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確實不好玩

    其實呢跟這種人辯論是很沒意思的。外國月亮比較圓嘛。這幾百年發達國家都是歐美,歐美文化在這個世界上是強勢文化,發展中國家的老百姓們都很羨慕發達國家的文化,也想學習這種“文化”。大多數人也不知道這些文化適不適合自己的國家。而“公知、精英”們就不斷抨擊自己國家的文化。他們拿不出解決的方案,但是以噴為樂,噴得多了還自覺高人一等。

    文化這種東西是依附於經濟的。中國經濟發達了,中國文化自然就強勢起來,也就會在國外流行了。老祖宗們闊氣的時候,日本人還跑中國來借過種呢。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說是記者採訪姜文,問中國電影什麼時候才能在國際上流行起來,姜文回答是等中國有十艘航母滿世界亂竄的時候。雖然不知道是否真有這個訪談,但我認為軟實力是要靠硬實力來支撐的。

    回到陳丹青這個問題,他認為不正確的一定不正確嗎?國外那種方式適合中國嗎?他的美學參考系是歐美美學,中國的就真的不美嗎?其實他就是落到歐美強勢文化的坑裡去了。允許多種培訓和選才方式的存在不真是這幫公知精英整天鼓吹的文化多樣性和制度多樣性嗎?

    最後我想說,如果中華民族真的復興了,中國文化一定會成為一種強勢文化。回頭老外扭秧歌,大家也可以說你那種扭法不正宗,還得看東北大碴子味的。

  • 2 # 胡寫筆記

    陳老師有著很多海歸的通病,就是不瞭解中國國情。他喜歡提出問題,但很多年前莊子就說過,只要是一個手段,必然有這個手段的缺點和盲區。

    如果不採用看起來“非人性化,非個性化”的藝術高考,怎麼保證每個學藝術的孩子都有公平的機會呢?所謂”看著想死”得素描,不過是考試製度的產物。

    也許有人會想,制度改革呀,接下來問題來了,怎麼改?歐美實行申請制,一句話,自己申報材料,搞推薦信,這一招放中國可行嗎?中中國人為了上英國的學校,專門有人搞產業鏈,聯絡人家大學的教授寫推薦信,一封幾萬大洋。真的這樣了,那有天分又沒錢的孩子還有活路嗎?以中中國人的聰明勁兒,還有公平可言嗎?大把大把的關係戶會蜂蛹而至!

    如果排除現行的考試選拔,也排除歐美的推薦制。陳老師又沒有給出出路,就像很多人鼓吹的”作為公知我們提出和思考社會問題”,但沒有人去解決問題,有何用?就像一個食客拍桌子說大廚飯做的不好吃,自己又說不出怎麼做才能更好吃,大家如果真信了,什麼都不吃,可能會餓死,鬧出人命,陳老師說的很多話,是邏輯思考的正確,實踐根本行不通。

    他自己就沒參加過高考。就這個層面,他不應該說的那麼武斷。

  • 3 # 紅梅工筆佛畫

    很多名人尤其搞藝術的,比較特立獨行,說話也常常驚世駭俗,當然這更與陳丹青個人性格和表達方式有關,不過這樣的好處是,能引起更多關注爭論。

    關於素描與國畫的爭論,可能從素描從西方引進以來就有,而“我每次看到考前班的素描,我就想死”,這其中提到的考前班的素描,可能爭論範圍就更廣了。

    一素描與國畫

    任何藝術形式都會有自己本身的獨特之處,中國畫更是如此,並且已經形成自己成熟的體系,從零到最高的境界,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理念。

    中西方從思維方式就有巨大的差異,現在從世界尤其是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就可見一斑,很多社會、文化專家,認為更深層次是意識形態和文明的矛盾衝突。

    畫者都有這樣的體會,繪畫創作都有自己的喜好,每個畫者對形象色彩等等改來改去,肯定是自己看了舒服才行,這也是最終形成不同風格,而且這種風格別人一眼就難辨認,也很難去模仿,獨特的個人風格因素很多,而每個人的審美觀肯定是重要的一點。

    二考前班的素描

    看名字就顯而易見,就是為了專門應付考試的一種學習,這種方式不用說毀不毀中國畫了,可能連以後從事任何繪畫形式都有損害。

    如果是從小或者在專業的美術高中學習的,還能好點,畢竟可以從頭時間比較充裕的學習,而很多美術生是因為其他目的半道才開始學習,更有甚者有的就在藝考之前,只是通過幾個月的強化考前班的素描速寫色彩學習。

