蛋皮等包好再粘一層幹澱粉),然後拖上蛋液,粘上一層面包糠並用手輕輕壓實(以防麵包糠在加熱過程中脫落)。
4、酥糊:
此種糊具有膨鬆酥脆的特點,一般會加發酵粉、乾酵母、鮮酵母、啤酒等做膨鬆劑。
發粉糊:
又稱蘇打糊、松糊。
油酥糊:
又稱蛋黃酥糊。
蛋清酥糊:
所用原料有雞蛋清、澱粉、清水、花生油。調製時,先將蛋清攪打起泡,加入少許清水攪勻後,再加花生油攪勻,然後放入澱粉攪拌成糊,靜置15分鐘即可。
啤酒糊:
所用原料有面粉、澱粉、清油、啤酒。調製時,把啤酒納盆,加入清油、澱粉攪勻,再加入麵粉調勻,靜置15分鐘即可。
5、脆漿糊:
原料有面粉、澱粉、發酵粉(或泡打粉)、清水、鹽、花生油(麵粉與澱粉的比例為4∶1)。調製時,先將麵粉、澱粉放入盛器內,加水調成稀糊(用筷子撈起糊下流速度較慢且糊不斷),再加入發酵粉和鹽,用筷子順一個方向攪拌調勻,然後放花生油攪拌成糊。最後還可加點白醋拌勻,夏天靜置2小時,冬天靜置4小時即可使用。

9種常用糊調製方法
在廚房中,常用的糊有多種。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些日常生產中會經常用到的糊,以供大家參考學習。
脆皮糊
調製方法:
1、先將泡打粉9克、酵母3克混合均勻,然後放入普通麵粉95克,精製生粉、馬蹄粉各35克(三種粉要提前用篩子篩過),攪勻。
2、再放清水105克(一般分兩次加入,如果調製的量大,需要分三次加入)、雞蛋1個充分攪拌,最後放色拉油15克,順一個方向用力攪勻,當調好的糊呈現透明的煉奶狀時,用保鮮膜封口,放在常溫下靜置10分鐘以上。
特性:
菜餚外形飽滿,口感比其他的糊要更加鬆脆。
應用:
應用最廣,常用來製作酥炸、幹炸或者脆炸的菜餚,比如脆炸明蝦、酥炸肉片。
天婦羅糊
跟脆皮糊的調製方法差不多,只是採用天婦羅粉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一般的調製方法是:天婦羅粉50克、冰水90克、蛋黃15克、鹽2克調勻。製作時也可以不加蛋黃,直接用水來調製天婦羅粉。
不加蛋的調製方法是:
天婦羅粉50克、冰水110克、鹽2克混合均勻。
色澤白中帶有淡淡的黃色或者雪白,質地非常鬆脆,而且炸好的菜餚“外衣”非常輕薄,可以清晰看到內在的原料。
比較適合製作高階的炸菜,比如日式天婦羅炸大蝦、天婦羅炸什錦。
蛋清糊
雞蛋清50克抽打均勻,加入混合粉50克、清水30克、色拉油5克調勻。
菜餚色澤白中帶淺黃,外形鬆脆。
軟炸菜餚,比如軟炸大蝦、軟炸銀魚。
蛋泡糊(雪麗糊、高麗糊)
1、將5個雞蛋的蛋清放入不鏽鋼容器內,用打蛋器或竹筷朝著一個方向攪打(攪打時要用力,先快後慢,不能亂打,3-5分鐘就可以打成蛋泡)。
2、將筷子放在蛋泡裡一插,筷子能夠直立時說明蛋泡已經成功,再加幹澱粉20克、麵粉10克攪勻。
跟蛋清糊的不同在於,雞蛋清要提前打發,然後加入其,它原料調製。所以與蛋清糊相比,它的顏色更加潔白,質地松而嫩,做好的菜餚也比用蛋清糊包裹的原料更加飽滿。
成品要求色澤雪白的松炸菜,比如夾沙豆沙、夾沙香蕉、高麗明蝦。
操作要領:
1、打蛋清的容器要使用湯盆,便於筷子在盆內攪打,容易使蛋糊打發,形成發蛋糊;容器一定要乾淨,無積水,無油汙。
