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騷氣的葉子

    1,1996年,日本學院獎Best Foreign Film,獲獎方:弗蘭克·德拉邦德,結果:獲獎。

    2,1995年,報知映畫賞最佳外語片,獲獎方:《肖申克的救贖》,結果:獲獎。

    3,1995年,American Cinema Editors Richard Francis,獲獎方:《肖申克的救贖》,結果:獲獎。

  • 2 # 叢稜君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成龍為什麼沒拿到金像獎,換個方向,我們搞清除星爺怎麼拿的金像獎就可以了。

    如果香港電影圈一直維持在八、九十年代的水準,成龍和周星馳或許這輩子將與金像獎無緣。

    因為金像獎一向都是向奧斯卡靠齊的,也許是想做成華語電影的奧斯卡。

    在奧斯卡的世界裡,周星馳和金凱瑞屬於一類,成龍和施瓦辛格、史泰龍屬於一類,這個說法沒有問題吧?那麼請問正常情況下,金凱瑞和施瓦、史泰龍有沒有可能拿奧斯卡小金人?

    絕對不可能。

    同樣的道理,成龍和周星馳在通常情況下也是絕對不可能獲金像獎的。

    作為一個有嚴格要求的影視大獎,是不會給商業化娛樂大片任何機會拿主要獎項的。他們能拿的,無非是最佳動作設計、最佳音效之類的技術獎,回顧成龍主演的電影,是不是在金像獎上都拿這些獎項?回想一下,當今很受追捧得各類超級英雄電影,哪個能拿到奧斯卡主要獎項?

    成龍在演藝圈的巔峰時期是在八十年代,《警察故事》和《A計劃》是他的主要代表作。那時能夠拿金像獎的,都是梁家輝、周潤發,你以為周潤發憑藉《英雄本色》能拿金像獎?不可能的嘛。同理,周星馳的巔峰時期是90年代,他那會也是不可能獲得金像獎的。

    後來香港電影沒落了,到95年之後,港片丟失了臺灣及東南亞的市場,每年拍攝數量大幅減少,年度前十電影的票房大幅減少,從此以後,港片的黃金時代過去了。尤其是99年港片年度票房冠軍是周星馳的《喜劇之王》,不到2000萬。那會港片一片哀嚎,以至於,成龍、周星馳這兩位從來不會在對方電影裡出現的巨星,都互相在對方電影裡客串,那時候香港電影界都在說救市。

    救市,怎麼救?沒有人知道。

    周星馳站了出來,2001年的《少林足球》一舉打破6000萬的票房紀錄。後來的《無間道》集合了無數影帝一起出來救市,也沒有搞到6000萬。而且《少林足球》在先,啟迪作用的功勞是大大的。金像獎是看在周星馳對香港電影如此巨大貢獻的情況下,給了他一個影帝,這裡面既有補償情分,更多的則是感激吧。

    在這一波之後,香港電影迎來了一次反彈,陸續出現了《黑社會》這樣優秀的劇情片和《2046》等優秀的文藝片,於是金像獎又沒有周星馳什麼事了。哪怕《功夫》能拿最佳電影,但是周星馳不可能再拿影帝。

    此時,成龍在哪裡?他去好萊塢晃盪了,他怎麼可能拿金像獎?也就是2005年從好萊塢迴歸的《新警察故事》獲得了提名。這是他的最後機會,輸給了《2046》梁朝偉,一點也不冤。

    從2006年之後,成龍、周星馳都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了內地。不光是他們,大量香港電影的頂尖人才都去了內地,這個趨勢在2010年內地電影市場票房突破100億之後更是沒有懸念。此後的香港電影越發凋零,金像獎也越來越自我封閉,只肯頒發給所謂的“香港電影”。成龍和周星馳後來拍的都是合拍片,主要投資方都是內地電影公司,金像獎是看不上的。