    這可以說與學習繪畫都關係不大,只是機械的運動,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考上美院的美術生有一半根本不會畫畫。

    素描與中國畫,素描與繪畫,素描與現行的美術教育,這都是太大的題目,如何改進牽扯範圍也是太廣,牽一髮而動全身,只是對於那些喜歡美術立志美術的孩子,是更多的無奈。

    然而,在泉城濟南一來武術班就少,再者,有武術班好像都非要成為武術高手,學習即艱苦又複雜,而且時間還漫長。其實本來學習武術的目的,只是作為一種強身健體的方式,或者一種興趣。

    無奈只能知難而退,最後選擇了跆拳道,因為跆拳道強身健體的目的肯定可以達到,但跆拳道分成很多級別白帶黑帶什麼,即簡單又可以使得孩子有興趣,並且訓練強度也不大,其實有多少孩子是為了專業當跆拳道運動員呢?

    曾經就此問題也與相關武術人士探討過,為什麼中華武術不能先簡單點,讓孩子先接觸有興趣,比如根據難易程度,找幾種典型的武術門派,分成級別。

    武術人士是這樣說,中華武術門派太多,每個大的門派又還有很多小的門派,很難統一,也沒有人專門去做這樣的事情。

    中國文化的確博大精深,這本該是值得驕傲的,但如果不能深入淺出或者提供給學習者更合理的方式制度,只能被其他方式替代。

    希望業內的大咖們和相關的部門,與其爭論毀不毀的問題,倒不如拿出如何學的好方式。

  • 4 # 鴻鵠迎罡

    當代著名學者、藝術家陳丹青先生,是一名特立獨行,敢說、敢作敢為的人,他在幾十年的藝術生涯裡,關於藝術那些事,發表過許多振聾發聵的見解。

    前些年,他寫過一篇名為《中國畫的沒落就從素描教學開始》的文章,這篇文章發表後,一石激起千層浪,立馬引起眾多同行的反駁。

    於是,在2015年10月18日的《收藏週刊》上,一篇名為《陳丹青:一切從素描開始,毀了國畫》的文章橫空出世,是美術界代表人物反擊陳丹青的見證。

    陳丹青在那篇文章裡開門見山,直接用題目表達了自己的中心觀點:中國畫的沒落,就是從素描教學開始。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是素描毀了中國畫。

    陳丹青所說的,實際上也是這100年來美術界一直爭論不休的一個問題。產生這個問題的背景是:自從100年前東西方文化交融後,素描技法被徐悲鴻(1895年——1953年)先生引入到中國畫以來,到底對中國畫帶來了哪些影響?

    素描真的對中國畫一無是處嗎?

    要正確理解這句話,必須先從中國畫和素描的本質說起。

    中國畫是符合中中國人審美情趣的一種傳統繪畫種類,依靠筆墨紙硯作為繪畫工具,以皴擦點染作為基本技法,強調神似,重視筆法和墨法的運用。整體來說,中國畫是重在表現的視覺藝術,把氣韻和意境看作首要藝術目的。

    素描是西方繪畫重要的造型手段,也被看作是一種單色繪畫,常常把一些科學手段吸收進去,比如,焦點透視法、黃金分割法、解剖學、構圖學,等等,旨在表現物象的立體感、空間感和質感。可以說,素描是西方繪畫的基礎,是反映畫家在空間造型能力上的重要指標。若沒有素描基礎,肯定畫不好西畫。

    中國畫的特質註定了國畫在創作時,以抒發畫家的主觀情趣為主,不會拘泥於表現物象的外在形體。如果把素描關係放在第一位,刻意去表現造型效果和光影關係,肯定會犧牲筆墨的作用,影響畫家對筆墨趣味的自由發揮,最終會導致筆法和墨法在畫面中的剝離,因為在國畫作品裡,筆墨始終是不可分離的,是融為一體的,只有如此,才能體現出東方式的審美情調。

    實際上,早在1500多年前的南朝齊樑時期,著名畫家、評論家謝赫,就總結出“謝赫六法”,為中國畫的審美製定了約定俗成的法則,後人只需按照這套法則,不論是創作還是欣賞,都可以感受到中國畫的趣味。

    “謝赫六法”把“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放在前列,肯定了中國畫是以氣韻和用筆來展現其獨特味道的,這也是中國畫區別於西方繪畫最根本的外在視覺感受。

    氣韻是指國畫作品從整體上散發出來的氣勢和韻味,首先能從一幅山水畫裡看到如群山那樣延綿不絕的氣勢,符合自然環境的地貌特徵,具有深遠的空間感,以及或雄偉壯闊,或幽靜肅穆,或秀麗自然,或明快高曠的意境,滿足這些特徵,就是一幅好畫。