2、一定要用新鮮雞蛋,打蛋時只用蛋白,蛋黃蛋白要分清,蛋黃已碎的不能用,不能有一點蛋黃摻在蛋白裡。
3、糊打成以後,可以根據不同的菜餚加工要求,加入不同的調料和輔料。如炸羊尾可以在糊里加入一點幹酵粉;又如雞茸蛋可以加入雞脯末和肥膘末。加入調料和輔料時,不是將糊倒進輔料,而是將調料和輔料加入糊裡,邊加入邊攪拌。
4、制好的糊不宜久放,要及時加熱成熟。
麵粉糊
麵粉(提前過篩)100克、鹽3克、清水120克調勻,再加入色拉油10克調勻。
菜餚外皮偏硬,色澤金黃。
外形比較堅挺的炸菜。
蛋黃糊
雞蛋黃50克朝一個方向攪打均勻,加入麵粉和澱粉的混合粉50克、清水30克、色拉油5克調勻即可。
色澤更金黃,口感相對比較脆硬。
如黃金三文魚、黃金雞排這樣要求成品色澤金黃的炸菜。
拍粉拖蛋糊
原料在掛糊前先拍上一層幹澱粉或乾麵粉,然後再掛上一層糊。一般麵粉20克、雞蛋60克調勻即可。
菜餚外形飽滿,口感香嫩。
有些原料含水量或含油脂的量比較多,不易掛糊而採取的方法。對應菜餚有拔絲蘋果、鍋貼魚片等。
全蛋糊
所用原料:
雞蛋100克,麵粉50克,澱粉125克,清水適量。
先將雞蛋磕入小盆內,加入適量清水攪散,再加入麵粉和澱粉調勻成糊即可。
注意:
調製時應先把水與蛋液調均勻,然後再加澱粉、麵粉一起調勻,切忌攪拌上勁。一般麵粉和澱粉的量是蛋液的3倍,水則根據需要加入,以控制糊的稀稠度。
外形酥脆,顏色金黃,但不如用蛋黃糊浸炸的菜餚黃亮。
適用範圍:
一般的炸菜均可,多用來製作家常類的炸菜,比如炸茄盒、炸藕盒。
油酥糊
麵粉75克,澱粉50克,雞蛋黃20克,清水75毫升,花生油75毫升。
先將清水(冬季用溫水)、雞蛋黃攪勻後,加入花生油攪勻,再加入澱粉、麵粉攪拌至起小泡時,靜置15分鐘(冬季30分鐘)即可。
一般適於酥炸、幹炸等類菜餚。
掛糊的技術關鍵
掛糊雖然是個簡單的過程,但實際操作時並不簡單,稍有差錯,往往會造成“飛漿”,影響菜看的美觀和口味。因此,掛糊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要把要掛糊的原料上的水份擠幹
特別是經過冰凍的原料,掛糊時很容易滲出一水份而導致脫漿,而且還要注意,液體的調料也要儘量少放,否則會使漿料上不牢。
2、要注意調味品加入的次序
一般地說,要掛糊的原料要先放入鹽、味精和料酒,再將調料和原料一同使勁拌和,直至原料表面發粘,才可再放入其它調料。先放鹽可以使鹹味滲透到原料內部,同時使鹽和原料中的蛋白質形成“水化層”,可以最大限度保持原料中的水份少受或幾乎不受損失。
3、靈活掌握各種糊的濃度
在掛糊時,應當根據原料性質、烹調的要求,以及原料是否經過冷凍等因素,決定糊的濃度。如較嫩的原料,糊應厚一些;較老的原料,糊應薄一些。
這是由於較嫩的原料,所含水份較多,吸水力弱,因此糊的濃度以稠一點為宜。而較老的原料,本身所含水份較少,吸水力強,因此糊的濃度以稀一點為宜。
比如冷凍的原料含水份較多,糊的濃度可稠一些;未經冷凍的原料含水量少,糊的濃度則可以稀一些。
此外,如原料在掛糊後立即進行烹調的話,糊的濃度應稠一點,因為糊過稀,原料來不及吸收糊中的水份就下鍋烹調,會容易引起脫落;如原料掛上糊後不立即烹調的話,糊的濃度就應稀一些,因為在待用期間,原料會吸去一部份水份,並蒸發掉一部份水份,這樣濃度就正好了。