    再加上成龍現在的情況,也就是發揮一下餘熱了,肯定是沒有機會拿金像獎了。

    總結一下:如果香港電影一直保持黃金時代的水準,它就和奧斯卡一樣,不可能給主演喜劇片和動作片的成龍和奧斯卡的,這是80年代到90年代末的情況。

    世紀之交,港片一片惶惶的時候,周星馳出來救市有功,拿到了唯一一個金像獎,這會成龍都跑去好萊塢混了,當然是不可能拿金像獎的。這是97-03年左右的情況。

    後來內地市場興起,成龍從好萊塢回來又跑去內地混了,金像獎就更加看不上他了,同時他也過了巔峰了,徹底沒希望了。

    最後說一句,成龍不拿金像獎,根本不影響他在華語電影史的地位。

  • 3 # 滅吹

    要說中國最厲害的電影明星是誰,估計大家第一個想到絕對是成龍!成龍為中國乃至世界的電影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因此獲得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這是全世界對成龍大哥在電影方面的肯定。然而成龍卻一個金像獎影帝都沒獲得過,要知道成龍作為香港演員,金像獎的分量是非常高的。

      成龍是中國電影的第一名片,沒有之一,在過去的40年間,是舉世公認的華語影壇第一巨星,他不僅有著獨具一格的特色功夫片,同時也獲得了眾多獎項及無數個人榮譽,更是取得了超過35億美金(260億人民幣)的全球票房。

      成龍一生獲獎無數,作為演員,成龍獲得金雞影帝,兩次金馬影帝;先後四次提名金馬影帝,兩次提名百花影帝,一次提名華表影帝,十次提名金像影帝。

      作為導演,成龍獲得了金像獎最佳導演獎(《警察故事》)

    作為製片人,成龍獲得了一次華表獎最佳合拍影片獎(《神話》),一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警察故事》);

    作為動作指導,成龍獲得了金像獎的三次最佳動作設計獎,一次專業精神獎;金馬獎的最佳動作設計獎,一次金特別成就獎。

    作為綜合電影人,成龍獲得了美華人民選擇獎(類似於“美國百花獎”)的最受歡迎動作明星獎;印度電影節(國際A類)的終身成就獎;上海電影節(國際A類)的傑出貢獻獎;並最終加冕奧斯卡獎的終身成就獎,從此和黑澤明、宮崎駿等電影大師一起,進入20世紀最偉大的亞洲影人之列。

    然而,成龍作為香港著名的演員,在他的演繹生涯中,先後十次提名香港金像獎影帝,卻始終未能獲獎嗎,這不免會讓影評人真實的質疑成龍的 “演技”人們甚至發自內心覺得成龍“演技平平”

    第四屆金像獎,靠俞琤女士四處奔走拉贊助、找嘉賓、定場地、做司儀才辦起來,也是這屆開始,才增設了男女配角獎,把一個正規獎項的架子勉強搭起來。

    卓別林在演藝生涯沒得奧斯卡金像獎,最後為什麼奧斯卡組委會,非要補給他一個和成龍一樣的終身成就獎?就是不想這麼丟人地記錄在電影史上了。

    同樣,成龍10次提名金像獎影帝,0次獲獎的記錄,最終寫在中國電影史冊,究竟是成龍的遺憾,還是這個影響力愈發式微、如今近乎無人問津的香港金像獎的遺憾?

  • 4 # 曉龍影視A

    香港電影金像獎走過了39個年頭。

    任何電影獎項,都會有一些滄海遺珠。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某部優秀電影沒有獲得過大獎,某個優秀演員沒有拿到過最佳演員,這種情況,在世界上所有著名電影節都普遍存在。

    比如IMDB評分第一的《肖申克的救贖》當年沒有獲得奧斯卡任何重要獎項。

    雖然這一點也不會減少經典電影的影響力,但是當年沒有獲獎,畢竟是一種巨大缺憾。

    要說起香港電影金像獎歷史上的最大缺憾,那一定是成龍一直沒有拿到影帝。

    香港電影歷史上最著名的電影人,就是雙週一成。這是第一檔次的存在。周潤發拿的影帝就不用介紹了,周星馳也在2002年憑藉《少林足球》拿到唯一一個影帝,雙週一成裡面就是成龍沒有。

    香港電影永遠的神話雙週一成

    不和雙週相比,香港電影那些有一點知名度的男演員,後來都拿過影帝了。成龍卻一直缺一座影帝獎盃,而且基本上也沒有這個可能了。這實在是一件讓人遺憾,甚至讓人替成龍抱屈的事情。

    成龍為啥一直沒有拿到金像獎影帝呢?

