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瞧瞧是誰來了

    做好採購工作不但要專業技能還需要理論學習。

    我覺得平臺有兩個含義,一個是工作中用到的一個是業餘學習用到的。

    採購工作中所需要的平臺有很多例如C2P工業雲。

    採購流程一般是這樣的:確定採購需求——貨源確定——選擇供應商——採購訂單處理——採購訂單跟蹤——簽訂合同——收貨/庫存管理

    一眼看下來,大概要做到的就是要與企業內部、供應商之間交涉。

    所以作為採購員,應該需要一個一體化協同的採購管理軟體(手機電腦可同步使用):

    我推薦一個比較適合800人企業的採購軟體平臺,C2P工業雲,輕鬆管理供應商和採購訂單,改善供應鏈和庫存績效。

    一、

    全集團、全公司統一採購、統一評標。採購全程公開、公正,拒絕灰色地帶。

    二、

    管理每個供應商的價格表,支援匯入Excel價格表。可基於產品供應商的價格制定銷售價格。

    工業雲會綜合考慮供應商價格表、促銷活動、採購數量等因素,做出最明智的採購決策。

    三、

    根據庫存情況、物流規則、銷售訂單、生產訂單,智慧分析並自動建立採購訂單。

    根據生產和交貨策略自動補貨。

    四、

    支援預先設定採購成本臨界值,超過臨界成本的採購,都要經過審批。

    五、

    多公司、多倉庫採購。

    一次性管理多家公司、多個倉庫的採購事務。

    支援分公司之間、集團與分公司之間採購,多公司間自動對賬。

  • 2 # 逍遙法外xyz

    說一下采購績效管理的問題吧!

    供應鏈協同起來比較困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績效管理的問題。

    這點,相信很多人感同身受。

    說實話,如果沒有績效,大家還可以愉快地在一起工作。但有了績效就不一樣了,大家都要為了各自的績效目標而努力。

    現在的公司都注重績效考核,績效本質上也是為了激勵。透過績效考核,讓員工發現自己的不足,並做出改進,為了讓以後可以做得更好。

    但很多時候,績效沒有起到激勵的作用,或者起的作用很小,同時帶來了一些副作用。

    對於是否做績效,老闆也很糾結。

    不做績效吧,老闆擔心員工偷懶;做了績效,發現團隊與團隊之間會有很多扯皮,員工也會為了追求個人績效而弄得身心疲憊。

    這裡面主要有兩個問題。

    01

    績效制定是否科學?

    很多公司開始做績效的時候,還沒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就先做起來再說。

    制定績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績效指標的目的,就是要能夠準確體現出你的工作成果給公司帶來了什麼樣的貢獻。

    有很多采購經理對於怎麼確定考核指標,感到很苦惱,確實如此。

    比如說,我給公司帶來了多少降本,供應商的交付率、質量合格率提升了多少,這些都可以是採購的績效指標。但誰來確定、怎麼確定這些指標的衡量方法以及如何設定每個指標的權重?

    拿交付來說,有的公司對於什麼是準時交付沒有明確的定義,或者做出了不合理的定義:

    比如,有的公司嚴格按照合同或者訂單上的日期,交付時間精確到天甚至小時,而實際的交付時間,相差一兩天很正常。

    特別是進口物料,涉及到海運、報關、清關、節假日等等原因,不太可能做到一天都不差,而且很多時候這種情況對生產和銷售並沒有帶來太大影響,甚至可以說一點影響都沒有,但按公司的標準來統計,準時交付率就是不高的。

    還有些公司學習了豐田的精益生產,領導覺得非常好,就要求照葫蘆畫瓢。

    因為有些領導沒有深入基層,或者缺乏基層工作的經驗,就開始推崇學習國外的先進理念,對所有的物料都要求JIT交付,結果搞的成本和工作量反而增加了,大家怨聲載道。

    另外,即便供應商沒有準時交付,就一定有影響嗎?

    不一定,還存在這兩種情況:

    第一、 由於客戶本身的計劃延遲了,晚交付沒有影響,甚至我們主動要求供應商延遲交付。

    第二、 雖然晚交付了,但由於自身計劃做的比較並不精準,或者是庫存還有很多,並沒有影響生產和交付。

    這樣的情況可能就需要考慮柔性交付,或者透過VMI來控制庫存,否則死板的統計交付並不合理,也不科學。

    績效指標如果制定得不科學,就可能會出現兩種結果,一種是績效指標非常好看,但是沒給公司帶來什麼收益;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績效指標看起來比較差,但好像也沒給公司造成什麼損失。

    但不管怎麼樣,由於每個人都知道,績效是跟自己的收入和未來上升的機會有關。於是大家都會想辦法儘量把績效做得好看。所以,如果不及時糾正,就會越走越偏。

    02

    績效之間是否有衝突?

    部門與部門之間的績效,有時候是衝突的。

    就拿質量來說:

    比如,有的公司質量部門有些奇葩的要求,每個月或者每週對來料檢驗必須要開出一定數量的不良品報告單,如果沒完成,說明沒完成指標。

    你看,質量部把這個作為績效,這就是與採購互相沖突的,因為供應商來料的質量合格率通常是採購的績效。所以,關於來料的合格率問題,質量部的績效一高,採購部的績效就低。同樣,採購部績效高了,質量部績效就會低。

    還有一個就是質量部往往也有一些自由裁量權,哪些物料是可以讓步接收的,往往也是質量來判定,一般是生產需求急,就讓步接收,需求不急,就退貨。

    成品物料也會有類似的情況,生產部總是希望自己生產出來的產品100%合格,但是質量檢驗,又要嚴格控制合格率。

    不合格的多了,生產的績效低,但質量的績效可能會高。

    裝置利用率、訂單完成率,這些一般也是生產的指標,但不同的訂單加工的難度不同,生產的人當然希望多做加工難度低的那些訂單,喜歡先做連續生產的大批次訂單,可以少換線,這樣產出就高;但銷售的情況可能是,要做那些利潤高、付款好的,或者需求急的訂單,這些就可能是加工難度高的、批次小的訂單,或者緊急插進來的訂單。

    這樣生產和銷售之間的指標又會產生矛盾。

    所以,績效之間互相沖突,搞得大家狗咬狗,都不痛快。

    供應鏈怎麼能協同呢?

    如果要提高供應鏈的協同效率,最重要的是要平衡不同部門之間的績效目標,並找到大家共同的績效目標。

    績效指標難定,定低了沒有指引性,定高了員工不認可;

    ———績效面談難做,甚至不敢做,員工要麼沉默不語,要麼否認推諉;

    ———績效獎金難發,一分錢就鬧矛盾,怎麼分都分不勻;

    ———對供應商的績效考核更麻煩,畢竟人家不是你的下屬,而是平等合作伙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帶承字和修字的詩句有?