    骨法用筆是指,在畫中塑造山體,石塊,人物、動物,河流,瀑布,花草,樹木等物象的輪廓時,通常以線條為主,要從線條裡看到千姿百態的用筆方法,這些用筆方法跟書法用筆是相通的,只要這些線條耐看耐品,蒼勁老辣,富於變化,在筆墨品味上就沒有問題。

    對人物畫來說,要通過線條和筆墨的靈活運用,體現出人物內在的情感狀態和精神面貌,至於造型準確與否並不是畫家首要考慮的問題,體現神韻才是第一要素。

    從古至今,中國畫從來沒有把造型看作是第一追求,把筆墨形態玩出具有音樂般的節奏韻律,抒發畫家心中的意趣和情感,引發觀者的審美思考,才是國畫追求的。

    素描是一種依託科學手段建立起來的創作方法,不但要塑造物象的完整形象,也要體現出光影明暗的對比關係,還要體現出空間的層次關係。如果中國畫按照素描的要求來畫,肯定要犧牲掉筆墨的趣味和線條的變化,讓它們失去自由發揮的餘地,最終讓國畫變成“四不像”。

    實際上,早在康熙年間,來自義大利米蘭的宮廷畫師郎世寧(1688年——1766年)就這樣探索過中西結合的國畫,他用西方繪畫的技法和技巧,駕馭筆墨紙硯來畫中國畫,畫出的畫,除過給人感覺很像、很逼真之外,並沒有值得細品的地方。缺乏讓欣賞者審美再創造的空間,不會引發欣賞者展開審美聯想。

    談完繪畫圈存在的問題後,陳丹青在文中又談到了他對美術教育的擔憂,他說:我每次看到考前班的素描,我就想死。

    因為現在美術專業生要想上美術院校,不論是學習國畫還是西畫,被學校一刀切地把素描基本功當作一項最重要的考核內容,學生們為了通過考核,只能去培訓班突擊培訓,把大把精力花在提升素描功底上,硬是把繪畫當作一門科學或手藝來學習,陷入公式化、程式化的學習模式。

    然而,繪畫從來不是一門科學,中國畫更是如此,如果用科學的方法學習繪畫只能學成畫匠。從近幾屆全國美展獲獎作品就能看到,現在的人物畫家,只會玩造型和結構,玩技巧層面的東西,而把中國畫最核心的元素——筆墨趣味,忘得一乾二淨,壓根就玩不了筆墨,最終導致中國畫整體水準在下降,繪畫人才後繼無人。

    從這個層面來講,我非常贊成陳丹青的觀點,他是一名有擔當的知識分子。

  • 5 # 00Art

    素描在我們這如同女人的裹腳布,又長又臭。我們學藝術是為什麼?不是禁錮思想來著,而是開闊思維,解放思想來著。只可惜,我們從一開始就走錯了路,本該快速發展,反而停滯不前,痛苦萬分。

    素描是什麼?那就是一種畫種,不是為了素描而素描,不應該把它當作一種標準,成為一種手段。這種手段會一直伴隨在內心左右,想跳出來談何容易?拖累你成功的步伐。

    危言聳聽嗎?好比陳丹青羨慕那些從事影視創作的導演一樣。他自從《西藏組畫》火了之後,在美18年,回來後又因為招生問題從清華辭職,畫得不咋地了,出書言論頻頻見報,我想他是深有感觸而言………

    達芬奇畫雞蛋的故事都知道吧,可那是什麼時候的事?和現在不能同日而語。我們總不能把辮子留起來吧,那才是怪!

    過往是用來尊敬的,而不是追隨,豈不是笑話?

    我承認有些扯遠了,不管遠近,還是未來,限制天性那絕對是不可取的!

  • 6 # 疾飛昏鴉

    傳統的文理科在應試教育中的種種弊病其實早就已經顯現,近年來呼籲應試教育改革的人也不在少數。在高等藝術教育實踐方面我們在建國以後基本上是仿照和移植了前蘇聯的藝術教育理論和體系,而前蘇聯也是參照了歐洲十六、十七世紀的所謂學院派體系。這個體系的維繫在今天來看也似乎是換湯不換藥的日落西山與風雨飄搖般的搖搖欲墜。尤其是作為學院派教學的核心基礎――素描教學的僵硬和程式化的解讀尤其顯得荒謬和可笑。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在藝術生選拔方面的確也存在著種種自身獨有的特點,我們把藝術生理解為考學的捷徑並稱之為小三門,一支在世界歷史上都非常罕見的藝術考學大軍一直以來都風生水起,大有愈演愈烈的勢頭和趨勢。