    實在是各種陰差陽錯啊。

    1、早年成龍因為論資排輩遺憾錯過最佳影帝機會

    香港電影金像獎創辦於1982年。

    在金像獎最初的3年,因為獎項剛剛起步,早期的各種頒獎結果,還處在摸索階段,還很不成熟,沒有形成一套規範的評獎標準。

    當然這也是世界上所有電影獎項都普遍存在的現象。金雞獎、金馬獎概莫如此。

    具體到1982-1985年這3年間,金像獎的影帝,很像是給當時活躍在香港影壇的前輩們,一個遲到的表彰。

    我們可以看前2屆的金像獎影帝。第一屆許冠文

    第二屆下了金像獎歷史上唯一一次雙黃蛋,洪金寶和麥嘉共同獲得。

    這3位拿到影帝,很明顯就帶有那種,給影壇大哥一種榮譽認證的意味。好比說,咱們辦個電影獎,先給前輩們過過癮。

    為什麼這麼說呢?

    說到《最佳拍檔》這個系列電影,明眼人都知道男主角是許冠傑,麥嘉就是個男二號。為何男主角沒有拿到金像獎影帝,卻給了配角呢?

    大家細品一下。

    在這種大背景下,成龍作為當時的後輩,當然也很難和各位大哥競爭了。

    其實上面3位影帝獲獎者的作品,放在香港電影史上,實在說不上是什麼佳作。成龍這這2年推出的《A計劃》等電影,可以說完全不輸給《最佳拍檔》。但是嘛,要論資排輩的嘛。

    2、金像獎早期已經開始偏向劇情片和文藝片

    金像獎舉辦之初,除了影帝比較照顧大哥,其它獎項已經形成了偏愛劇情片和文藝片的風格。

    我們看頭5屆金像獎獲獎情況。

    頭2年除了影帝,獲得影后、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的作品,都是文藝片。

    然後1984年梁家輝憑藉《垂簾聽政》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影帝(這個記錄直到後來才被謝霆鋒打破,但是謝霆鋒獲得影帝的時代嘛......),震驚了香港影壇。

    能夠讓金像獎打破論資排輩傳統,證明梁家輝的表演光芒確實難以掩蓋。

    當然這也是金像獎組委會在對外宣示某種態度,以後要大力表彰劇情片和文藝片了。

    方育平頭3屆拿到2次最佳導演,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之後金像獎39年的漫長曆史,一再證明了它偏愛劇情片和文藝片的傳統。除非是《英雄本色》和《無間道》這種現象級商業電影——但話說回來,《英雄本色》和《無間道》也有一定深度,不是純粹商業片——金像獎基本上都是鼓勵文藝片。