4、掌握好各種糊的調製方法
調製糊時,必須掌握先慢後快,先輕後重的原則。
因為在開始攪拌時,糊的澱粉及調味品還沒有完全溶解,水和粉尚未調和,濃度不夠,粘性不足,所以應該攪拌得慢一些,輕些,以防止糊溢位容器。
而經過一定時間的攪拌後,糊中的濃度漸漸增大,粘性逐漸加強,攪拌時就可以逐漸加快加重,以使其越攪越濃,越攪越粘。尤其是蛋泡糊,更要多攪,重攪,直到可以把筷子戳在糊內直立不倒為止。
攪出的糊必須均勻,糊中不能有小粉粒,因為糊內如果存有小顆粒,原料過油時小粉粒就會爆裂脫落,造成脫糊的現象。
5、必須用糊把原料表面全部包裹起來
原料在掛糊時,要把糊全部包裹在原料的表面,不能留有空白點,否則原料在烹調時,油就會從沒有糊的地方浸入原料,使這一部分質地變老,形狀萎縮,色澤焦黃,從而影響菜餚的色香、味、形。
掛糊要領全揭秘,不會掛糊別說自己是好廚師!
糊的種類有很多,用料配比和調製方法也因地因料有很大差異,但歸納起來,常用的糊有以下幾類:
1、以蛋類為主的糊:
這種糊主要是用雞蛋、澱粉、麵粉等調成,而根據使用雞蛋部位的不同,又可將它分為以下幾種:
全蛋糊:
又稱蛋粉糊、整蛋糊、全蛋澱粉糊、雞蛋雙粉糊等。
蛋黃糊:
又稱蛋黃粉糊。
蛋清糊:
又稱蛋白糊、蛋清澱粉糊等。
蛋泡糊:
又稱發蛋糊、雪麗糊、芙蓉糊、雪衣糊、高麗糊、松泡糊、雪花糊、蛋泡澱粉糊等。
2、以澱粉類為主的糊:
水粉糊:
又稱澱粉糊、溼澱粉糊、幹漿糊等。
拍粉糊:
又稱上粉、乾粉糊、獅子糊。
3、以多道工序製成的“糊”:
拖蛋糊:
又稱滾袍糊、拍粉拖蛋糊等。
香炸糊:
所用原料有雞蛋液、麵粉(或幹澱粉或鑲粉,鑲粉是由粳米粉和糯米粉各半組成)、麵包糠(或幹饅頭渣等)。調製時,先將主料用調味品醃漬後,在其表面拍上一層幹澱粉(或麵粉,或用威化紙、雞蛋皮等包好再粘一層幹澱粉),然後拖上蛋液,粘上一層面包糠並用手輕輕壓實(以防麵包糠在加熱過程中脫落)。
4、酥糊:
此種糊具有膨鬆酥脆的特點,一般會加發酵粉、乾酵母、鮮酵母、啤酒等做膨鬆劑。
發粉糊:
又稱蘇打糊、松糊。
油酥糊:
又稱蛋黃酥糊。
蛋清酥糊:
所用原料有雞蛋清、澱粉、清水、花生油。調製時,先將蛋清攪打起泡,加入少許清水攪勻後,再加花生油攪勻,然後放入澱粉攪拌成糊,靜置15分鐘即可。
啤酒糊:
所用原料有面粉、澱粉、清油、啤酒。調製時,把啤酒納盆,加入清油、澱粉攪勻,再加入麵粉調勻,靜置15分鐘即可。
5、脆漿糊:
原料有面粉、澱粉、發酵粉(或泡打粉)、清水、鹽、花生油(麵粉與澱粉的比例為4∶1)。調製時,先將麵粉、澱粉放入盛器內,加水調成稀糊(用筷子撈起糊下流速度較慢且糊不斷),再加入發酵粉和鹽,用筷子順一個方向攪拌調勻,然後放花生油攪拌成糊。最後還可加點白醋拌勻,夏天靜置2小時,冬天靜置4小時即可使用。

9種常用糊調製方法
在廚房中,常用的糊有多種。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些日常生產中會經常用到的糊,以供大家參考學習。
脆皮糊
調製方法:
1、先將泡打粉9克、酵母3克混合均勻,然後放入普通麵粉95克,精製生粉、馬蹄粉各35克(三種粉要提前用篩子篩過),攪勻。