    我相信陳丹青先生在訪談中所述“我每次看見考前班的素描,我就想死”,這句話絕非虛言和煽情的語不驚人死不休,本人在十幾年前說過相同的話。也有太多的從事藝術實踐和教學的人一樣有此認識與感受。但是積重難返,病入膏肓的藝術教育已經形成了慣性和可怕的群體意識,不是任何個人和單一的力量就可以輕易改變的。外科手術式的,立竿見影的改頭換面也不見得就是最好的選擇。

    學院派是十七、八世紀代表了以素描基礎訓練為核心的保守派藝術勢力,其僵死、刻板、強調規範與共性的教學理念早就已經被前赴後繼的藝術革命與文化思潮丟進了歷史的垃圾箱。

    以“包豪斯”為代表的全新藝術教學理念和體系徹底顛覆了舊有的秩序,抽象主義、表現主義、達達主義、後現代以及觀念藝術徹底改變了現實世界關於視覺範疇裡的方方面面。在這個方面我們落後了整整一個世紀――無論是實用藝術還是架上繪畫。

    我們能夠清晰的從中感受到後者明顯的缺乏藝術氣息和創作力上的激情和內涵。更加可怕的是此種千人一面,萬人一面程式化的套路一年、兩年……十幾年的模式幾乎換湯不換藥的一成不變。完全違背了藝術基礎教學的客觀規律以及藝術作為獨立學科所成立的特點和精神主旨,那就是藝術的核心是“想象力和創造力”。

    中國畫真的需要那麼深厚的素描基礎嗎?攝影、各種形式的設計類學科真的需要那麼嚴苛的造型能力嗎?即便是繪畫我們也都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不需要童子功和多麼的深厚的基本功,因為能力完全靠創造力就可以帶動的,這也是繪畫迷人之處,熱愛繪畫和旺盛的創作力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庸才和匠人才會把基本功天天掛在嘴邊並樂此不疲。

    從陳丹青先生的這句話使我能想到的太多太多了,太多的盲區、誤區和思維定式帶來的慣性讓人後脖子陣陣涼意襲來……先生可千萬別“想死”,未來的路任重道遠,提高整個民族的審美情趣與能力才是真正具有意義和價值的。

  • 7 # Game遊戲俄羅斯

    就像語言腐敗說了很多但是沒有真實含義,也沒有效果,說真話才有意義。繪畫也有藝術腐敗,關鍵畫畫的人想表達什麼。國內音樂也只是模仿了動作,也沒有真實含義精神追求,這其實是藝術腐敗,每次我看到他們在舞臺上,總想拿礦泉水瓶子給他們扔下去,太討厭了。

  • 8 # 一草29

    陳丹青說得對!

    近百年來,西洋概念西洋畫統治了中國繪畫領地,尤教育領域,該回歸了。

    中國美術中國繪畫尤其水墨畫,是不同於西方的,是與西方並行的兩大派系。

    中國的要以中國為主,西洋的只能補充。現在美術教育領域重點卻在西洋領域,是鳩佔鵲巢了。

    甚至國畫教育也照搬西洋那一套,就矯枉過正了。

    中國美朮中國繪畫尤水墨畫講究:

    ①抽象,來自生活高於生活,要有形象思維。而西洋的講究現實寫實。

    ②水墨畫講究水與墨洽融效果,墨即是色。這與西洋的表達與欣賞完全不同。

    中國文明講包容,然,包容不是包辦,更不是取而代之。中國美術繪畫要有自己的根基自己的特色,要以我為主,別人的只用來輔之與補充。

    否則刮西大風就會把中國文明大樹連根拔起了。

  • 9 # 春華秋實363

    嚴格地說,陳丹青就是個老年噴子,年輕的叫憤青,他就是憤老。他什麼不噴,對文人,對藝人,對官員,對學生,等等。你自己是怎麼走過來的,是平步青雲嗎?你也是一張張素描過來的。你也不是一上來就畫得好的。嘴要積德,總是罵罵咧咧,罵山門,對人對己都不利!

  • 10 # 阿moon的爸

    陳丹青等一批恨國公知應該慶幸生活在現在的中國,如果在20世紀的三四十年代,他們將只有一個名字,那就是:漢奸文人。他們的言論如果放在歐美日韓新等一些國家,也是要遭到唾棄的,他們如今還能很滋潤的招搖過市,充分說明現在的中國社會有著很高的包容度,也充分說明中國是有民主自由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培根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