    因此,作為動作巨星的成龍,後來一直被金像獎“歧視”。

    3、成龍錯過了2次金像獎影帝絕佳機會

    話歲這麼說,其實成龍依然有2次拿金像獎影帝的絕佳機會。

    但很可惜,因為種種因素,成龍都遺憾錯過了。

    成龍最接近金像獎影帝的一次,是1986年的第5屆金像獎。

    這一年,成龍破天荒有2部電影提名金像獎影帝,分別是《警察故事》和《龍的心》。

    應該說成龍這一次金像獎的機會真的非常大。當年金像獎前瞻,很多人也都看好成龍。

    但是,只能說真的陰差陽錯了。

    《警察故事》最終拿到了最佳電影,在早年金像獎競爭非常激烈的年代,一部電影很難獲得同時獲得2個以上大獎。所以成龍自然不能拿到最佳男主角了。

    但《龍的心》其實也值得一個影帝。這是成龍早年少有的,以內心戲著名的電影。這部電影基本沒有動作戲,而是講述兄弟情。嚴格來說,這也是一部文藝片。

    看起來,成龍是真的很想拿個影帝,所以才拍了這部電影。

    可惜最終輸給了鄭則仕《何必有我》。

    肥貓當年憑藉《何必有我》獲得金像獎

    《何必有我》和《龍的心》算是同類型的電影。

    《何必有我》裡,鄭則仕出演了一個智障人士肥貓,劇情非常打動人心;《龍的心》裡,洪金寶也出演了一個智障哥哥,作為弟弟的成龍也照顧他,兩個人的兄弟情也非常感人。

    這2部電影各有千秋,很難說哪一部更加優秀,也很難說鄭則仕的表演更甚於成龍。

    如果非要說的話,我覺得還是金像獎照顧老前輩的傳統,讓成龍失去了這個機會。

    這是成龍這輩子最好的拿到金像獎影帝的機會。

    接下來就是周潤發橫空出世了。1987-1989這4年間,周潤發拿了3次影帝,實至名歸,誰也沒有意見。

    而成龍第2次最好的金像獎影帝機會,正是在1989年。

    這一次他為了圓自己影帝夢,再次拍攝了一部文藝片《奇蹟》。

    《奇蹟》投資巨大,票房反響卻平平。如果不是為了拿獎,很難想象成龍會拍攝這樣一部電影。據說拿到劇本的時候,嘉禾老闆何冠昌本來是反對的,但拗不過成龍,只好讓他拍。

    《奇蹟》最終輸給了周潤發《阿郎的故事》,一點也不虧。

    任誰都知道,《阿郎的故事》絕對是那種影視留名的真正經典。

    這一次,成龍真的是運氣不好。

    經此一役,成龍對金像獎影帝有點灰心喪氣,此後他很長一段時間再也沒有拍過文藝片。

    4、遠走好萊塢和進軍內地市場,讓成龍失去了最後的金像獎影帝機會

    屬於成龍的80年代金像獎影帝故事,到此結束。

    整個90年代,金像獎愈發偏愛文藝片,王家衛和梁朝偉是90年代金像獎最耀眼的明星。

    成龍一心一意去拍自己的商業電影。

    當然他還有一個難兄難弟,同屬“雙週一成”的周星馳。

    一個是動作巨星,一個是喜劇巨星,兩個人同樣屬於被金像獎“歧視”物件。

    曾經的周星馳,也和成龍一樣,希望拿到一個金像獎影帝。但是金像獎的成見很難打破,以至於後來他在《大內密探零零發》裡面,借羅家英的口,自嘲一下

    喜劇表演是什麼?“表情做作,略顯浮誇”。怎麼能拿影帝?

    恐怕成龍在金像獎心目中也是如此。

    90年代的金像獎沒有他們什麼事了。

    如果香港電影一直像8、90年代黃金時代那樣繁榮,時不時冒出周星馳這樣的超新星,金像獎和成龍應該不會有任何聯絡。

    但是90年代末期香港電影沒落了。後來再也沒有什麼新人冒出。以至於21世紀之後的金像獎,不得不扶正千年綠葉張家輝、林家棟、劉青雲等人,讓他們都圓了金像獎之夢。

    就是周星馳本人,憑藉2001年《少林足球》拯救電影市場的巨大功勞,也拿了1次金像獎影帝。

    可是,這個時候成龍跑去了好萊塢。

    從1998年到2003年這幾年,成龍在好萊塢風生水起,一舉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華人電影巨星。李小龍之後最偉大的動作明星。