2、再放清水105克(一般分兩次加入,如果調製的量大,需要分三次加入)、雞蛋1個充分攪拌,最後放色拉油15克,順一個方向用力攪勻,當調好的糊呈現透明的煉奶狀時,用保鮮膜封口,放在常溫下靜置10分鐘以上。
特性:
菜餚外形飽滿,口感比其他的糊要更加鬆脆。
應用:
應用最廣,常用來製作酥炸、幹炸或者脆炸的菜餚,比如脆炸明蝦、酥炸肉片。
天婦羅糊
調製方法:
跟脆皮糊的調製方法差不多,只是採用天婦羅粉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一般的調製方法是:天婦羅粉50克、冰水90克、蛋黃15克、鹽2克調勻。製作時也可以不加蛋黃,直接用水來調製天婦羅粉。
不加蛋的調製方法是:
天婦羅粉50克、冰水110克、鹽2克混合均勻。
特性:
色澤白中帶有淡淡的黃色或者雪白,質地非常鬆脆,而且炸好的菜餚“外衣”非常輕薄,可以清晰看到內在的原料。
應用:
比較適合製作高階的炸菜,比如日式天婦羅炸大蝦、天婦羅炸什錦。
蛋清糊
調製方法:
雞蛋清50克抽打均勻,加入混合粉50克、清水30克、色拉油5克調勻。
特性:
菜餚色澤白中帶淺黃,外形鬆脆。
應用:
軟炸菜餚,比如軟炸大蝦、軟炸銀魚。
蛋泡糊(雪麗糊、高麗糊)
調製方法:
1、將5個雞蛋的蛋清放入不鏽鋼容器內,用打蛋器或竹筷朝著一個方向攪打(攪打時要用力,先快後慢,不能亂打,3-5分鐘就可以打成蛋泡)。
2、將筷子放在蛋泡裡一插,筷子能夠直立時說明蛋泡已經成功,再加幹澱粉20克、麵粉10克攪勻。
特性:
跟蛋清糊的不同在於,雞蛋清要提前打發,然後加入其,它原料調製。所以與蛋清糊相比,它的顏色更加潔白,質地松而嫩,做好的菜餚也比用蛋清糊包裹的原料更加飽滿。

應用:
成品要求色澤雪白的松炸菜,比如夾沙豆沙、夾沙香蕉、高麗明蝦。
操作要領:
1、打蛋清的容器要使用湯盆,便於筷子在盆內攪打,容易使蛋糊打發,形成發蛋糊;容器一定要乾淨,無積水,無油汙。
2、一定要用新鮮雞蛋,打蛋時只用蛋白,蛋黃蛋白要分清,蛋黃已碎的不能用,不能有一點蛋黃摻在蛋白裡。
3、糊打成以後,可以根據不同的菜餚加工要求,加入不同的調料和輔料。如炸羊尾可以在糊里加入一點幹酵粉;又如雞茸蛋可以加入雞脯末和肥膘末。加入調料和輔料時,不是將糊倒進輔料,而是將調料和輔料加入糊裡,邊加入邊攪拌。
4、制好的糊不宜久放,要及時加熱成熟。
麵粉糊
調製方法:
麵粉(提前過篩)100克、鹽3克、清水120克調勻,再加入色拉油10克調勻。
特性:
菜餚外皮偏硬,色澤金黃。
應用:
外形比較堅挺的炸菜。
蛋黃糊
調製方法:
雞蛋黃50克朝一個方向攪打均勻,加入麵粉和澱粉的混合粉50克、清水30克、色拉油5克調勻即可。
特性:
色澤更金黃,口感相對比較脆硬。
應用:
如黃金三文魚、黃金雞排這樣要求成品色澤金黃的炸菜。
拍粉拖蛋糊
調製方法:
原料在掛糊前先拍上一層幹澱粉或乾麵粉,然後再掛上一層糊。一般麵粉20克、雞蛋60克調勻即可。
特性:
菜餚外形飽滿,口感香嫩。
應用:
有些原料含水量或含油脂的量比較多,不易掛糊而採取的方法。對應菜餚有拔絲蘋果、鍋貼魚片等。
全蛋糊
所用原料:
雞蛋100克,麵粉50克,澱粉125克,清水適量。
調製方法:
先將雞蛋磕入小盆內,加入適量清水攪散,再加入麵粉和澱粉調勻成糊即可。
注意:
調製時應先把水與蛋液調均勻,然後再加澱粉、麵粉一起調勻,切忌攪拌上勁。一般麵粉和澱粉的量是蛋液的3倍,水則根據需要加入,以控制糊的稀稠度。
特性:
外形酥脆,顏色金黃,但不如用蛋黃糊浸炸的菜餚黃亮。
適用範圍:
一般的炸菜均可,多用來製作家常類的炸菜,比如炸茄盒、炸藕盒。
油酥糊
所用原料:
麵粉75克,澱粉50克,雞蛋黃20克,清水75毫升,花生油75毫升。
調製方法:
先將清水(冬季用溫水)、雞蛋黃攪勻後,加入花生油攪勻,再加入澱粉、麵粉攪拌至起小泡時,靜置15分鐘(冬季30分鐘)即可。
適用範圍:
一般適於酥炸、幹炸等類菜餚。
掛糊的技術關鍵
掛糊雖然是個簡單的過程,但實際操作時並不簡單,稍有差錯,往往會造成“飛漿”,影響菜看的美觀和口味。因此,掛糊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要把要掛糊的原料上的水份擠幹
特別是經過冰凍的原料,掛糊時很容易滲出一水份而導致脫漿,而且還要注意,液體的調料也要儘量少放,否則會使漿料上不牢。
2、要注意調味品加入的次序
一般地說,要掛糊的原料要先放入鹽、味精和料酒,再將調料和原料一同使勁拌和,直至原料表面發粘,才可再放入其它調料。先放鹽可以使鹹味滲透到原料內部,同時使鹽和原料中的蛋白質形成“水化層”,可以最大限度保持原料中的水份少受或幾乎不受損失。
3、靈活掌握各種糊的濃度
在掛糊時,應當根據原料性質、烹調的要求,以及原料是否經過冷凍等因素,決定糊的濃度。如較嫩的原料,糊應厚一些;較老的原料,糊應薄一些。
這是由於較嫩的原料,所含水份較多,吸水力弱,因此糊的濃度以稠一點為宜。而較老的原料,本身所含水份較少,吸水力強,因此糊的濃度以稀一點為宜。
比如冷凍的原料含水份較多,糊的濃度可稠一些;未經冷凍的原料含水量少,糊的濃度則可以稀一些。
此外,如原料在掛糊後立即進行烹調的話,糊的濃度應稠一點,因為糊過稀,原料來不及吸收糊中的水份就下鍋烹調,會容易引起脫落;如原料掛上糊後不立即烹調的話,糊的濃度就應稀一些,因為在待用期間,原料會吸去一部份水份,並蒸發掉一部份水份,這樣濃度就正好了。
4、掌握好各種糊的調製方法
調製糊時,必須掌握先慢後快,先輕後重的原則。
因為在開始攪拌時,糊的澱粉及調味品還沒有完全溶解,水和粉尚未調和,濃度不夠,粘性不足,所以應該攪拌得慢一些,輕些,以防止糊溢位容器。
而經過一定時間的攪拌後,糊中的濃度漸漸增大,粘性逐漸加強,攪拌時就可以逐漸加快加重,以使其越攪越濃,越攪越粘。尤其是蛋泡糊,更要多攪,重攪,直到可以把筷子戳在糊內直立不倒為止。
攪出的糊必須均勻,糊中不能有小粉粒,因為糊內如果存有小顆粒,原料過油時小粉粒就會爆裂脫落,造成脫糊的現象。
5、必須用糊把原料表面全部包裹起來
原料在掛糊時,要把糊全部包裹在原料的表面,不能留有空白點,否則原料在烹調時,油就會從沒有糊的地方浸入原料,使這一部分質地變老,形狀萎縮,色澤焦黃,從而影響菜餚的色香、味、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