    所以成龍又錯過了金像獎機會。

    2004年他回來了,拍攝《新警察故事》。這是他最後一次接近金像獎影帝的機會。

    非常可惜,如同當年《奇蹟》遇上了《阿郎的故事》,這次成龍的《新警察故事》又輸給了王家衛的《2046》。

    王家衛在2001年《花樣年華》之後,簡直就是全球最著名的華人導演,他只要出手,大小獎項手到擒來。成龍輸得不冤枉。

    大概是此後成龍對金像獎徹底失去了興趣。再之後成龍進軍內地市場,因為香港電影金像獎一直都以表彰“香港電影”為主。成龍此後拍攝的電影雖然是合資片,也符合入圍條件,但是比起某些更“純正”的港片來說,基本上沒有入圍金像獎的可能了。

    再加上後來因為“佔領中環”事件,2009年成龍出席博鰲論壇,批評香港年輕人,批評香港的某些政策,他說“我們華人是需要管的”。

    而金像獎2010年以後的調性,大家都是知道的,給《十年》這樣的電影頒獎,可以說後來的金像獎組委會和成龍之間已經是兩路人了。

    那自然再也沒有獲獎可能性了。

    成龍和金像獎影帝的故事徹底結束。

    回顧這30多年,1980年代是成龍最有希望獲獎的時代,他也一心想獲獎,卻因為論資排輩等原因和金像獎失之交臂;1990年代新人崛起,金像獎愈發看重文藝片,加上成龍遠走好萊塢,自然更沒有了機會;2000年代之後,一眾千年綠葉都獲得金像獎影帝,成龍卻再次因為種種原因無法獲獎。

    只能說,因緣巧合,一切都是命。

    但我們要說,成龍沒有拿到金像獎影帝,不是成龍的過錯,而是金像獎的遺憾。

  • 5 # 熱哥辣評

    成龍外界對他的定位是“動作巨星”不是說演技對他不重要,而是大眾對他的演技標準不會像一個必須靠演技去征服觀眾的明星一樣苛刻。

    而且成龍的影響力和成就已經超越了一個單純演員靠演技立足一個行業本身,成龍對電影真正的貢獻在於他開創了一個動作片的先河,藉助道具和場景,把幽默滑稽的內容融進動作裡,動作流暢且富有創意,他這個型別很難模仿,一部片一套新玩意兒,稀缺讓他的價值不斷增值,享譽國際。

    當年日本人氣明星投票高居榜首,打敗眾多好萊塢大腕

    外加成龍本身很好的路人緣,謙遜,親切,很多觀眾十分買賬,成龍曾經靠《警察故事》系列連莊過金馬影帝,一個金像獎根本說明不了什麼問題,我也不認為他沒拿到,是因為他內個時代高手林立,梁朝偉,周潤發,梁家輝......,沒他份兒,這是由大眾給他的定位和影片型別導致的,純拿演技說事兒,是不客觀的。

    作為一個文藝從業者,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換句話說,即使成龍一個演技獎沒拿過又能怎麼樣呢?郭德綱不也沒人給他頒相聲藝術家的榮譽嗎?耽誤人家掙錢並且受老百姓的喜愛了嗎?

  • 6 # 阿楠說娛樂

    金盃銀盃不如觀眾的口碑,不管成龍拿不拿金像獎,對觀眾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成龍對中國電影革新和貢獻,還有他對電影的態度和精神,永遠感染著我們。

    再大的明星也有遺憾:成龍十次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都以憾敗結尾。雖然拿過兩次臺灣金馬獎影帝,可是在本地香港卻一直與金像獎無緣。這不得不讓人深思:成龍拍電影這麼多年,為什麼拿不到金像獎?

    第一個原因:成龍的大多作品風格過於標籤化,雜耍式的動作喜劇沿襲成龍一生,少了風格的創新。

    不管是他早期的《蛇形刁手》和《醉拳》,還是中期代表作《皇家威龍》和《飛龍再生》,還是最新力作《十二生肖》,基本上都是雜耍式的動作喜劇。但對中國來說,成龍的貢獻無人能比:1994年拍攝的《紅番區》是真正令成龍打入國際市場的影片,在美國上映時創下高票房紀錄。進而接下第一部好萊塢電影《尖峰時刻》,亦獲得極高的票房,登上《時代》雜誌,終而奠定今日在國際的地位。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詼諧的武俠風格成就了成龍,但是也讓成龍難以跳出這個桎梏。從美學的角度來分析,喜劇效果,遠不如悲劇更有審美價值。魯迅先生說過: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撕給別人看。從歷屆金像獎稱後稱帝的作品來看,都是悲劇性的電影人物,得到觀眾和評委的更多共鳴。

    第二個原因:成龍的作品一直是懲惡揚善的主題,個人英雄主義的再造,宏大主題缺乏細膩刻畫。

    成龍的動作影片,從早期《新精武門》,到《龍的心》再到《警察故事》,無不是個人英雄主義的體現,懲惡揚善是不變的主題,另外,從很多宏大場面來看,有很多地方模仿好萊塢,從最新電影《十二生肖》來看,成龍的職業盜竊團隊配備的高科技,很多地方借鑑自從湯姆克魯斯的《碟中諜》高空懸索之類的,成龍所做的創新就是把敏捷身手鑲嵌進場景中,帶上自己標籤化動作元素。所以很多網友和粉絲在看成龍的電影,總有一種熟悉的感覺:《十二生肖》當中,你總能找到當年《A計劃》中的一場類似的影子,甚至連出現的配角人物都有一些相似之處,沒有太大的創新和進步。歸結起來,成龍總是會利用在一定惡劣環境當中,藉助特定的道具和環境來完成成龍式個人英雄主題。成龍自編自導自演的《飛鷹計劃》在之後很多電影都有很多相似的橋段,比如偷盜時口含手電筒、閒暇之餘吃口香糖的習慣性動作、女性角色不知所措地端著機槍亂掃一通、沒有來由亮相就大打出手的匪徒等等。所以成龍的電影太過於粗線條的“個人英雄主義”,缺少了對人物更細膩的刻畫。王家衛的厲害之處在於:將自己的美學與徐皓峰等人的武學、道學、史學雜糅在一起,電影主題的廣度就大了。同樣是武打的場面,但是王家衛卻多了哲學味道。成龍的武打概念一向過於粗線條,過多商業化表演成份。《一代宗師》裡臺詞並不多的章子怡,但厲害的演員不能僅僅靠動作來表現,最重要的是內心世界的表演,這個才是最難的,章子怡悟性極高,一個犀利的眼神就能把宮二複雜的內心世界表達得淋漓盡致。

    第三個原因,成龍嘗試突破,但是運氣不佳,金像獎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

    上面分析的兩點,只說明成龍的大多作品是這樣的。成龍其實也曾嘗試做過突破。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新警察故事》,這部影片,可以說是成龍電影史當中最具悲劇力量的作品。這不是一部雜耍式的成龍電影,大哥的那些詼諧型別特質全都消解於懸疑的故事情節中,對人物內心的刻畫,也顛覆了以往的造型。透過“猜猜我是誰”巧妙的空間設計、讓人窒息的緊湊情節、張弛有度的節奏感、變化多端的剪接,加上亦步亦趨的畫面閃回,正邪直面交鋒中的深刻對白都十分出色,在電影的表述方式上,成龍也有自己的突破,在交待故事原委與人物背景的同時,悲劇的場景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感,更緊緊抓住觀看者的眼球,雖然武打動作依然有以前的影子,可以說這部影片開啟了成龍的後動作電影時代,《新警察故事》當年在票房上獲得空前成功。這部作品,不再是那種“愛國或者宏大主題”,完全不同於以前的“超級英雄”形象,更多的是對人性和現代教育的深刻反思。這是一次對成龍自我的超越之旅。運氣不佳的是,當年《功夫》和《2046》奪了成龍的光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nvi如何疊加dom和dem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